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学方法审视物权行为理论_第1页
试论数学方法审视物权行为理论_第2页
试论数学方法审视物权行为理论_第3页
试论数学方法审视物权行为理论_第4页
试论数学方法审视物权行为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试论数学方法审视物权行为理论【企业。虽然形成集合物的各个物通过集合在一起而具有了经济价值上的一体性,但是集合物本身不能成为物权的标的物,所有权只存在于各个独立的物上,这是物权客体特定原则,也就是物一权原则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方便物权公示,保护交易安全。因此,严格地说,集合物并不是物权法意义上的物。所以,从物权行为理论的角度出发,以集合物为买卖标的物时,应当就构成集合物的各个物分别成立物权行为。也就是说,有多少个独立的物就应当有多少个物权行为。最后,价金的交付行为体现为一个物权行为还是多个物权行为王泽鉴教授似乎认为应当根据支付方式,按照需要移转所有权的“物”的数量确定物权行为的数量。如在前述甲将三幅画出卖给乙的案例中,因为乙以一张支票付款,而一张支票是一个物,所以在这个案例中,交付支票成立一个物权行为。再如在另外一个案例中,卖方以一千元一千元大钞付款,也体现为一个物权行为,因为一张一千元大钞是一个物。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根据物权行为理论,在一个买卖交易中,债权行为仅有一个,但物权行为的数量则要根据交易中所需移转所有权的物的数目确定。这里的物既包括买卖交易的标的物,也包括作为支付工具的货币或者票2/8据等“物”。例如,张奶奶用一枚一元硬币购买一根黄瓜,在这个交易中,首先要有一个买卖合同,即债权行为;同时,因为一枚硬币和一根黄瓜在物权法上是两个独立的物,所以,交付硬币和交付黄瓜需要两个物权合同;这个交易总共需要三个法律行为。三、解析物权行为理论一种数学的视角与方法如何评价物权行为理论,是否采取物权行为理论建构与解释我国的物权制度,学者的论述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LOCALHOST然而,学者们的分析评论,无论是支持物权行为理论的论调,还是反对物权行为理论的檄文,都有缺憾首先,关于物权行为理论的有关评论,无论是支持也好,反对也罢,都是以法律政策为出发点。然而,法律政策的判断或者选择往往需要价值判断,需要利益衡量,主观性太强,客观性不足。例如,支持物权行为理论的一种观点认为,物权行为理论加强了对交易安全的保护。但是,保护交易中哪一方当事人的利益,才算是对交易安全的保护支持派认为,因为物权行为不受债权行为效力的影响,买受人可以直接基于物权行为取得物权,从而有利于保护交易中的善意第三人,这就是保护交易安全。反对派则认为,物权行为理论的最大缺点恰恰在于,物权的变动不考虑原因行为,严重损害出卖人利益,违背交易公平。这些争论以论者的主观价值判断为基础,见仁见智,人言人殊,3/8一方很难说服另一方。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既具有客观性,也更具有说服力的分析工具,来分析评价物权行为理论。其次,萨维尼创立了物权行为理论,但萨维尼还是历史法学派的缔造者,历史法学派的经典格言是“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毋庸置疑,自清季变法、西法东渐以来,西方的法言法语占据了我们的话语系统。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西化了。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在民事立法过程中,当然需要借它山之石以攻玉,但是在此过程中,民族文化、民族经验就不能提供任何启迪吗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具有客观性又包含有民族成份的分析工具呢新的分析工具并非不存在。这是一种数学的方法。法律强调逻辑的严谨,数学也有同样的要求。数学的方法之所以客观,就是因为它是通过演算得出结论的,这个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少,没有商榷的余地。本文将跳出法律政策的框架,利用数学中排列与概率的方法,直观而客观地认知和评析物权行为理论。这里所说的排列是指数学中的重复排列。给定N个不同元素,每次任取M个元素排成一列,在这M个元素中允许有相同的元素出现,这样得到的排列,就叫重复排列。例如,电话号码、汽车牌照的号码等等,都是由0到9这L0个数字组成的重复排列。中国人并非不善于用数学的方法讲道理。从传说中的河图洛书、伏羲画八卦,到周文王演周易,都是利用象数说明义4/8理。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这里用了一个“演”字,实在是因为周易涉及数学计算。周易中的“四象”、“八卦”是世界公认的排列组合问题最早的研究。八卦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重复排列问题。作为中华五经之首,周易虽然只涉及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找到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在用排列与概率的方法评价物权行为理论之前,我们先以围棋的棋局问题热身。围棋棋局变幻莫测,那么围棋棋局总共有多少种变化呢这也是个排列问题。我们先看围棋棋盘上可下的点数。围棋棋盘长和宽各有L9条线。棋盘上可下的点数为19X19361点。我们再看每一个点上有几种下法。围棋有黑白两种棋子,因此每1个点上有3种下法布黑子、布白子、空格。围棋总的棋局数,就是从3个元素中取361个元素的排列数。