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施工方案_第1页
喷锚施工方案_第2页
喷锚施工方案_第3页
喷锚施工方案_第4页
喷锚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TA03标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工程花神庙车站施工设计图(送审稿);(2)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工程XK01标花神庙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3)本标段工程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理、气候条件。(4)工程所在地的现场踏勘资料。(5)我单位既有施工能力、技术水平以及从事同类或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6)设计、施工所涉及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南京市地方有关行业法规和法令等。主要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如下: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1996);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0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二、工程概况2.1 工程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工程范围2.1.1 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花神庙车站位于雨花大道和规划玉兰路之间的宁南大道地下,车站设于路侧,宁南大道为规划红线60米的城市主干道,北侧为江苏舜天国际研发中心办公大楼;车站东北侧为翠岛花城小区。围护结构距两处楼房较远,场地开阔。花神庙车站平面示意图如图2.1-1所示。图2.1-1 花神庙车站平面图车站设有三个出入口,其中三号为预留出入口(路南侧),在车站两端设有两组共八个风亭,考虑和江苏舜天国际研发中心景观结合,风亭均设置为低矮敞口式,电梯和2号出入口合建,冷却塔在2号出入口西侧,靠近2D号风亭。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4+44,车站总长192.04m,车站顶板覆土2.3m4.2m。车站标准段结构外包尺寸为18.8m12.69m(宽高),基坑开挖深度为16.4m。2.1.2 工程范围本次施工范围为花神庙车站主体工程(起点里程K3+933.780,终点里程K4+129.420,包括2号风道)以及1号风道附属工程围护结构施工。工程范围内所有管道已经改移完毕。围护结构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径1.0米,桩间中心距视主体结构不同为1.51.6米,花神庙车站全站共计389根。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2.1 地形地貌本站地处宁南大道地下,地面高程东侧约16.5m,西侧约19.5m左右。车站周围地势坡度较大,场地开阔。2.2.2 工程地质本节地质参数由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工程XK01标花神庙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编号:2006-GK228-C)提供。本车站范围内穿越的主要土层由上至下依次为:-1杂填土、-1b2可塑粉质粘土、-3b2-3软可塑粉质粘土、-4e可硬塑含砾粉质粘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车站基坑开挖深度约15.517.9m,基坑底位于中风化粉质砂岩。土层性质描述见下表2.2-1。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TA03标项目经理部 1表2.2-1 车站土层性质描述一览表层号地层名称状态特征描述层底埋深(m)厚度(m)-1杂填土松散灰黄色、灰褐色、稍湿,松散,由粉质粘土混砖石碎屑组成,局部为混凝土块。1.907.200.65.9-1b2粉质粘土可塑灰黄色灰色,局部褐黄色,饱和,可塑,局部软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偏高,韧性中等偏高。3.909.500.453.1-3b23粉质粘土软可塑灰黄色灰色,饱和,局部流塑,中压缩性,局部夹薄层粉土,摇振反应慢,稍有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9.10 10.651.56.70-4e含砾粉质粘土可硬塑灰黄色,饱和,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偏高,韧性中等。砾石含量2030%,砾径多为1020mm,呈次棱角状次圆状,母岩成分多为石英砂岩。11.2015.200.41.4J3x-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砂土状紫红色,风化强烈,岩石结构完全破坏,岩芯呈砂土状,手捏易碎,水冲即散,取芯率6075%。14.1017.600.505.20J3x-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柱状紫红色,中等风化,裂隙不甚发育,岩芯呈短柱中柱状,遇水易软化。取芯率8098%,RQD=6090%2.2.3 水文地质本站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赋存于层填土和层新近沉积土中,而层一般粘性土为相对隔水层。-1层杂填土,松散,由软可塑状粉质粘土组成;层粉质粘土,软可塑。上述两层土富水性差、含水量不大。2.2.4 地下水赋存状况及对基坑施工的影响对基坑开挖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浅层地下水,水量不大,可于基坑顶部四周设置截水沟拦截地表水,并于坑底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对坑内积水及时进行疏排。场地环境水和场地土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三、 锚喷支护车站明挖段基坑围护结构采用疏排桩,为确保开挖过程中桩间土体的稳定性,对桩间土体采用锚喷支护,喷砼层厚50100mm。桩间视地质情况可设置早强砂浆锚杆(20,L=3m),竖向间距1.5m,竖向倾角15;钢筋网6.5,网格间距150150mm;喷砼采用湿喷工艺。3. 