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建区五十年10件大事_第1页
万盛建区五十年10件大事_第2页
万盛建区五十年10件大事_第3页
万盛建区五十年10件大事_第4页
万盛建区五十年10件大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盛建区五十年10件大事1.南桐矿区建立及更名 1955年1月21日,国务院以(55)国政常字第6号文件批准在四川、贵州两省交界处,包括四川省南川县万盛等7个乡,綦江县青年等3个乡及贵州桐梓县桃子荡等17个乡等(包括南桐、东林煤矿区),建立重庆市南桐矿区。1955年8月,中共重庆市南桐矿区委员会和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南桐矿区办事处成立。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南桐矿区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 2.万盛铁路建设 1953年至1959年,万盛区内先后修建了谷口河至南桐煤矿、万盛火车站至鱼田堡、万盛火车站至砚石台煤矿、砚石台煤矿至红岩煤矿等专用铁路,加上解放前建设的王家坝至蒲河鲁峡洞段轻便铁路和随后建成的蒲河鲁峡洞至三江段轻便铁路、无专厂至腰子口的轻便铁路、腰子口至两河口段铁路、三江至温塘段铁路,形成了连接重庆的大动脉和较为完善的矿区铁路网络,为万盛煤炭的开采运输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南桐矿务局成立及改制 1956年10月,重庆煤管局决定成立南桐矿务局筹备处。1957年11月,正式成立南桐矿务局,隶属煤炭工业部重庆煤炭工业管理局。1959年9月,撤销南桐矿务局,所辖单位隶属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1965年3月,恢复南桐矿务局。2003年,南桐矿务局局部破产,改制成立南桐矿业公司。 4.堡堂成为农业学大寨典型 在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中,青年公社堡堂大队经过3个冬春的奋战,把一个土薄坡陡的老鸦颈山改造成层层梯土。1973年6月底,中共四川省委在重庆市召开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简称川东片会),省委提出全省农业学大寨,赶化林,超堡堂的号召。堡堂大队学大寨经验推广后,省内参观人员达71万余人,堡堂大队成为农业学大赛的典型。 5.一批三线建设企业迁入万盛 1965年起,国家开始大规模三线建设,先后有第五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国营平山机械厂、晋林机械厂、兴无机械厂(后改名渝州齿轮厂)三家中型兵工企业及四川省农用钢球厂(后改名重庆钢球厂)等企业迁入万盛。90年代起,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驻区军工企业和市属机电企业陆续迁出。这些企业在区内的建设和迁出,对万盛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6.万盛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区称号 1993年初,我区提出把旅游业作为全区经济增长点和战略重点来抓。1994年,重庆市政府确定万盛为重庆新兴旅游区和旅游经济试验区。1997年起我区大力实施以资源为依托,旅游为龙头,工业为主体,粮经为基础的旅游带动战略,先后开发了万盛石林、铜鼓滩漂流、九锅箐、黑山谷等景区。万盛石林风景区、黑山谷风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3年10月,万盛区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区称号。 7.白龙湖(汤家沟)水库建设 1990年,万盛遭受百年罕见的旱灾,全区农村缺水人口占90%以上。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于1991年决定修建汤家沟水库等一批基础设施和经济建设重点项目。汤家沟水库于1993年8月8日动工,2001年11月18日竣工,并正式命名为白龙湖水库。汤家沟水库的建设,极大地缓解了万盛城区生活饮用水和部分农田用水短缺的压力,被誉为万盛的生命工程。 8.綦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2004年9月16日,总投资12亿元、全长约32公里的綦万高速公路正式通车。綦万高速公路是重庆市主城区到万盛、南川以及毗邻的湖南、贵州的重要通道,是当时全国唯一由国家发改委立项的区县高等级公路。它的建成通车,对完善重庆市的高速公路结构网、促进万盛经济发展、推动万盛对外交流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9.刘子如入选重庆市历史名人 刘子如(1870年-1949年),万盛金桥人,著名爱国者、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他13岁成为孤儿,通过艰苦创业,1910年前后成为享誉西南的富商。他在1914年创办重庆历史上首家私立孤儿院, 1915年创建重庆美道会福音堂等慈善机构,培养了红岩英烈江竹筠,原重庆市副市长、副省级离休干部余跃泽等杰出人士。57岁时作环球考察,提出了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兴办实业等主张和建议。1937年,67岁的刘子如先生以抗敌后援会团长的身份,自费上前线参加抗日战地服务3年,受到国共两党褒扬,海内外媒体给予了大量报道。为弘扬其创业、慈善、爱国精神,2005年5月,重庆市政府将其评为重庆市百名历史名人之一。 10.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扎实推进 万盛因矿建区,是全市唯一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地区经济结构单一,历史包袱沉重,经济发展一度出现较大困难。从八十年代后期起,历届区委、区政府就经济结构调整进行了艰苦探索。近年来提出了到2020年把万盛建设成为重庆市的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