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分析_第1页
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分析_第2页
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分析_第3页
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分析_第4页
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分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4年,大陆汽车工业总体保持平稳,生产和销售增速较2013年虽有所减缓,但总量保持在 2000万辆以上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汽车品种更新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呈现高速增长势头;行业经济效益良好。同时,各车型产销状况差异较大,乘用车保持增长,商用车低于同期水平:汽车出口依然下降。总体而言,2014年大陆汽车工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300万辆,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2014年,汽车产销在上年双双超过2000万辆后,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呈一定回落。产销分别为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同比增长7.26%和6.86%,增幅低于上年 7.50个百分点和7.01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1991.98万辆和1970.06万辆,同比增长10.15%和9.89%,增幅低于上年6.35个百分点和5.82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380.31万辆和379.13万辆,同比下降5.69%和6.53%,在上年产销增长7.56%和6.40%的基础上分别回落13.25个百分点和12.93个百分点。从2014年月度汽车产销累计增长变化情况来看,2月后各月产销累计增速基本上呈逐月缓慢回落态势。其中商用车在一季度后产销结束增长,呈持续下降,影响了行业整体增速。 2014年汽车月均产销197.69万辆和195.77万辆,比上年分别多出13.38万辆和12.57万辆。从近10年汽车产销增长变化情况来看,产销年均增长17.15%和16.9l%,明显高于 GDP年均增速。2009年产销总量跃居全球第一之后,连续六年位列全球第一。虽然,在产销总量超过2000万辆之后,汽车产销增速趋缓,但从目前汽车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来看,已经开始从一线、二线城市逐步向三线和四线城市下探。相信随着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产销总体依旧会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具体数据见表1、表2。表1 2014年各季度汽车产销及同比增长情况单位:万辆 、%产量销量数量同比增长数量同比增长一季度总计589.179.16592.339.18乘用车479.889.48486.9510.09商用车109.297.80105.285.13二季度总计589.1610.03576.127.53乘用车490.9714.81476.4312.31商用车98.19-8.5299.69-10.66三季度总计544.254.93531.744.25乘用车467.769.76452.178.09商用车76.49-17.3079.57-13.28四季度总计649.715.16649.106.39乘用车553.377.28554.519.17商用车96.34-5.6094.59-7.42表2 2005-2014年汽车销量变动情况单位:万辆、%汽车统计乘用车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销量同比增长销量同比增长20142349.176.861970.069.89379.13-6.5320132198.4113.871792.8915.71405.526.4020121930.644.331549.527.07381.12-5.4920111850.512.451447.245.17403.27-6.3120101806.1932.371375.7833.17430.4129.9020091364.4846.151033.1352.93331.3528.392008938.056.70675.567.27262.405.252007879.1521.84629.7521.68249.4022.252006721.6025.13517.6030.0220414.232005575.8213.54397.1121.40178.71-0.75二、乘用车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大陆本土品牌依旧面临严峻挑战1、乘用车产销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各车型市场表现不一2014年,乘用车产销双双超过1900万辆,接近2000万辆,总体增速有所放缓。从细分品种来看,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MPV)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量均达到历史最高;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幅低于全行业,但依旧保持在千万辆规模;交叉型乘用车产销下滑明显。从产销增长贡献度来看,SUV最高,产销增长贡献度双双超过60%;MPV居次,贡献度超过30%;轿车贡献度有所回落,但也超过20%。2006年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过500万辆之后,乘用车增速一直高于全行业,所占比重保持在70%以上。2014年,乘用车销量占汽车总量比重达到83.86%,连续3年超过80%。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占乘用车比重依然最高。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日趋多样化,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MPV)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具体数据见表3。