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检验基础知识1.ppt_第1页
QC检验基础知识1.ppt_第2页
QC检验基础知识1.ppt_第3页
QC检验基础知识1.ppt_第4页
QC检验基础知识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检验基础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物分析与药品检验,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药品检验是指应用各种检验方法和技术对药物的质量进行检验,并将结果于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最终判断被检验的药物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质量控制活动。,检验内容,检验内容,检测药物性状,鉴定药物化学组成,检查药物杂质限量,测定药物含量,药物检验的任务,(1)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2)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控制(3)药品审批和监督检验(4)临床药物监测,药品质量标准与药典,一、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简称局标准,我国现行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药典: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的法典,药典品种收载原则,使用安全,疗效可靠,临床需要,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标准完善,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药品管理法第十二条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者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的,不得出厂。,标准规格高于法定标准,药品标准,法定标准,中国药典,局标准,临床研究用药品标准,试行药品质量标准,企业标准,使用非成熟(非法定)方法,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名称:包括中文名称、英文或拉丁名、化学名性状:包括外观、臭、味、一般稳定性情况、物理常数等鉴别:指用于鉴别该药物真伪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鉴别方法,检查:包括药品的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安全性含量测定:指对药品中有效成分的测定贮藏:规定药品的贮藏条件。贮藏条件试验:影响因素试验(包括强光照试验、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等);加速试验;长期试验。,药典,现行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自2010年10月1日起执行。,另有2版增补版补充,第二增补本自2013年12月1日起执行。,第一增补本自2012年10月1日起执行。,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1、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记载了药典中各种术语的含义及其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把一些与标准有关的、共性的、需要明确的问题,以及采用的计量单位、符号与专门术语等,用条文加以规定,以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如热水:系指70802、品名目次:药品品种,按中文笔画顺序编排。,3、正文:记载了药品或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药品的法定名称、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来源或有机物的化学名称、含量或效价规定、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类别、规格、贮藏和制剂等。,4、附录:在正文中用到的通用试剂、通用方法和指导原则,共归纳为19类。1通用试剂的配法,如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2通用物理常数测定法:如熔点、折光率、电导度等3通用试验法:如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永停滴定法等5、索引: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名称索引,其按字母顺序排列,检索药典正文品种。,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检验工作程序,重点介绍内容,一、药品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二、标准品、对照品、试剂、试液配制及管理,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操作和结果判断必须严格按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注意标准的执行日期,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性状该项内容为药品的外观描述及某些物理常数,通常包括熔点、吸收系数、溶解度等。注意:(1)该项检查中,除观察样品外观与标准中描述的是否一致外,还应检查该制剂是否符合药典附录制剂通则项下的有关规定。例如含片的溶化性检查,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熔点测定样品要干燥,研细,观察时要注意初熔是观察到明显液滴,出汗、发毛、收缩均不算。,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3)吸收系数测定注意称取样品量不宜过少。应使用十万分之一天平称取。要注意按干燥品计算。(4)溶解度国内外药典凡例均规定作为参考项目,不作为法定项目。,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5)比旋度、折光率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鉴别一般只测定一份。按规定逐条逐项进行检验,不得省略。如确有原因,不能全做,则应选择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反应。,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鉴别对于原料药应选择红外光谱法,制剂选择TLC法专属性最强。也可通过HPLC法鉴别。当遇到观察到的现象与标准描写的不太一致时,可取对照品或已知阳性样品同时同法操作来观察,作出判断。,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鉴别TLC法鉴别,有时遇到样品与对照品斑点Rf值不完全一致,(片剂、胶囊剂多见)可通过取对照品适量,加入样品溶液中,再展开,如果只出现一个斑点,说明样品与对照品成分相同。,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3.检查(包括内容较多,仅重点介绍)(1)pH值:A.注意必须使用两种标准缓冲液校正。第一种缓冲液(与待测溶液pH值接近)是用于定位,即校正不齐电位(玻璃电极膜内外电位差),第二种缓冲液是校正仪器的。,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pH值:B.溶解样品的水应新鲜煮沸放冷,其pH值为5.5-7.0。C.遇样品结果异常时,首先确认标准缓冲液是否有误。,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重金属检查:A.重金属与硫化氢显色的最佳pH值为3.0-4.0。所以要特别注意样品溶液的pH值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一些呈酸性或碱性的药物,加水溶解后,应先用碱或酸调节至中性,再加pH3.5的缓冲液。,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重金属检查:B.样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在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前,应先比较溶液的颜色是否一致,如样品溶液有颜色,可先用稀焦糖溶液调节对照品溶液,使颜色与样品溶液一致,再加显色剂。,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重金属检查:C.采用的标准铅溶液,应临用新制,否则显色后,颜色较浅。D.采用中国药典第二法,取炽灼残渣项下的残渣作重金属检查时,应注意炽灼温度应为500-600度,如温度过高,铅易挥发。