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柴达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十五”计划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资源富集区,是我省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如何对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有效利用,提高开发质量与效益,是“十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此,我们在回顾总结多年来柴达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未来大规模开发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和主要产品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参照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方面专家对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实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意见,拟定了柴达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十五”计划,作为青海省“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的补充和细化,以指导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加快开发步伐,实现综合利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柴达木矿产资源赋存情况 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不少矿产资源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截止1999年底盆地共发现各类矿产48种,矿点、矿床387处。在各类矿产资源中,盐湖、石油天然气具有突出的优势。合理开发可望成为我省乃至国家重要的原料和原材料基地。 (一)盐湖资源 柴达木盆地有现代盐湖75个(大于1平方公里),其中干盐湖有6个(大型)。地表含盐面积1.5610000平方公里。以钾、钠、镁、硼、锂五大类为主体的盐类资源总储量达331541亿吨,其中氯化钾、镁盐、氯化锂、钠盐的储量分别占全国的96.9、99、83.3、80.6。溴、碘、锡、铷、铯、石膏等储量也十分可观。这些盐湖矿床多属大型、特大型综合性矿床,潜在经济价值达亿元。主要大型矿床有: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钾镁盐为主的综合性矿床,累计探明CD级储量氯化钾1.5亿吨、氯化镁16.5亿吨、氯化钠426亿吨、氯化锂842万吨;东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探明氯化银C级储量55.3万吨,三氧化二硼33.1万吨,氯化钾338.6万吨,矿区卤水可直接抽取,地质条件简单;马海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北缘,以钾为主,伴生钠、镁固液并存的大型综合性盐类矿床,固体钾矿储量770.9万吨,液体钾矿储量5627万吨。昆特依、大浪滩、一里坪、西台吉乃尔等盐湖资源的远景储量也非常大,均属大型矿床,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盐湖资源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储量大。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钾、钠、镁、锂、锶、芒硝等,居全国第二位的有溴和硼等;二是品位高。卤水中锂含量高达2.23.12克/升,其中东、西台吉乃尔湖和一里坪盐湖卤水锂含量均比美国大盐湖的锂含量高十倍。察尔汗盐湖和马海湖的晶间卤水经日晒可以析出高纯度的光卤石和钾石盐;三是类型全、分布相对集中、资源组合好、多种有用组份共生。有氯化物型盐湖,硫酸盐型盐湖和碳酸盐型盐湖。 1钾盐和镁盐资源 钾盐和镁盐紧密共生,共探明产地30处,钾盐储量4.42亿吨,硫酸镁16.73亿吨,氯化镁31.19亿吨,其中勘探储量占4O,详查储量占35。镁资源分布较广,资源保证程度较高。 2钠盐资源 柴达木盆地钠盐矿极为丰富,共探明矿产地25处,氯化钠总储量达3262.6亿吨,其中C级以上储量90.78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80.6。如年产量按200万吨计算,保有总储量和C级总储量分别可满足16.3万年和4500年的开采。 3锂矿资源 柴达木盆地锂盐资源储量大、矿层厚、品位高,并伴生硼、钾、镁、钠等多种元素。目前已探明锂盐资源产地10处,氯化锂储量1388.6万吨,其中C级以上储量871.3万吨。 4硼矿资源 柴达木盆地上表硼矿产地14处,其中固体矿6处,液体矿8处,保有储量11525万吨,其中固体450. 4万吨,液体702.1万吨。保有储量占全国保有总储量的26。 5芒硝矿资源 柴达木盆地上表芒硝矿产地8处,储量66.85亿吨,其中C级以上储量1.3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7。矿层埋藏浅,厚度和品位变化小,硫酸钠平均品位73以上,工业品位为一级和二级品。 6锶矿资源 柴达木盆地锶资源丰富,拥有锶资源的绝对数量优势。目前已探明锶矿产地3处,天青石储量1592.9万吨,其中C级以上425.6万吨,上表硫酸锶储量占全国保有储量的48.6,矿石品位在33以上,成份单一,杂质和有害成分少,属易选矿石。(二)石油天然气资源 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资源前景良好。