表3 2014年乘用车细分品种产销增长贡献度 单位:万辆、%产量销量本期同期增量贡献度本期同期增量贡献度总计1991.981808.42183.561001970.061792.78177.28100轿车1248.111210.0838.0320.72.1237.671200.9736.720.7SUV416.65302.58114.0862.15407.79298.88108.9161.44MPV197.27132.0865.1935.51191.43130.4161.0234.42交叉型129.95163.68-33.73-18.37133.17162.52-29.35-16.562、中国大陆本土品牌表现依然低迷2014年,中国大陆本土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57.33万辆,同比增长4.10%,增幅低于上年7.27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4%,占有率比上年下降2.14个百分点,降幅较上年有所扩大。尽管在8月后中国大陆本土品牌乘用车市场需求呈逐月回升,但总体来看,2014年对于中国大陆本土品牌而言仍然是十分严峻的一年,中国大陆本土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2009年以来新低,中国大陆本土品牌轿车表现更为低迷。2014年,外资企业进一步加速了产品本土化进程,同时产品线逐步下探,这在很大程度上蚕食了中国大陆本土品牌市场份额,受此影响,外国品牌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2014年外国品牌共销售1212.28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1.54%,市场占有率为2009年以来新高。从主要外国品牌市场表现来看,德系品牌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共销售394.09万辆,同比增长16.89%,增幅较上年有所减缓;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占有率较上年提升1.20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销量呈小幅增长,共销售309.52万辆,同比增长7.55%,增幅较上年减缓7.74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5.71%,占有率较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美系、韩系销量增幅也较上年有所减缓,分别销售252.55万辆和176.6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8%和11.9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2.82%和8.96%,占有率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和0.16个百分点。法系乘用车增速依然明显,共销售72.70万辆,同比增长 31.5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9%,占有率较上年提升0.61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表4。表4 20069-2014年乘用车分国别市场占比率 单位: %200920102011201220132014中国大陆本土品牌44.345.642.2341.8540.5838.44其中:轿车29.6730.8929.1128.3827.9722.42德系14.1214.3516.4818.4418.8120其中:轿车19.2519.3721.2923.3124.2927.02日系21.2619.5419.416.416.0515.71其中:轿车24.8522.7421.6118.2817.717.53美系9.8510.261111.6912.3912.82其中:轿车13.0114.2615.0315.9815.7816.53韩系7.867.538.18.658.88.96其中:轿车9.68.818.989.799.6611法系2.612.712.792.843.083.69其中:轿车3.613.933.994.14.174.923、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速明显放缓,市场竞争依旧激烈2014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1248.11万辆和1237.67万辆,同比增长3.14%和3.06%,增幅较上年减缓9.24个百分点和8.71个百分点;占乘用车比重分别为62.56%和62.82%,较上年继续下降。2014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截止2014年底,在产的轿车品牌约有260余个,其中新上市的轿车品牌(不含改进型)约有30余个。月均销量超过1万辆的品牌仅有35个,超过5000辆的也只有60余个。余下近200个轿车品牌月均销量均不到5000辆。中国大陆本土品牌轿车与外国品牌相比,销量差距仍在不断增大。在260余个品牌中,中国大陆本土品牌约有130余款,超过一半,但销量只占轿车总销量的不足四分之一。2014年,销量前十位品牌均为外国品牌,累计销量达到303.30万辆;前十名中国大陆本土品牌累计销售106.94万辆,与前十位外国品牌之差为196.36万辆。2014年,从轿车分排量细分品种销售情况来看,1升排量1.6升和1.6升排量2.0升两大系列品种销量同比呈小幅增长,其他系列品种均呈下降,其中1升及以下品种降幅更为明显。具体数据见表5表6。