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0时代建筑Time+Areh一t氏tu reZ加9/2 行奋刘P . 啊 r一 n atorL一 u 解读柯布西耶遗作 费尔米尼的圣皮埃尔教堂 ThePO Sthum ouS W orko fLeCO rbusier SaintPie rreChu rch atFirm iny ,Fra n e e 摘一文章叙述了柯布西耶遗作费尔米尼 的圣皮 埃尔教堂的设计与建造历程 。 作者通过分析揭示 了柯布在宗教建筑 中对用光手法的不断演进与突 破 ; 此外通过对柯布一 系列草图的分析 , 试图理 清建筑师设计思路的发展 , 并阐述其建筑设计体 系的开放性 。 关.词螺旋光带 ; 星云 ; 光筒 ; 连通器 A BSTRAC T Thisarticledoeumenrstheh巧tor y of thede signande o n stru ctionofthesaintPi户rreChurch at一rminy , thePo sthumo u sworkofLeCo bu sier . Througha nal yzingthe autho r revealstheevolution and rhebre akthro ug hofLeCorbu sier 5 sk川oflig ht useinreljgiousa rchitecture . in addition byanayzing ase rie s ofsketehe s ofLe Co rbu s一er , theauthor trytom akeee arthe deveoPm e ntofthe Pro j e ct a ndexPlain stheoPeningsystemofLe Co rbusier s archite cturadesign . KEYWOR DSS PiraL.ghtSlot;Co n stellatio n;Lig ht We!;Co nn eC ted V e sse 中日分类号 : 刊衡 :一洲2( 565) 文献标识码 : A 文幸绷号 : 1邸七明x( 2仪为阳2一120 -10 2 00 6年1 2月 2 9 日 , 在柯布西耶辞世的第 4 1 个 年头 , 经历 了3 0多年断断续续的建造 , 位干法国 中部小城费尔米尼 (Fi rm iny) 的圣皮埃尔小教堂 (st Pi er re ) 终于落成并对外开放了(图1) 。 如果建筑师 在天有灵 , 那也该心满意足了 。 而为这件遗作的诞 生 而弹精竭虑 , 劳苦奔波的人们也终于释然 。 这其中 有柯布的弟子 , 一直作为柯布助手负贵教堂设计的若 泽 乌贝里(Jo s e o ubrer一e ) , 专门为了教堂建设成立 的柯布西耶协会(Asso ciation 比Co rbusie r) 负贵人克 洛迪于斯 拍蒂(o au d l。、 一Pe t i t )父子 , 以及众多的柯 布友人和追随者 。 时代建筑T jm e+Areh一te ctur e20 0 9 /2121 项目.况 项目名称 : 圣皮埃尔教堂 项目地点法国费尔米尼市 建筑师 : 勒 柯布西 耶 建筑面积 : 250om , 基地面积 : 礴60 0m , 造价 : 6 00万欧元 功能 : 宗教用途与展览用途 设计时I b 1门9 61 一19 96(其中19 61 一196 5年为柯布西耶构思方案, 1965 19 96年为若泽 . 乌贝里修改深化) 施工时间 : 197 3 一20 06 Pro je et:Chur ehofsaintPierre Lo c atio n:Frm in丫Fan ce A优hi te Ct:LECO R BUSIER Area:2 500r n 2 5iteAr e a:4 600m 2 De sign:19 61 一19 96 ComPletion:19 73 一200 6 1缘起: 柯布与费尔米尼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圣皮埃尔教堂的历程可谓 历经劫难 。 而回顾缘起 , 我们不得不从绿色费尔米 尼新城( F i rmin丫 刀ert ) 与其缔造者欧仁 克洛迪于斯 - 拍蒂(任 ugen e Cl audus一petit) 说起 。 提起克洛迪于斯 拍蒂(以下简称克氏! , 也许大家并不熟悉 , 而要提 起马赛公寓 , 大家则并不陌生 。 而克氏正是这一项目 的大甲方 , 时任法国国家重建与城市规划部(Mi n istr e del a Re Con structionetde l Urba nism e) 部长 。 他与柯 布的忘年交以及 “美第奇米开朗琪罗式” 的组合 在法国建筑界可谓脍炙人口 。 连昌迪加尔城这一柯布 的 理想国” 的实现都有克氏从中的周旋 。 克氏1 90 7 年出身于昂热一个贫寒的工人家庭 。 幼年丧父的他 较早地开始了手艺人的生涯 。 年轻时他做过学徒从事 细木工 , 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 作为一名 业余的美术爱好者 , 二战前他就慕名柯布 , 对其建 筑与城市理论十分感兴趣 。 二战时 , 他参加了反对 纳粹占领的抵抗组织 , 表现英勇 。 这期间 , 他展现 了不俗的组织才能与政治抱负 , 为他战后的政治道 路其定了基础 。 二战结束后 , 法国百废待兴 , 克氏 以其才干与主张当选国家重建与城市规划部部长 , 从 1 94 8 一1 95 3 年一直负贵战后城市的重建与新城 的建 设 。 