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 (2).ppt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 (2).ppt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 (2).ppt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 (2).ppt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问题及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郭家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不悱不发: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紧抓时代的脉搏,紧跟课改新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教育教学做好“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五个主题。教师“上好课”主题学习指导方案为指导,以“上好课”主题年度学习为主线,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育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宗旨,以贴近课程改革,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为原则,进一步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目标。,一、备课,二、上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处理好新旧教材联系?,案例:,1.新教材对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短除法、带分数这些数学名称,没做科学的定义,仅做直观表达。,(2)减少数学概念的抽象表达,尽量为数学概念提供直观理解的例子,让学生在具体例子中认识数学概念。,2.主要目的,(1)是降低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难度,避免老师在教学时作不必要的强化;,诊断:,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处理好新旧教材联系?,2.在教学中这些概念是否需要补充?例如:“互质数”这个概念,如果不补充讲解,在用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就存在很大问题。,1.在教学中,没有这些概念来支撑,学生真的很容易理解吗?能够从表象上去撑握其本质,灵活地运用吗?结果是否定的。,3.在本节的教学中,必要的分析归纳思想还是必须的。例如: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步骤还是让学生在练习后整理出来,能让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在教学中,认真仔细对比新旧教材,做到该添就添,该增就增,为什么的轻松学习而作出合理的选择。,策略:,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处理好新旧教材联系?,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理解、把握教材新增内容?,1.对于新增加内容的把握上,理解上和教学上不全、不透和运用不足,2.对新教材的变化总体上不能驾驭,心理上有排斥情绪。,案例:常规现象,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理解、把握教材新增内容?,对于新的内容,教师要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精神,理解新增内容的本质和要求,力争让学生真正地撑握。,诊断:,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理解、把握教材新增内容?,1、对于新的内容,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做好课堂设计,以免每节课内容讲不完,缺乏课堂的完整性,甚至为完成教学任务赶进度。,3、将知识体系进行有序的分解,而七、八年级孩子对知识的归纳、整体把握上不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中注意“化整为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4、对于新的内容更加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多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了地理知识对生活的有用性、实用性;同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策略:,2、对于新的内容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点到为止,收放自如。不能为了设置“情境”而拖沓,也不可为了“活动”控制不了局面,影响了课堂纪律。这需要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组织。当然也离不开老师深厚积累和广博的知识面。,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案例:,(二)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诊断:,(5)“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1)“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简单地讲就有“你说我听”这一典型的策略),(3)“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4)“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角色要轮换担任),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开展“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交往是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策略:,(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相同的权力和共同的责任)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机。,成员个体通过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质量,又观察到他人的思绪过程,从而进行较准确从中学习有效策略。,二、上课常见问题,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学生按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异质分组的形式),(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合作学习的七字诀: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求助别人心要诚,注视对方稍欠身;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从学着做。),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内的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小组合作学习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育?,2.有的基础好,有的基础差,参差不齐,案例:常规现象,1.上课讲解时,有的学生懂了,有的不懂;有的真理解,有的假理解;有的心领神会,有的不知所云。,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育?,2、新的备课形式“讲学稿”:新的备课模式。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诊断:,1、课改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各位学生个体化发展,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育?,2、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形式,进行分层教学,3、集体参与,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的力量,大胆放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4、注重结果,总结,实事求是,扎实推进!,检查和欣赏是在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前提下,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再强化、再巩固,从而掌握本周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增加课堂上的“负担”,减轻课外学习负担。