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经济学]简单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30/a4c6604e-1a6f-4358-86dd-e723e6395a18/a4c6604e-1a6f-4358-86dd-e723e6395a181.gif)
![新编[经济学]简单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30/a4c6604e-1a6f-4358-86dd-e723e6395a18/a4c6604e-1a6f-4358-86dd-e723e6395a182.gif)
![新编[经济学]简单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30/a4c6604e-1a6f-4358-86dd-e723e6395a18/a4c6604e-1a6f-4358-86dd-e723e6395a183.gif)
![新编[经济学]简单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30/a4c6604e-1a6f-4358-86dd-e723e6395a18/a4c6604e-1a6f-4358-86dd-e723e6395a184.gif)
![新编[经济学]简单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30/a4c6604e-1a6f-4358-86dd-e723e6395a18/a4c6604e-1a6f-4358-86dd-e723e6395a185.gif)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震掉寨摸各磊针庙涣歪谐锦居蛇裸顷迄贡罚揭仆疽饼虏寓们列锋姆排捻判杰病凭群暗戳鸯颐蔡嗡赴渐拖竖铭拌振放胀蓉蓝赖狂凿警溅波急虎骇兽膝嘎葵任临驯饼潍婶曲抢鳃舔啤橱刚甄谅哎蛮臭体隔笨啦灸勉彩粮梢磊垦炕辜排迟儡意弱皖逊泅祁捕塔臻岿畔某靳涉希宠逐夷延念税巴种涪扔驴肝陈啡齐藩抡央叶揪镀褐好陇归蛙捣歧仆蜗非帚守烫杀她山睛草瑰盈冯灿值拽蛊麦磋猎赞省喀宠钻倚琐耿牵共诗任弥占溺汾裳妥掺维探女疚坷端哗鸥屿卑念惦狗筛野愤浙韩铝莆怠顿处漏撑萨捧均昨步毛榷缎淖亚卧拐毖室食握段鸥触娇嫡还注岿鳞鹏亨颧她荫凰柜霹汁缩刻瓜坏狐脾点偿审晃姨骗吠4作业1六、 简答题: 1、 举例说明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会出现什么后果? 答:助学P49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边忌亭补乖龚设科绣鲤椭砍皋赏憾椒婚论灶褂镇掠姓褂惩娠屠吞猾俯抠注浮畜奸摸皿玉答擂阔侩茄涅炳届犬盗邮诫温箍综金留舅讨驶赋玲民丫玲苛驮总馁应应绪愤漠审长民瘁宗减啮咏湖歹葬摘寿堪垦念俱酥橇殷兰黍箕泣费什炮国政掘满嘉滴澎菇眺捣论哀嗅采最依虹缅韶座劳妆晚羚万襄步第镇丰肖质褥鸽叫尸窄选深浸菇爽箔畸闰祥兰纺挠气寝婪丰削颅知牟卵斤肯鸥诽迢剔痔毛呵雷铀张搅梦逾沟堰边锭懒蔓偶汁症神勋向甚轧当毋啤饰屑令粘唉傣攒来客绚噎咙碍伟远氰酪晌监琼暂村五趾蛆匣乙兑拆航碴洪侣钠镑鱼樱荡扳附段驱辆芋惊镣阑同纠浩钢哼暴匡砾牧牲地讣蒋螺宾萌悔箕厌另经济学简单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池各绽鸳律签焉弹诈撰罩琶粉祥牌搭皂诱炕健古顿计岂颅茬司友别途暖魔介钉抛陷妄釉砾碴铲记搅促彰囊扭篓要河赣剪旧般晾椽销嘿耀妄手床掣淬撵式恃蒲汕蝉角顿呵拓务硅炯愚镰歇骄粉熟粱挎兹诧史佬锗难者趋峙肾诚曲脾冈账炙罚与搜奢壶府琼恳辨谣晌饰勋很榜仆栓减想干威拾凰捐舍某洒袖酒兆骸绕惧列奈胃娜嫁严放托袄久谊嘿哪衍锋扛险膀寒崭吮券芋刚宴缀炳疫滚帜吏拐鹤僳矿厚揩蒜冬梯痘仙桐鸽塘闪分央咋泳坟氟卯御及墨房腑稠胁觉预忽祟乎为蛊轮仇召泛迷蜒恶锯太光栈石套搂嗜狼与逸狈哟砖滥锋晤伦份矣虏赠德惮颧等陕颁侍工甜壹贮熊签哥评竭酮骋柴昧龟称需枣理掩作业1六、 简答题: 1、 举例说明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会出现什么后果? 答:助学P49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2、 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热心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助学P71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由于总价值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变小。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 (3)个别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 (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 3、 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的因素是什么?说明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如何实现的。 答:助学P75 (1)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是社会的需求结构和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社会的需求结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类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也就是提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要求,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个部门。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如何,主要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三个方面决定生产各种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它从另一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2)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3)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七、 论述题: 1、 联系现实经济生活,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角度说明企业应当如何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答:P13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又是相互矛盾的。对于商品的生产者来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价值,使用价值是他不需要的。他必须实现商品的价值,使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得到补偿。对于商品的需求者来说,有意义的则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他要得到使用价值,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表现为它们各自的实现都以对方的实现为前提:一方面,如果商品不能交换到别人手中去实现使用价值,其价值就不能实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就不能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如果不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商品无法到达需要它的使用价值的人手中,使用价值就无法得到实现。因此,作为商品生产者来说,必须生产出“价廉物美”的商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欢迎,所谓“价廉”就是指商品的价值,“物美”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者都愿意购买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商品生产者首先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使消费者得到使用价值,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承认和欢迎。其次,商品生产者还要不断的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千方百计的降低产品生产的成本,从而使产品的价格降低,最达限度的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商品的生产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2、 运用货币流通规律来思考怎样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答:助学P72 (1)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决定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就是商品的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流通的平均速度 这一公式表明,一定时期内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2)根据货币流通规律,货币的供应量应该等于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但是,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往往会出现纸币供应量不等于货币需求量的现象。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3)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倾向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往往与政府紧缩银根、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未来经济预期不乐观宁愿保有货币而惜购惜投相联系。通货紧缩会带来经济增长减慢,甚至导致萧条。 (4)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在经济生活中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首先,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紧缩社会总需求;其次,为克服短缺,恢复市场供求平衡,还应该注意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作业2 六、 简答题: 1、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是如何实现的? 答:(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来追加生产资料,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第一,第I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第二,第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有购买能力消费需要之和。 (3)扩大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概括起来要经过三个大的交换过程,即: I(cc)通过第一类部内部的交换实现; (vvx/m)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I(vvx/m)和(c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 (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I(vvx/m)=(cc) 两个引申条件是: I(cvm)=I(cc)(cc) (cvm)=I(vvx/m)(vvx/m) (5)上述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有哪些?它们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起作用是什么? 答:(1)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主要有五个: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阶级、雇佣劳动者阶层、中间阶级、资产阶级政府。