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代诗人白居易 唐代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近3500首诗篇,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尊重和喜爱。 公元772年2月28日(唐大历7年正月20日),白居易诞生于河南郑州新郑县东郭宅。他的父亲白季庚曾任彭城县令。白居易从小就很聪明,5、6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辨别声韵。关于他的聪明,史书上有很多记载,他自己也有不少叙述。这自然是他成为一个大诗人的有利条件,但更重要的还是他的勤奋和好学。他从小就背诗诵文,青年时代更加酷爱学习。他每天很早就起来读书,从清晨一直读到深夜。遇到好诗、好文章,就反复阅读,一读就是几十遍、上百遍。除了读书,就是练习写诗、写字,天天伏在桌子上写,天长日久,连胳膊肘上都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与元九书上对他这段的学习,有过一段生动的记载:“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学问不仅来自书本,也来自社会生活。白居易从11岁起,为避兵祸,就离家远游,南北奔走。有一首诗生动地记叙了这段苦难的游历生活:“孤舟三通楚,赢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贫困的生活,使他接近了人民。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访贤问圣,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了解战乱、灾荒和残酷的阶级剥削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夜宿农家,他便同村夫村妪亲切交谈,了解乡俗俚语,收集土语方言。长期的漫游和广泛的接融社会,使白居易增长了渊博的知识。29岁那年,他考中了进士,做了校书郎,开始踏入官场。805年,他改任周至县尉,帮助县令维持治安,催讨赋税和徭役。 漫长的仕途,使他深刻地了解了社会的上层,更了解社会的下层,积累了丰富的题材。公务之余他把一切时间都用在了写诗上。白居易的诗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富于人民性。他敢于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虐、荒淫与腐朽,同情人民的遭遇、凄凉与苦难。他每遇不平,就展纸命笔。唐朝从贞元末年起,宫廷需要的东西由宦官到市上直接采购,这些人横行不法,甚于强盗,常常买了东西不给钱,随便撕一块破绫抵价,人民敢怒不敢言。白居易看到这种情形,悲愤填胸,于是便写下了著名的长诗卖炭翁。在这首诗里,他刻划了一位伐薪烧炭的老人,“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由于他的一切都要依靠于木炭,所以在严寒的冬天,仍“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老人满指望卖个高价儿,谁料“两骑翩翩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刺,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可怜的老人,一个钱也没有拿到,得到的仅是“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在他的诗作中,为人民呼吁呐喊的杰作比比皆是。有的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如在杜陵叟中,他就爆发出来这样的怒吼:“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有的揭露了兵役制度的残酷,如在新丰折臂翁中,他借一个88岁老翁之口,追述当年人民不愿参加不义之战的情景。诗中描写当时拉兵的情况是:“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老翁年轻时为躲避抓兵,“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造成终身残废的悲剧。有的以深切的同情,描述了农民的疾苦,如在观刈麦中,他描写了农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勤劳动场面和“家田输税尽,食此充肌肠”的贫苦生活;在采地黄者中,他写了农民终日像牛马那样辛劳却食不果腹,而地主的马却有“残粟”(余粮),他悲愤地写道:“愿易马残粟,救此苦肌肠!” 白居易还以大量的诗篇诉说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在后宫词中,他写道:“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在过昭君村中,他又写道:“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许多年轻女子,为逃避做宫女的厄运,烧毁自己的面容。在著名的上阳白发人中,他写一个宫女“脸似芙蓉胸似玉”,“入时十六今六十”,却一辈子也没有见过皇帝的面,有力地鞭挞了封建帝王“一人欢乐万人愁”的荒淫无耻。 白居易不仅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再现了社会的黑暗,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就是他的代表作。长恨歌前半写实,后半写虚,不仅辞采绚丽,而且气势生动,情节曲曲折折,波澜层层叠叠,感情充沛真挚,没有一点枯竭之感。琵琶行描写细微,音调和谐,一连串的比喻:“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幽咽泉流”、“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入刀枪鸣”等,绘形绘色,不但写出了音乐的美,而且和盘托出丁“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和心,成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篇。 白居易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他继承了我国自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传统,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指导了新乐府运动的形成和开展。他特别强调诗歌的现实色彩,认为必须“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从而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之目的。他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在他以前,还没有谁明确地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白居易还认为,文学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他写诗,都是“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他还阐述了诗歌的特性,强调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他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情”和“义”是内容,“言”和“声”是形式,“实义”最为重要,“实义”即为果实。他特别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为内容服务。新乐府序说:“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渝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所以他“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而是力求语言通俗易懂。 他写诗的一条原则,是学老百姓的话,替老百姓说话。传说,他经常带着自己的诗稿来到村舍,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念一句,问一声,看能不能听懂。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他就反复推敲修改,直到老太太听懂为止。许多人攻击他的诗“元白轻俗”,像“要饭化子打的莲花落”。白居易蔑视这些嘲笑和攻击,坚定地走诗歌改革的道路,创作出了大量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诗。有一年,他遭贬从长安去江州,走了3、4千里路。在这漫长的旅途上,他看到学堂里、寺庙里、旅店里、墙壁上,甚至车棚上、船板上,到处都写着他的诗;他听到到处都有人在唱他的诗,连一字不识的放牛娃、赶车夫、寡妇、老太太和小姑娘,都能唱了一首又一首。对一个人民诗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感欣慰呢?新乐府运动开创了诗歌创作的一代新风,自晚唐的皮日休,经宋代梅尧臣、张耒、陆游等,至晚清黄遵宪,一直有所继承,形成了一个通俗诗派,为祖国文学宝库谱写了新的篇章。 白居易一生刻苦,不仅在年轻时创作欲旺盛,即使到年老多病时,还是把写作当作一种最大的快乐,没有它就不能过日子,经常写诗写到近乎发狂的地步。他自己也说:“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何则?劳心灵,役声色,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偶同人,当美景,或花时宴罢,或月夜酒酣,一咏一吟,不知老之将至”在自解一诗中,他又写道:“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是诗歌。不然何故狂吟咏,病后多于未病时。”病后写诗比未病时还要多,足见他入“魔”程度之深。他的诗留下来的有近3500首,以现存诗歌的数量来说,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 从68岁起,他就得了风痹之症,75岁逝世,葬于龙门山。人民为失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物流秋招题库及答案
- 正式劳动协议劳动合同
- TCNPHARS 0003-2025 药品检验检测机构 光度检测技术鲎试剂质量标准
- 施工项目分包协议书
- 乘车免责协议书模板
- 柴房出租转让合同范本
- 服务器租用合同协议书
- 文具店购销合同范本
- 食堂委托授权合同范本
- 2026-2031年中国闪存存储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n1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大考点+4道中考题
- 青海城市介绍旅游宣传
- 202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 2025年中级政工师考前通关必练题库
- 青青河畔草-古诗十九首其二-赏析-汉
- 数据魔方Fine BI考试FCBA考试题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 周一清晨的领导课(原版)
- 《休闲农业项目策划与组织》课件-动物类体验活动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
- 《过渡金属配合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