表5 2014年前十位中国大陆本土品牌与外国品牌轿车销量差距 单位:万辆、%序号外国品牌中国大陆本土品牌相差品牌销量2014年排名品牌销量2014年排名1福克斯39.181EC716.531922.652朗逸37.22逸动15.492021.713桑塔纳30.733启辰11.42119.334速腾30.014悦翔11.342218.675轩逸30.015F311.032318.986捷达29.76奔腾102419.77凯越29.317荣威3509.792519.528科鲁兹26.68金刚8.032618.579赛欧25.339速锐7.332718.0110朗动25.2310E362819.23表6 2014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分排量细分品种销量增长贡献度单位:万辆、%轿车品种本期同期增量贡献度轿车销量总量1237.671200.9736.7100排量1升26.8841.56-14.67-39.981升排量1.6升877.45821.256.25153.261.6升排量2.0升289.83276.4313.436.512.0升排量2.5升39.0457.02-17.98-48.982.0升排量2.5升4.24.43-0.220.63.0升以上0.260.34-0.08-0.24、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市场更趋活跃,中国大陆本土品牌表现突出2014年,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量超过400万辆,达到407.79万辆,同比增长36.44%,增幅较上年虽有所减缓,但总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乘用车细分市场中,SUV市场竞争热度不减,在近110余个品牌中,月均超过5000辆的品牌共有25个,其中月均销量超过1万辆的品牌共有7个。在2014年新上市的SUV品牌(不含改进型)约21个,其中中国大陆本土品牌表现较为出色,幻速、哈弗H2和瑞风S3,上市以来一直热销,月均销量均超过6000辆。2014年,中国大陆本土品牌SUV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共销售182.52万辆,同比增长 50.3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9.56个百分点;占SUV销售总量的44.76%,占有率较上年提升4.15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销量增速较上年有所减缓,共销售78.04万辆,同比增长 21.50%,增幅较上年减缓4.38个百分点,占SUV销售总量的19.14%,占有率较上年下降2.35个百分点;德系品牌超过韩系,占有率位居第三,共销售55.12万辆,同比增长 35%,占SUV销售总量的13.52%;韩系品牌销量同比有所下降,共销售40.45万辆,同比下降3.05%,占SUV销售总量的9.92%,占有率较上年下降4.04个百分点:美系品牌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共销售39.89万辆,同比增长56.59%,占SUV销售总量的9.78%,占有率较上年提升1.26个百分点;法系品牌所占比重不大,但增幅依然明显,共销售11.78万辆,同比增长1.3倍,占SUV销售总量的2.89%。2014年,1.6升及以下小型SUV品种增速最快,共销售127.17万辆,同比增长 81.14%。2.5升以上品种需求有所下降,共销售16.89万辆,同比下降12.69%。具体数据见表7表8。表7 2014年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品牌风国别销量增长贡献度 单位:万辆、%本期同期增量贡献度SUV销售总量407.79298.88108.91100中国大陆本土品牌182.52121.3861.1356.13日系品牌78.0464.2313.8112.68德系品牌55.1240.8314.2913.12韩系品牌40.4541.72-1.27-1.17美系品牌39.8925.4714.4113.23法系品牌11.785.236.546.01表 8 2014年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分排量销售增长贡献度 单位:万辆、%SUV品种本期同期增量贡献度Suv销售总量407.79298.88108.911001升排量1.6升127.177.02056.9652.301.6升排量2.0升197.71150.4047.3043.432.0升排量2.5升44.0358.937.106.522.0升排量2.5升14.4415.68-1.24-1.143.0升以上2.453.66-1.21-1.125、多功能乘用车(MPV)销量保持快速增长,中国大陆本土品牌占市场绝对主导2013,多功能乘用车(MPV)共销售191.43万辆,同比增长46.79%,增速较上年有所减缓。中国大陆本土品牌MPV共销售164.31万辆,同比增长52.33%;占MPV销售总量的 85.84%,占有率较上年同期提升3.12个百分点。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品牌中,有8个为中国大陆本土品牌,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的五菱宏光继续稳居第一,共销售75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39.18%;此外,8月新上市的宝骏730,5个月累计销量达到12.01万辆,排名跃居第4位,表现同样出色。近年来,小型MPV市场表现较为活跃,2014年,1.6升及以下MPV品种共销售150.17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54.38%。中国大陆本土品牌占据了该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具体数据见表9。表 9 2014年多功能乘用车(MPV)分排量销售增长贡献度 单位:万、%MPV品种本期同期增量贡献度MPV销售总量191.43130.4161.021001升排量1.6升150.1797.2752.9086.691.6升排量2.0升14.9810.164.837.912.0升排量2.5升22.8319.713.115.102.5升以上3.463.270.190.316、交叉型乘用车表现持续低迷,市场集中度保持较高水平2014年,交叉型乘用车表现依然低迷,共销售133.17万辆,同比下降18.06%,继 2011年以来,连续三年销量下降。在统计的21家交叉型乘用车生产企业中,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的企业共有3家,分别是上汽通用五菱、重庆长安和东风公司,分别销售65.38万辆、26.30万辆和11.8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7.77%、14.26%和33.60%。2014年上述三家企业共销售103.54万辆,占交叉型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7.75%。三、商用车产销有所下降1、商用车总体表现不如同期,前十强企业保持较高市场份额2014年,商用车产销双双下降,成为汽车产销增速减缓的主要因素。从全年商用车市场表现来看,一季度产销总体保持增长,进入4月后月度产销同比均呈下降。2014年,商用车月均产销量分别为31.69万辆和31.59万辆,比上年减少1.92万辆和2.21万辆。