现已累计发现地面构造140个,潜伏构造94个,探明油气田23个。预测总资源量石油41.7亿吨,天然气10500亿立方米。目前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8亿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3353万吨。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575亿立方米,控制储量344亿立方米。天然气气田集中,丰度高,埋藏浅,质量好、为全国四大气田之一。(三)有色金属资源 铅锌矿。主要是锡铁山铅锌矿,现已累计探明铅锌金属量331.25万吨,保有储量232.57万吨,锌高于铅,并伴生有锡、黄金、银、铜、锑、锅、锗、镓、铟、钼等贵重和稀有金属,潜在经济价值达28亿元。 金矿。“九五”以来,陆续发现了柴北缘、东昆仑两个较大的金成矿带,面积160平方公里,截止1999年累计锂交岩金普查储量60多吨。(四)以石棉为主的非金属建材源石棉矿。主要是茫崖石棉矿,储量BCD级4454万吨,基中C级以上储量1326万吨,属于优质蛇纹石棉。硅灰石。主要在都兰海寺地区,储量CD级1314万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3%,矿石平均品位为60.84%(五)煤炭资源柴达木盆地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煤种齐全,煤炭资源储量居全省第一,境内有南祁连、东昆仑、柴北缘、小唐古拉山等四个含煤区,总面积32025平方公里,煤产地25处,总储量17.9亿吨,其中工储量6.8亿吨。表1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矿种储量对象及单位保有储量 矿区数备注保有储量潜在价值(亿元)占全省比率(%)国内排位石油亿吨2.28615.6100第十位18天然气亿m31575236.3100第四位9铅矿铅、万吨112.34.769第十位9锌矿锌、万吨160.110.970第十一位7锂矿氯化锂、万吨1388.63611.7100第一位107个为伴生矿锶矿天青石、万吨1589.579.6100第一位3盐矿氯化钠、万吨3262.6.7100第一位2420个为共生矿镁盐MgCl2、万吨.39000.5100第一位20均为共生矿MgSO4、万吨.72175.4钾盐氯化钾、万吨44299.52215.0100第一位226个为共生矿芒硝Na2SO4、万吨.419219.977第一位87个为共生矿硼矿B2O3、万吨1152.538.4100第二位126个为共生矿天然碱Na2CO3+NaHCO3、万吨19.71.5100第三位2石棉石棉、万吨4298.6262.274第一位2制碱用石灰石矿石、万吨17940.335.9100第五位1硅灰石矿石、万吨1314.910.1100第四位1合计保有含量潜在价值达亿元148表2柴达木盆地主要盐湖资源情况表 名称共伴生矿主要成份品位表内保有储量(万吨)液体(克/升)固体(%)察尔汗盐湖NaClKClMgCl2LiClB2O3 41.65-97.1118.5-27.84197.42-291.790.21-1.60.33-0.8638.3-56.25.79-10.017.8-19.02大柴旦盐湖NaClMgCl2MgSO4 B2O3KClLiCl193.4560.4757.022.0112.641.34 58.366340017001619465359 38 马海盐湖NaClKClMgCl2MgSO4220.2614.4866.1818.24 67.058.526.53 85568.85627257104356 东、西台吉乃尔盐湖NaClMgCl2KClLiClB2O3 190.52-234.3344.41-123.2618.4-19.642.57-3.121.08-1.92 57.77-61.47140002256323145 柯柯盐湖NaCl 78.8459000茶卡盐湖NaCl82.9444813察汗斯拉图盐湖NaCl269.9573.83大浪滩钾矿NaClKClMgCl2MgSO4233.67-268.0415.65-46.5722.45-38.1720.45-66.11 66.97-72.127.36-9.0319.5428.31 520657794 尕斯库勒钾矿NaClKClMgCl2MgSO4167.3120.387.7262.31 380351341994214164 昆特依钾矿田NaClKClMgCl2MgSO4120.68-264.3912.4-12.6122.32-63.127.27-38.53 72.03-75.486.65-6.9911.62 120852525130587 一里坪盐湖NaClKClMgCl2MgSO4B2O3 20.95110.732.21.16 66.511638814717889 二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始于50年代中期。四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先后建成了一批资源开发骨干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与此同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和大量的地质、矿产、水文资料,建成了一批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形成了为资源开发服务的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及一批小城镇,积累了开发建设的宝贵经验,使柴达木资源开发不断向前发展。