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课件.ppt_第1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课件.ppt_第2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课件.ppt_第3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课件.ppt_第4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舟记,导语,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你一定觉得很惊奇吧?这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核舟图,整体阅读课文,注意以下内容:,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2、查字典,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解释意义,用笔标出疑难句子。,思考并讨论:,1、核舟大小如何?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排这些人和物的?,学习课文第一段,想一想:,1、本段的大概内容如何?概括介绍明雕刻匠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和核舟的来历。2、本段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匠师技艺的高超?(1)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学习课文第二段,想一想:,1、本段的主要内容如何?是如何具体说明的?从此可以看出来说明的顺序如何?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雕刻了哪些东西。作者先说了船舱的顶部的情况,又描写了船舱两旁有些什么,从此可以看出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2、本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这段主要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有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东西,都各有其数,读来一目了然。,学习课文第三段,想一想:,1、这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2、作者在写船头三人时,重点写的是谁?为什么?重点写了苏东坡。因为在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雕刻者刻得仔细,所以作者写得就细腻,其他两人则相对简略些。其次,因核舟的雕刻主题为“盖大苏泛赤壁云”,所以苏轼应为主要人物。,3、从哪些地方看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例如:东坡的外貌刻画;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佛印所挂念珠之描述等都可看出。,学习课文第四段,想一想:,1、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拟人:船尾横卧一楫。比喻:居右者椎髻仰面。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2、联系原文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横卧一楫。5)为字共三十有四。6)苏、黄共阅一手卷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也就是说,数词+名词。而现代汉语中则有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形式。,学习课文第四段,想一想:,3、本段文字说明舟尾的情况是怎样布局的呢?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居右者”和“居左者”。4、本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一舟子“若啸呼状”,显得悠然自得;另一舟子“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显得从容自若。两舟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自由自在的气氛。加上舟尾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有楫同无楫,有舟子同无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学习课文第五、六段,想一想:,这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