而就在他当选部长之前的194 6年!月 , 由法国 政府委派 , 克氏与建筑师代表柯布西耶一同登上横 渡大西洋的轮船赴美国学习考察那里的城市建设与 国土规划经验 。 历经7 0天的形影相伴建立了两者从 此不渝的友情 。 克氏对柯布的光辉城市理论(l aV I l l e R ad ie us )十分赞赏 , 认为它可能成为解决战后大t 性市民住宅建设的良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 他大 力支持马赛公寓的建造 , 意图使柯布的作品成为令 后人效仿的样板 。 1 953年 , 这位年轻的部长离开重建部部长一职 , 来到南方的工业小城费尔米尼( F irm in y ) 出任市长 , 雄心勃勃地意图在这个小型工业城市大刀阔斧地建 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城 , 以实现他在部长任上大力提 倡却无力付诸实践的城市理想 , 也同时以此为表率 为全法的重建工作竖立一个城市t 级的样板 。 费尔米尼是法国1 9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 。 煤 矿与冶金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口的迅速膨胀 , 而 城市的发展在没有任何规划的情况下无序进行 。 到 二战以前 , 这座工业小城不仅没有任何一处像样的 纪念性建筑 , 一薄像样的雕像 , 就连能让人多看一 眼的铁艺阳台栏杆都没有 。 而工人的处境就更糟糕 了 , 他们的生存环境 、 卫生状况极差 。 就在这样的 背景下克氏走马上任 , 决心 以雅典宪章为指导 , 整 治旧城并创建一个卫生而整洁 , 充满阳光与草地的 新城 , 这就是所谓 的绿色费尔米尼新城 。 克氏任 命了新城规划与建筑设计小组 , 其中有安德烈 西 乌(A nderSive ) 、 马尔塞 鲁(M ar c e Rou x 、 夏尔 德尔方特(ch a r ie soe lf an te ) 以及奥古斯特 马度朗 ( ugu ste Matho ulin) 。 这些建筑师都深受柯布的城 市理论影响 , 他们的城市设计也深受柯布的赏识 。 当柯布第一次看到新城的规划时 , 他甚至说仿佛回 到了老家一样熟悉 。 克氏的努力立竿见影 , 1 96 2 年 已现雏形的费尔米尼新城一举夺得法国城市规划大 奖 。 柯布于1 95 4年 , 在克氏的邀请下几乎是秘密地 低调介入建筑设计工作 。 因为195 2年马赛公窝引起 的对柯布的非议仍然沸沸扬扬 , 所以为了不在一开 始就招来麻烦 , 克氏决定先让柯布在不被关注的情 况下构思起来 。 克氏的想法是将新城最重要的建筑 委托给这位老朋友 , 让他为新城创造出自己的纪念性 建筑 。 于是最先提上议事日程的就是位于老城与新 城交接处的青年与文化中心(LaM aison De sJe un e sE t 。eL a C ul t u r e ) 、 体育场以及另夕庄幢同马赛公窝一样 的住宅单元(U nite Habitatio n ) 。 就这样柯布在1954 年6月第一次参观了费尔米尼的墓地 。 柯布当场迅速 作了速写 , 并记录下对他而言比较, 要的信息 , 而后 便开始了建筑的构思 。 根据总规 , 体育场选在一片废 弃的矿场上 。 由于地基无法承载任何建筑物 , 作体 育场便很顺理成章了 。 同时这里又是新城最低洼的 地方 , 建筑在山坡上的新城都能看见这里 , 就好象凹 镜的聚焦中心 。 可见将由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为主体 的市民中心放在这里是比较恰当的 。 柯布的以斜面 著称的青年文化中心是最早设计并施工的 , 于1965 年5月竣工落成 。 它位于体育场盆地东侧的岩壁上 , 以下倾的斜墙面俯视运动场 。 体育场西侧的看台于 1 96 8 年完成 , 斜向上狱逸的混凝土挑指与文化中心 122时代建筑Tim e+Ar ch一tectur e Z加9 /2 的斜墙相映成趣 。 圣皮埃尔教堂就位于体育场西侧 的一块近似三角形的地块里 , 这里是多条重要道路会 聚之处 , 也是新城的门户 , 所以教堂几乎成为新城的 地标名片 。 文化中心 、 体育场与教堂形成了费尔米尼 新城市民铸造精神 、 体魄与灵魂的三位一体的中心 , 也构成了费尔米尼的 卫城”。 不同建筑于雅典至高 点的卫城 , 费尔米尼的卫城是围绕着新城最低处的 盆地而建筑的 (图2 , 3) o 2走进圣皮峨尔 圣皮埃尔教堂由一个边长2 5sm , 高两层的基座 与其上的锥台体组成 , 总高3 3D9m 。 锥台从下向上 由基座平面的正方形逐渐变化为圆型 , 并以斜面截 顶 。 这样的几何形体呼应了远在印度昌迪加尔的国会 大厦那酷似电厂冷却塔的大会堂弯项 。 倾斜的斜屋 面上可见一方 、 一圆两个采光筒 。 屋面最下面延伸出 立面为三角型的钟架 , 上面立着纤细的十字架 。 屋面 的雨水由钟架下方沿墙面垂直向下的混凝土落水管 排到环绕锥台的螺旋雨水槽内 。 同时壳体上的雨水 经过雨水槽的收集 , 沿螺旋路径向下流 , 仿佛橡胶 树上收集橡胶的工具 。 这条沿锥台壳体螺旋上升的 雨水槽同时也是内部采光条带的反光板 , 为室内提 供漫反射光 。 于是它的走向暗示了室内楼板高度的 起伏 。 锥台内部即形成了教堂的主空间 , 而其下的基 座里则分布着所有附属的空间 。 