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分析1 发展背景分析正确认识开封黄河旅游区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开封是河南省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上的东部明珠,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存给开封留下了大量的历史人文景观,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旅游资源。但相比较人文景观的丰富,生态、休闲、度假型的旅游产品较为缺乏,这不利于旅游产业结构的完善,也不利于开封城市形象的综合提升。因此,打造开封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开发建设生态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是推动开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1.1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封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集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资源与一身,融生态、休闲、度假、游憩、观赏、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区。这种类型的旅游区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它不仅能对开封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进行组合包装,拉长产业链条,带动交通、餐饮、旅馆、商业、娱乐、环保、科研等行业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于人类的未来生存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如果开封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抓住这次机遇,形成开封乃至全省旅游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开封地方经济乃至推动整个河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持久的作用。1.2提升开封城市形象的需要旅游业属形象产业,知名度就是生产力。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好,反之则差。长期以来,开封一直以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为国内外游客所熟知,这在形成城市特色的同时,也造成了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在未来城市发展越来越强调生态、休闲的背景下,这会使得城市难以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因此,必须从生态休闲入手,完善开封的旅游产品结构。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的打造将填补开封旅游的这一空白,使得开封不仅是一座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生态名城,文化与生态的和谐交融将是开封的城市形象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1.3促进黄河文化发掘的需要当我们在现代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会逐渐没落。千百年来,自然的变迁和两岸人民与黄涝的抗争,演化生成了开封段黄河令人惊叹的“悬河”奇观,以及雄浑壮阔的大河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的最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中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黄河文化和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地域个性特征和科学文化价值。通过旅游开发,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掘民族文化中尘封已久的历史,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1.4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的需要生态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在当前城市化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珍贵的生态资源正在逐年减少,通过旅游开发来对其施行保护是一种能够得到双赢的方法。开封段黄河滩区有覆盖着不同植被的沙丘、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栖息地、草地、临黄高滩防风固沙林区、河心洲、面积大小不等的水面、百里标准化堤防景观带、地热等多种自然资源,还有蔚为壮观的,河床平均高于市区地面710米,被一代伟人毛泽东成为奇观的地上“悬河”。这些生态资源对于调节区域生态环境、维持地方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的建设,可以对其中有价值的资源进行重点保护,从而使这些珍贵的资源得以留存后世。1.5满足多元旅游需求的需要旅游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也是多层次的,当代的游客也越发倾向于能够在一个地方同时享受的多种旅游感受,这也是杭州西湖等融自然与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从景区自身来说,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既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又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满足游客多元旅游需求的潜力。从地区来说,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的建设可以将生态休闲和度假引入开封旅游产品结构之中,弥补开封旅游产品结构偏重人文的不足,从而使开封的形成多元化的旅游市场。2. 综合现状分析2.1经济现状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同比增长8.7%。河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9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开封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77.0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6%。虽然总体而言,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全市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尤其与郑州、洛阳等城市仍然有较大差距。