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单元中国的地域差异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测试题_第1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单元中国的地域差异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测试题_第2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单元中国的地域差异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测试题_第3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单元中国的地域差异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测试题_第4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单元中国的地域差异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2016年中考地理复习试卷(七)(第七单元 中国的地域差异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回答1-4题。1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淮”大致位于图中的( )A.处 B.处 C.处 D.处2“采莲船”、“舞花灯”、“花鼓戏”是某区域流行的舞蹈,舞蹈的动作大多是模拟摇橹、撑船、撒网、采莲等劳动场景此区域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3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属于丙区域的是( )A.黑土地 地上河 窑洞 B.哈密瓜 长绒棉 油气资源C.泼水节 赛龙舟 鱼米之乡 D.三江源保护区 河谷农业 糌粑4张红所在班级的黑板上新增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下面是本期“是真是假”的内容,判断其中是“真”的是( )A界限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B.界限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C.甲区域作物熟制是一年两到三熟D.影响丁区域种植业最主要因索是热量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5-7题5河流的名称是( )A长江B黄河 C亚马孙河D珠江6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沙漠,主要是因为( )A靠近祁连山,山上冰雪少B农业、工业发达,用水量大,导致地表缺水C距离海洋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D黄河水量小,灌溉水源少7图中所在的海域为(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8唐朝诗人杜牧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所指的“杏花村”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9.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B青藏地区为高寒草原牧区,传统民居是蒙古包C西北地区干旱,发展了河谷农业D北方农田多为旱地,民居都是尖顶屋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中D区域与其它三大区域界定的主导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气候 D. 地形11.四大地理区域与这组景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B南方地区 B.A南方地区C.C青藏地区 D.D西北地区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读下图回答12-15题。12图一中A地所在的地形单元为(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13图二邮票中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 )AA所在区域 BB所在区域CC所在区域 DD所在区域14图三所示景观是藏族人崇拜礼佛的圣地,位于( )AA所在区域 BB所在区域 CC所在区域 DD所在区域15下面是是一位旅游者,在我国四个不同地方所写的旅游札记,与图一中B地对应正确的是( )A六月的这里,麦浪翻滚,到处都是喜人的金灿灿的丰收景象B三月的积雪仍厚,爬雪山虽然寒冷,但仍需做好防晒C七月穿的短袖在这里一月穿也合适阵雨像识途的老马总是午后报到D骑骆驼是很恐怖的记忆,尤其从骆驼背上落地。某旅游团7月下旬准备到西藏地区旅游,旅行社宣传单提示: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棉衣;准备遮阳伞、墨镜;年老体弱者或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去西藏旅游;带好雨衣等。据此完成16-17题。16.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海拔高,气温日较差大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压高,易产生高原反应 7、8月是雨季,雨水较多A. B. C. D. 17西藏旅行途中,旅行团成员可看到该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A. 广阔的冲积平原上 B. 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C.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D. 山间丘陵梯田上读“东北三省图”,完成18-20题。18下列关于图中信息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铁路名称是京哈线B图中代表的平原是三江平原C图中代表的工业基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D图中代表的山脉是大兴安岭19地曾经是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是我国重要的“北大仓”。关于地成为我国“北大仓”的自然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土壤肥沃 D科技发达201990年以来,工业基地的许多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竞争力下降,使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下列关于振兴该工业基地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A.提高生产技术 B.更新生产设备C.发展高新产业 D.大力发展重工业读右下图,回答21-22题。21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A甲地石油工业 B.乙地种植业C丙地林业 D.丁地渔业22下列对东北地区描述,正确的是A被称为高原湿地 B“红土地”广布C是干旱的宝地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23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B该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与南方一年三熟比较,主要是由于该地纬度高,热量不足C该地区平原广布,农业机械化程度低D该地区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传统产业比重小24三江平原过去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 )A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廉价粮食B为了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C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D为了保护煤、石油等矿产资源“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被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回答2526题。25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 ( )煤铁石油有色金属A B C D26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 )A大豆、甜菜、春小麦、玉米B大豆、冬小麦、水稻、玉米C甜菜、荔枝、春小麦、大豆D花生、亚麻、甘蔗、大豆27.“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民居特色,反映东北地区气候特征是( )A冬季漫长严寒,降雪较多 B夏季短促温暖,降水较少C终年温和湿润,温差较小 D冬冷夏热,降水稀少28.下列有关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南部濒临海洋,地势低平,利于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丰沛降水。B纬度高,冬季长而严寒,河流结冰期时间长。C东北地区山环水绕,黑土广布,农业发达,是典型“鱼米之乡”。 D东北地区,雨热同期,日照时间长,可满足农作物需要。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如下图(图中数字为该省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比例)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29-30题。29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青藏地区 B.西南、云贵地区 C.东北、华北地区 D.东南、江南地区30按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省区是( )A.内蒙古、甘、藏、青 B.新、内蒙古、藏、青C.青、藏、内蒙古、新 D.新、藏、甘、青、陕二、综合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左图是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右图是某气候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空:右图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夏季 ,冬季温和少雨。左图的四个城市中,符合此种气候的城市是 。(2)简答:请从降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地形特征三方面比较、两大区域的不同。(3分)(3)地区虽然海拔较高,但是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农产品品质优良,试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2分)(4)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原因之一是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请简要说明。(2分)32图示意我国西部地区沙尘暴天气系统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沙尘暴多发于冬春季节,此时西北和北方地区降水 ,地表土质干燥松散,当大风刮过时,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2)沙尘暴是在 季风的影响下形成,其分布地区主要是 气候(填气候类型)。(3)图中数字所示的四大牧区中,未受到沙尘暴影响的是 牧区(填序号),该牧区特有的动物是 。(4)北方路径经过 高原和 高原,由于 等治沙措施效果显著,影响华北地区的沙尘次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5)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人为原因是什么? (至少两点)。(6) 针对沙尘暴问题,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至少两点)33.受惠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湖南、湖北、内蒙古和陕西经济发展迅猛,被称为“金砖四省区”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 参照文本框中乙地区的描述,在空白框中完成对丙地区的描述。(2分)(2) 分析乙地区出现了什么生态环境问题,并解释自然原因。(2分)(3)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乙地区的工业发展方向并说明理由。(3分)(4) 据图分析河流对乙、丙两地区发展影响的差异。(3分)34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图,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分布特征。(2) 上图中有许多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说说这些山脉对我国夏季风有什么影响?(3) 上图中A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针对这一生态问题,应采取哪些解决的措施?(4)东北平原曾经是沼泽遍地的、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请简要说明这里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5)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自1990年以来,该地区许多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竞争力下降,使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请你依据材料,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第七单元 中国的地域差异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5BBBDB 6-10CADAD 11-15ACADC 16-20ACCDD 21-25ADACA 26-30AACAB二、综合题(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1)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多雨 武汉 (2) 降水:地区少 地区多 农业:地区畜牧业 地区种植业 地形:地区高原 盆地 地区平原丘陵 (3)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河谷地带,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和糖分的积累 (4)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32(1)少 (2)冬 温带大陆性气候 (3) 牦牛 (4)内蒙古 黄土 “三北”防护林 (5) 自然原因:大风、干旱等;人为原因: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或者采挖多种灌木作为燃料,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长期对草场资源掠夺性利用,盲目增加牲畜的数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导致大量土地沙化(6) 禁止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