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除虫菊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除虫菊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除虫菊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除虫菊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除虫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除虫菊除虫菊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除虫菊”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除虫菊除虫菊 【名称出处】:福建药物志 【概况】: 异名 白花除虫菊(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菊科匹菊属植物除虫菊的头状花序和全草。 原植物 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1um Trev 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Trev)Vis 历史 本品 原产于欧洲,主要用于农业杀虫剂。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引种栽培,除用于杀虫外,也 有用于治疥癣。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760cm,全株浅银灰色,被贴 伏短绒毛,叶背面更密。 茎单生,少数丛生,自茎基分枝或不分枝。 基生叶叶柄长1020cm;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5 4cm,宽12cm,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侧 裂片35对,卵形或椭圆形,二回为深裂或几全裂, 裂片全缘或有齿;中部茎叶柄长255cm,叶片与 基生叶同并等样分裂;向上叶片渐小,二回羽状分裂 或不裂。 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或顶生310个组成疏松的伞房花 序;总苞直径1215mm,总苞片约4层,外层的披针 形,长约4mm,几无膜质边,中内层披针形至宽线 形,长56mm,边缘膜质,白色,全部总苞片硬草 质,背面有腺点及短毛,外层的毛较密。 缘花舌状,雌性,白色,舌片长1215mm,宽4 5mm,顶端平截或微凹;中央花管状,两性,黄色。 瘦果长2535mm,具57条椭圆形纵肋;冠毛冠 状,长0815mm,边缘浅齿裂。 花果期58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11页图6436) 生境与分布 原产于欧洲。 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 【生药】: 栽培 宜温暖湿润气候。 耐干燥,怕水涝,忌连作。 适在中性及微酸性砂质壤土中生长。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或直播。 南方宜在8月下旬9月下旬播种;北方行春播,于3月 下旬4月上旬进行。 ;播前须将种子放入1820温水中浸种68小时, 浸后用湿布覆盖,每天翻动12次,种子萌发时播 种。 将种子拌掺细土后撒播或条播于苗床。 每亩用种量0405kg。 播后覆薄土或草木灰,稍加镇压后再盖草,保持土壤 湿润。 出苗后揭草,结合除草适当进行间苗,并用稀薄粪水 追施,苗高10cm时即可出圃,按行株距各40cm定植, 每穴定值12株。 亦可进行直播,以株行距3050cm点播,苗高10 15cm时定苗,每穴12株。 定植后,结合中耕除草,加强肥水管理,雨季注意排 水。 病害萎缩病,可拔除病株,撒施石灰粉消毒,并用 11100波尔多液喷雾。 虫害地老虎、蛴螬,参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 【化学】: 含除虫菊素1、倍半萜内酯:Chrysanin、 除虫菊内酯Chrysanolide)、Dihydro cyclopyrethrosin2、(11R)11,13二氢塔里定 A(11R)11,13Dihydrotatridin-A、(11R)11,13 二氢塔里定B(11R)11,13Dihydrotatridin-B、 (11R)6OD葡萄糖11,13二氢塔里定 B、塔里定A(Tatridin-A)(1)、塔里定B(Tatridin-B)(2)、棕 矢车菊定(Jaceidin)、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 (Luteolin)、芹菜素7半乳糖醛酸甲酯(Apigenin7 galacturoniic acid methyl ester)、芹菜素7葡萄糖 醛酸(Apigenin7glucuronicacid)3。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0:448 2 Can J Chem 1971;49:2103 3 Phytochemistry 1983;22(5):1219 【药理】: 杀虫作用 除虫菊对多种昆虫如蚊、蝇、臭 虫和蟑螂等有毒杀作用。 昆虫接触除虫菊素后12min内即出现过度兴奋,运动 失调,迅速被击倒和麻痹。 部分昆虫可于1日后复苏。 除虫菊素是典型的神经毒,直接作用于可兴奋膜 (Excitable membrans),干扰膜的离子传导,主要影响神 经膜的钠通道,使兴奋时钠的传导增加的消失过程延 缓,致使跨膜钠离子流延长,引起感觉神经纤维和运 动神经轴突反复活动。 短暂的神经细胞去极化和持续的肌肉收缩。 高浓度时抑制神经膜的离子传导,阻断兴奋。 毒性 除虫菊素口服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很低,它对昆虫 和哺乳动物的毒性比其它大多数有机杀虫剂都低,并 且在体内被迅速代谢,实际上不留下残余物。 除虫菊内酯(Chrysanolide)对温血动物有毒,兔52mg kg sc,可于48h内死亡。 参考文献 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851。 【药性】: 性味 苦,凉。 有毒。 功效 杀虫灭疥。 主治 疥癣,灭蚊、蝇、跳蚤、虱、臭虫。 用法用量 外用:研粉调敷。 常作杀虫药原料。 使用注意 过敏体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