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语法之词性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一、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鲁迅、学生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长江、高原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政治、文化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星期六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美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左、右、里、外(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如“不”和“很”,“不中国”),而受形容词修饰(如“美丽中国”)。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 例如: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鸟飞上了高高的柳树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说、打、开始、进行 eg:听课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 eg:发生地震,有钱表示心理活动:爱、恨、喜欢、希望、担心、怕 eg:恨他表示使令:叫、让 eg:老师叫你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 eg:我会了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上、进、出 eg:来一下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eg:我是学生 动词的语法特点: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不听”),心理动词受“很”修饰(“很喜欢”)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eg:雨一直下着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 eg:我能算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eg:你走来语法用法:作谓语 例如:他正在听课。小王对他的表弟说了几句话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 、大、小 eg:高高的树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丑陋、疏松、干净 eg:漂亮的衣服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eg:走得慢慢的蜗牛形容词的语法特点: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和“不”修饰(“很丑”),能带“的”(“高的”)语法用法:作谓语和定语 例如:(激烈的)战斗打响了(作谓语)。这棵树太大了(作谓语)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三分之一、5、三万、6倍表概数(约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语法用法:作定语和补语,例如:(一艘)小船慢慢地漂了过来(作定语)。我比他大一岁(补语)。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次、回量词的语法特点: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 eg:一尺布 一口人 一斗米 一杆称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eg:开一枪 语法用法:作定语或补语。 例如:(一辆)马车从我的面前驶过(定语)。 他说了我两句(补语)。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门)、咱们、您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里、多少、怎么 eg:你说什么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那儿、其他 eg:这儿有水代词的语法特点: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语法用法:作定语、主语或宾语 例如: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做主语)。(你们的)心真是黑透了(做定语)。 真正的勇士永远是我们(做宾语)! 二、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光、仅仅、单单; eg:都死了表示语气:可、倒、难道、简直; eg:这猫可漂亮了。难道死了表示否定:不、没、必须、别; eg:不杀 必须死表示时间:刚、恰好、从来、一向; eg:刚刚上课表示程度:很、极、十分、非常、更; eg:很快乐表示情势:仿佛、渐渐、依然、几乎。 eg:渐渐长大副词的语法特点: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例如: 今年夏天十分热(作状语)。 小猫漂亮极了(补语)。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eg:我和他,他和我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不作句子成分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依据、根据、语法用法: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做谓语的状语或补语例如:他把书放了(作补语)。 我们的生活比过去好了(作状语)。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结构助词:的、得; eg:我们伟大的祖国动态助词:着、了、过; eg:雨正下着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eg: 天晴了吗?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有时作谓语 例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喂!你在哪儿?(作句子)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作句子成分或句子例如:湖水哗哗地流着 (作状语) 轰隆隆!外面传来一声跑响 (作句子)三、词类的辨别: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很美丽的中国”);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例如:我跟他说(“跟”是介词)。我跟他一起去公园(“跟”是连词)。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区分介词与动词兼类:如,“在、给、用、拿、比、到、让、朝、往、把、经过、通过”等词语。1、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其他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例如:他在北京。(动)他在房间里读书(介) 2、动词后能接“着、了、过”;介词不能接“着、了、过”。例如:他手里拿着一本书(动)。别拿我开玩笑(介)四、词语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 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 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B.时间名词做主语, 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 如:从曾经、到刚刚。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明天我在家。他在看书。我比你高一点儿。我们比比。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他给了我一本书。别那我开玩笑。他手里那着一本书。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如:我和弟弟都去过。我和弟弟谈话。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买了一把锁。(名词) 把门锁上。(动词)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这里人太多。(形容词)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副词)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练习: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A肃穆肃立B.也许立刻C.聪明智慧D.欣然果然三、判断加点词的词性。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动词)2.队员们精疲力尽。