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二语文期中联考_第1页
2017-2018高二语文期中联考_第2页
2017-2018高二语文期中联考_第3页
2017-2018高二语文期中联考_第4页
2017-2018高二语文期中联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台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B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第卷(选择题 共24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舸舰(g) 载欣载奔(zi) 辐射 再接再励B戏谑(xu) 轻鸢剪掠(yun) 脉搏 锱铢必较 C炽热(ch) 所向披靡(m) 消遣 哀声叹气 D晕车(yn) 蕴藉丰富(j) 怂恿 不径而走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日本政界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了。 A窜改 祛除 溶解 B篡改 驱除 溶解 C篡改 祛除 融解 D窜改 驱除 融解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文学期刊接连倒闭,许多钟情于文学的读者却不以为然,反映出刊物与读者之间的隔膜已十分严重。 C这对小学同学分别多年,没想到偶然间萍水相逢,彼此都十分激动。D有人开玩笑说:“犹太金融资本家打个喷嚏,不少银行都将连锁感冒。”这可不是骇人听闻,他们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作用确实非常大。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了近200个左右最易读错的字,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B当克隆人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应及时思考、广泛讨论,并尽快建立健全有关克隆人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的共识。C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令人掩卷难忘。D历史证明,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以其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道家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B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描述北宋末宋江起义、失败的经过,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黄盖等。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D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心灵的纯净。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语序最恰当的一组是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追求智慧的充实而书籍恰恰具有这种功能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读书能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也能帮助我们守住崇高的灵魂与人格,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左右,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 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完成713题。(7-11每小题2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B泠然善也 泠然:清冷的样子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特:独,只 D适莽苍者 适:到,往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舟遥遥以轻飏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吾尝跂而望矣 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之二虫又何知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以游无穷者 B众人匹之 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10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征一国者 B彼且恶乎待哉 C此小大之辩也 D故夫知效一官11下列语句与“而莫之夭阏者”特殊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复驾言兮焉求 B彼且奚适也 C翱翔蓬蒿之间 D奚以知其然也 12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庄子逍遥游。逍遥,即优游自得的样子。本文所阐述的是一种悠游自得、无所束缚的“理想之境”。 B庄子是哲学家、文学家,其文“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汪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擅以寓言、譬喻说理。 C对于“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宋荣子“犹然笑之”,他对于功名,“未数数然”追求,已达“无所待”之境。 D.本文通过“鲲、鹏与蜩、学鸠”“朝菌与大椿”等的对比,阐明观点。指出它们虽有“小大之辩”,但仍“有所待”。第卷(非选择题 共96分)13.翻译下列的语句。(3分)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三、古诗文默写(共7分)1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的原句。(1)“表”是古代臣向君呈递的文书,“表以陈情”。陈情表中,作者先陈述孤苦之情,博得武帝同情;继而陈述“本图宦达, ”的想法,消除武帝疑虑;接着陈述感激之情,又以“ ,有所希冀”表示忠诚;只是因为担忧刘氏“ ,朝不虑夕”的现状,才希望武帝恩准先尽孝再尽忠。全篇理据全面且情感真挚,堪称名篇。(2)“登高临水赋诗”是古代文人的雅趣,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便“ ,临清流而赋诗”,进而抒发了“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的感慨。滕王阁序中作者亦于登高临江之际,纵览“山原旷其盈视, ”、“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胜景,感慨万千。四、社科文阅读(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7题。 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其中塑造的“桃花源”成为无数读者流连的精神家园。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两篇作品关系独特,它们在内容、主题方面多有关联,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实乃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二者也有多处文字桴鼓相应,若合符契。职此之故,虽然记与诗篇分为二,实应以一视之。然而仔细品读,在其传世的文本之中却又夹杂了某种不和谐。因为记中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诗却言“衣无新制”,记与诗的表述存在着明显的矛盾。王维桃源行诗曰:“居人未改秦衣服。”看来,此中必有待发之覆。在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所见无非是一些普通的生活劳作场景,土地、屋舍、良田、池塘、田间路、往来农人,这些应是他在桃花源外常见之物,故并无值得十分诧异之处。但其后却写道“见渔人,乃大惊”,此六字极生动,刻画出了桃花源中居民见到渔人后,生活所掀起的巨大波澜。在未有任何言语交接的第一眼相视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心理震荡?较合理的解释就是渔人与桃花源中居民着装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是因为这种外形上的明显差异,才引起他们的心理诧异。因此,笔者推测,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之“如”乃“异”之讹字,陶公此处原句当作“男女衣着,悉异外人”。其实,王叔岷先生曾提出过此种设想。在陶渊明诗笺证稿中他说“昔年岷曾谓悉如外人疑当作悉异外人(颇有从岷此说者)。”但是后来王叔岷又对自己的说法提出了修正,他说“然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文意一贯。男女衣着,悉异外人固与诗相合。而往来种作,自与外人无异,是又当作悉如外人矣。因思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着(当为“者”之误,笔者按),盖谓其中男女皆衣着,亦如外人皆衣着,非就衣制之新旧今古而言。如此解说,则与诗不抵触矣。”诚如王氏所言,这样一来,诗与记确实是不再抵牾了,但笔者却深感疑惑。因为自从告别原始社会以来,穿衣早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生活规范,以“文体省净,殆长无语”(锺嵘诗品论陶诗)著称的陶公岂会在此郑重其事地告诉读者,桃花源中居民与外面的人一样是穿着衣服的? “悉异外人”的文本在现存的陶集各版本中确实是找不到文献支持的,但仅此一字之易却将上述记与诗中存在的矛盾彻底消除。从学理上看,校勘学上有所谓“理校”之法,所以,改“如”为“异”是可行的。程千帆所撰校雠广义校勘编中说:“理校,即推理的校勘,是校勘工作的补充方法。当我们发现了书面材料中的确存在着错误,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供比勘时,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改正。”王氏以为改作“男女衣着,悉异外人”后再与前句“其中往来种作”连读便语义不畅。其实,陶公在此处描写中运用了三个视角:“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乃从整体着眼;“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是局部呈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乃细节描写。三个视角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层次井然。所以,此处“其中往来种作”断句时应归入第二层次局部呈现之中。纵横交织的田间路上,耕种的农夫穿梭,远处的村中传来依稀可闻的鸡鸣犬吠,这是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田间耕作图。 陶渊明移居诗:“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以上谨就桃花源记“悉如外人”一句略陈管见,期能符陶公之本意。15.依据文本的内容,以下对于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抵牾:此处指文本内容的晦涩不畅。“抵牾”的本义指“牛角相抵触”。B.桴鼓相应:意即相互附应、紧密配合。“桴鼓”即是指“鼓槌与鼓”。C.待发之覆:即“待研究明确的知识、问题等”。“发覆”即“去其遮蔽”。D.管见:作者自谦见闻不广,所见浅窄。“管见”即“管中窥物之所见”。16.作者以王维诗证述观点,联系文本的内容推断,以下诗句出自王维桃源行诗的一项是(3分)A.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B.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C.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D.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年劝酒人。17.作者认为桃花源记中的“悉如外人”应是“悉异外人”之误,有哪些依据?请简要概括。(5分)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题。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林冲与众人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与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林冲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札,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谢。”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於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中第一样省气力的勺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你看别的囚徒,从早直做到晚,尚不饶他;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道:“谢得顾”。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有删节)18下列对小说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军营的情节,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役的细节描写上。 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关照,却遭到差役责骂。 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给管营的书礼拿出来。 D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的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E小说借“有钱可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