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一、培训内容: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二、培训目的:使工作人员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 三、培训对象:实验室全体人员。四、培训内容:实验室经常使用许多化学药品、电气设备、高压气等,所用的化学药品多数具有毒性或易燃易爆等性质,实验过程中有时也会产生有毒气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或危险性,因此实验室各级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注意防火,在用电、化学危险物品、微生物等方面一定要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 (一)防止中毒1.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对毒物、化学品以及易制毒品的保管。2.在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和饮料。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不得用烧杯或其他实验用具喝水或烹煮。3.严禁擅自将毒品、化学品携带出实验室,或带往家中或其他生活场所,不得将非食品放在食品架上。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必要时要漱口。4.使用化学品前应核对标签,无标签的化学品应及时处理。凡不需要的化学品应退回库房,不得积存在实验室内。5.毒物或其溶液耳朵容器应有标签,且标明有毒,严禁使用无标签的容器。6.实验室所用的毒物应设置使用登记本认真实行使用登记制度。对常用的毒物应记载其毒性,中毒症状与急救办法,室内工作人员均应熟知。7.非工作人员不得无故进入实验区,所有人员在各一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遮盖前身的长袖隔离服或长袖长身的工作服。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8.实验工作区内的用后废弃物品存量不要太大。具危险性的液体如酸或碱性液体应放在视平线下。较大的废弃物容器应靠近地面存放。(二)防止火灾1.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吸烟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2.实验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大功率实验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严禁与照明线共用,谨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 3.实验室必须配备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消防材料,如灭火器,湿抹布等,实验室内不要保存大量易燃物质,少量的也要加塞密封,远离火源、电源、热源,置阴凉处。4.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本室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可燃性试剂均不得用火加热,蒸馏或回流易燃物质如乙醚,要远离火源,瓶内液体不得超过一半容量,以免暴沸而引起起火。5.实验室的出口和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品、垃圾、装置、或设备。注意:无论任何时间、何种原因都不得阻塞通往灭火器、火警箱、或出口的道路。 6.每日值班人员或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要负责水、电、气体、仪器、门窗的安全检查。7.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当两者比例达到爆炸极限时,受到热源(如电火花)的诱发,就会引起爆炸。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8.对实验中常使用高压储气钢瓶和压力装置,需掌握有关常识和操作规程。高压钢瓶必须做到专瓶专用;气瓶应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易燃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 5 米;气瓶搬运要轻要稳,放置要牢靠;各种气压表一般不得混用;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以防倒灌;开启气门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钢瓶中气体的识别(颜色相同时要看钢瓶上的气体名称)氧气瓶:天蓝色 氢气瓶:深绿色氮气瓶:黑色 纯氩气瓶 :灰色氦气瓶 :棕色 压缩空气 :黑色氨气瓶:黄色 二氧化碳气瓶:黑色乙炔气瓶:白色 氯气瓶:草绿实验室如果着火不要惊慌,首先应发出警报,然后尽快把火源周围的易燃物品转移,最后采用相应的手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若火势已经蔓延,应立即通知消防安全部门,切断所有电源,疏散人员物资,清理通道,便于消防人员进入。常用紧急灭火方法:1在可燃液体燃着时,应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器,防止扩大燃烧。若着火面积较小,可用抹布、湿布、铁片或沙土覆盖,隔绝空气使之熄灭。但覆盖时要轻,避免碰坏或打翻盛有易燃溶剂的玻璃器皿,导致更多的溶剂流出而再着火。 2酒精及他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3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应用石棉布或砂土扑灭。绝对不能用水,否则反而会扩大燃烧面积。 4金属钠着火时,可把砂子倒在它的上面。 5导线着火时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切断电源或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6衣服烧着时切忌奔走,可用衣服、大衣等包裹身体或躺在地上滚动,以灭火。 (三)防止腐蚀、化学灼伤、烫伤化学腐蚀主要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吸入有毒物质的蒸汽;有毒物质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吃进被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或饮料,品尝或误食有毒药品。化学灼伤、烫伤则是因为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酸强碱等引起的局部外伤。实验室应建立预防措施,备有完善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防毒面罩,防护眼镜以及急救药物,如医用酒精,碘酒,止血粉,创可贴,烫伤药,纱布,棉签等,使用危险药品时,应戴上防护眼镜和口罩。(四)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2.严禁随意将菌、毒种置于非菌、毒种专用保存场所,应做到三专(专室、专柜、专锁)。菌、毒种库由2名保管人员双锁管理,铁门与锁必须牢固有效,发现损坏须及时报修。未经各科室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将钥匙委托他人代管。3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进入实验室工作衣、帽、鞋必须穿戴整齐。4在进行高压、干燥、消毒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蒸馏易挥发、易燃液体时,不准直接加热,应置水浴锅上进行,试验过程中如产生毒气时应在避毒柜内操作。5工作完毕,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可用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6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染菌带毒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实验室急救 在实验过程中不慎发生受伤事故,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1受玻璃割伤及其他机械损伤:首先必须检查伤口内有无玻璃或金属等物碎片,然后用硼酸水洗净,再擦碘酒或紫药水,必要时用纱布包扎。若伤口较大或过深而大量出血,应迅速在伤口上部和下部扎紧血管止血,立即到医院诊治。 2烫伤:一般用浓的(9095)酒精消毒后,涂上苦味酸软膏。如果伤处红痛或红肿(一级灼伤),可用橄榄油或用棉花沾酒精敷盖伤处;若皮肤起泡(二级灼伤),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铬伤处皮肤呈棕色或黑色(三级灼伤),应用干燥而无菌的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急送医院治疗。 3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钠、钾等触及皮肤而引起灼伤时,要先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5乙酸溶液或2乙酸溶液涂洗。 4强酸、溴等触及皮肤而致灼伤时,应立即用大量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1框青春飞扬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6.2 菱形的性质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说课稿(湘教版)
- Unit 1 Family:Topic Talk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分析带答案详解(基础题)
- 渠道除险加固工程方案(3篇)
- 本册综合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青岛版(六三制)
- 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 桥梁接线工程结算方案(3篇)
- 暖通施工工程方案(3篇)
- 承包合同煤巷机掘施工承包合同2篇
- 初中英语单词表(For-Junior)2182个 带音标
-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财务工作内部培训课件
-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 10180-2016)
- 网络安全意识培训
- 建筑艺术赏析(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 无人机理论知识无人机理论基础
- 医院检验科质量手册
- 农业科技在2024年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 护理不良事件警示教育(新)
- 人生规划和人生定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