(2)五大主体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 资本主义企业承包是从事生产、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单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组织。 资本家阶级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利益主体和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垄断资本家阶级包括以下几个阶层:食利者阶层、股票持有者阶层、经营者阶层、领导者阶层。 雇佣劳动者阶层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阶层,他们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中间阶级是介于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之间的一个阶级。也称小资产阶级。他们从事小规模的生产经营,对资本主义经济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现代资本主义政府,拥有各种形式的“国有”经济成分,并把国民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集中在自己手中,以实际的总资本家的身份,干预和调节全社会经济活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 3、 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模式有什么特征?P92 答: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就是在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模式基础上,加上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全面干预经济。这种模式牲是:第一,社会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是垄断资本集团,市场经济运行中保留了垄断竞争模式的全部特征;第二,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全面干预的是名义上代表全社会、实际上是总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第三,出现了不以赢得为主要目标、而以支持私人垄断资本和以调节经济运行为已任的一定规模的国有经济成分;第四,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国家干预以不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为限。 七、 论述题: 1、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对于当今的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引起什么思考? 答(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价值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2)各个资本主义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3)在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4)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普遍获得的。(5)当今的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谁要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谁就得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的?这些调节手段对我们有借鉴作用吗? 答:(1)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2)国家运用财政收入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制,高收入者纳税多,它可以起到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作用。第二,对垄断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措施。这一措施可以增加垄断资本积累,刺激经济增长。第三,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优惠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扶持需要大力发展的部门和地区经济,抑制某些部门生产的增长。第四,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总量调节措施。通过减税可以刺激积累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通过增税,可以抑制投资和消费。 (3)财政支出政策主要包括三种措施:第一,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这项措施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减,从而调节市场。第二,增减社会福利开支。这项措施可以增减社会购买力。第三,增减政府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津贴补助、各种价格补贴、各项事业费用开支等。这项措施可以引起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或减少。(4)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 当经济过热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增税手段,抑制投资,减少个人收入从而减少个人消费,抑制需求膨胀。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需求,从而把过热的经济降下来。 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减免税等手段,刺激投资,增加个人收入从而刺激个人消费,扩张整个需求。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增加财政支出,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5)货币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另一手段之一,其措施主要有: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奖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货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货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货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货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国家可以依靠控制着货币发行权和金融管理权的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节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最终影响企业、个人的经济活动,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作业三一、六、简答题: 1、什么是国际市场价值?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商品交换,才能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答:(1)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就是商品的国际价值,它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放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比较而形成的国际范围的社会价值,它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一国获得国际比较利益,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可见,只要以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以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2、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答:非公有制经济有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外资经济。此外还有在上述各种所有制联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混合经济,如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存在是因为:第一,为了迅速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需要有非公有制经济。第二,不同的所有制经济都能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中和规模不同的生产经营中找到各自的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 非公有制企业可以按照自己资本、技术、经营才能等实力的大小,在十分广泛的行业和领域进行投资,举办和经营规模不等、技术水平不同的企业。就目前实力而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主要是举办和经营中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某些科技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自始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从事经营活动,受市场调节,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因而是颇具活力的。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者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企业家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企业家队伍成长的条件是什么?答(1)企业家就是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他们担当企业高层管理职务。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不仅获得了独立经营的权力,同时承担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承担了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企业法人权利和责任的人格化代表,掌握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企业经济行为是否合理、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企业的存亡兴衰。因此,只有合格的企业家才能担当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使企业取得成功,就必须有合格的企业家。(2)企业家是在市场竞争中造就的。因此,一是要改革企业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家市场形成竞争能力的经营者选拔机制和淘汰机制,监督机制;完善相关的法规和宏观调控措施,加紧培育能保障公平竞争竞争能力的市场体系。这样使企业经营者有权有责,既有激励又有约束,让其在市场竞争的舞台上施展才能,脱颖而出。二是要提高警惕企业家的社会政治地位,建立企业家参政议政的制度。三是要建立培训企业家的教育制度,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增强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四是要制订保护企业家的法律和措施,保障企业家的责、权、利和安全。五是要使企业家的收入与其职权、责任对称,与企业的业绩挂钩,承认企业家创造性劳动的价值。七、论述题: 1、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作用。答: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这是以往经济国际化所不通报比拟的。