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四军纪念林红色教育基地培训有感_第1页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红色教育基地培训有感_第2页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红色教育基地培训有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红色教育基地培训有感 正是人间四月天,山水淮南处处春。清明刚过不久,春风和畅,花团锦簇,到处一派生机勃勃。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市人大机关离退休党支部组织我们来到新四军纪念林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当我们踏足纪念林景区的那一刹,被眼前的一切所吸引。没有来过的一些老同志,竟脱口而出,呀!这么美妙! 徜徉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林海通衢,似锦交织,连着一片片景区,串起一个个景点,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诱人,那样的亲切,那样的壮阔。亭阁曲廊,草地百花,小桥流水,林间鸟鸣,香染衣衫,风光无限。铁军阁上放眼,林海云涛;枫岭长廊,碑魂雄风,镌刻着不朽的诗篇;百多棵傲然屹立的纪念树上悬挂着新四军先辈们的英名,时刻彰显着他们的丰功伟绩,名垂千古,万世流芳。极有民族特色的思源书院、思源茶馆、思源新村,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真是匠心独运,启迪我们要饮水思源,永不忘本。 可是谁曾想过,十几年前,这里曾是封闭闲置、无人问津的一片荒岗。而今天,这里却换了人间。 是谁改变了这里的面貌?是谁让这里走出了深山、走出了淮南?又是谁让这里焕发了时代的光芒,奏响新时期的乐章?当我们观看了青山不老专题纪实片,我们震撼了,答案找到了。 公元xx年,当年在淮南部分新四军老战士、老同志,怀着一腔对新四军的崇敬之情和时代的责任感,一纸倡议宣誓言,举全市之力,决心兴建淮南新四军纪念林。建林之初,白手起家,困难重重。万事开头难,要不难,就要干。经过一番努力,为数日众,决心日坚。新四军研究会的同仁,席不暇暖,夙夜在公,一心扑在了纪念林建设上。有些新四军老战士,家庭并不宽余,但主动捐款。一位弥留之际的老战士,交代后事,就是让子女为他捐款建纪念林。新四军老战士单星,在建林紧张之际,因癌症赴上海治疗,生死未卜的他,行前写下了“纪念林是我难丢难舍的一件事”,“若能健康归来,将立即归队。”足见单老一腔热血,豪情满怀。病愈归来,说到做到,余力不遗,一路前行。老市长宋长汉在建林期间,他的老伴身患绝症,一对革命伴侣,在这生死离别之际,宋老以极大的革命热忱和刚毅的意志,隐去内心的悲,忍去情感的痛,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白天在建设工地上,奔忙着,谋划着。到了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深情守护在老伴的病榻旁。他难道不深爱自己相濡以沫的爱妻吗?他不清楚夫妻相依相伴来日无多吗?他放下私情,公心为上,老妻无怨,宋老无悔,此情绵绵,感人至深。长汉老市长践行自己的誓言,汗洒上窑启山林,拼将余力育后人,冰心一片能致热,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们来到这里,接受教育,受到洗礼,感慨良多。人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智慧改造了自然,自然又以她无私的胸怀赋予了人们一切。如今,这块曾经血染的沃土,已成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成为淮南一张靓丽的名片。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革命英烈的丰功伟绩,也会永远铭记为建设开发这片土地献出汗水的新四军老战士和千千万万的参与者。 功施当时,泽及后世,以林为体、碑为魂的新四军纪念林正以宽广的胸怀迎接四面八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