1995年10月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计委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青海省柴达木资源开发研讨会”之后,开发思路进一步明确,投入力度加大,开发步伐加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盐湖资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盐湖集团钾肥一期扩能改造,同时地方的钾肥企业也有了很快的发展,全省的钾肥生产能力现已近80万吨,并研制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氯化钾反浮选冷结晶生产工艺,为钾肥工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油气资源开发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青海油田从1995年到1998年,用了四年的时间,实现了储量、产量、效益三个翻番。“九五期间先后建成了格尔木炼油厂重整加氢装置及尾气配套工程,建成了2万吨聚丙烯、10万吨甲醇装置,建成了涩北至格尔木、南八仙至敦煌两条输气管线,目前正在建设涩宁兰输气管线,初步形成了勘探开发并举的格局。有色金属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黄金产量大幅度增加。锡铁山矿务局,在搞好锡铁山本部铅锌矿开发的同时,收购了青海轧钢厂,着手进行3万吨电铅、6万吨电锌车间的建设工作,并控股开发兴海赛什塘铜矿,该项目现已开工建设,为柴达木资源开发和青海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黄金资源开发取得丰硕成果,在大柴旦滩间山金矿发展壮大的同时,新建了都兰五龙沟、开荒北等一批金矿,黄金产量由1995年的319公斤增加到200O年的80O公斤。预计2000年柴达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为21亿元,比1995年增长56.25,“九五”年均增长9.34。所有这些都为加快柴达木资源开发进程,提高开发质量,增进开发效益奠定了基础。 (一)盐湖资源开发 1钾、镁盐开发 目前,盆地共有盐湖化工企业31户,主体企业有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公司、格尔木钾镁厂、格尔木盐化工业有限公司、格尔木硫酸钾厂、格尔木长兴科技有限公司、德令哈碱厂、都兰钾镁厂、冷湖氯化钾厂、大柴旦西海化工厂等。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氯化钾8O万吨、氯化镁10万吨、芒硝8万吨、硼砂2000吨、硼酸2000吨、纯碱4万吨、硫化碱2万吨、硫酸钾5万吨、低钠光卤石2万吨等。龙头企业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公司,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大型钾肥生产企业,现已形成氯化钾生产能力55万吨。经过多年努力,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反浮选冷结晶生产工艺,使氯化钾产品平均品位提高到93以上,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了国家标准,产品销路好,连续多年保持了卖方市场的局面。 2钠盐开发 钠盐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目前共有制盐企业8户,其中州属3户,县(市)属5户。生产能力:原盐12O万吨,各类加工盐20万吨。主要产品有原盐、再生盐、加碘盐、加锌盐、粉洗盐、味精盐、精制盐等。产品质量均达到部颁一级标准,产品曾销往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香港、尼泊尔及中东地区。1999年共生产原盐54.52万吨,加工各类盐10.72万吨,产销率为96,实现工业总产值9330万元,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4.26。主要企业有青海省茶卡盐厂、青海省柯柯盐厂、格尔木盐化总厂等。 3锂盐开发 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目前仅有青海盐湖研究所在东台吉乃尔湖进行了小规模实验性生产,现正在加紧进行100吨规模的碳酸锂产业化技术研究,并已有了重大突破。 4硫酸锡开发 目前以原矿开采、人工选矿和出售原矿为主,开发利用程度低,已建成的几套装置因工艺技术等原因,都未正常生产。 5硼矿开发 硼矿生产从1957年开始,以小柴旦湖硼矿的开发为主,年生产能力2O00吨,19571966年产量达到3万余吨,后因大小柴旦湖的富矿采尽,生产工艺落后等原因,生产终止。除大小柴旦湖外,柴达木盆地还有可利用硼矿5处,储量467万吨,占保有储量的40,加上充分利用低品位硼和共生的硼矿资源,仍可为缓解国内硼资源供需矛盾做出贡献。 6芒硝开发 目前仅有几家小企业在察汗斯拉图、南翼山等矿点进行人工小规模开采,1999年共生产芒硝7.2万吨。 (二)石油、天然气开发 青海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初步形成勘探开发并举、油气并举、多元发展的格局。目前已建成了花格输油管线和南翼山至花土沟、涩北至格尔木、南八仙至敦煌三条输气管线,油气管线总长1073公里,年输油能力200万吨,输气能力16亿立方米,建成了格尔木100万吨炼油厂,形成了年生产汽油20万吨、柴油20万吨、甲醇10万吨、聚丙烯 2万吨等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及26000千瓦的天然气自备电站。1999年生产原油190万吨,加工原油56万吨,开采天然气3.6亿立方米。 (三)有色金属及非金属开发 铅锌。现已建成年采选矿石100万吨,年产铅锌金属量6万吨的锡铁山铅锌矿。1999年完成选矿处理量96万吨,铅锌金属量9.98万吨。 黄金。黄金企业已由九十年代初的大柴旦滩涧山金矿一家,发展到今天的都兰五龙沟金矿、开荒北金矿、乌兰赛坝沟金矿、柴旦青龙山金矿、红柳沟金矿、冷湖野骆驼泉金矿等7家企业,黄金产量1999年达到772公斤,占全省黄金总产量的30。 石棉。主要企业为茫崖石棉矿。该矿是国家建材局直属大型石棉采选联合企业,年生产能力6万吨,1999年生产石棉6万吨,产品行销国内外。(四)煤炭资源开发 现有国有煤炭企业7户,即绿草山煤矿、大头羊煤矿、天峻木里煤矿、旺孕秀煤矿、塔妥煤矿、高泉煤矿,原煤生产能力50万吨。