2014年,商用车销量排名前十家企业依次为:北汽福田、东风、金杯、江淮、江铃、一汽、上汽通用五菱、重汽、重庆长安和长城,分别销售54.79万辆、50.02万辆、28.38万辆、25.87万辆、24.88万辆、23.38万辆、21.95万辆、17.61万辆、13.88万辆和 11.83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汽通用五菱和江铃销量呈较快增长,重汽和重庆长安增速略低,其他企业有所下降。2014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72.59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71.90%。2014年,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货车(含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 产销结束增长,有所下降。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重型货车产销结束快速增长,呈小幅下降;中型货车降幅明显加大;轻型货车也结束增长,呈较快下降;微型货车略有增长。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产销增幅较上年有所减缓。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轻型客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大型客车增速略低;中型客车降幅较明显。具体数据见表10。表10 2014年商用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情况 单位:万辆、%商用车总计货车客车销量同比增长销量同比增长销量同比增长1月30.950.1826.49-0.654.465.392月28.4217.0425.3317.633.0912.443月45.902.0940.640.825.2613.074月39.52-1.3134.58-1.874.942.855月32.08-12.0127.21-13.464.87-2.976月28.17-19.6522.95-22.915.22-1.297月26.02-6.6621.23-11.004.7919.168月24.74-16.3619.77-21.084.979.739月28.76-16.0123.10-21.525.6617.7910月27.83-14.8923.33-17.274.50.0111月31.56-9.2425.94-12.595.6210.2912月34.90-2.3227.91-5.856.9914.842、货车销量明显下降,骨干企业保持较高市场集中度2014年货车(含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市场表现较为低迷,共销售318.44万辆,同比下降8.92%。在货车细分品种中,半挂牵引车保持增长,但增幅也明显回落,共销售27.90万辆,同比增长5.93%,增幅较上年回落32.22个百分点。2014年,货车骨干企业市场集中度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其中销量排名前十位的重型货车企业分别是:东风公司、重汽、一汽、北汽福田、陕汽、江淮、上汽红岩、华菱、成都大运和北奔重汽。上述十家企业销量均超过1万辆,其中前五家企业也继续保持在10万辆以上规模。2014年,十家企业共销售71.83万辆,占重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6.55%。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型货车企业共销售23.54万辆,占中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5%。其中,东风、一汽和重汽继续稳居前三名,与上年同期相比,重汽销量略增,东风和一汽有所下降。轻型货车重点企业也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其中在销量排名前十家的轻型货车企业中,有6家累计销量再次超过10万辆,分别是北汽福田、江铃、江淮、东风公司、金杯股份和长城,上述6家企业共销售109.04万辆,占轻型货车销售总量的65.58%。微型货车企业中,上汽通用五菱表现最为突出,不仅销量依旧远高于其他企业,同比也保持快速增长,共销售21.95万辆,同比增长25.42%,占微型货车销售总量的41.42%。具体数据见表11。表 11 2010-2014年货车主要品总销量及同比增长率 单位:万辆、%货车品总20102011201220132014货车总销量386.11354.48330.38349.63319.59同比增长30.47-8.19-6.805.83-7.86重型货车销量101.7488.0663.6077.4174.75同比增长59.93-13.44-27.7821.71-1.73占货车销量比重226.3524.8419.2522.1423.39中型货车销量27.1829.1929.0328.6924.79同比增长4.947.43-0.58-1.18-13.16占货车销量比重7.048.238.798.217.76轻型货车销量195.98188.01184.27190.83166.16同比增长26.13-7.19-1.993.56-12.31占货车销量比重50.7653.0455.7854.5851.99微型货车销量61.2149.2253.4852.7053.89同比增长19.90-9.908.66-1.462.17占货车销量比重15.8513.9816.1915.0716.863、客车需求保持稳定增长,轻型客车表现依然出色2014年,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共销售60.69万辆,同比增长8.37%,增幅略低于上年。在客车主要品种中,轻型客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共销售44.31万辆,同比增长14.10%。从近5年客车销售情况来看,总体保持平稳增长,2012年和2014年增速相对略低,其他各年销量增幅均超过两位数。2010-2014年,客车销量年均增长达到8.18%,总体表现明显好于货车品种。2014年,从客车分车型主要企业市场表现来看,郑州宇通稳居大型客车企业龙头地位,共销售2.74万辆,同比增长7.09%,占大型客车销售总量的32.54%。其他企业销量均不足万辆,其中排名二至四位的企业依然是苏州金龙、金龙联合和厦门金旅,与上年同期相比,厦门金旅销量保持较快增长,苏州金龙和金龙联合有所下降:销量排名五至十位的企业中,中通客车销量有所下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北汽福田、长沙比亚迪和扬州亚星增速更为明显。