基座以混凝土片墙 为结构以承托其上锥台壳体的重t , 片墙间是大片的 玻璃幕墙 。 基座的首层除了安排位于东南角的入口门 厅 , 接待柜台以 及通往上部教堂的楼梯 , 其余部分 被隔为数间会议室 。 在最初的方案中其功能是为教 区的会议与活动服务 , 所以设t 了向内侧下沉的台阶 作为坐席 。 现在除了平面北侧梯形的大空间作为报告 厅而 不失其原旨外 , 其余的小间被用来展览现代艺术 品 。 位于平面正中的与报告斤互补的另一梯型空间设 计成层层跌落的台地 , 并以小台阶相联系 , 台子上可 以放t雕塑 。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门斤一根粗大的方 柱 , 它从地基升起 , 穿过楼板承托起教堂中的祭坛 。 由门厅靠近接待柜台北侧一段小台阶可到达基座的二 层 , 其实是一个夹层 。 这层本来安排的是教堂神甫 的寓所及附属房间 , 现在则仅安排了一间保安的卧室 , 其余用做办公 。 进入教堂有两个入口 , 其一是从接待前台南侧的 两跑小楼梯到达 , 主要为本堂神甫等人员进入 : 另一 时代建筑石m e +Arehiteetu re20 0 9 / 212 3 个是从教堂西侧位于盘旋坡道顶端的大门 , 是公众入 口 。 信徒和参观者沿着教堂南侧的土坡向西走 , 而 后向北折 , 从一架天桥到达从教堂外墙凌空悬挑出来 的入口平台 。 平台被混凝土折板围合 , 只向坡道敞开 , 人流及视线都在此灰空间处停顿而转抓平台东侧 即是公众入口大门 , 由柯布惯用的色块拼图构成大 门的立面 。 从此入口进入 , 便进入光怪陆离的教堂 。 左方是信众席楼座斑盖下的幽暗而较为封闭的圣洗 堂 (匕 aptist户rez匕aptistr丫) , 而右方是位于信众席楼座 层T方相对开放的小礼拜堂 (chap el le de s em aine/ we ekda丫ehurch) 。 小教堂的前方是由一道L型混凝 土屏风围合的小祭台 (a utels e c o ndaire/se condery a l t a r) 。 沿L型屏风外侧是直达信众席楼座的小楼梯 。 从入口处往前望 , 阴暗的楼座楼板与受洗堂外墙以 及小礼拜堂小祭坛后的混凝土屏风框景出后面沐浴 着离奇光影的教堂圣坛 。 明暗的对比预示着空间高 潮的到来(图引 。 向前走 , 走出楼座下压抑的低平空间 , 豁然开朗 , 人便置身于教堂高耸的空间里 。 教堂的主角是圣坛 。 圣坛高于楼板4个踏步左右 , 略为内倾 。 圣坛背依 拔地升起并内倾的东向墙体 , 面对信众席 。 圣坛正 中是水平展开的祭台 。 祭台(a ut e l / a Ita r )是一块L型 白混凝土立方体 , 其L型的短肢 向下延伸与上文中提 到的位于地面层入口小厅中的立柱结合为一体 。 为了 让这层关系明晰地得以解读 , 在祭台与楼板相交处 凿空一方洞 , 斑以玻璃 , 使视线可以穿透楼板 , 并以 投影灯从下层穿过玻璃照亮祭台 。 底层的光线从下投 射在体积感很强的祭台上 , 让人感觉到祭台仿佛漂 浮起来 。 祭台左方是雕塑般体形的布道坛(am 匕。n/ P u I P it ) , 祭台后面是背墙而设的神蒯门的条状坐凳以 及白混凝土的主教座 (51色 ge v色 que / bis卜 ops e at) 。 离 主教座不远处的墙上有一方发着红光的小宪 , 即圣体 完(t a b e rn ade) 。 圣坛背后升起的宽阔墙壁上是有数 不清的小圆孔组成的猎户座星云(the co n st e l l ation of 0r ion ) 。 在早晨 , 当人们仰望圣坛 、 祭台 、 布道坛与 教士们都浸没在背后眩目的光晕中 。 而构成小圆洞的 有机玻璃将阳光折射进来 , 投射出无数个半圆的光 轨迹 , 而由另夕 阵面弯曲的墙体将其演绎为无数的光 波浪(图5) o 圣坛面对的信众席有两部分组成 。 一部分即入 口右侧的小礼拜堂的座席 , 因为空间的开敞使得这部 分的座席使用可分可合 , 即可以作为单独的礼拜堂 , 在人少的时候进行较为小型的活动 , 又可以与教堂其 他座席一起在大型的活动中使用 。 值得注意的是这 部分的地面从入口处向圣坛部分升起 。 圣坛前的地 面继而向北微小升起 , 直到与通达楼座的坡道相连 。 第二部分信众席即为面向圣坛升起的座席 。 此座席向 西层层升起并在高处继续向南侧延伸 , 发展出位于 小礼拜堂上方的楼座 。 然后座席在西南角继续升起 达到最高 。 从圣坛前面略微倾斜的地面中我们可以 解读出柯布将入 口的起坡与楼座的起坡连接的明显 意图 。 这样一来 , 地坪成右手螺旋方向升起的连续 平面 。 而这一空间的形式被一道与之平行的连续光带 注解 。 连续螺旋光带从入口处的外墙开始 , 随粉逐 渐上升的地面而盘旋 , 绕过小礼拜堂南侧 , 经过圣 坛后侧 , 沿信众席坡道继续上升 , 并以信众席楼座 南侧墙为终点 。 虽然采光带被承受壳体重t 的混凝 土短墙所打断 , 但光晕使之仿佛连续起来 。 室外光 经过五颜六色的反光板的漫反射透进室内 , 将受光 的地面与上方黑暗的壳体分割开来 。 仰视屋顶 , 两束 阳光经过一方一圆的彩色采光筒的反射柔和地倾泻 下来 , 映照着素混凝土的墙面 l 2 。 另一只采光筒则嵌 在西墙上 , 要等到黄昏时会将一束斜阳投射在祭台上 。 4 . 从入口鱼圣坛 5 . 