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父母心得不要随便逗孩子_第1页
2020年父母心得不要随便逗孩子_第2页
2020年父母心得不要随便逗孩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心得不要随便逗孩子 元旦前夜,我和一群朋友聚会,十几个人中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可心。由于赶上其中一个人的生日,席上放了一个大生日蛋糕,如同所有的孩子一样,小可心一直关心着什么时候吃蛋糕。终于盼到了吃蛋糕的时候,在一大块蛋糕下肚后,小可心忽然不高兴了,吵着要走。妈妈明察秋毫,笑着说,一位和小可心很熟的叔叔开玩笑,把奶油涂到了小可心的脸上,制造了一个奶油小花脸,大家都没注意,只顾说说笑笑,可心却觉得大家因此而嘲笑他,自尊心严重受挫了。 那位开玩笑的叔叔恍然大悟,连忙补救,先是制止了一位试图解释的阿姨,然后端过了蛋糕,喜笑颜开地让小可心沾着奶油也往自己脸上抹了两道,还高高兴兴地展示自己的小花脸,问小可心:好看吗?哈哈,好玩吧。大家都笑了,小可心也笑了,妈妈说:叔叔在和你玩,没人嘲笑你,也没人嘲笑他。一场小风波顺利度过。那位叔叔的及时补救避免了在孩子幼小的心理上留下阴影。 除了上面这件事,这几天我还经历过其它逗孩子的方式,例如到了我家先生的同事家里,看到三岁的男孩胡博有许多玩具,一位客人就开玩笑:你有这么多车,给我一辆吧。胡博一声不吭,站在妈妈身边警觉地看着老公。胡博爸爸顺口说:给叔叔一辆吧,别那么小气。我赶紧插嘴:这是胡博的东西,胡博可以不给,这不是小气。 元旦春节,亲友之间的聚会少不了,这样几件小事至少让我们知道三个方面要注意: 第一,成年人不要为了显示亲热随便逗孩子,即使这是我们多年来交际习惯的一部分。孩子还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判断事物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一个小玩笑对成年人肯定不算什么,对一些孩子来说也无所谓,可是对那些敏感性比较强的孩子就有可能造成深深的伤害。试着回忆一下,可以发现很多人的记忆里还深刻地保留着一些童年的不愉快的事件,例如爸爸把自己捉到的一只知了劈手夺过,扔到了房顶,妈妈骂过自己一句带死字的话,自己被男孩子欺负而老师坐视不管这么多年居然还清晰记得这些小事,足以说明自己是因此受到了伤害的,而这种伤害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际关系。那么,在不了解孩子性格特征的时候,哪些玩笑尽量少开呢?比如,不要随便拿孩子自己的东西、不要向孩子索要东西来试探孩子是否大方,尤其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不要嘲笑孩子的身体特征,例如头比较大,发型比较特殊,缺了几科牙齿;不要用威胁来要求孩子亲近,叫阿姨,叫啊,不然我就拿走你的小车来,找叔叔来,不来,叔叔抓你了然后做出一脸凶恶状;不要故意戏弄,让孩子出洋相,再看笑话,尤其是人多的场合 第二,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传,例如不能随便要别人东西,大家都会这样告诉孩子;可是成人逗孩子,要他的玩具车,而自己不给还被爸爸批评小气,孩子的思维就会混乱了。或者发现:成年人就可以拿别人的东西!孩子的行为是学习来的,所以有孩子在场时,成年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第三,父母要会保护孩子。中国人讲究面子,即使心里觉得朋友逗孩子的做法有些不妥,也不好意思阻止,那牺牲的就是孩子的心灵。提醒父母,还是应当温和制止逗孩子的亲友,实在不好意思不妨岔开他们的注意力,或者找个理由将孩子抱开。例如胡博的爸爸可以对同事说:别逗他,他还不懂什么是开玩笑呢。或者对胡博说:这些汽车都是胡博的,可以送给叔叔,也可以不送给叔叔,你自己决定吧。当孩子显现出不良情绪,必须及时补救,不知情的父母就要温和地询问孩子为什么不高兴,倾听孩子发脾气,然后设法解决。有时候一个场景的设置应该胜过语言的解释,例如上文所说那位叔叔对小可心的做法就比较巧妙而有效。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说出来,父母也不必勉强,只是说:好吧,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