主要煤种有焦煤、长焰煤和不粘煤等。1999年生产原煤45万吨,焦炭2万吨。近几年来每年向西藏提供原煤8万吨。 四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柴达木资源开发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初始阶段,产品多为初级的原料型产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不高。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科研力量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影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效率。柴达木盆地有一批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能吸引外资的好项目,但由于盐湖提锂、硫酸钾生产工艺、氯化镁利用等关键技术尚未过关,影响了资源开发的进程和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致使产业链短、加工增值率低。 2建设资金不足,影响了开发的规模和效益。我省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地方财政困难,可用于资源开发的资金十分有限,造成了资金的严重不足;投资环境差,融资渠道狭窄,引进资金难度大;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差,筹措资本金十分困难。因而所上资源开发项目起点低,达不到经济规模,影响了开发效益。 3盐湖资源开发急需加强管理。在盐湖资源开发中,地方办的一些小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单一,开采工艺落后,甚至滥采乱挖,任意排卤,对宝贵的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和破坏,急需加强管理。 4地质勘探工作急需加强。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很大,绝大部分为盐类矿产,一些矿种和矿区因勘查工作程度低,资源情况不清,无法满足规划设计的要求,还需进一步加大地勘工作力度;柴达木盆地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远景储量大,但目前探明程度低,影响开发规模和效益。 5基础设施不适应大开发的需要。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柴达木盆地的基础设施有了长足发展,建起了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等一些工业城镇和铁路、公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但仍不能适应大开发的需要。东西台、马海、一里坪等有开发前景的湖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都还很差,尚不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外部环境。 三柴达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和重点 (一)环境分析 “十五”期间,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开发将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展开。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结构调整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迅猛发展,中国即将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快发展。从国内环境看,随着短缺经济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进入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全面完善新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进藏铁路建设的步伐,为柴达木的资源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经过四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已初步形成了便捷的交通通信网络,形成了格尔木等一批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托城镇,开发研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反浮选冷结晶钾肥生产工艺等一些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为加快柴达木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和思想基础。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开发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盆地目前开发建设的外部条件尚不够宽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资金、人才、技术的引进,关键技术攻关问题长期没有新的突破,资源的深度开发的技术条件不具备,影响了资源开发进程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我们要充分发挥有利条件,着力克服不利因素,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持续发展之路,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益。