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_第1页
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_第2页
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_第3页
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_第4页
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知识与能力: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逐走、河、道、折、绝、倾”等; 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背诵课文,了解神话的相关知识及夸父形象。3、会辨析文言文中的词语省略现象,正确翻译理解课文; 4、反复诵读,提高自学文言文能力; 5、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夸父这一人物形象以及文章的主旨。学习古人探索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和挑战精神。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课文,理解短文整体意思;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1、 学会多角度解读课文,领悟故事蕴含的意义。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美丽的神话。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精卫填海的故事还记得吗?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女娃造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古代神话故事夸父逐日。二、检查预习:1、何为神话? (刚才同学们讲了这么多经典的神话故事,那么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神话及它的特征吗?) 神话是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神话故事通常具有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对和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但是,人们又想探求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只好借助想象来解决这些问题了,而这种大胆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神话故事中体现的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是我们迫切需要的。2、山海经是怎样一本书? (夸父逐日选自哪本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山海经,共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有 “山经”,“海经”,“大荒经”;“海内经”一卷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吗,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的历史、地理、文化、神话、民俗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产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3、夸父是谁,查阅相关资料。 (山海经中有关于夸父的记载,有同学查阅到相关资料吗?)据山海经记载,夸父国是个巨人的国度,他们的耳朵上各穿一条黄蛇作为耳珰,左右两只手也各握一条黄蛇。另据朝野 载说:“辰州的东面有三座山,鼎足直上,各有几十丈高,是夸父曾在这里煮饭支锅用过的三块石头。”(夸父逐日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三、整体感知:1、明确下列字的读音。夸父( ) 逐走( ) 河、渭( ) 杖(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1)疑难字词: 逐走:赛跑,竞跑;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渴,感到口渴;得,能够;欲:想要;河:古,专指黄河,今,泛指所有河流;北:向北;大泽:大湖;弃,丢弃,遗弃;为,成为;邓林:桃林(2)词语省略现象:(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4、找学生逐一翻译课文。生可能有以下难翻译的句子:饮于河、渭:就到黄河渭水喝水。弃其杖,化为邓林:他遗弃的手杖,化为桃林。(“饮于河、渭”即“于河、渭饮”)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5、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6、从写作技巧上分析,这些画面运用了怎样的技巧?明确: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丰富神话内涵,丰富了夸父形象,英勇无畏,死而后已,造福人类。四、问题研究:过渡语:通过以上的朗读、翻译,我们对夸父这一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想一想,你认为夸父是怎样的一个人?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形象?明确:他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2、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明确: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板书)(第一个问题讨论明确了,这一个问题也就好解决了。从夸父这一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走进自然的勇气和美好愿望。关键是要用神话的特点来引导学生。)3、成语链接: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后来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4、夸父敢与太阳竞逐,你怎么看待夸父“与日逐走”的行为?(如何理解失败的英雄这种看法?)(1)消极方面:自不量力(2)积极意义: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及英勇的气概。 (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刻的寓意。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5、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身上,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不断努力奋斗!五、小结:“勇哉,夸父!壮哉,夸父!”,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英雄精神,他的死具有悲壮美。同时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的精神魅力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今还被人们所传诵,因而产生成语“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要用它来寻找光明,同学们!让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不懈努力!六、板书设计: 夸父逐日 山海经逐走,入日 渴,饮于河、渭 北饮大泽 道渴而死 弃杖化邓林死而不已,造福人类勇 敢 追 求宏 大 志 向丰富的想象 奇特的夸张 浪漫主义色彩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淮南子等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熟读课文,弄懂文章大意;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 2. 过程与方法: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弄懂词句的含义和全文内容;通过出示资料,了解作品及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远古人民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改造自然的英勇气概。教学重点:1、 了解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2、 以共工怒触不周山为例,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省略艺术。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共工之怒。2、 不周山的省略艺术在神话中的广泛运用。3、 不周山的省略艺术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原型意义。4、多角度讨论分析,理解文章的内涵。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 1. 学生预习时,注重诵读:字音要读准,朗读要流畅; 2.对照注释及工具书,基本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大意。一、导入:夸父逐日使我们认识了一位神话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共工怒触不周山,它将引领我们走进远古神话的战争之中。这两则神话故事都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可贵的认识自然的探索精神,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发掘未知世界的秘密,即使是幼稚的,也是新的发现的开端。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一则神话出自淮南子。有谁来介绍一下淮南子这本书,上学期学过的塞翁失马也选自它。事实上,淮南子里不仅保留了许多寓言故事,也保留了许多上古神话,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就是一篇神话。二、整体感知:1、 师范读,学生正音,并感受节奏。(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哪几个词比较陌生?)颛顼:与黄帝、鲧、尧、舜并称为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后裔。共工:传说中的部族首领,炎帝的后裔。2、 生自由读几分钟,要求读准确,并读出节奏。3、 解释字词并翻译不周山: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 不周山象征着不完整、灾难。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不完整、灾难的集合体。维:绳子。 绝:断。触:碰,撞。 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潦:积水。水潦,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 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归:归向,这里指流向。三、问题研究:1、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后果?一个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特点?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后果是使“天柱折,地维绝。”破坏力很强。“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2、最后一句写了什么?故事已经完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写?(结合神话体裁回答)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3、共工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请你作一点推测。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四、感受神话的省略艺术1、 课文写了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和结果,唯独没有写过程,这是为什么?(最能吸引人的东西不写,不符合艺术规律,如果把这个拍成电影,票房一定很低。)虽然课文没有写共工与颛顼的这场大仗,但是从共工的表现来看,我们完全能想象这场战争有多激烈。是怎样惨烈的战争,让一族之首领怒到用头撞山的地步。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天柱折,地维绝”看成是双方交战之后的满目疮痍,如果这样考虑,这场战争又是如何硝烟弥漫,也不言而喻了。2、 那么我们来看,共工怒触不周山这种写法是不是一种唯一呢?来看山海经里的另一场经典战争,也是炎黄两族的战争刑天舞干戚补充材料: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莽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盾)戚(大斧)而舞。”这篇神话在写法上是不是与共工怒触不周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啊。的确,神话正是以它的省略才带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省略就是神话的艺术生命。我们在写作时也常说要详略得当,但与其他省略不同的是神话总是把关键的东西省略,再比如夸父逐日,夸父究竟是怎样追上太阳的?简直可以拍一部动作片,省略。精卫填海,精卫是怎样淹死的?这么生动的过程,省略。这就是神话。这也是神话的魅力所在。3、 回到共工怒触不周山来,这个故事除了省略了共工与颛顼争帝的过程,还省略了什么?共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和颛顼谁是正义的一方?共工最后的命运如何?,等等。所以我说共工怒触不周山只是一部拙劣的动作片,就一个“触”,共工的所有形象就只依赖于这个字存在。但是,这个故事却最终演化成许许多多的故事,成为许多文人的灵感和创作源泉。4、 共工故事的流变补充:鲁迅补天故事中对共工怒触不周山故事的套用和改写。 毛泽东诗词:(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1931 春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