(优秀的数学老师:李老师),策略:,1、“吃透”学情,做一位有心人,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3:能否对学生实施超前教育?,案例:常见现象,1.在课堂上针对全班学生实施超前教学。,2.在课堂上针对全班学生实施超教材教学。,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3:能否对学生实施超前教育?,1.目标定位不当。课堂教学是针对的全班学生,而全班学生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超前教学和超教材教学。,2.度的把握不到位。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超前教学;超前教育超多少这个度的把握不到位。,诊断:,3.目的不明确。实施超前教学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还是学生的思维培养?,4.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针对的是全班学生,过于加重学习难度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二、上课常见问题,策略:,1.明确目标,要具有针对性。,2.明确内容,要具有指向性。,问题3:能否对学生实施超前教育?,3.明确目的,要注重思维的培养。,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4:课堂教学如何针对“优生”?,在课堂教学中,优生已经超前掌握了学习内容,所以在课堂上针对此内容就不在讲授。,案例:常见现象,二、上课常见问题,诊断:,1.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认为懂了,那是学生的“认为”,难道学生真的对所学知识掌握透彻了吗?,2.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自学是不会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的。,问题4:课堂教学如何针对“优生”?,二、上课常见问题,策略:,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要讲。,1.要针对性的讲、要系统性的讲、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如:讲知识的由来等),2.甚至可以让学生来讲,教师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问题4:课堂教学如何针对“优生”?,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5: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可提?,2.存在的现象:,案例:常规现象,1.在课堂情境下,学生们只会听,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会置疑,也不提问。,没有问题,不会提问题,不敢提问题,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5: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可提?,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根据生活现象设置探究的情境或是设计探究的问题。),诊断:,1、新课标:(有疑就有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疑问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强化问题意识,是造新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李政道教授关于学问的“秘诀”是“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5: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可提?,1、平时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问题情境的设立要合理,要有新意,要充分地与学生的认知、生活向衔接,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问,想要说,3、问题情趣的创设要形式多样。,4、对学生的“问题”,要多肯定,多引导,不要不了了之!,5、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传统”(1963年坦桑尼亚的初三学生“姆潘巴”做冰淇凌,发现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被认为是世界难题,并以发现者“姆潘巴”姓名命名),策略:,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6:怎样提出的问题才是有效的?,2、课堂提出的问题过难,远远超过了小学各阶段学生的能力,学生根本就无从下手!,1、课堂提出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只有简单的判断“是不是?”“对不对”,案例:常规现象,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6:怎样提出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和动力。好的教学应该把学生置于一种真实或逼真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学习的需要,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增加师生交流,好的问题能够启迪学生思维,好的问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好的问题能够使师生分别从中获得对各自有益的反馈信息。,诊断:,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6:怎样提出的问题才是有效的?,1、问题,应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地方,它是沙滩上的闪光的珍珠,它是深谷上的牢固的桥梁,它是画龙点睛的一笔。,2、问题要难易适当,且具有启发性,具有深层次探究的可能,具有吸引学生、引起学生思考之妙。,3、问题要有切入点,要尽可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4、问题要有普遍性和差异性,问题的提问要有技巧。,策略:,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7:如何有选择地安排实践活动?,1、家长的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家长希望孩子在学习阶段方面的智力都得到提高,学校的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利,另一方面又怕孩子承受不了,影响初中的升学),案例:常规现象,2、教师的尴尬(课标有要求,实际难操作),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7:如何有选择地安排实践活动?,1、数学课程标准:从数学课本活动内容中选取一些自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趣味性的、时代性的内容为题材。,诊断:,2、“多元智能”:每个人的智力的潜能的多元性决定了育才目标手段的多样性。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就是要运用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7:如何有选择地安排实践活动?,1、安排实践活动要有选择,策略:,2、合理巧妙地安排时间,3、形式多样,4、紧密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5、发展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既有肯定又不能完全肯定,要提出提出更高的要求。设计的随意性、无意识、目的性不突出,与书本上理论结合不足活动后反思、总结不足,活而不动(动手、动脑)、动而不活(知识的运用,实践性不强,活动后没有认真总结,归纳、积累!),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8:如何引导体验和理论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一味的强调学生的体验,而忽视了教师的巧妙引导、组织教学,使得学生空有情的体验,而没有知识的学习,理论的思考。