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青海省“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结合国内外市场变化和柴达木盆地的发展基础,“十五”期间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政策创新,推进资源开发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步把柴达木盆地建成国家重要的钾肥、金属镁、锂盐、锶盐、石棉生产和加工基地,支援国家建设,带动青海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到2005年,柴达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达到58亿元,年均增长21,财政收人达到10.8亿元,年均增长12.5。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要遵循以下原则: 1树立新的资源观和发展观,统筹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有效保护,最大限度提高单位资源利用效益。要把柴达木盆地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及其它优势资源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柴达木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农牧业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开发效益。要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成熟的高新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做到少投人,多产出,快回报,高效益,以低成本高效益占领市场。要认真搞好地质勘探和科技攻关、工业性试验和各项前期工作,使资源开发项目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 3扩大开放,联合开发。要根据需要与可能排列开发顺序,落实资金来源,除大型项目依靠国家投资外,要立足于增强自身的生长能力,积累资金,逐步扩大开发规模。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广辟筹资渠道,拓宽使用领域,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根,采取多种形式,实行联合开发,“只求项目所在,不求项目所有”。 4立足现有基础,依托现有企业。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要充分依靠省内现有大中型企业,发挥国家重点企业的骨干带头作用,走外延与内涵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同时,对现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建设布局上要尽可能依托现有城镇以及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格尔木市的区位、战略地位和资源优势与基础条件,要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带动柴达木盆地乃至周边地区的资源开发,使其成为全省重要经济增长点。 5坚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相结合。要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防止滥采乱挖,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损失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柴达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 根据柴达木盆地的资源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和生产工艺技术的成熟程度及经济效益,“十五”期间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是: 1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 (1)以钾为龙头,大力发展钾肥,适当发展复合型化肥,强化钾肥基地的地位。 钾肥是农作物的三大肥料之一。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及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我国土壤严重缺钾,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以来依赖进口解决。据国家化工局预测我国钾肥需求量2O05年为614万吨,2010年为686万吨,2020年为961万吨。目前全国钾肥的生产能力仅有80多万吨,是国家严重短缺产品。从国际上看,目前世界钾肥的需求量稳步增长,市场将保持坚挺,钾肥价格有可能上扬,按目前的市场价格,届时进口钾肥将耗费外汇约6.211.3亿美元。因此,加快盐湖资源开发步伐,大力发展钾肥,是缓解日益严峻的缺钾局面的当务之急。为此,“十五”期间,在加快察尔汉盐湖资源开发利用,建设100万吨氯化钾项目的同时,着手开发马海盐湖和大浪滩盐湖,以氯化钾、硫酸钾为重点,积极开展碳酸钾的试验研究与生产,提高钾资源的加工深度和开发效益。