1 施工工艺流程锚喷支护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1。3. 2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砂浆锚杆施工工艺 锚杆类型及其设置锚杆:25钢筋,L=3.0m,锚杆间距按设计要求施做。钻孔:采用风钻(YT-28型),孔眼方向深度和布设按设计规定,其方向垂直于岩层层面。 锚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A、检查锚杆类型,规格,质量及其性能是否与设计相符。B、根据锚杆类型,规格及围岩情况准备钻孔机具。C、采用砂浆锚杆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制做杆体并整直和除锈。杆体外露端加工成螺纹,以便安装螺母,在杆体每隔1米安放隔离件,以使杆体在孔内居中,保证有足够的保护层。图3-1 锚喷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图 钻孔精度要求表3.3-1 钻孔精度表项 目精 度孔位偏差100mm孔 深0,100mm孔 径不小于35mm 锚杆安装锚杆注浆安装前须先做好材料、机具、脚手平台和场地准备工作,注浆材料中水泥标号不小于425,砂子粒径小于3mm,并须过筛,胶骨比1:0.51:1,水灰比0.40.45。砂浆锚杆作业程序是:先注浆,后放锚杆,具体操作是:先将水注入砂浆泵内,水占泵体积的三分之二,并倒入少量砂浆,初压水和稀浆湿润管路,然后再将已调好的砂浆倒入泵内。将注浆管插至锚杆眼底,将泵盖压紧密封,一切就绪后,慢慢打开阀门开始注浆。在压力推动下,水在前,砂浆在后,水湿润泵体和管路,引导砂浆进入锚孔中,随着砂浆不断压入孔底,注浆管跟着缓缓退出眼孔,直至砂浆注满眼孔后,立即把锚杆插入眼孔,接着用推、捶击方法,把锚杆插至眼底。然后用木楔堵塞眼口,防止砂浆流失。注浆压力不宜过大,保持在0.2MPa为好。压注砂浆时,必须密切注视压力表,发现压力过高,须立即停止注浆,排除堵塞。锚杆孔中必须注满砂浆,发现不满须拨出锚杆重新注浆。注浆管严禁对人放置,以防止高压喷出物射击伤人。使用掺速凝剂砂浆时,一次拌制砂浆数量不应多于3个孔,以免时间过长,使砂浆在泵、管中凝结。注浆完成后,应及时清洗、整理注浆用具,除掉砂浆凝聚物,为下次使用创造条件。(2)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湿喷是将骨料、水泥和水按设计比例拌合均匀,用湿喷射机压送到喷头处,再在喷头上添加速凝剂后喷出。其工艺流程见下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外加剂压缩空气细骨料粗骨料水泥水搅拌机速凝剂湿喷混凝土运输车喷嘴图3- 2 锚喷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图喷射前施工准备A、检查受喷面轮廓尺寸,并进行修整,使之符合设计要求,若有松散土块,须清除干净。B、用高压风或水(地质差不用)清洗喷面。C、备好工作平台,防护用具。D、根据喷射量添加速凝剂,并转动计量泵转盘调节好速凝剂的用量。E、接好电源及风管、喷管、速凝管等。F、检查喷射机的转子、振动器、计量泵及安全阀、压力表是否完好,并进行试运转。G、向喷射机的料斗加入约半料斗砂浆(配合比由试验室确定),开动主电机将砂浆转入转子腔和气料混合仓。喷射作业A、严格按以下顺序进行操作打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启动速凝剂计量泵、主电机、振动器向料斗加混凝土。B、开机后注意观察风压,起始风压达到0.5MPa,才能开始操作,并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C、混凝土拌合要充分,直径大于15mm的粗骨料及时清除。D、喷嘴与受喷面尽量垂直,两者的距离一般为1.52.0m,对挂有钢筋网的受喷面,喷嘴宜略倾斜,距离也相应减少。E、喷嘴均匀地按螺旋轨迹,分区段(一般不超过6米),自下而上,一圈压半圈,缓慢移动,每圈直径约20cm。若受喷面不平,应先喷凹坑找平。F、停机前,喷射料斗中的混凝土须全部喷完,并严格按以下顺序关机:利用计量泵加水清洗速凝剂管路;再将喷嘴离开受喷面,依次打开主风阀、计量泵电机、主电机,向料斗中加水清洗气料混合仓、混凝土管道,最后关主电机、关主风阀、计量泵、停速凝剂风。G、清理喷射机表面的混凝土。湿喷砼的配合比A、原材料a、水泥: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与速凝剂有较好的相容性,优先采用4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所使用的水泥性能符合国家现行标准。b、砂: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和减少施工操作时的粉尘,以及减少硬化时的收缩裂纹,采用坚硬而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一般大于2.5。c、碎石或卵石:为防止喷射混凝土过程中堵管和减少回弹量,采用坚硬耐久的细石,粒径不宜大于15mm。d、骨料成分和级配:若使用了碱性速凝剂,砂、石、骨料均不得含有活性二氧化硅,以免产生碱骨料反应,引起混凝土开裂,为使喷射混凝土密实和在输送管道中顺畅,砂石骨料级配应按国家标准并经过试验室确认。e、水:为保证喷射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保证强度和稳定性,喷射混凝土用水采用纯净饮用水。f、外加剂的选用减水剂:湿喷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为1013cm,水灰比较大,水泥用量大,加上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易使混凝土喷层产生“干裂”现象,降低喷混凝土的支护能力。为此在拌混凝土时加入高效减水剂,可以在同样坍落度的情况下减少18%以上的水,从而提高支护质量。速凝剂:在喷射混凝土工艺中,加入速凝剂,可以使混凝土喷到受喷面后迅速凝固,从而形成垫层,减少回弹量,增大喷层厚度,同时混凝土迅速凝固后,也可及时形成支护能力。减水剂和速凝剂掺量参照实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各种原材料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B、配合比的设计按上述A所选用的材料,送业主指定的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四、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事项(1)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做出技术交底,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急处理措施。(2)施工中抽水、照明等所配电气设备应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供电线路要用三蕊橡皮线,电线要架空,不得拖拽在地。