早在宋朝,大科学家沈括就在梦溪笔谈中讨论了围棋所有可能摆出的棋局的总数。沈括说“予尝思之,此固易耳,但数多,非世间名数可能言之。”意思是“这个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但计算结果,数值太大,是现有的数名无法表达的。”沈括指出棋局数为“以一为基,三百六十一次三乘之”,即3鲫,也就是说有3种棋局。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下一局棋,只是这总棋局数的3鲫之一,棋局与棋局之间重复的概率是5/8非常低的。回过头来再说物权行为理论。我们知道,根据民法理论,每一个法律行为首先有成立与不成立两种可能;而法律行为成立之后,还会有无效、可撤销、效力未定、有效四种可能。综合起来,则一个法律行为的存在状况就有五种可能性。根据物权行为理论,对债权行为的判断和对物权行为的判断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如果张奶奶在用一枚一元硬币买一根黄瓜时与老王发生纠纷,因为根据物权行为理论,这个交易中有一个债权行为与两个物权行为,则法官对法律行为的判断就有15种可能性。如果不承认物权行为,那么,法官只须考虑买卖合同的五种可能性就行了。物权行为理论使案件处理变得复杂、繁琐。其实,物权行为理论不但会增加案件处理的复杂程度,而且会增加交易的难度。为了更深入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用排列与概率的方法分析张奶奶与老王的交易。根据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对一个法律行为的判断与对其他法律行为的判断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在这个交易中共有三个法律行为,而每一个法律行为的存在状况都有五种可能性,所以,在具体交易中可能会出现各个法律行为因为存在状况的不同而复杂搭配的情形,每一组搭配反映的是一个可能出现的现实交易。那么,张奶奶与老王之间的交易有多少种可能情形6/8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排列问题,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就是从五个元素中任取三个元素的一个重复排列。为什么是一个重复排列呢因为在各种可能的交易情形中,对这三个法律行为的判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不一致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一致的,例如这三个法律行为的存在状况可能会出现同时有效或者同时无效等情形。根据物权行为理论,只有把这三个法律行为组装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用一枚一元硬币购买一根黄瓜的交易,所以一个排列将对应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交易情形。这其实是一个与我们前面所说的易卦及围棋棋局相似的问题。如拿八卦来比较,八卦中的每一卦都是从周易的两个基本符号中任取三个符号组装而成的。同样,在这个交易中,每一个法律行为有五种法律上的可能判断,而交易中有三个法律行为,那么能够组装起来的可能会出现的交易情形有多少种呢这就是一个从五种元素中任取三个元素的重复排列。总共有多少种排列呢共有125种5125。这125种排列就是根据物权行为理论可能出现的交易情形。现实生活中,张奶奶与老王之间发生的交易只能和这125种情形中的一种对应。在这125种情形中,只有一种情形是三个法律行为都有效。在其它124种情形中,不是这个法律行为有瑕疵,就是那个法律行为有毛病,而任何一个瑕疵或者毛病都可能导致这个简单的买卖交易难产甚至流产。因此,根据物权行为理论,这个7/8交易得以顺畅进行的概率只有80。同时,这125种可能的交易情形还只是涉及交易内部出卖人与买受人之问的行为,如果再顾及其它可能性,如标的物所有权已经移转给买受人,但债权行为被撤销,而买受人又将标的物转卖他人,在这样的场合,问题只会更复杂而不是简单。为直观起见,我们可以列表显示这125种可能的交易情形。用A代表债权行为,用B代表移转黄瓜所有权的物权行为,用C代表移转一枚一元硬币所有权的物权行为,分别用1、2、3、4、5代表法律行为的不成立、无效、可撤销、效力未定和有效,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如用A1代表债权行为不成立,B代表移转黄瓜所有权的物权行为无效,CS代表移转硬币所有权的物权行为可撤销,等等,则这125种可能出现的交易情形就可以如下表所示,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带号的ABC组合是三个法律行为都有效。上面只是张奶奶用一枚一元硬币买一根黄瓜的情形,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张奶奶用一张两元纸币买两根黄瓜,则根据物权行为理论,因为涉及到三个物权变动,那么在这个交易中就有三个物权行为、一个债权行为,根据排列和概率分析,共有5625种可能的交易情形,其中8/8同样只有一种情形可以使交易得以顺畅进行,概率只有16O。我们可以继续推衍如果张奶奶用两枚一元硬币买两根黄瓜,则根据物权理论,因为涉及到四个物权变动,那么在这个交易中就有四个物权行为、一个债权行为,根据排列和概率分析,共有53125种可能的交易情形,其中同样也只有一种情形能使交易得以顺畅进行,概率为万分之三点二。对于任何交易,都可以依此类推。如用900枚一元硬币购买99本书,那么,根据物权行为理论,就涉及到一个债权行为,900个分别转移硬币所有权的物权行为,99个分别转移书的所有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