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氮肥生产,并结合其他地区的磷肥资源,适当开发附加值高、市场急需的高效多元混配复合型肥料。要在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上大做文章,充分利用盐湖资源中附加值高的镁、锂、硼、溴等有用成分。 (2)积极发展镁系列产品,努力建成我国最大的、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能力的、以金属镁为主的镁系列产品基地。 柴达木盆地的镁资源十分丰富,提钾过程中有10倍于钾盐的镁盐排出,堆放在湖区,不仅浪费资源,而且造成降低钾盐品位的“镁害”,必须重视镁的综合利用。1998年我国金属镁的生产能力接近20万吨,产量12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国内消费量仅为2万吨,其余全部出口,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总体来讲生产设备落后、规模小、产品质量差,加上多头出口,竞相压价,从而造成我国金属镁出口价格连年下跌。1998年5月,欧盟对我国两个税号镁锭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使我国金属镁失去了重要的市场,目前全国已有85以上的镁厂关闭或处于停产状态。世界镁的消费主要由铝合金、镁铸件、钢铁脱硫构成,三项合计约占原镁消费量的85。随着镁铸件等在汽车工业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世界镁的消费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在镁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镁生产也增长很快,但只要我们加速镁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联合对外,还是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青海民和镁厂是我国镁业的骨干企业,曾率先进人国际市场,近年来试验成功光卤石炼镁技术,使生产成本下降,产品质量提高,并开辟了盐湖卤水炼镁的新途径,但规模有限,目前年生产能力为4000吨。依托民和镁厂和柴达木盆地盐湖中丰富的镁资源,建设大型的镁工业基地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型镁业集团,对于促进我国镁业结构调整、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综合利用柴达木盐湖资源都是极其重要的。“十五期间,建设5万吨年金属镁系列产品项目,提镁过程副产的大量氯气可与天然气相结合发展天然气化工。 高纯镁砂是钢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耐火材料。据资料介绍,国外的高纯镁砂几乎全部是从海水和卤水中提取的。目前,我国仅有辽宁省以菱镁矿为原料,采用电热法生产5000吨左右,产品的合格率低,成本高。国内所需高纯镁砂主要靠进口解决。因此,以高纯镁砂为方向,在生产钾肥的同时,综合回收镁及其化合物是有价值的。 (3)积极开发盐湖锂资源,建成全国的锂盐基地。 作为比重最轻、电化学性最强的轻金属提及其产品在现代工业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锂电池由于其体积小,电压高,储存时间长等特点,已广泛用于现代通讯设备中。溴化锂制冷性能优异,符合环保要求。铝锂合金由于其比重轻,强度大,而被用作飞机的结构材料。锂的同位素Li6可制取重氢,是制造氢弹的原料。另外,在受控核聚变反应堆中也需要大量的锂。随着卤水提锂的成功,锂产品成本大幅下降,锂产品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近10年来世界拥资源开发利用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卤水中锂锂的比例迅猛增长,正在取代从伟晶岩矿石中提锂。 我国锂资源储量仅次于玻利维亚和智利,居世界第三位。但迄今为止,我国对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几乎全部是锂辉石矿和锂云母矿。我省采用卤水提锂,虽经多年的试验研究探索,至今仍处于工业性试验阶段,尚未工业化开发。因此,加速卤水提锂工艺试验研究,并尽快产业化,是振兴我国锂工业的唯一希望。为此,“十五”期间要重点抓好东、西台吉乃尔湖生产碳酸锂的科技攻关工业试验和察尔汗盐湖提钾老卤中提锂的试验工作,为大规模开发柴达木盐湖锂资源打好基础。 (4)加快据资源开发,建成全国的锶系列产品基地 充分利用柴达木盆地锶资源优势,以碳酸锶为龙头,积极开展硝酸锶、氯化锶、氢氧化锶和金属锶的生产试验研究。加快大风山天青石矿的勘探步伐和采矿、选矿工程建设,在民和镁厂工业性试验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建设碳酸锶工程,进一步发展锶系列产品,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将我省建成国家的锶系列产品基地。 (5)注重硼、铷、铯、溴、碘稀有资源的综合开发 对铷、铯、溴、碘等稀有资源的综合开发,可从资源回收起步,逐步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2石油、天然气开发及与盐化工的结合 (1)在加强勘探、增加储量的同时,做好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开发的前期工作,加快发展天然气化工。“十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增加探明储量,扩大生产能力。到2005年,累计探明和控制石油地质储量4亿吨,天然气3000亿立方米,建成年产油气500万吨(当量)的生产能力和涩宁兰天然气长输管道。