,案例:常规现象,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8:如何引导体验和理论的思考?,1、数学课程标准:改变数学学习方式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情的体验),提出探究思路,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诊断:,2、体验学习: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的杨四耕老师认为“体验学习是学习者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生成情感与意义的一种个性化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让他们体验,并刊物处其中的道理,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8:如何引导体验和理论的思考?,1、情境的设置不仅要“热闹”,而且也要引导学生从情境的表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2、情境设计时教师要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境进行时教师要把握好、引导好,情境结束后,要有总结和评价。,策略:,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9: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不统一该怎么办?,案例:常规现象,1、预设与结果对不上,预设的结果本来就很多、预设不严密,学生对预设把握不够,2、结果比预设的早一拍。,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9: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不统一该怎么办?,1、生成教学:不是教师事先设计好、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硬的计划,也不是学生无目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诊断:,预设不要太死,不要因为预设而把学生的思维套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2、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或新资源。,主动权还给学生,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9: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不统一该怎么办?,5、大胆决策,顺水推舟。,4、抓住时机,抓住课堂上的“闪光点,1、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改变!走出现存的“框框”,跳出现有的“框框”。,2、教师多读书(书要杂),多积累、多总结、多学习。,3、精心设计,多手准备,策略:,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0:秩序差,效果不理想,怎么办?,1、教学活动中,教学秩序混乱,难以维持,特别是小学低段。,案例:常规现象,2、教学活动中,学生“活动”多了,活动没有组织性、方向性。,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0:秩序差,效果不理想,怎么办?,2、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对“一个好的课堂”的评价:它应该是“鼓舞人心的”清晰的尊严感流淌着青春的活力自主性集体感觉察。,诊断:,1、新型课堂理念: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凸显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互动,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给与学生更多的自由,着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0:秩序差,效果不理想,怎么办?,2、不要忘了“严师出高徒”(“严”的理解),3、教学设计要细,要实!(活动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主导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松弛得当活动评价要完善),4、提高自己的组织活动课的技能。,5、严父慈母型、偶像型教师。(学会展示自己的魅力),1、首先问自己:数学活动课秩序很乱、难维持的原因是什么?,策略:,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1:课堂开放,学生出现自流,怎么办?,1、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计划“泡汤”。,案例:常规现象,2、课堂热热闹闹,学生自主了,教师没有主见,把握不了,3、课堂上,有的学生在学习,有的学生在“玩耍”,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1:课堂开放,学生出现自流,怎么办?,1、数学课程标准:“要构建开放式的数学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这是我们的教育目标。教师要学会“放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地、有意识地、有兴趣地自己要学!,诊断:,2、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自学是一生中最好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授之以渔”),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1:课堂开放,学生出现自流,怎么办?,1、更新观念,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课标。教师要吸收新理念的“营养”,将它变为自己的东西,并结合实际情况,恰当地加以运用,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以整合,加以提升。开放的地理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个主体怎样理解?怎样培养学生起到主体角色?,2、教师要扮演和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导演舵手主持人裁判员等)(“导演”一词真好:吃透剧本,把握角色大胆删减和增加剧本内容并结合综合自我的领悟加以整合剧本,让演员(学生)有自我的发展空间),3、恰当灵活的处理“偶发事件”并因势利导。,4、课前下真功!课设中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实践有很好的把握和人前瞻性,做到心中要备!同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学生,策略:,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2:如何上好单元复习课?,案例:,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2:如何上好单元复习课?,1.目标定位不当。复习课应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的把各知识串联起来,而不是概念机械记忆课。,2.忽视学生主体参与。,3.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发挥不充分。,4.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没有好的应对措施。,诊断:,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2:如何上好单元复习课?,1.做好复习准备,使复习具有条理性,针对性。,2.把握好教学关系,体现复习的有效性。,3.系统的整理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4.分层递进,小组合作,提高复习效率。,5.精心设计练习,发挥习题的多种功能。,策略:,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3:如何进行试卷评讲?,案例:常规做法,1.总体概述本次考试情况。,2.让学生先分析自己错题原因,并沟画不懂的题。,3.教师选择典型题进行讲解。.,4.变式练习。,考试后匆忙评讲,没作科学分析。评讲的流程是:,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3:如何进行试卷评讲?,1.没有对试卷全面的分析和把握,匆忙应对,,诊断:,2.有可能潦草批改;忌敷衍了事,久拖不评;,3.讲解中面面俱到,泛泛而谈;,4.评解时一叶障目,就题论题;,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3:如何进行试卷评讲?,(1)改一改:对原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4.做好一题多变:,1.做好统计,科学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