经济状况可能会成为限制未来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2.2开封旅游业发展现状截止2009年年底,开封市实现旅游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29.2%;接待游客人数3095万人次,同比增长22.4%。从目前情况来看,开封旅游客源主要来自国内,国外游客所占比重较少。游客数量排列前12名的省市分别是: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陕西、广东、北京、黑龙江、浙江、安徽、四川。境外游客则以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为主。游客的年龄结构为青壮年游客占绝对数量(占69.9)。旅游方式以观光旅游为主(占40.2%),其余为休闲度假、会议与商务旅游、探亲访友等。旅游组织方式以家庭或亲朋结伴出游、单位组织旅游为主,其次为个人旅游,旅行社组织的居后。游客主要参观开封的历史古迹、观赏菊花特色艺术、观看民俗风情表演和感受悠久的中原文化,但城市中人造景观仿古建筑偏多也给游客留下了不佳的印象。我们认为,开封市的旅游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也存在着旅游服务功能不全、旅游六要素发展不平衡、景区仍处于门票经济、城市旅游形象不够突出、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重量级旅游景区等问题。虽然开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大多是历史文化遗产和仿古建筑,自然生态资源的开发不够。而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所能提供的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产品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景区18家,旅行社54家,旅游星级酒店(宾馆)27家。但旅游饭店以三星级和二星级为主,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相比明显偏低,尤其接待大型旅游团队和承办大型节庆活动的能力不够。旅行社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简陋、效益不高,品牌形象不突出的现象,急需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以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此外,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范围内的旅游配套设施更加稀缺,餐饮设施也很简陋,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2.3区位交通现状开封位于河南省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和“一带四区”的传统旅游开发带上。此外,开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跨越我国东西部的主干铁路陇海铁路途经开封站。从开封向西可达郑州、洛阳、西安等地,向东可到江苏、徐州等地。开封距郑州70公里,距商丘150公里,由此中转经京广、京九铁路可达全国各地。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西起金明区黒岗口,东至兰考东坝头,南北以黄河大堤为基准,大堤内到河道,大堤外以堤脚为准1-1.5千米。核心地带为西起回回寨,东至开柳路,北至黄河,南至连霍高速。2.4分析结论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具有极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雄浑壮阔的自然风光和极为独特的人文景观,尤其“悬河”奇观,是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都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不仅能够提升开封整体旅游形象,完善开封旅游产品结构,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护其范围内的湿地、森林、生物等各类生态资源,可以说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都能发挥较好的效益。3. 旅游资源分析3.1旅游资源概况开封市旅游资源首先是历史文化遗产和仿古建筑,其次为近代陵园、纪念馆、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地方旅游商品、自然河段等,其中人文景观占主要成份。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内则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类型,其中包括自然风景、历史文化、湿地、动植物等多种旅游资源,特别是“悬河”景观综合了自然和人文的多种特征。3.2旅游资源类型3.2.1“悬河”景观这是该区域最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它既是自然景观,又是人文景观,它演绎了千百年来自然的变迁和两岸人民与黄涝的抗争,极具显著的地域个性特征。3.2.2风景资源开封段黄河宽阔伟岸,河道曲折滚动,景色雄浑。黄河在这里尽展“雄、浑、壮、阔、悬”的独特气质和风采。其中,兰考东坝头是1855年黄河下游最后一次大改道的地方,历史上最著名的铜瓦乡决口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是“九曲”黄河最后一湾,咆哮的黄河在此由东西转向东北,奔腾而去。在此观河,水天一色,令人眼界开阔。3.2.3文化资源历史许多社会名人涉足黄河故土,留下众多的遗踪圣迹,趣事佳话。仓颉造字台;魏惠王开鸿沟,引黄河水通航运利灌溉,富强魏国;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于谦治河;李自成水困开封城;乾隆皇帝为黑岗口决堤赋诗;林则徐发配途中受命到开封堵黄河决口,留下了现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林公堤”;1946年国共两党举行黄河归故谈判,首先在开封拉开帷幕,从此开创人民治黄的新篇章。3.2.4湿地资源滩涂内沟河纵横,水洼、坑塘星罗密布。较大的沟河、坑塘有20多处,水面面积2000多亩,黄河大堤外侧沿堤也分布着一些坑塘水面,开封县曲兴乡有水面8000多亩,黑池和柳池两个平原水库水面达7.4平方公里。3.2.5生物资源开封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共有黑鹳、白鹳。丹顶鹤、白鹤、白头鹤、小鸨、大鸨、金雕等各种级别的保护动物69种。目前开封黄河工程森林覆盖面积达85%以上,除堤顶道路以外的工程表面全部森林化和草皮化。栽植绿化苗木20多个品种,共计10000多亩,种植适生林2500亩,基本成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景观长廊。开封县大堤外侧有千亩杏园。柳园口大堤内,有多处成片的桃林。春季桃花盛开,杏花争艳,秋季果实累累,与四周农田、村舍构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3.3分析结论长期以来,开封黄河的独特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一直未被有效开发利用,也少为外界所知,仅偶有外地游客来此游玩、考察。