加速发展天然气化工,积极开发天然气城市民用、工业燃料用户,建设格尔木30万千瓦燃气电站,格尔木炼油厂在现已建成10万吨甲醇项目的基础上,建设甲醇深加工或后加工利用项目,生产甲醛、多聚甲醛等产品,使甲醇的生产能力逐步扩大到3050万吨。 (2)以发展有机氯合物为方向,实现天然气下游产品与盐湖资源开发的结合聚氯乙烯在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目前PVC的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聚氯乙烯制品仍以软制品为主,如鞋类、人造革和薄膜制品等仍占较大比例,而管材、板材、异型材等硬制品仅占20左右,近几年进口量在4O50万吨,预计2000年国内需求缺口在40万吨左右。 充分利用柴达木盆地丰富的镁资源,“十五”期间,建设5万吨年镁系列产品项目。为平衡该项目的氯气,与天然气结合生产聚氯乙烯,建设15万吨年聚氯乙烯工程项目,尾气可配套建设20万吨年甲醇装置或补充部分天然气建设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工程项目,生产50万吨大颗粒尿素。这是一条比较好的实现盐湖资源开发与天然气化工结合的产品路线,下游可以进一步发展PVC制品加工,满足建材、农牧业生产、节水灌溉及居民生活需要。 3有色金属、非金属资源开发 (1)以铅锌、黄金为主的有色金属开发 我国铅锌矿的储量居世界首位,而产量仅居第七位。目前国内铅的供需基本平衡,锌的供应缺口较大。今后应在现有矿山基础上,逐步实现采、选、冶、加工联合,对共生和伴生的贵稀有金属进行综合开发,使之不断升值。 黄金工业,“十五”期间要以大柴旦与澳大利亚中矿公司合作项目为主,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使柴达木盆地的黄金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力争“十五”末全地区黄金产量达到4000公斤。 (2)石棉、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开发 柴达木盆地茫崖石棉矿储量大,品质优异。目前已建成选矿能力各2万吨的选矿厂三座,其产品远销全国27个省市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度、伊朗等地,为全国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型石棉矿。由于环保原因,某些发达国家对石棉制品加以限制,因此应加强科研工作,研究改变石棉纤维中有害的针状结构为无害易处理的块状结构,加快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走产品系列化、高附加值化的道路,进一步开拓“茫棉”的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 为适应柴达木盆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规模开发的需要,应加快发展水泥等建筑材料。“十五”期间开工建设格尔木10万吨水泥粉磨站和德令哈22万吨水泥生产线扩建工程,认真研究西藏及西南部分地区的建材市场,利用进藏铁路建设的契机,占领这些地区的市场。 4煤炭资源开发 柴达木盆地煤炭资源丰富,而临区西藏自治区能源短缺,具有极大的互补性。要适应进藏铁路加快建设的新形势,抓紧做好西藏煤炭市场需求调研和鱼卡煤矿建设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鱼卡煤矿30万吨矿井。另外,加快木里焦煤的开发步伐,在资金和市场允许的条件,建设一定规模的焦化厂。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地质勘查力度,为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开发提供资源保证。 为保证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必须进一步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建设的地勘工作。勘查的重点矿种是:石油、天然气、钾、锂、锶、金、铜、铅锌、水泥原料等矿产以及地下水资源。勘查的重点地区,一是盆地西部地区,主要是大风山至鄂博梁和涩北区块石油风险勘探,察尔汗湖北岸天然气勘探;二是马海湖、东西台吉乃尔湖地区,主要勘查钾、锂矿,并相应进行供水水源地质勘查;三是柴北缘、东昆仑中段和格尔木雪水河地区,主要是以金为主的金属矿勘查;四是察尔汗盐湖卤水钾矿综合开发及格尔木市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五是茫崖大风山的锶矿资源勘查,提高地质储量级别,为下步大开发打好基础。 (二)加强科技工作,尽快攻克资源开发中的关键技术。 “七五”以来,国家和我省的广大科技人员对柴达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部分成果已用于生产。但由于科技投入不足和研究力量分散等原因,多数成果没有得到有效转化或在关键技术上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严重制约着柴达木盆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此,“十五”期间必须切实加强资源开发中的科技工作,推动已初步开发出的新技术、新工艺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化。对国内外成熟的科研成果,加快引进、吸收、消化,结合柴达木的实际予以应用。对目前国内外尚无现成技术的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努力缩短科研开发周期。通过技术引进与开发,为柴达木盆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十五”期间主要科研项目是: (1)察尔汗盐湖开采条件下水动态、水化学变化规律的长期观测研究;规划开发的马海、东西台吉乃尔湖在自然状态下的水动态、水化学观测研究。 (2)盐湖提锂试验研究,主要是高镁锂比条件下碳酸锂生产技术试验研究。