教堂内. 6罗马万神庙内. (顾越摄) 7圣皮埃尔教堂内景 4 . V一ewfrom the e ntr anCetothe atar 5 . Inte rio rv lewofthe chu rch 6Inte ro r oftheP己nthe o nl nROm e 又Interio r ofsa 一 ntPi色rre ChurCh 3光的三部曲 分析圣皮埃尔教堂的光线 , 我们可以总结出三 种光源模式 : 一是点光源 , 即屋顶上一方一圆两个采 光筒 , 以及西墙上的方形采光筒 , 它们在特定时刻所 提供的光是具有方向性的直射光 。 二是线光源 , 即 上文描述的螺旋轨迹的采光带 , 其所提供的光是漫 反射光 , 其明暗效果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并不明显 。 三是面光源 , 即教堂东壁上镶嵌的有机玻璃导光棒 构成的星 云状点阵 , 虽然是由小的点光源组成 , 但 整体效果接近一片面光源 , 其提供的光线是折射光 , 具有方向性 , 效果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 第一种光源 , 尤其是位于弯顶上的采光筒在柯布的作品中已有先 例 , 比如拉图雷特修道院教堂屋项上的方形采光简 。 这一类采光可以认为以罗马万神庙为范例 。 万神庙是 光线的容器 , 主角是白驹过隙的阳光 , 弯顶内侧的密 肋更强调了其捕捉光线的意图 , 并通过这一空间的标 尺来记录时间的流逝(图6)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万 神庙是一只室内的日尽 , 它的主角是光本身 。 而由于 光 , 时间与空间直观的联系起来 。 而圣皮埃尔教堂 的屋顶采光筒也是一只日唇 , 只不过它只在午间极为 狭窄的一段时间将阳光投射在墙壁或地面上(图 7 ) o 而顶光通常使身处其中的器物或人都均匀地沐浴其 中 , 并产生各自独立的阴影 , 器物之间的联系被忽略 , 个体的存在被突出 , 这样产生了一种使人自省的感觉 。 这样的光环境极为适合营造宗教建筑的氛围 , 所以 被古往今来的建筑师所热衷 。 而柯布在拉图雷特修 道院地下小教堂屋顶上设计的3只圆采光筒更是借助 了色彩的运用将顶光运用得炉火纯青(图8) o 第二种光源 , 螺旋轨迹的光带所形成的线光源 可以追溯到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弯顶的采 光环 。 在这个幽暗的拜 占庭庙宇里 , 建筑师运用帆 拱将硕大的弯顶高高托举在空中 , 并史无前例的以 无数个小圆拱窗形成鼓座 , 形成了环形的光的王冠 。 与黑暗的室内对比 , 这来自弯项下的无数点光形成了 一道圆环形的线光源 。 圣索非亚大教堂与其说耍表 达光线不如说表现的是光线之外的黑暗或混沌 。 同 时环向的窗户光线似乎将弯顶的,力稀释殆尽 , 使人 丧失了对古典建筑传达的结构逻辑的感知 。 从弯顶 时代建筑Tim e+Arehirectu re20 0 9 /212 5 鼓座斜射进来的光线 , 虽然照亮了教堂巨大空间的一 角 , 却永远不能照亮其上的弯顶 。 于是巨大的宵顶深 不可测 , 仿佛人类所不能感知的茫茫宇宙 。 加上鼓座 高高在上斜射的光线难以抵达建筑的底层 以至于 教堂内弥漫着一片迷茫的气氛 。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 内部空间与万神庙宁静致远的古典精神不同 , 它一方 面折射出罗马帝国衰落时期人们对帝国命运的迷茫 , 同时又反映了基督教早期神秘而压抑的基调 。 圣索菲 亚大教堂的光线处理艺术深深铭刻在年轻的柯布心 中 , 而直到大师的晚年时才将其类似的处理手法运用 在宗教建筑当中 。 在朗香教堂中 , 柯布故意将曲面的 墙体与下垂的曲面屋顶脱开 从而使墙体与屋顶之间 出现了一条光的窄缝 。 与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弯顶向天 空隆起不同 . 朗香教堂仿佛暗示诺亚方舟的天花弯曲 下垂 , 会给人压抑的感觉 。 而由于窄缝的线光源使 得屋项边缘涂抹了些许的漫反射光 , 从而减轻了压 抑感(图 11) 。 同样的手法出现在拉图雷特修道院小 教堂中 。 教堂西墙与略微倾斜的屋项文接的地方留 出一道细缝 , 当夕阳西下时 , 阳光平射进来 , 将屋顶 涂亮 。 以上两则实例虽然都运用了线光源的手法 , 但 似乎除了出于单纯的用光技巧试验 , 主要是为了照亮 天花 , 减轻屋顶的压抑感或单调 。 而相比之下 , 圣皮 埃尔教堂中的线光源除了注解螺旋上升的连续地坪 , 主要是想造成线光源与其上巨大的黑暗空间的对比 。 从这一点上来说 , 它与圣索非亚教堂是异曲同工的 , 不同的是柯布将圣索菲亚教堂遥不可及的光环降落 以接近地面 。 另外圣索非亚光环是直射光 , 而这里 的线光源是漫反射光 。 其实柯布在最初的草图中 , 他 将采光的窄缝留在了地板与墙体之间 , 然而最初的这 个设计很明显使室内的光线不足 . 于是后来这道光缝 抬高到人眼的高度从而更好的使其漫反射给教堂内 部提供了光线 。 而与此相似的采光缝设计无独有偶 , 同样出现在拉图雷特修道院的教堂中 , 即位于教堂 座席两侧墙上的6条采光缝(图9) 。 但这里的缝隙 是将反射面朝向天空 , 所以光线很强 。 特定的时刻 , 阳光直接打在反射面上 , 甚至直射进室内 。 而圣皮 埃尔教堂的采光缝的反射板朝向地面 , 其目的是因为 避免线光源由于朝向不同造成的不均匀受光 。 因为 地面漫反射的环境光比较均匀 , 不太受朝向与时间 段的影响 , 所以从地面采集漫反射的光线亮度比较 均匀 , 更能清晰地表达螺旋上升的线光源的连续性 。 