2014年,销量排名前十家大型客车生产企业共销售7.21万辆,占大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5.63%。在中型客车企业中,宇通依然保持第一,继上年后销量再超2万辆,达到2.59万辆,同比增长3.44%;在销量排名二至十位的企业中,只有中通客车销量同比呈较快增长,其他企业均呈下降。2014年,销量排名前十家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共销售7.10万辆,占中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9.20%。轻型客车企业中,金杯表现最为突出,销量再超10万辆,达到11.65万辆,同比增长12.25%;排名二至十位的企业中,东风公司销量微降,其他企业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保定长安增速更为显著。2014年,销量排名前十家轻型客车生产企业共销售39.76万辆,占轻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9.73%。具体数据见表12。表 12 2010-2014年客车主要品总销量及同比增长率 单位:万辆、%客车品总20102011201220132014客车总销量44.3148.7950.7455.8960.69同比增长25.1410.114.0110.168.37大型客车销量6.887.387.928.178.42同比增长45.877.267.343.133.15占车销量比例15.5315.1315.6114.6213.87中型客车销量8.999.169.058.957.96同比增长9.681.89-1.15-1.19-11.62占客车销量比例20.2918.7717.8416.0113.12轻型客车销量28.4432.2533.7738.7844.31同比增长26.4213.414.7114.8514.10占客车销量比重64.1866.1066.5569.3973.01四、汽车企业出口同比依然下降2014年,汽车出口延续了上年下降走势。据中汽协会对行业内整车企业报送的出口数据统计,2014年,汽车企业共出口91.04万辆,同比下降6.85%,降幅较上年略有减缓。在出口细分品种中,乘用车降幅明显高于商用车,共出口53.30万辆,同比下降10.61%。在四大类乘用车出口品种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呈较快下降,共出口31.49万辆,同比下降20.59%,降幅较上年加大3.40个百分点;多功能乘用车(MPV)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共出口0.60万辆,同比下降5.42%;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出口增幅较上年略有提升,共出口15.08万辆,同比增长10.58%,增幅较上年提升4.90个百分点;交叉型乘用车增幅较上年明显减缓,共出口6.13万辆,同比增长7.53%,增幅较上年减缓11.48个百分点。2014年,商用车共出口37.74万辆,同比下降0.96%。在商用车主要出口品种中,只有货车出口有所下降,其他品种保持增长,其中客车出口同比增长最为显著。2014年,出口量位居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奇瑞、上汽、华晨、力帆、吉利、北汽、东风、吉利、江淮、长城和长安,分别销售11.37万辆、8.55万辆、8.28万辆、7.96万辆、7.24万辆、7.03万辆、6.19万辆、5.59万辆、4.83万辆和4.10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华晨、力帆、北汽和东风出口有所增长,其他企业呈一定下降。2014年,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71.14万辆, 占汽车企业出口总量的78.14%。与出口低迷形成对比,2014年,汽车进口总体呈快速增长势头。据中汽协会编辑整理的全国海关汽车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1-11月,汽车整车共进口129.54万辆,同比增长20.68%,增幅较上年提升18.86个百分点,继2011年以来,连续四年进口量保持在百万辆规模。具体数据见表13。表 13 2010-2014年汽车生产企业出口量 单位:万、%20102011201220132014汽车总计54.4981.43105.6197.7391.04占当年汽车销量比重3.024.405.474.453.88其中:乘用车28.2947.6166.1259.6353.30占当年乘用车销量比重2.063.294.273.332.71商用车26.2033.8239.4938.1037.74占当年商用车销量比重6.098.3910.369.409.95五、行业集中度接近90%,重点企业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增长2014年,汽车行业重点企业(集团)继续稳居主导,其中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奇瑞和江淮,分别销售 558.37万辆、380.25万辆、308.61万辆、254.78万辆、240.09万辆、117.23万辆、80.17万辆、73.08万辆、48.61万辆和46.47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长城和江淮销量小幅下降,其他企业保持稳定增长。2014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107.66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72%,比上年同期提升1.34个百分点。其中十强企业中国大陆本土品牌共销售 882.93万辆,占中国大陆本土品牌汽车销售总量的79.26%。具体情况见表14。表 14 2010-2014年汽车行业骨干企业销量及市场占比率 单位:万、%20102011201220132014前三强销量884.14962.591018.581151.671247.23占汽车总销量比重48.9552.0252.7652.3953.09前五强销量1271.011316.081383.331583.111742.10占当汽车总销量比重70.3771.1271.6572.0174.16前十强销量1559.601609.141686.281943.062107.66占当汽车总销量比重86.3586.9687.3488.3889.72值得的一提的是,尽管中国大陆本土品牌企业在2014年面临严峻挑战,但行业内主导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