而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是极为丰富,也是极为独特的。这种极具综合性和独特性的资源将为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的成功开发提供保障。4. SWOT分析4.1优势(Strengths)(1)规划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内涵,“悬河”的景观和人文内涵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2)规划区域所在的开封市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浓郁的民俗文化对规划区域构成了内在的支撑;(3)开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这为规划区域的游客集散提供了有利条件;(4)规划区域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有“悬河”奇观、粗犷豪迈的北国风光,而且有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内蕴藏了大量珍贵的生物资源4.2劣势(Weaknesses)(1)长期以来,开封黄河的独特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一直未被有效开发利用,也少为外界所知,知名度不够;(2)开封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接待能力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相比偏低,规划区域的配套设施更加稀缺;(3)开封市的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仍然有一定差距。4.3机遇(Opportunities)(1)近年来,开封旅游业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封市围绕“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全市景区规模和建设管理水平、城市功能和形象,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黄河(悬河)旅游区融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多种旅游方式于一体,符合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将有极强的竞争力;(3)通过推动黄河(悬河)生态休闲旅游区全面开发,所带来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将为开封旅游注入持久的发展动力。4.4威胁(Threats)(1)开封周边地区旅游的强劲开发有可能使客源分流;(2)新的开发有可能给水体带来污染,破坏规划区域内的生态环境;(3)新的开发有可能对黄河防汛与城市排涝产生影响。4.5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黄河(悬河)旅游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景观、丰富的各类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条件,但其配套设施不足、接待能力较低解释客观事实。面对机遇和挑战,规划区域必须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和开发各类旅游资源,为开封旅游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5 相关规划分析5.1开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强化、细化了开封旅游发展原有的一些正确理念,并有充实与创新。规划在未来开发内容上凸现出四大主题:(1)平面结构上强调以“宋都文化旅游区”为核心,以外围“柳园口千古黄河园”、“朱仙古镇”和“焦裕禄纪念园”构成的“稳定人文旅游大三角”;(2)反映黄河悬河、古河道、古建筑、主题公园、博物馆与展览馆、地方民俗、特色饮食、历史人物与事件等丰富载体合成的“宋文化揽胜集萃大观”;(3)追踪由于黄河多迁多变,对开封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带来巨大影响,其中特别是因黄河泛滥造成的几座城市叠压所提供的“千年人地关系见证地”;(4)对黄河水患演变过程和埋藏在地下或已经消失了的历史遗存,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软件、激光探视技术、传统影视技术等手段构建的“虚拟现实旅游演示场”。此外,规划在“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地域项目建设”以及“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开封市旅游发展构建了较为合理的框架。5.2开封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遵循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理念,通过对以宋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整合,对休闲度假、农业生态等新产品和旅游“食、住、行、游、购、娱”要素产品的开发完善,全面提升开封市旅游产业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水泥罐车运输与物流信息安全合同
- 河北省昌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离婚协议书: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割协议范本
- 河北省安国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海南省五指山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汽车融资租赁与售后服务包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统地毯采购与安装服务合同范本
- 2025比亚迪购车赠送保养及救援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外国人入境口岸通关代理合同
- 贵州省修文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总经理助理岗位竞聘PPT范文-竞聘总经理助理演讲稿
- 世界范围内社区支持农业CSA(下)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
- NB∕T 10209-2019 风电场工程道路设计规范
- GB/T 4668-1995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 GB/T 17107-1997锻件用结构钢牌号和力学性能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课件 第一章
- 校园文化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轨行区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 大地的耳朵-阅读答案
- 2021年内江市工会系统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