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梧桐,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就是梧桐树叶先行凋落。于是,以梧桐写悲秋,便成为古人常用手法。,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独失意者,2,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尽凄凉悲伤之情。,3,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芭蕉,4,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杜牧雨“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5,丁香,丁香,指愁思、哀怨或情结。,6,李商隐代赠二首“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中的丁香不是盛开的丁香,而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喻女子自己。面对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她哀愁无限,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7,杨花,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在暮春无数明媚的景致中,李白单独挑选了“杨花落”和“于规啼”这两样来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9,落花,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10,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流水”一去无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11,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流水,12,唐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13,猿猴,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14,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5,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16,柳永雨霖铃开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17,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18,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机嵌线工作业现场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道路客运调度员设备技术规程
- 人工影响天气特种作业操作员合规化技术规程
- 公司集材拖拉机司机岗位应急处置技术规程
- 江苏省新沂市第四中学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工程化学基础教案第3章
- 2025车辆配件采购承揽合同范本
- 2025年辽宁省购销合同示范文本
- 专职培训师的知识体系课件
- 家乡的变化课件
- 2025房地产中介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1地球的表面教学课件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克罗恩病药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知识分享大讲堂活动方案
- 2026届初三启动仪式校长讲话:初三启航!以信念为舵赴青春与使命之约
- 2025年秋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GB/T 4513-2000不定形耐火材料分类
- GB/T 27664.3-2012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3部分:组合设备
- 《半导体及二极管》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