(名词)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形容词)4.输得精光。(副词)四、判断加点词的词性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形容词)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动词)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名词)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形容词)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动词)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名词)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形容词)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动词)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形容词)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动词)五、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B)A.电灯突然亮了。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六、请将下列虚词归类。A.副词B.叹词C.介词D.拟声词越发(副词) 除了(介词) 始终(副词) 依照(介词) 沿着(介词) 索性(副词)扑通(拟声词)哦(叹词)屡次(副词) 何必(副词) 自从(介词)砰(拟声词)啊(叹词) 却(副词)七、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词性愿意(能愿动词) 孤寂(容词) 诧异(形容词) 壮举(名词) 贪婪(形容词)词性的变化汉语中的许多词性,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会发生变化,也即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因此,要学好词性,必须掌握语境中的词性。请看下面的例子:1、发明,可作动词或名词。这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这里的“发明”指某种成果或产品,是名词。)科学家发明了计算机。(这里的“发明”指研究开发,是动词。)2、得,可作动词、助词或名词。这件事你得去。(这里的“得”读di,表示一种意愿,是能愿动词。)工资是我的劳动所得。(这里的“得”读d,相当于“得到的报酬”,因此是名词。)这件事你做得对。(这里的“得”读de,用在动词“做”之后,表示补充说明,是结构助词。)3、上,可作名词或动词。桌上有一本书。(这里的“上”,表示处所,是名词。) 昨天我上南京去了。(这里的“上”表示动作行为,是动词。)4、在,“在”的用法最为灵活,可作动词、副词或介词。星期天,我在家。(这里的“在”后面再没有动词,因此只好自己充当动词。)星期天,我在家看书。(这里的“在”后面还有动词“看书”,因此只能充当介词,和“家”合在一起,表示处所。)星期天,我在复习功课。(这里的“在”相当于“正在”,表示时间,因此它是时间副词。)5、啊,可作叹词或语气助词。啊!祖国多么美!(这里的“啊”单独使用,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是叹词。)祖国多么美啊!(这里的“啊”用在句末,表示一种感叹语气,是句末语气助词。)综上所述,汉语中的许多词性用法很灵活,应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下面几题请同学们仔细辨识:老师叫你。昨天你叫老师表扬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明天我要到上海。请把座位让给她。妈妈让我学做饭。上学时要锁好门。我买了一把锁。(附参考答案:动词,介词;介词,动词;动词,动词;动词,名词。)有这样一则笑话: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上帝住哪儿?”彼得回答:“我知道,上帝住在厕所里。”老师愕然:“住厕所?你怎么知道的?”彼得说:“每天早晨,我都听见爸爸使劲敲厕所的门,一边不停地喊:上帝呀,你怎么还不出来!”这则笑话的可笑之处是因为彼得答非所问,错误地把老师所问的“上帝”与爸爸所喊的“上帝”混为一谈。这实际上牵涉到语言中的词义虚化和词性转化现象。笑话中,老师所问的“上帝”是指人们头脑中的一个事物、概念的名称,是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神,是名词;而爸爸在敲打厕所时所喊的“上帝”表示的是一种呼唤或感情,相当于“哎呀”、“唉”,其原来的意思已经虚化,词性也由名词转化为叹词。汉语口语中,有些名词表示的事物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具有至高无上性,如“上帝”、“天”、“地”、“妈妈”等,因此,人们在产生惊讶、赞叹、无奈等感情时,往往会随口呼出,抒发感情。长此以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些名词的本来意思就被虚化,词性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一些只表示呼唤应答或某种感情的特殊叹词。这种语言现象在口语中经常出现。如:“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吧?”(变色龙)“天”本来一般指天空、天气、季节等,是名词。而在句子中却没有实在的意思,仅表示一种惊讶的感叹,由名词转化为叹词。“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皇帝的新装)句中的“我的老天爷”本来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也是指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而在这里其本来的意思已经虚化,仅仅表示一种惊讶、慌张、无可奈何的呼唤和感叹,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叹词。还有一则笑话:小刚和爸爸一起去划船,小刚不小心落水,在水中边挣扎边喊:“妈呀,救命呀!”爸爸却在船上无动于衷。人们惊奇地问:“那落水的不是你的孩子吗?”“是的。”“那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他说:“他是在喊他的妈妈,管我什么事!” 生活中当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笑话当中小刚所喊的“妈呀”并不是对其母亲的呼唤,只是表示一种惊慌、恐怖的感情。我们在口语中常说的“妈呀,吓死我了”也是属于这种情况。还有些名词本身带有赞叹、喜爱的感情色彩,有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名词的实在意义被虚化,只表示喜爱赞叹的感情色彩,变成了叹词。如: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皇帝的新装)“乖乖”一词在口语中一般是对孩子的亲妮称呼,但在这里却表示一种赞叹的感情,其本来的意思已经虚化,词性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的名词变为叹词。这类叹词很特殊,因为它们在一般情况下都表现为名词,只有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尤其是在口语当中表示呼唤应答或强烈感情时才虚化了原来的意思,转变了原来的词性,在使用时必须注意区别。语法之短语短语: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一、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类型:1)名名 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 (名词短语) 2)动动 调查研究 愿意并实行 (动词短语) 3)形形 光辉灿烂 庄严肃穆 (形容词短语) 4)代代 我和他 这样那样 (名词短语) 5)数量数量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三斤五两 (名词短语) 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如:工厂、农村,我、你、他。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时间顺序:春、夏、秋、冬大小顺序:省、市、县年龄顺序:老、中、青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 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语言习惯:男女老少 金银铜铁 油烟酱醋 3. 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如:姐姐和我 (名词代词) 勤劳、勇敢、不怕苦 (形形代) (一)名词短语1、概念:以名词为主要成分的短语。 2、类型:(1)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 山川树木 花鸟草虫 动物和植物 大海和高山 北京和上海 北大和清(2)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常带“的”) 伟大的祖国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 巍峨的昆仑山 成长的岁月 万里长城 诚实青年 我的书包(3)“的”字短语 我家的 六一公公家的 我的 小王的 我们二完中的(4)复指短语(在这个短语中,两个名词指的事物或 人完全相同)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同志 今天星期六(二)动词短语1、概念:以动词为主要成分的短语。