液压课后习题答案-部分题_第1页
液压课后习题答案-部分题_第2页
液压课后习题答案-部分题_第3页
液压课后习题答案-部分题_第4页
液压课后习题答案-部分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3.18液压泵的额定流量为100 L/min,液压泵的额定压力为2.5 MPa,转速为1 450 r/min时,机械效率为0.9。 实验表明,液压泵出口压力为零时,流量为106 L/min,压力为2.5 MPa时,流量为100.7 L/min,求出: (1)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如何? (2)液压泵的转速降低到500 r/min时,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时,液压泵的流量估计为多少? (3)计算上述两种转速下液压泵的驱动功率是多少?解: (1)(2) 34.7L/min(3)第一种情况:w在第二种情况下:wa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为0.95,液压泵的转速为500r/min时,推定流量为34.7L/min,液压泵的第一情况下的驱动功率为4.9103W,第二情况下的驱动功率为1.69103W。3.20某复合机床用双叶片泵YB 4/1663,快速前进,后退时双泵油,系统压力p=1 MPa。 动作进给时,卸载大泵(将其压力设为0 ),仅供给小泵,此时,系统压力p=3 MPa,液压泵效率h=0.8。 (1)需要多少马达功率(采用q=20 L/min的定量泵,需要多少马达功率解: (1)快速时液压泵的输出如下所示w加工时液压泵的输出如下所示w马达的动力如下所示w(2)电机的功率为: wa :所需的马达功率为1646 W,采用q=20 L/min的定量泵后,所需的马达功率为1250 W第四章得知4.6单活塞杆气缸的缸筒缸径D=100 mm、活塞杆缸径d=50 mm、动作压力=2 MPa、流量q=10 L/min、回油背压力=0.5 MPa,求出活塞往复运动时的推力和运动速度。解: (1)无活塞杆室加油时:nm/s(2)有来自活塞杆室的供油时:nm/sa :没有活塞杆室供油时的活塞推力为1.08104 N,运动速度为0.021 m/s,活塞杆室供油时的活塞推力为0.875104 N,运动速度为0.028 m/s。4.7了解单活塞杆气缸缸筒直径D=50 mm、活塞杆直径d=35 mm、泵供油流量q=10 l/min;(1)气缸差动连接时的运动速度;(2)如果气缸在差动阶段能够克服的外负荷F=1 000 N,则气缸内的油压是多少(管解: (1) m/s(2) MPaa :油缸差动连接时的运动速度为0.17 m/s。油缸在差动阶段可克服的外负荷F=1 000 N时,油缸内油压为1.04 MPa。4.8柱塞气缸的柱塞被固定,气缸动作。 压力油从中空柱塞流出,压力为p,流量为q,气缸缸径为d,柱塞外径为d,内孔径为柱塞气缸产生的推力f和运动速度。解:a :活塞气缸产生的推力相等,运动速度相等。4.9问题5.4图所示的叶片泵,铭牌参数为q=18 L/min、p=6.3 MPa,活塞直径D=90 mm、活塞直径d=60 mm,在不考虑压力损失的情况下,设F=28 000 N时,各图中压力表的指示压力为多少(p=2 MPa )解: (a) MPa(b) MPa(c )4.10问题5.5如图所示,由于串联气缸、有效工作面积以及两活塞杆的外负荷,各求多少,不用在意损失?解:由,得,4.11问题5.6对于如图所示的并联气缸,气缸2的活塞动作时,求出液压泵的出口压力和多少压力?解:已知:气缸2动作时,气缸1不动作时,此时,第五章5.8问题6.2图的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5 MPa,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2.5 MPa,设定气缸的无杆面积,流经单向阀和非工作状态的溢流阀时的压力损失分别为0.2 MPa和0.3 MPa。 求:负荷分别为0 kN、7.5 kN、30 kN时,(1)油缸可以移动吗? (2)A、b、c三点的压力值分别是多少?解:考虑液压缸的急速无负荷运动、单向阀的压力损失时,考虑MPa、非工作状态下的减压阀的压力损失、MPa。kN,MPa若考虑单向阀的压力损失,则MPa比减压阀的调压压力小,若考虑非工作状态下的减压阀的压力损失MPa液压缸可动的kN,MPa液压缸不动作、单向阀不打开、液压阀动作状态、MPa、MPa。5.9问题6.5在图像液压系统中,各溢流阀的调整压力分别为MPa、MPa、MPa。 当系统负载无限大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多少?a:(a )图中,3个溢流阀串联连接。 负载无限大时,三个溢流阀必须全部工作,MPa;(b )图中,三个溢流阀并联连接。 