如果说第一种点光源的顶光是受到罗马万神庙的 启发 , 而第二种线光源是受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影响 , 那第三种面光源的星云则受到了哥特式教堂用光艺术 的影响 。 这可以很清晰的从柯布在圣皮埃尔教堂初 稿草图中模糊的玫瑰窗形象上求证 。 哥特教堂由于 使用了框架式结构 , 大大地解放了立面墙体 , 于是 出现了大片的窗户 。 而彩色玻璃的发明使得整幅的阳 光经过彩窗的折射进入教堂 , 变得光怪陆离 。 斑斓 的光斑铺满地面 , 使教堂室内沉浸在彩色的幻觉中 。 而朗香教堂中蒙德里安式构图的彩色透视窗便是哥 特教堂的现代版本 。 圣皮埃尔教堂没有使用朗香教 堂中的彩色玻璃 , 而是使用了无色的有机玻璃导光棒 。 虽然没有投射出彩色的光斑 , 但却在室内投射出琢 磨不定的光的波浪(图1 0) o两者都使用了转化光的 媒质 , 使原来单纯的自然光演绎成富有感染力的艺术 之光 , 在室内投射出丰富的光影 , 从而创造出魔幻般 的氛围 。 但不同于哥特教堂的彩窗与玫瑰窗 , 这里 的星云并不是位干圣坛的两侧或对面 , 而是正好位于 圣坛之后 。 这样祭坛便浸没在粗眼的逆光中 , 使人 仿佛面对苍茫的宇宙 。 光本身成为了神的化身 , 抽象 而崇高 。 这种光的使用手法在现代宗教建筑中被后 人继承下来 , 比如安藤忠雄的光的教堂 。 如果有机会呆在教堂一整天我们会发现这不同 的采光构件在不同的时间段不断转换粉主角 。 清晨 , 当第一缕曙光照亮教堂时 , 是东墙上的星云在教堂内 编织粉变换的光网 , 而此刻由于光线依然徽弱使螺 旋光带显得清晰而明亮 ; 当正午十分采光筒将日光削 成光的利剑 , 劈刺在教堂的墙壁上 , 耀眼的反光使 的教堂一片辉煌 ; 当夕阳西下 , 西墙上的光简将落日 最后一缕辉煌投射在祭台上 。 如同拉图雷特修道院 教堂与朗香教堂 , 圣皮耶尔教堂的光也如同一出戏 剧 , 有角色 , 有对白 , 有变换的情节 。 4演进与羽化方案的来龙去脉 除了对光的出色运用 , 圣皮埃尔教堂螺旋上升 的连续地坪也是方案的灵魂 。 螺旋的母题贯穿了 柯布一生众多的建筑作品 。 从1 92 9年日内瓦的世 界博物馆(M盯e e Mon di a le ) 到晚年在阿默达巴德 (Ahm edabad ) 、 东京(T Okyo) 、 昌迪加尔(Chandig arh) 的众多的博物馆 , 螺旋的行进路线始终是柯布热衷 的设计要紊 。 在昌迪加尔议会大厦的初步方案中 , 也就是早于费尔米尼方案1 0年前 , 他就曾设想过一 条盘旋而上的坡道直达双曲抛物线体顶端的斜截面 屋顶 。 而更接近圣皮埃尔教堂构思的设计却可以追 溯到1 92 9年柯布设计的巴黎近郊的勒 汤布雷(L e T r em b ly)小教堂方案(图12) 。 这个没有实现的小教 堂方案是一个高宽比接近3 : 1的立方体 。 围绕粉立方 体的外皮 , 一条环绕它的坡道从地面转折到达立方 体1/ 3高处 , 然后插入立方体的内部 。 这一空间构思 可能受柯布一 生热爱的雅典卫城的上 山游行路线或 亚述古庙的螺旋上升步道的启发 。 虽然勒 汤布雷教 堂成为了一纸空想 , 但却为3 0多年后的圣皮埃尔教 堂埋下了伏笔 。 1 96 0 年 , 已界7 3岁高龄的柯布碍干 老朋友克氏面子 , 接受了圣皮埃尔教堂的委托 。 这件 委托一方面是由于作为费尔米尼市长的克氏的极力举 126时代班筑刀me+Ar chite ctur eZ印9 / 2 12 . 勒汤布, 的教堂方案草圈 13 . 1肠1年6月方案 1 4 . 19 61年1 1月方案平面草圈 15 . 19 62年6月方案创面草图 1 6 19 6,年1 0月方案草圈 1 7 . ,%,年1 1月方案剖面草图 18,%3年1 2月方案模型 12 . The s短tchofthePro Je crofrheChurehatLE TR EMBLY 13 . ThePr o je cro fju n el肠1 14 . THePIa n ofthePro JeetofNovember19 61 15 The se ctlo n ofthePro jeetofjun el%2 16 T h ePr O ) e ct ofOC tob erl%1 17 Thes e erio n ofrhePr O Je ctofNovember1961 18 ThemodelofthePro jecrof Dec ember1963 荐 , 一方面源于自朗香教堂给柯布带来的盛名 , 以及 临近的拉图,特修道院良好的示范作用 。 但令我们 诧异的是 , 柯布是很不情愿来接受这一委托的 。 其时 , 柯布已届7 3岁高龄 , 他的健康状况也很差 , 在人生 最后这一段尤为珍贵的创作时期 , 他很不情愿接手 教区教堂这样棘手又易受攻击的项目 。 后来终如柯布 预料的那样 , 这个方案命运多祭 , 一路坎坷以至于 要在老人家去世4 0多年后才落成 。 方案的设计经历了几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从接 受委托到1%1年6月 。 在此期间 , 柯布将3 0多年前 的勒 汤布,的教堂方案中的1/ 3的立方体转换为下 方上回的锥台体 , 而盘旋主体外的螺旋匝道则简化 为仅有一次转折的两段连续坡道 , 先后位于主体教堂 方型平面的东侧与北侧 , 坡道上升至北侧西端便得一 门 。 