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尖尾风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尖尾风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尖尾风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尖尾风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尖尾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尖尾风尖尾风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尖尾风”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尖尾风尖尾风 【名称出处】:本草求原 【概况】: 异名 赶风晒(本草求原),起疯晒(生 草药性备要),赤药子(植物名实图考),赶风柴 (岭南采药录),牛舌癀(福建中草药),大风药 (广西)。 基源 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尖尾枫的叶及茎。 原植物 尖尾枫Callicarpa longissima(Hemsl)Merr (Callicarpalongifolia Lamvarlongissima Hemsl) 历史 尖尾风之名始出于本草求原,植物名实图 考以赤药子之名收载,云:“赤药子,生安南。 树高二、三丈,赤条茸密;长叶相对,似桃叶,色黄 绿,淡赭纹,有横皱。 冬结实,初如椒而小,攒聚繁碎,熟时长白如糯米, 味甜有汁。 子细如粟,味辛。 土人以小儿,亦能消积。” 据上述及附图,似为本种。 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156m。 小枝四棱形,紫褐色,嫩茎节上具毛环。 单叶对生;叶柄长115cm;叶片披针形至椭圆状 披针形,长1225cm,宽27crm,基部楔形,边缘 具不明显小齿或全缘;顶端锐尖,表面脉上有多细胞 的星毛,背面有细小黄色腺点,干时下陷成蜂窝状小 洼点,侧脉1220对。 聚伞花序的顶部腋生,57次分歧,花序梗长15 3cm,花小而密集,序宽36cm,被多细胞单毛;花 萼无毛,有腺点,萼齿不明显或近截头状;花冠管 状,顶端4裂,淡紫色,无毛,长约25mm;雄蕊4, 长约为花冠管的2倍,药室纵裂;子房无毛。 果扁球形,径约115mm,无毛,有细小腺点。 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84页图 512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谷地、 丛林及荒野。 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 越南也有分布。 。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鲜用,晒干或阴干。 贮藏 晒干或阴干用者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性味 辛,温。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温。” 福建中草药:“苦、辛、微苦,温。” 全国中草药汇编:“辛、微苦,温。” 功效 祛风散寒,活血解毒,散瘀止血。 主治 风湿骨痛,风寒咳嗽,寒积腹痛,无名肿毒,跌 打损伤,咯血,吐血,外伤出血。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活血,祛风消 肿。 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腰腿痛,毒蛇咬伤。” 全国中草药汇编:“散瘀止血,祛风止痛。 治咯血,吐血,风湿疼痛;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 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5g。 外用: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福建中草药:“治产 后风:尖尾枫鲜叶捣汁100ml,黄酒100ml,姜汁35 滴。 调匀炖温服。” 福建中草药:“治风寒咳嗽:尖尾枫鲜叶24g(刷 去茸毛),冰糖15g。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治胃出血:尖尾枫鲜叶捣汁 100ml,调蜜服。” 福建中草药:“治寒积腹痛:尖尾枫干叶15g, 千金藤干根15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