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污染转嫁与生态侵略_第1页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污染转嫁与生态侵略_第2页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污染转嫁与生态侵略_第3页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污染转嫁与生态侵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污染转嫁与生态侵略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其特点是潜在危害大, 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持续性污染,并难以消除。全球每年产生的危险垃圾达5 亿吨, 其中90 %来自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由于本国环保法规的完善和管理的加强, 千方百计向国外转嫁污染。首先表现在发达国家把化学品残渣、尾矿砂、有色金属废渣、核废料、危险垃圾、医疗垃圾等转移到国外, 特别是转嫁到没有污染治理能力的发展中国家。某些发展中国家, 由于经济贫困, 债务沉重, 只顾眼前利益, 为捞到暂时好处, 致使废物大量涌入,遭受严重的环境剥削。一些发达国家把污染重的企业转移到环境管理较弱的国家,这是转嫁污染的第二种方式。如日本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湾的旭玻璃公司排出的废水中汞含量超过日本排水标准的50 倍,结果居民中出现水俣病,靠近海湾的渔村婴儿死亡率极高。美国在墨西哥边境从事生产的工厂, 随意污染水、空气和地面。那些从事金属加工、电镀、印染和鞣革的老板和经理承认,他们到墨西哥开厂,是因为有害的加工方法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受欢迎, 而墨西哥对他们的生产活动并不构成任何严重不便。发达国家低价购买原料, 高价出售产品, 既保护了本国环境资源, 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日本为控制环境公害和污染, 把污染严重的化工生产、金属提炼等工业转移到国外, 发展电子工业、生物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从发展中国家低价购买原料、半成品,进行原料、半成品深加工, 产品再返销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把在本国销路日益减少的有毒化学物品,到环境意识差的第三世界去推销。如含铅制品、汞制品、铬制品、砷制品、多氯联苯类芳香族化合物等工业化学品。加拿大为推销其石棉制品, 把样品先免费赠送给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加拿大的石棉制品有一半输往第三世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严重侵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 这实质上是一种生态侵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在我国也多次发生工业国家倾销危险废物事件。对此,国家环保局等于1996 年3 月1 日颁布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我国新修订的刑法专设“破坏环境资源罪” 。对废物污染实施严格控制。为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和处置而带来的污染问题, 1989 年3 月, 联合国环境署(UNEP)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我国于1991 年9 月正式加入该公约, 并于1998 年2 月公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这就要求企业在涉外经贸活动中, 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规定, 不得进口、处置国外危险废物。我国的对危险废物鉴别的国家法律法规大致有: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 年修订),2013 年6 月29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主席令2003第7 号,全国人大2003 年8 月27 日通过,2004 年7 月1 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年6 月29 日发布,于2003 年1 月1日实施,2012 年2 月29 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主席令2008第4 号,2008 年8 月29日通过,2009 年1 月1 日起施行;(5)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公告第54 号,2006 年3 月29 日(2006 年6 月1 日实施);(6)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 号,2009 年10 月28 日;(7)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08 号,2005 年5月10 日;(8)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27 号;(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国务院令2011591 号;(10)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1996 年6 月22 日令,1999 年10 月1 日实施;(11)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9 号,2001 年12 月17 日;(12)道路危险废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 年9 号令,2005 年8 月1 日实施;(13)关于实施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财政部、建设部、发改价格20031874 号;(14)关于加强工业危险废物转移管理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大厅,环办200634 号;(15)关于组织推行工业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制度的通知,浙环发200760 号;(16)关于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程序的通知(2013)3 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厅;(17)关于污(废)水处理设施产生污泥危险特性鉴别有关意见的函(环函2010129 号),环境保护局。2.2 鉴别标准、规范文件(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局、国家发改委第1 号,2008 年8 月1 日施行;(2)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 年第11 号,2006年4 月1 号;(3)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范围(HJ/T298-2007)(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物鉴别(GB5085.5-2007)(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8)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