由此进入教堂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圆形圣洗室 (b aptist色re/ baptistry) 的弧墙, 其后从地面拔地而起 , 被巨大支柱托举在教堂半空的唱师席(C h o e ur / cho i r) 与管风琴(o rg a n/ o r g u e ) o唱师席凌驾在信众席上空 , 仿佛天国飘来的一朵祥云 , 载粉天堂来的福音 。 从 19 61年6月1 0日的草图可以观察到凭借唱师席的支柱 , 悬挑出布道坛(am匕 。n/pu IP i t ) , 并由一部环绕支柱的 螺旋楼梯可以通达 。 而唱师席则需借助一部位于教堂 南侧的室外楼梯到达 。 而支撑室外楼梯的混凝土墙则 升至与教堂弯顶同高处支撑着钟架 。 从草图上还可以 分辨出位于教堂室内东侧居中的圣坛和其背后堵上模 糊的玫瑰窗 , 以及 圆形的弯顶截面以及其上十字型的 天窗 。 此设计中的空中唱师席不仅提供了一种新鲜的 空间感受 , 也将带来不同寻常的声学效果 。 在教堂底 部 , 纵横三条轴线相文处设l十字型 、 丁字型与L型 的混凝土片堵来支撑其上方沉,的教堂主体 。 而教区 的活动中心就用这些墙体来划分与围合空间 。 总之 , 第一轮草图确立了以勒 汤布,教堂为原形的设计思 路 , 包括强调垂直体t的立体空间 , 下方上圆的放样 体形 , 盘旋而入的行进路线 , 以东向为圣坛的祭祀空 间 。 这样垂本的建筑体且确定了下来(图1 3犯 成竹在胸的柯布带粉这些构思于 1 96 1 年6月2 4 日来到费尔米尼踏勘现场 。 在这次踏勘过程中 , 柯 布从不同角度对基地做了速写 。 从费尔米尼回到巴 黎 , 柯布就对6月的草稿做了一些修改 。 设计进入 时代建筑T一m e+Areh一teeture20 0 9 /2127 了第二个阶段 。 如果说在6月的第一轮草稿中建筑师 主要是对空间趣味的追求而并未对基地多加考虑的 话 , 那接下来在十月的第一次方案汇报阶段 , 建筑师 则将建筑纳入到周围的环境中来考t 。 最为显著的 修改就是螺旋坡道的方向 , 从原来由建筑东侧而转 向北侧的右手螺旋方向变成了截然相反的由建筑南 侧转向西侧的左手螺旋方向 。 公众入口也随之由北侧 进入变成西侧进入 。 原因之一是为了呼应原为废弃 矿场 , 地势低洼 的运动场倾斜的地形 , 由东向西的 坡道升起更为恰当 。 其二 , 因为教堂南侧与运动场 之间预留了室外的礼仪广场 , 那么人流直接向西上坡 道抵达教堂主入 口 , 流线更为顺畅 。 其三 , 西向的 入口可以使州门 正对教堂的圣坛 , 也为教堂提供黄昏 时戏剧性的光线 。 终于经过数月的琢磨 , 柯布完成 了第一批比较正式的尺规作图 , 并干 1 96 1 年1 0月3 0 日在他巴黎自己的工作室为甲方做了汇报 。 出席本次 会议的有教区塔迪神甫P e r eT ar dy) 、 科卡尼亚克神 甫(pe rec oc agna c )以及费尔米尼市长克氏 。 在柯布 基金会的图纸档案中能找到签署日期为1 96 1年1 0月 2 1日的草图 , 可以推定为19 6 1年1 0 月3 0 日汇报所 用图纸版本 。 2 1日的草图中在6月第一稿中的空中唱 师席不见了 , 在原位皿上耸立起一只空心的锥台状空 筒 , 此空筒顶端同样也是被斜面相截 , 于是与教堂 本身的筒体结构形成了相似形 。 同时空筒将向下通 达位于基座内的地下小礼拜堂 , 将教堂上方的光线引 办下层 。 这样的筒中筒的形式产生了空间的连通 , 可 谓别有洞天(图1 6) 。 方案汇报的结局不得而知 , 但 建筑师进一步的修改却有据可查 。 同年1 1月的新一 轮方案中柯布保留了6月草稿中的空中唱师席 , 但这 一次唱师席不是由立柱支撑 , 而是由教堂的侧壁悬挑 出来 , 从而解放了下面的空间 。 与1 0月草图异曲同 工的是 , 下面的楼板也挖了一个圆洞以便联系下层的 小礼拜堂 。 另外很明显的一处修改是柯布在教堂墙 壁接近地面出断开以形成一道沿周长的光缝 , 并以与 之平行的一圈混凝土通长条凳遮掩 , 同时起到了反 光板的作用 , 以避免直射光的千扰(图1 4 , 17 ) 。 观 察第二阶段的草图 , 我们发现除了坡道的设t变化 , 柯布试图以各种方式将教堂与基座形成一个连通器 , 从而与基座发生联系 。 这反映了柯布一贯的空间连续 的追求 , 同样上述的螺旋流线也是空间连续的另一 形式而已 。 正如柯布所料 , 教区的甲方对方案仍提 出了种种质疑 , 包括教堂坐席不足 , 基座内的会议室 与拐厅太狭窄 , 小礼拜堂象地下墓室等等 , 但最重 要的无非是造价太高 。 柯布很克制的接受了这些质 疑 , 并要求甲方提供更为详细的任务书以及更精确 的预算以指导下一步的方案 。 经过数月的调整 , 到1 96 2年6月 , 第三阶段方 案形成 。 空中的唱师席面积减小并增加了一根独立柱 以托举之 。 这根柱子向下 , 贯穿基座中的小礼拜堂 直达地基 。 原先在r o月方案中的连同器空间得以保 留 , 现在只不过中间多了一棵柱孔这样即解决了唱 师席平台的支撑问题 , 又同时不破坏原有的连通空间 效果 。 而连接唱师席的室外楼梯挪到了室内 。 与之 对应 , 教堂原先三角形的信众席也变成规矩的方型 坐席(图 巧 ) o另外令人留意的是教堂南墙上原先模 糊的玫瑰窗形象忽然变做类似星云的一系列小圆点 。 这也便是今天圣皮埃尔教堂墙上有机玻璃导光榨的 原形 。 但即便柯布做了这些修改 , 教区的甲方仍然认 为造价太高 , 并找出方案的各种缺点对柯布加以批 评 。 柯布的独特创意面临挑战 , 甲方资金的筹措此 时也陷入困境 , 于是方案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 在这样的任局中 , 柯布再次对方案实施了大刀阔斧的 修改 , 显示了大师不同凡响的一面 。 