并经常检查电线和漏电保护器是否完好。(3)必须给每位施工人员配发劳动保护设备。五、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按照开挖轮廓进行开挖,严禁超挖、欠挖。 (2)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也可以在每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圆弧形的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内钢圈作为内侧支撑,防止内模因涨力而变形。(3)模板安装要牢固,以便受力后不易变形,桩位模板须保证冠梁的几何尺寸,支撑绑扎牢固,防止跑模。混凝土浇筑要密实,钢筋搭接及预留长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确保施工安全。(4)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周边地表的监控量测及观察,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发现异常,及时反馈,并制定应对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采用系统管理、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层层把关的施工质量管理理念,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副经理梁凯为领导的质量监督小组,施工员为施工现场总负责人,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拆模时间等技术参数进行控制。现场质量管理机构设置见图组 长:梁凯副组长:蒋华副组长:匡祥辉质量管理马和瑞任明技术管理纪振华夏伟测量管理杨国华杨材料管理党永漳马施工管理董荣明刘试验管理张小虎张资料管理陈伟梁丹计量管理梁丹蒋华现场质量管理机构图具体要求见下表: 主要施工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值检查方法1开挖平整度20mm水准仪、卡尺2锚杆插入长度允许偏差30mm尺量3锚杆位置,孔深50mm经纬仪、钢尺4钢筋网搭接长度25mm尺量5混凝土平整度现浇8mm尺量喷射20mm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及有关规定执行,为保证本工程的安全施工,项目部特设安全文明管理机构,由项目经理李增理任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现场副经理梁凯任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项目副经理、专职安全员、各班组负责人组成。组 长:李增理副组长:梁凯副组长:党运旺安全管理蒋 华设备管理 马和瑞器具管理党永漳施工管理匡祥辉人员管理梁 丹临电管理梁多来技术管理夏 伟安全管理机构图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紧扣,人人负责。健全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制度,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由专职安全员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经济手段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工伤事故发生。安全生产管理既依靠操作人员的自觉行为,更依靠严明的奖罚制度,对违章者实行经济处罚,对安全生产做得好的予以奖励,激发施工人员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的热情。3、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利用墙板、标语、横幅、会议等形式,由专职安全员具体负责,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使全员都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做到“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伤害自己”,从而达到全员对安全生产负责。八、雨季施工1、施工现场要做好排水通道,基坑底部要留集水坑;2、低压变压器和照明灯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4、排水通道主要依靠道路的雨水口排水,在进场后要对道路雨水管道进行疏通,保证管道通畅;5、频繁收集天气信息资料,大雨来时要马上组织人员及时疏导地表滞水;总指挥 现场救援组事后协调组组员蒋华组员夏伟组员杨组员梁丹组员张组员马组员任明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夏伟出草事故具体处理方案,并督导落实;马和瑞负责实施遇险人员的抢救工作;张小虎负责事故抢险过程中的内部联络工作。事后协调组:党永漳负责事故的内外、上下协调工作;任明负责遇险人员的运送以及相关设备的调运;杨国华负责遇险人员家属的联络及沟通;梁丹负责配合医院进行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疗养。2、事故调查处理程序(1)速向主管上级及地方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现场发生伤亡事故,负伤者或最先发现的人必须立即报告领工员、工地负责人或项目领导。各级领导接到此类通知后,都应逐级上报。重大事故发生后,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检查、劳动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h内将事故概况写成书面报告,向上级主管安全部门和当地劳动、公安、检查、工会等部门汇报。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者的姓名、年龄、工种、身份(正式工还是合同工、临时工),事故发生原因及简要经过,事故造成的损失程度等。如有隐瞒不报、弄虚或故意拖延不报的,要对责任者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2)组织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指挥有关人员抢救伤员,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防止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