当负载变为无限大时,a必须工作,a的溢流压力依赖于远程调节器b,b依赖于c,因此MPa。5.10问题在图6.8所示的系统中,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MPa,如果阀体没有因节流孔衰减而引起的损失,则以下情况下的压力计的测定值是多少(1)YA停电,负载无限大(2)YA停电,负载压力为2 MPa (3) ya通电负载压力为2 MMAa:(1)ya停电,负载无限大时,压力表的读取值pA=4 MPa(2)YA停电,负载压力为2MPa时,pA=2 MPa;(3)YA通电负荷压力为2MPa时,pA=0。5.11问题6.9如图所示,顺控阀的调整压力为pA=3MPa,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MPa,求出以下情况下的a、b点的压力是多少(1)油缸动作时,负荷压力MPa (2)负荷压力MPa (3)活塞动作到右端时。a:(1)液压缸为pL=4 MPa时,pA=pB=4 MPa (2)pL=1 MPa时,pA=1 MPa、pB=3 MPa; (3)活塞移动到右端时,pA=pB=5 MPa。5.12问题6.6图所示的两阀组中,设定两减压阀增大压力(pA pB ),旁路有足够的负荷。 分支路的出口压力由哪个减压阀决定? 为什么?a:(a )图中,2个减压阀串联连接,pApB在负载无限大时,旁通出口压力依赖于b阀。 调整压力低的b阀先动作,调整压力高的a阀动作,因此旁通压力取决于调整压力低的b阀。(b )在图中,两个减压阀并联连接,旁通出口压力依赖于a阀,当负载变为无限大时,出口压力达到pB时,b阀动作,此时,a阀口成为全开,当a阀出口压力高于b阀出口压力时,b阀立即关闭,当压力达到pA时,a阀动作,因此旁通压力为pA第七章7.28标题如图8.3所示,图示了使用调速阀的入口节流阀和背压阀的调速回路。 负载F=9 000 N。 液压缸的两室面积cm,cm。 背压阀的额定压力MPa。 液压泵的供油流量L/min。 不在意管道和换向阀的压力损失。 问题: (1)想使液压缸的速度一定,没有调压偏差,溢流阀的最短压力是多少? (2)卸载时的能量损失是多少? (3)背压阀增加时,溢流阀的调压压力增加量是多少?解: (1)因为所以MPa没有调压偏差,MPa。(2)W(3)因为。当时溢流阀调整压力,溢流阀调整压力的增加量。7.30图8.5所示的调速回路、液压泵的排出量mL/r、转速r/min、容积效率、溢流阀调整压力MPa、液压马达排出量mL/r、容积效率、机械效率、负载扭矩Nm。 节流阀的最大开度cm (可视为薄刃口)、其流量系数、油液密度kg/m。 把其他损失置之度外。 (1)求出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和液压马达的最大转速、输出p和回路效率h,说明为什么效率不好(上升到8.5MPa时,是多少?解: (1)m3/sMPa。m3/s=87.1L/minr/minw这是因为存在溢出损失和节流损失.(2) L/minr/minw7.31图8.6所示容积调速回路中止回阀a和b的作用进行说明。 液压缸正反向移动时,为了向系统提供过载保护,安全阀应如何连接? 试着作画。a :单向阀a :液压缸右行走时,小室回油不能满足液压泵的吸油要求,需要从油箱吸油。单向阀b :液压缸向左移动时,大腔的回油比液压泵的吸入流量多,多馀的液压油从先导单向阀返回油箱。为了过载保护液压缸,将如所示的回路与回路连接,将m和n这2点分别与液压缸的出入口连接。7.32问题如图8.7所示的液压回路、限压式可变叶片泵的调整后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所示,节流阀的调整流量为2.5 L/min,无视液压缸两室的有效面积cm、管路损失,(1)求出液压缸的大室压力(2)负荷F=0和F=9 000 N时解: (1)MPa。(2) F=0时,MPa; n时为MPa(3)液压回路的效率整个系统的效率7.33问题在图8.8所示的液压回路中,液压泵的输出流量L/min、溢流阀的调整压力MPa、两薄壁孔型节流阀的流量系数为开口面积cm、cm、油液密度kg/m,在不考虑溢流阀的调压偏差的情况下: (1)可能在液压缸大室的最高工作压力(2)溢流阀产生解: (1)液压缸被推起时,大室可能达到最高工作压力,因此,我们可以:得到MPa(2)溢流阀的最大溢流流量m3/s7.35问题图8.10所示的液压回路能否实现“夹紧气缸I夹紧工件,进给气缸II,移动”的要求(夹紧气缸I的速度需要调整吗? 为什么?我该怎么办?a :无法实现“夹紧气缸I夹紧工件,输送气缸II,移动”的要求。 由于系统压力固定为py,因此如果是px-py,则夹紧气缸I先被夹紧,进给气缸II在I夹紧后不动作,如果是px-py,则夹紧气缸I和进给气缸II同时动作。 顺控阀的遥控端口应该放在单向阀的后面。7.36问题图8.11所示的液压回路是能够实现“快速进给快速进给快速返回”动作的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