于是方案峰回路 转 , 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 。 在1 96 2年1 1月草图显示方案产生了转折 , 此轮 草图发展到1 96 3年1 1月终干形成了最终方案的雏形 。 除了方型的塞座和教堂锥台状的壳体以及室外的坡道 保留了下来 , 方案几乎面目全非 : 首先 , 教堂内最具 创意的空中唱师席荡然无存 , 室外的楼梯也随之消 失 。 既然如此没有了楼梯中间的立柱 , 上面的钟塔也 就不存在孔其次 , 基座内的小礼拜堂被从基座内提 升到教堂本身的平面中 , 于是作为连通器的空洞也 就消失了 。 方案到此 , 精华被删减殆尽 , 几乎乏善可 陈 。 但柯布毕竟是柯布 , 善于绝路逢生 。 没有了空 中唱师席和连通器对平面的束缚 , 柯布处理空间似乎 更为游刃有余 。 如上文所述 , 他从原先的教堂平面 剥离出右手螺旋 , 连续上升的曲面 。 即教堂入口处地 坪较低 , 越靠近圣坛越高 , 靠近圣坛地面向东侧上 升 , 而后与升起的信众席相连 。 由于这样的平面剥离 , 他将室外的螺旋上升的坡道延续至室内 , 但由室外 坡道产生的左手螺旋空间经过入口后产生了逆转 , 变 成了连续地坪与信众席形成的右手螺旋空间 。 一正 一反的螺旋空间似乎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戏剧性变化 和上升意志的顽强 。 正是教堂平面的剥离与抬升激 发了柯布的又,创意 : 连续上升的螺旋光带(图1 8) o 1%3 年1 2月的这一轮方案失去了上一阶段 方案中的 空中唱师席与贯通到基座层而为其支撑的独立柱 。 但 在新一轮设计中 , 祭坛的设计却继承了贯通上下层空 间的角色 , 支捧祭坛的柱子穿过教堂的地坪与基座 层的入口大厅 , 直抵墓础 。 实际施工时 , 这根巨柱甚 至是预制后吊装进去的 。 由此可见这根窝意着坚定信 仰的巨柱的意义已经上升到了礼仪的层面上了 。 到了 飞 %4年 , 方案已经很成熟了 , 图纸和预算 都基本做完7 o柯布与几家施工企业接触了几次后 , 终于向主教递交了完备的施工图纸 。 但主教对柯布 方案的预算仍保持保留态度 , 并要求再进一步降低 造仇于是柯布做了最终的妥协 , 将教堂的轮廓再 次缩小 。 1 965年初 , 柯布写信给费尔米尼教区的主教 , 要求他作出缓后的决定 。 同年 , 柯布在圣马丁角游泳 时意外身亡 , 而教堂的开工仍然遥遥无期 。 众人在惋惜沉痛悼念柯布的同时为了完成老人的 遗作成立了相关的筹委会 , 即克氏为主席的柯布之友 12 .时代趁筑们me +Ar ch一teC t ure20 09/2 协会(Ass o c i ation D e sAm isD e比Co rbusier) , 与建筑师 让 杜比松(J eanDubuis、 on) 为会长的费尔米尼圣皮埃 尔教堂筹备协会(以,s o c iationLec or b usier 闪u LE g lise deFirmi即一r t耘1971年 , 筹委会终干筹集7可以开工 的款项 , 而真正的开工要等到197 3年 。 工程有柯布生 前的助手路易米歇尔(L ou i sMi ch e !和若泽乌贝里( 。se Oubre ri e)接手 。 但19 7 4年由若泽 乌贝里绘制的图纸 比照柯布生前最后的革稿显示教堂的斜面屋顶上多了 一方一圆两只采光简 。 虽然在柯布!9 6 2 年1 0月的草稿 中斜屋顶上曾经一度出现过采光简的影子 , 但后来一 系列方案与模型中斜屋项上却没有任何采光构件 。 那 么若泽 乌贝里的添加算是对柯布原来构思的恢复7 o 若泽 乌贝里另外显着的修改是在教堂南面绪体中央 添加了一道垂直的混凝土雨落管 。 斜屋顶上的雨水汇 聚到屋项下缘的天沟后经这条雨落管注入到螺旋的雨 水沟中 , 再次演绎了螺旋的母题 。 在下方又有一道雨 落管将所有汇集的雨水收聚而排到地面上的一组几何 雕塑上 。 应该说若泽 乌贝里的添加和修改没有改变 柯布构思的大局 , 而雨落管的安装也避免了无组织排 水对混凝土壳体的砧污和物理化学损害 。 (图19一2 2) 1 97 4 年开工不久的工地由于施工企业的债务拖 欠而停工 。 次年工程复工 , 但与 19 78 年由于资金不 足再次停工 。 这时教堂的地面与信众席已经浇注完 毕 , 剩下了巨大而施工难度较大的壳体没有建 。 干 是未完工的教堂在风雨中等待了近 2 6年 。 1 98 9 年克 氏也未能完成心愿而离世 。 复工的准备工作交给了克 氏的儿子多米尼克 克劳迪乌斯 一 伯蒂(O om 而qu e O a ud i u s 一Pe t i t)与其他执著的人 。 1 9%年 , 这个未 完工的大师遗作竟被法国政府颁布为历史文化遗产 , 而这时的教堂工地经历 加多年的风雨犹如一处罗马 的废墟 。 此时 , 由于宗教的衰落 , 教区已不复存在 , 教堂的复工不能再指望教区出资 。 由于被列为文物 , 政府出资9 0万欧元对教堂进行了修复 。 在费尔米尼 新市长迪诺 (D i 门。)的奔走努力下, 圣代田大区的主 席米歇尔 蒂奥利耶(Mic h eTh i 训ie re ) 决定出资来 完成大师的杰作 。 工程于20 0 4 年复工 , 经过艰辛的 施工 , 终于于加0 6年1 2月落成开放 。 这时大师已经 离我们远去4 1年了 。 在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上建设跨 度如此漫长的作品也算绝无仅有孔 19 . 