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四中2015年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广东肇庆四中2015年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广东肇庆四中2015年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广东肇庆四中2015年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广东肇庆四中2015年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广东肇庆四中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半坡居民和北京人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色彩鲜艳的彩陶,题目里的稻谷遗存属于河姆渡居民。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2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半坡原始居民 元谋人北京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A、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原始居民的基础知识的的准确识记,其中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3201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妻子螺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D、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帝的有关历史的准确识记。可用排除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C.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禹。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如下图所示,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制度A、禅让制 B、分封制C、世袭制 D、郡县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准确理解与认识,材料中“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意思就是说用同姓诸侯构筑一道屏障,来捍卫周天子的中央权威,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周朝 建立后,为了稳定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封建”。当时一共“封建”了71个诸侯国,其中多数是周王室的同姓(姬姓)诸侯,据此分析可知题干中指的是 分封制。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5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幅图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牛耕,畜力代替人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扩大耕地铁器使用使牛耕发挥更大作用,效率更高。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6某校七年级三班主办的板报“历史天地”上有一件青铜器的照片(下图所示)。你知道这件青铜器是什么时候铸造的A、夏朝 B、商朝C、西周 D、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司母戊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7四川汶川大地震对岷江流域影响巨大。位于岷江中游的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灵渠C、白渠 D、长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8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代,是因为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春秋战国大变革的含义。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处于一种大变革的时代,奴隶制走向瓦解,封建制度形成,因此大变革的含义应指新旧制度的更替。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9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多有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鼓励垦荒 B、允许工商业者为官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奖励军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和军功。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因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统一度量衡,在秦国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这些措施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10创造新的诗歌题材楚辞,著有离骚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A、屈原 B、王昭君C、关羽 D、郭守敬【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1-2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1漫画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仔细观察下列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学说A、道家、兵家、墨家B、法家、兵家、儒家C、墨家、法家、兵家D、道家、法家、儒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2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初步发展。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13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A、秦始皇 B、汉武帝C、汉文帝 D、汉景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经过该改造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正统地位。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14下图描述的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的领导人是A、陈胜、吴广 B、陈胜、项羽C、项羽、刘备 D、吴广、刘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泽乡起义又名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公元前209 年,秦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 卒的军官,发动起义,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最终被秦军镇压而失利。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15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A、秦王扫六合 B、张骞通西域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张骞的贡献,由题干中“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可以判断出其指的是丝绸之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符合题干中“开始于”。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6造纸术发明于什么时期A、西汉 B、东汉C、秦朝 D、南北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造纸术是在西汉年间发明的,在东汉时蔡伦改良了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史上的 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汉族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 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这表明了中国汉族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7东汉时官至太守仍坚持给百姓看病,且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李时珍 B、张仲景C、华佗 D、孙思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8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楚辞 B、论语C、诗经 D、史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9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A、台湾 B、南京C、洛阳 D、北京【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说明了早在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就很密切,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20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国鼎立的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结果孙刘联合抗曹,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双方展开了对峙,“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就与这一战役有关。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21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北方人口南迁 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南方相对稳定 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我国古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从东汉末年开始,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北方大量的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那时候江南地 区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促进了民族交往和融合,这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南方先进,所以错误。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22下列图表反映的历史信息不包括的是A、孝文帝改汉姓为元B、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大融合C、鲜卑族是游牧民族 D、汉族改鲜卑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图片及表格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信息:“汉族服饰和鲜卑族服饰以及鲜卑姓改为汉姓”,这反映的是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23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民族大融合 B、学习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代史上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封建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D。A、B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C项是商鞅变法的作用。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24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A、郦道元 B、贾思勰C、祖冲之 D、李时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25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A、张旭 B、王羲之C、柳公权 D、颜真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中提到的是行书,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擅长行书,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二、综合题:2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凤凰网材料二: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材料三: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材料四:2013年9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简述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最主要的功绩是什么?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建立一整套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他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概括此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2)结合材料二,“汉武”为维护封建统治,在政治上、思想上分别有什么举措?(3)依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张骞通西域的陆上交通要道,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你为当今利用好这一要道提一条合理的建议。【答案】(1)最主要功绩: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2分)措施: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分)地方:郡县制(1分)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2分)(2)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将诸侯国越分越小。(2分)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3)名称:丝绸之路(1分)建议:可从尊重历史的角度,保护丝绸之路;或从经济角度,加强丝绸之路的开发;或从政治角度,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等等,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就有分。(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最主要的功绩是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其确立的一系列的制度,被历代沿用两千余年。正是因为他,中国的朝代才有了最初的模式,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都渐趋完善。他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郡县制。此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为维护封建统治,在政治上、思想上分别实行的举措是: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将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张骞通西域的陆上交通要道,历史上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丝绸之路,因为这个是我们国家的宝藏,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27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某校七年级(3)班学生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合作探究:论从史出】小灵同学所在小组抽到下面一段材料,同学们据此展开讨论。请你依据材料作扼要阐述。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拓展提升:古为今用】小组学习成果汇报后,老师又提供了一则新闻材料,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发表观点。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材料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