,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重金属检查:E.自上而下观察。F.样品溶液不澄清时,可通过离心处理,尽量不使用滤纸过滤,以免滤纸吸附重金属。,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3)氯化物、硫酸盐检查:A.所用比色管必须洗净,尤其是氯化物检查,该法灵敏度极高。B.加沉淀剂之前,应先检查样品溶液是否澄清,如浑浊,应先用不含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滤纸(-)滤清后再加硝酸银或氯化钡试液。C.自上而下观察。D.样品如需过滤处理需将滤纸预先处理至无氯化物反应或硫酸盐反应。,(1),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4)砷盐:中国药典附录收载两种方法,第一种称古蔡氏法,是限度检查,一般规定不超过2ppm。第二种为比色法,能测出具体含砷量。,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4)砷盐:A.溴化汞试制纸从溴化汞试液中取出应干燥后再用,否则不显色。B.醋酸铅棉花不易塞得过紧,验砷器管中应干燥,以防影响砷化氢气体的逸出。,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4)砷盐:C.氯化亚锡试液最好新鲜制备,(3个月内使用)时间过久被氧化,丧失还原性。D.砷盐检查中,常用石灰法(无砷氢氧化钙)进行有机破坏,遇有检查不合格时,要考虑坩埚中是否含有砷,最好使用石英坩埚或铂坩埚。,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5)干燥失重:A.恒重操作应严格执行标准规定,中国药典是前后两次重量不超过0.3mg,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5)干燥失重:B.限度规定在1%以上的,规定做两份平行实验,原因是,药典凡例中规定,测定原料药含量一般测湿品,然后根据水分结果再扣除水分求出含量。若水分较大,测定一份,一旦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含量结果。,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5)干燥失重:C.每次放置时间要一致。D.含结晶水的样品,应先在较低温度干燥,而后,在升至规定温度。例如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6)水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药材的检验中一般均检验水分而不是干燥失重,样品的称样量需2-5g,恒重前后只要不超过5mg即可。但是大黄是检测干燥失重。,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7)炽灼残渣注意使用铂金坩埚时,要用铂金坩埚钳夹取坩埚,坩埚要恒重,但残渣合格时可不恒重。,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滴定液的使用期限为3个月。但有些品种在夏季不能保证3个月内仍然稳定。如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高氯酸等。另外,容量仪器需经校正。测定原料药和标化滴定液时,应加上校正值。,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碘量法、溴量法:在夏季容易出现偏高现象,主要是由于室温高,碘、溴易挥发,影响结果。可采用以下措施:A.应用高颈碘量瓶。B.将溶液浸在冷水中降温后再滴定。,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络合量法:A如发现终点不易观察,则可能是由于加入的缓冲液(pH=10)pH值已改变,应重新配制。因氨易挥发,且此络合反应中氢离子的生成,使pH值降低,滴定镁、钙离子时终点不易观察。,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络合量法:B需注意指示剂不要加的过多。C注意有的指示剂不稳定,如二甲酚橙指示剂,络黑T指示液一周内用。,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3)非水滴定法:A.该法多用于半微量法,消耗滴定液10ml以下,应用分度值0.02或0.05ml的滴定管。B.所用仪器必须干燥,所用试剂含水量应在0.2%以下,必要时加醋酐脱水。供试品含结晶水时,在测定前应适当干燥处理。,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3)非水滴定法:C.滴定管应密闭,以防滴定液挥发D.滴定液避光保存E.片剂中的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的存在引起结果偏高,应做予处理。(有机溶媒提取、蒸干)。,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3)非水滴定法:F.需做空白试验以消除试剂引入的误差。,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仪器分析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A.无论是片剂还是胶囊剂一定要注意研细,目的是保证样品均匀性及保证其能充分溶解。B.室温低时,可将溶液置40-50水浴(温度不可太高)加热20分钟左右,特别是溶解度小的药品。,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紫外分光光度法C.注意测定前观察溶液是否澄清,如不澄清引起结果偏高。D.如溶媒具挥发性,测定时需加盖。,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紫外分光光度法E.对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应当每年进行验证。,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高效液相色普法A.流动相的制备:流动相宜新鲜配制,有机溶剂尽量采用色谱纯级。水应经离子交换后再经重蒸馏的水(新鲜制备)。严禁使用较长时间贮存于塑料容器中的一般蒸馏水。,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pH值要求的需用酸度计测定。流动相在进入泵之前必须进行脱气。B.检查色谱柱进样口位置(箭头方向与流动相方向应一致),色谱柱连接是否紧密。,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实验中需要注意:(1)进样溶液须澄清,否则需过滤处理。(2)进样溶液浓度不宜过浓,否则进样阀不易清洗干净,影响结果重现性。(3)每天工作开始,要逐渐增加流速和柱压。压力不稳不能分析。,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4)进样注射器一般要比定量管容积大(不少于5倍),用微量注射器定容进样时,进样量不得多于环容积的50%,排除气泡后方可进样;(5)平头针直插进样阀底部;注射器不应立即取下,以免进样阀内溶液倒吸。,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6)最后一峰走完后,应继续走一段基线。(7)对流路系统中溶剂的置换应以相混容的溶剂逐步过度,直接置换将会析出盐而发生堵塞。,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8)样品浓度是色谱峰扩展的原因之一,一般应注入较大体积的稀溶液,而不是较小体积的浓溶液。,常规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色谱柱的保存:色谱柱取下前必须用甲醇冲洗干净,并保持柱两端密封。贮存在甲醇中是避免细菌生长,柱两端密封是避免溶剂挥发,防止柱干燥。正相柱应贮存在己烷中。,标准品、对照品使用管理,购进: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具法定性,除注册检验外)前处理方法: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处理条件处理(如干燥失重、水分等)。有效期:无有效期。中检所会发文停止使用。,标准品、对照品使用管理,保管:需设专人管理。库存、领用、使用情况等均须有记录。贮存:根据不同的化学性质选择适合的环境条件保存。,标准品、对照品使用管理,使用:取用冷藏保存安瓿包装的抗生素标准品或对照品,须先放置室温。除去标签后外壁擦净,小心分离划线处两部分,防止细小玻璃屑落入其中。每个包装,原则一次用完。过期及变质对照品要监督销毁并详细记录。,滴定液、对照液、化学试药配制管理,滴定液配制方法: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按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执行配制:水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F值0.95-1.05,滴定液、对照液、化学试药配制管理,滴定液配制要有详细记录直接配制法:使用基准试剂配制的滴定液必须澄清,可滤过。使用期限3个月,滴定液、对照液、化学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