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精选教案范文3篇_第1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精选教案范文3篇_第2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精选教案范文3篇_第3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精选教案范文3篇_第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精选教案范文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精选教案范文3篇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精选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精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1.板书课题2.题解:(出示课件16)“泊”: 停泊。板书:枫桥夜泊二、初解诗意,读出韵味。(出示课件17)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2.学生自学自读。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指导: “到客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学生齐读全诗。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出示课件19)(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一想: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2)学生默读、圈画。(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板书:月落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板书:乌啼(出示课件20)霜满天。张继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什么感受?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板书:霜满天。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板书:江枫、渔火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板书:半夜钟。(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学生齐读全诗。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出示课件21)(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息,张继却久久不眠,为什么?学生回答。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板书:愁(出示课件22)(2)是的。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 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3)学生自由地读、圈、想、读。(4)交流: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独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第一句。板书:月落-失落感、孤独感乌啼-凄凉霜满天-寒冷学生齐读枫桥夜泊。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出示课件23)(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板书:对(出示课件24)“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想一想:是什么在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呢?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什么?学生回答。(2)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生带着“愁”来读。 (出示课件25)教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只是学生齐读枫桥夜泊。板书:愁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出示课件26)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2.交流评析,释放情怀学生述说着钟声的述说。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五、总结拓展,人文关照。推荐不朽的失眠给大家阅读。六、作业。1.背诵这首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板书内容枫桥夜泊月落-失落感、孤独感乌啼-凄凉霜满天-寒冷江枫、渔火-半夜钟对愁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精选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1、认识课后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体会这首诗的意思,领会诗中所描写的情境及诗人的情感。3、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并能背诵。4、培养自己对古诗的兴趣,并能在课后去搜集更多自己喜欢的古诗。教学重点这首古诗的教学重在美读。通过诵读,领悟意境,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了解唐诗,作者张继及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师:反映诗中意境的图画或教学挂图,古代弹拨乐曲的磁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引入1、放古乐磁带,带学生入情入境。2、教师语言导入,板书课文题目,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者。张继,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是描写旅途感受和自然风光,写得自然朴素,情味深远。枫桥夜泊是诗人夜泊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有感而发所写。由于枫桥夜泊这首绝句,枫桥和寒山寺成了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二、感知课文1、教师配乐,示范诵读这首古诗。2、学生自由读诗,将不懂的字、词勾出。3、同桌互相帮助,解决不懂的字词。4、质疑答疑。5、同桌互相讲一讲诗句的意思。6、师根据挂图相机纠正、指导。今译:月亮慢慢落下去,乌鸦啼声阵阵,秋霜仿佛铺天盖地。伴着江边的枫树,对着江中的渔灯,漂泊思乡的忧愁使我难以入眠。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三、美读课文,深入领会1、自由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用笔勾画出来。2、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在这些词语下面作上记号。3、这时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感情?4、理解“愁”,诗人究竟“愁”什么?为什么而“愁”?(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5、看到的、听到的和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关系?边读边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6、说诗意境,加深领会诗表达的感情。师小结:这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这幅画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和夜泊的“客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枫桥夜泊”图啊!诗人很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火是鲜艳的,二者遥相辉映。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得远景和近景交织成章,连成一片,使得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除了色彩以外,还有声音,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敲在旅客的心上。这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鲜明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精选教案范文三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2、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学情分析:为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争取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其一是让学生学习言语材料过程中的质疑,激起解惑的兴致与情绪,引发学生思维的“野马”在言语材料的“草原”中东奔西突;其二,对学生适时进行点拨,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并在与言语材料的“对话”中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其三,引导学生收扰思维的“野马”,依据言语材料得出最佳结论。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诗人张继选词炼字的妙处, 其中包括“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愁眠”等6个意象,通过创设意境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一位异乡游子在一个深秋夜晚的忧愁,孤独与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这首诗,它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古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你们知道吗,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城西,有一座桥,这个桥叫枫桥,在离枫桥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寺庙,这个寺庙就叫寒山寺。一座桥,一座寺,看似很平常的地方,凡是去苏州市的人大多要去看一看枫桥,要去听一听寒山寺的声音,甚至日本、韩国的朋友都特地来到中国苏州亲耳聆听一下那儿的钟声,用手抚摸一下那儿的桥,这是为什么呢?对,这是因为唐代诗人张继写了一首有名的诗,叫做枫桥夜泊。这首诗,千百年来,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咱们将一同去感受。(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读诗题,理解诗题。请齐读课题。关于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枫桥是江苏省苏州城外的一座小石拱桥。夜泊?“夜”是什么?(夜晚),“泊”呢?是多音字(停泊bo)(湖泊po),那“夜泊”就是什么意思呢?谁用自己的话把这题目的意思说说?谁把船停泊在枫桥?2.介绍诗人。张继,从小聪明好学,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第,时任盐铁判官,为官正直,有政绩,唐代大历末年检校祠部元外郎,于红州(南昌)分掌财赋,后来因不满时政,辞官漫游,晚年游历于吴越一带的名山大川之间,与文人名士多有交往,创作上受东晋文人陶渊明影响。诗法清迥,传世之作不多,以抒写个人愁绪的枫桥夜泊和反映民生疾苦的阊门即事最为有名。咱们再读课题!3.创设情境,教师激情诵读。枫桥夜泊是一首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