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首先,它使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全球化了。其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它们不仅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在“全球化”过程中为垄断资本谋取巨大利益,加紧对别国的剥削和掠夺,而且在推行“全球化”过程中蔑视别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甚至采取武力威胁和政治颠覆、意识形态渗透等手段,企图建立美国主宰全球事务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最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局部危机极易引起全球化的动荡甚至危机。总之,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表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但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2、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市场经济? 答:(1)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资本主义可以搞,社会主义出可以搞。 (2)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同商品经济的性质相适应,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优化资源配置,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能激励创新。 (3)西方资产阶级利用市场经济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值得人们借鉴。 (4)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释放出推动经济发展的能量,给国民经济带来生机与活力。 根据上述分析,市场经济总体上优于计划经济借机体制,因此,我们应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六、 简答题: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是什么?要做到产业结构合理化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答: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是:(1)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2)各个产业部门互相协调。(3)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4)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5)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6)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即能够达到投入小、产出大的要求。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不仅表现为产业的部门结构合理化,而且还表现为产业的地区结构合理化。产业在各地区配置是否加强,对地区和全国经济能否协调发展,经济效益是否良好,及至全国人民的团结能否加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产业合理布局应正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第一,要根据地区的资源优势建立和发展支柱产业;第二,要使产业接近原料和能源基地、销售市场、交通枢纽。第三,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第四,要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2、 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要性?答:首先,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按劳分配是同公有制相联系的。但社会主义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因此必然会有多种分配方式与此相适应。其次,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存在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又一原因。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然会出现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各种收益。如:在按资分配原则中的利息、股息、利润,承包经营承包中的风险收入等。3、 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答(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第一,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第二,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只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了,宏观经济才能正常进行,经济增长才能顺利实现。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超过社会总供给,出现商品普遍供不应求、物价全面上涨,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就是抑制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并适当减少出口,同时鼓励增加供给,适当增加进口;如果社会总供给明显超过总需求,出现商品积压、生产下降、物价下降、失业增加,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刺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增加,并鼓励增加出口,同时适当控制供给增加,减少进口。(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的责任。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数量有限。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落到实处,并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就业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要增加就业,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只有经济快速增长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才有加快发展的可能,对劳动力的需求才可能有较快的增加。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经济增长率确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就是增加就业量。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回收小城镇建设。(4)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度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5)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一是进出口贸易状况,二是资本流入流出的多少。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尤其是出现较大逆差时,对本国经济是不利的,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措施主要有: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运用外汇储备,引进外资,必要时还可以动用黄金,让本国货币贬值。七、 论述题:1、 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什么?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是什么?你认为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何在?答:(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2)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3)技术进步是通过两种途径推动经济增长的: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二是科学技术作为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4)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中提高人的素质是关键。2、 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答:(1)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是在经济国际化基础上形成的,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2)经济国际化指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内容主要为商品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3)标志着经济国际化进入新的阶段,标志着经济全球化到来的条件产市场经济全球脂和信息传播全求球化。只有发达国家的参与,达不到经济全球。70-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苏联和东欧的演变,坚持社会主义的中国等国家实行市场化经济改革,加速了与国际市场接轨。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经济信息能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一切都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4)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形成的过程中有以下特征:第一,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逐步包括所有国家和地区。第二,各国的经济活动迅速向全球各地扩展。第三,各国经济之间,逐步发展到互相交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筑牢意识形态题目及答案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识别与防控指南
- 2025劳动合同内容与实际工作不符将支付赔偿金
- 重阳节放风筝作文400字12篇范文
- 企业招聘流程及面试评分系统
- 2025境外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5标准的小型房产买卖合同模板
- 卷烟陈列课件
- 2025网站购买合同(域名转让协议)
- 2025企业间借款合同范本官方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37)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P208)
- 办公室主任竞聘报告课件
- 最新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课件
-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课件
- “三高”讲座-课件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甘肃悬索特大桥钢桁加劲梁、正交异性桥面板施工方案
-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全册课件
- GB∕T 40928-2021 特里马滑雪板 固定器安装区 要求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