剖面图(由Rom a 一 ncha zao n 建筑师提供) 20 . 地下一层平面圈 由R o ma lnch az a 。n 建筑师提供) 21一层平面图 由Romainchaz alo n 趁筑师提供 2 2二层平面图 (由Roma,ncha z alon 建筑师提供) 19Se et!on 2 0 . Ba sementPan 21 . lsrPa n 2 2 ZndPan S启示 费尔米尼的圣皮耶教堂如果不算柯布最后的设 诈 那至少是柯布缓后一个建成的作品 。 对于为此 作品奔波的人们 , 柯布留下的这个长长的省略号终 于以句号结束 。 其实柯布的作品大多数都实现得很 艰难 , 从设计到竣工动辄几年 , 而他总能以百折不 回的精神坚持到作品的实现 。 而并不像今天大家所 想象的大师的设计一挥而就 , 并能轻易地征服甲方 和政府管理规划与建设的官员 。 相反 , 因为柯布的 设计总是力图打破人们保守的观念 , 所以他遇到的 各方阻力, 重 , 不仅是他创业的初期 , 而在他晚年 已经拥有大师的光环时 , 他也不断遭遇到,l阻力 , 就像他在费尔米尼的圣皮耶尔教堂设计中与教会观 念的摩擦碰拢 。 但柯布的不妥协精神总能使他一直 保持自己的珍贵理念 。 这并不是说柯布从不让步 , 而 是说柯布会有选择地让步 , 并在形式上让步的同时 时代建筑Tim e+Areh一teetur e20 0 9 /212 , 不丢失自己的初衷 。 而且他富有开放性的设计思想使 他能够在放弃局部的同时始终掌握着设计的全局和 灵魂 。 比如在这个设计中 , 他在教士们对造价等方 面的批评面前 , 也作出妥协 , 在仅仅压缩建筑体且 不 能满足预算要求下 , 他也能忍痛割爱放弃了空中唱师 席和连通器等创意 。 但与此同时 , 他不仅坚定地保留 了螺旋坡道和建筑锥台壳体的几何形体从而使他螺 旋上升的创意保留了下来 , 同时他能够化不利为有利 , 在没有空中唱师席对平面千扰下将教堂地坪剥离为连 续而起伏的螺旋上升的平面 , 使二维的平面成为三 维的空间曲面 。 同时基于他对光的艺术不懈研究使 他构思出连续 “ 螺旋光带 ” 与 ” 星云 ”, 使原本黯然 失色的教堂又有了亮点 。 又比如他早期的小住宅系 列 , 施坦因住宅(V I l l a St ei n) 的设计过程就十分漫长 , 在两年中 , 方案数易其稿 , 从第一稿改到最后的实 施方案 , 几乎面目全非 。 虽然形式的变化看上去极为 出人意料 , 但其实背后隐藏着建筑师对空间与流线 循序渐进的追求 。 柯布的设计之所以每一次都能循 粉一个思路演化甚至突变而最终能成就高品质的设 计与他设计方法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 。 其实这个开放 性正是由于他设计的不是外部的造型 , 而是对空间 和建筑逻辑的追求 。 也正是这一点使柯布的建筑作 品呈现出连续性与递进性 , 即在他的连续作品中可 以发现对同一概念的持之以恒的研究 , 这使得这些 建筑具有外观上的相似性 。 比如他在2 0世纪二三十 年代的一系列小住宅探索 , 这一系列建筑都具有递进 性 , 即后面的方案的概念建立在前一个作品中实现的 概念基础上 , 都发展了前面的研究成果 , 比如从拉 罗歇住宅(V i lI aL a Ro che ) 到施坦因住宅到萨伏伊别 墅的住宅系列 。 又比如在柯布晚年的宗教建筑三部 曲中呈现的对光的不断研究 。 而正是由于柯布设计 体系的开放性 , 使后人能够在他的建筑体系上发展出 富有个性的建筑特色 。 比如安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智能选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含油果质量检测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林牧渔业产品广告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口腔科三基模拟题库及答案
- 管道燃气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脚本(3篇)
- 业务结算中心管理办法
- 资质文件审查管理办法
- 酒店大堂商铺租赁及品牌入驻培训合同
- 施工项目部现场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合同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PEP英语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 2025年秋季学期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 买家赎楼签协议签合同
- 煤矿机电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虹膜识别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合作办厂简单协议书
- 2025年新职工院感防控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2025年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