在已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尽快解决从盐湖卤水中提锂的问题。 (3)天青石矿生产高纯碳酸锶工艺技术试验研究,为规模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4)盐湖水氯镁石脱水制取无水氯化镁试验研究,以达到镁资源的综合利用。 (5)马海优质氯化钾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采用化工部矿山设计研究院发明的“兑卤脱钠控速分解法制取优质氯化钾”的工艺专利技术,建设一座年产5万吨工业用优质氯化钾产业化项目。(6)钴酸锂生产试验研究。 (7)盐湖钾液相铬盐系列产品生产技术开发研究。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开发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1交通 铁路。完成青藏铁路二期扩能改造工程,使全线运能达到60O万吨。开工建设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抓紧做好格尔木一一库尔勒铁路的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尽早开工建设。 公路。重点改造提高109、315、215国道,构筑柴达木盆地与省内外联系的公路大通道。重点建设109线西宁兰州高速公路、西宁倒淌河一级公路和倒淌河格尔木二级公路,315线湟源察汉诺和大柴旦冷湖花土沟二级公路、花土沟茫崖石棉矿三级公路及格尔木茫崖三级公路。 民航。重点抓好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做好花土沟、德令哈机场的前期工作,争取“十五”期间开工建设。 2通信 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通信条件。重点建设冷湖光缆传输工程,涩北南八仙格尔木光缆通信工程,马海湖、滩间山等矿区通讯工程,主要城镇的市话扩容改制工程,全面提高柴达木地区的通信技术和装备水平。到“十五”末,柴达木地区市话装机容量达到10万门。 3电力 建成格尔木3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厂和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通往察尔汗钾肥厂、锡铁山铅锌矿等重要矿区的11O千伏输电线路,为这些地区的资源开发提供能源保障。 4城镇建设 重点抓好格尔木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其辐射功能和扩散效应。在搞好现有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新城区建设,扩大城区范围。加快格尔木与省内外联系的交通通道和信息通道建设,使其逐步成为西部地区交通枢纽和现代化中心城市。抓好德令哈市和乌兰、都兰、天峻县城及冷湖、茫崖、大柴旦、花土沟、茶卡等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其综合服务功能,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搞好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积极采取节水型给水工程。 5生态环境和农副产品基地建设 加强柴达木盆地荒漠化治理,发展绿洲农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蔬菜、肉、蛋、禽、奶的生产,为资源开发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使生态环境逐步趋好。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资源开发营造宽松的体制环境。 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青海油田公司、石油管理局、盐湖集团、西部矿业集团、民和镁厂、茫崖石棉矿等大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带动柴达木盆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国有中小企业通过合作、承包、托管、租赁、兼并、出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促其加快发展步伐。新建企业一开始就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投融资、信贷、担保等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后子女教育资源共享与支持协议
- 琴行兼职乐器教师任职及教学效果跟踪合同
- 生态环境局等行政协调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合同
- 骶骨骨巨细胞瘤课件
- 提高养殖业劳动生产率方案
- 和植物约会:享受独特园艺乐趣
- 青年时装搭配规范手册
- 水利工程监理工作规定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 信息安全防护与数据风险
- 村集体经济培训课件
-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
- 信息网络安全考题「附答案」
- 2025年反诈骗知识竞赛问答试题及答案
- 矿井建设工程课件
- 消防设备设施操作讲解培训课件P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选一百题)
- 中国绳结课件
- 2025年中储粮储运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答案
- 蝴蝶粘土儿童课件教学
- 氨水氨气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