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中的教育思想1_第1页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1_第2页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西南大学 李俊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一般认为它是由思孟学派孟轲的学生乐正克所著,它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论述教育教学的论著。学记全文1229个字,其语言精练、见解精辟,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及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内容。学记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一、 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学记认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充分体现了它对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的基本看法,基本承袭了先秦儒家把教育视为实施政治、进行社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学记认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正如对玉的雕琢一样,教育通过对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使每个人都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即实现个人社会化的教育目的。学记对教育的这种看法成为以后历代学者看待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二、 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及方法(一)教育教学的制度学记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一设想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办学并立的教育体制。学记提倡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即“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由此可见,学记所确立的考试制度具有循序渐进、德智并重的特点。学记十分重视入学与开学教育,把它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描述了相当的入学仪式与讲究,“此七者,教之大伦也。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二)教育教学的原则1、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即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治措施。否则,“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即当不良倾向已经发生再作教育引导,就会因格格不入而倍感困难。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即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学生适时而学,教师适时而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涉及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找它们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有效地教学。3、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样杂乱施教而无合理顺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4、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即学习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5、长善救失原则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它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贪多务得、片面专精、浮躁轻心、畏难不前等四种缺失,认为这些缺点是由个体心理差异造成的。因此,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差异和个性特征,并辩证地加以看待。要求,“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即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6、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即教学要注重启发。做到,“道而弗牵”,教师引导而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强而弗抑”,督促勉励,而不压抑;“开而弗达”,打开思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学记认为:“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7、藏息相辅原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即是说学习既要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要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三)教育教学的方法学记虽然没有专门论述教育教学方法的文字,但也提到了一些教学方法,如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等。1讲解法要求“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韩皮尔、罕譬而喻”,即语言简约而意思通达,义理微妙而说得精善,举少量例证而使道理明白易懂。2问答法“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即教师提问应循着问题的内在逻辑,先易后难;“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即答问则应随所问,具有针对性并恰如其分,适可而止。三、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学记关于教师作用与地位的论述是整篇文章的精华部分,明确提出了尊师重道、教学相长的重要思想。(一)尊师重道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把为师、为长、为君视为一个逻辑过程,继而提出了“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思想。另一方面学记又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体涉及政治素质、道德觉悟、知识水准、教育教学等方方面面,反复强调“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等内容。(二)教学相长学记认为:“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存在的差距;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教学相长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