2、类型并列关系的动词短语 偏正关系的动词短语 动宾短语 动补短语“状+动+宾+补”或“状+动+补+宾”(1)并列关系的动词短语 说说笑笑 打打闹闹 载歌载舞 既哭又笑 哭哭闹闹(2)偏正关系的动词短语 紧张地学习 刻苦地钻研 静静地听讲 聚精会神地听课深入地思考 深层地挖掘(3)动宾短语 保卫祖国 骑自行车 上北京大学 去商业城 上语文课 复习数(4)动补关系的动词短语 说得很快 长得很高 蛰得很严重 举得很高 走得很远(5)“状+动+宾+补”或“状+动+补+宾” 慢慢地摘了两次红军帽 渐渐地涨了两米深高高地举了杠铃两次 狠狠地打了他两拳(三)形容词短语1、概念:以形容词为主要成分的短语。2、类型并列关系的形容词短语偏正关系的形容词短语形补关系的形容词短语“状+形+补”关系的形容词短语(1)并列关系的形容词短语 高高大大 肥肥壮壮 既高又大红红绿绿 高高低低 (2)偏正关系的形容词短语很好 十分鲜艳 格外明媚 分外妖艳 十分朴素 很是淳朴 十分皎洁(3)形补关系的形容词短语红得很 大三岁 小一圈 瘦一圈 黑一层(4)“状+形+补”关系的形容词短语 比你大二十岁 比你胖了十斤 比以前瘦了一圈二、偏正短语:又叫偏正词组,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动词、名词、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份组成的短语。(偏正短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后一部分是整个短语的核心,一般把前一部分叫做修饰语,把后一部分叫做中心语.定语和状语都是修饰语,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叫定语,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叫状语.)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1、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 (一朵)茶花 (前进)的步伐 2、状中(动、形),如:很好看 独立思考 慢慢地走 旧语法:“的”是定语的 标志; “地”是状语的标志。 新语法:统一为“的”。三、动宾短语: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 动词宾语 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如: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丢下它、发展生产、进行斗争、骗取信任、恢复平静、爱热闹、 下决心、有幽默感、像珍珠四、主谓短语: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1、概念:此类短语由两部分构成,前面的部分是被说明的对象,后一陈述前一部分是什么,干什么怎么样的短语。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2、标志: 从形式上看:前一部分是名词(名词短语)、代词;后一部分是 名词(名词短语)、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 从意思上看,后一部分常常和前一部分发生如下关系:回答前一部分是什么,干什么,怎么样(1)后一部分回答前一部分“是什么” 小王是我们的班长 今天是星期天 我是你的父亲(2)后一部分回答前一部分“怎么样” 类 他十分淳朴 公园里的花格外漂亮 小镇很热闹 (3)后一部分回答前一部分“干什么” 晓钢同学帮助我复习功课 他读书 我上课 妈妈爱我 解放军保卫边疆 红旗飘扬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如:今天星期三、 明天国庆节、 他中等身材五、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 语法特点: 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 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如:为人民(服务)、 对群众(说)、 从现在(起)、关于课堂纪律问题、当黎明到来的时候。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风俗习惯(并列) 、变化规律(偏正) 、历史悠久(主谓) 、整修一新(动补)、交头接耳(并列) 、思维敏捷(主谓) 、废寝忘食(并列) 、前程远大(主谓)、全神贯注(主谓) 10、襟怀坦白(主谓) 11、挥手之间(偏正) 12、愚公移山(主谓)13、竞选州长(动宾) 14、销售计划(偏正) 15、色彩缤纷(主谓) 16、交通规则(偏正)17、风和日丽(并列) 18、激动不已(动补) 19、禁止吸烟(动宾) 20、辛勤耕耘(偏正)21、巍峨挺立(偏正) 22、不断发生(偏正) 23、气氛热烈(主谓) 24、继往开来(并列)语法之句子成分划分一、句子的组成部分。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下面以单句为例)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完整的句子结构是:(定)主/状谓(定)宾符号: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例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如:“(冬天里)的春天”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如:“辨认仔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经常有名词、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充当。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例如:(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2)(三杯)美酒敬亲人。(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例如:(1)他已经走了。(2)咱们北京见。(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3)他生于1918年。(4)他坐在桌子旁。(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7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例如:(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二、句子的划分。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1写人格式:“谁”“干 什么”(主语) (谓语)(宾语)例:杨亚 写 字主 谓 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主 谓 宾2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3.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4划分句子的口诀: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 “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示例及练习部分一、词性练习(一)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坚决决心( )可爱热爱( )荣誉光荣( )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费者行为学全民必知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安全生产月”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摄影电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摄影挂拍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林业生物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饮品连锁加盟经营合同
- 2025夫妻自愿同居合同书
- 2025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复数的乘除运算-1教案
- MBA培训进修协议
- 医院腹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LY/T 2501-2015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物种鉴定规范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GB 15763.1-2001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 专升本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 既有重载铁路无缝线路改造及运维技术探索
- 2022年教师副高职称评答辩范文(七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