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乐府民歌,爱莲说,【宋】周敦颐,教学目标,1、掌握“蕃”“濯”“鲜”等实词意义和“之”的用法。2、通过诵读、背诵理解作者借莲花所寄寓的感情。3、领会菊和牡丹对莲的作用。,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周敦颐,翻译课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多,仅仅,取消独立性,洗涤,长枝,立,树立,从,自从,指梗中空,没有阻隔,生蔓,却,妖媚,xi亲近而不庄重,沾染,更,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认为,爱菊花,听说,当然,少,唉,表判断、是,和我相同的有什么人,第二段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分析课文,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可亵玩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还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请将匹配的相应的字母填入相应的地方。(莲的特征人的品质),A,H,B,E,F,G,D,C,A莲B出淤泥而不染C中通外直D不蔓不枝E濯清莲而不妖F香远益清G亭亭净植H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小结: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君子的高尚品质,托物言志,1、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2、作者还写了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水陆草木之花菊牡丹,可爱者甚蕃,陶渊明独爱,世人甚爱,写作方法探究,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菊,牡丹,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衬托写法,衬托莲花的美好,正衬,反衬,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4、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菊,牡丹,隐逸者,富贵者,惜,厌,“托物言志”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莲,君子,爱,生态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菊,隐逸,惜,牡丹,富贵,厌,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赏析句子,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如何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世人甚爱牡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哪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结,作者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抒发了对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背诵,反馈练习:1、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例:我喜爱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2、以你对牡丹、菊花的独特认识,试模仿爱莲说的写法,写一篇牡丹赞或爱菊说。,一、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濯清莲而不妖()A、妖艳B、妖怪C、美丽而不端庄,C,2、香远益清()A、更加B、有意C、益处,A,3、亭亭净植()A、亭子B、耸立的样子C、美丽的姿态,B,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A、玩耍B、玩弄C、游玩,B,5、花之隐逸者也()A、隐居B、隐藏C、逃跑,A,6、花之君子者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 泵考试题及答案
- 中日文化交流史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年度建材环保性能第三方检测与认证合同范本
- 2025版售楼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政府机关节能型电脑采购服务协议
- 2025版生猪养殖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管合同
- 2025年图书店铺股权转让及版权合作框架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标准教育项目委托代理合同
- 2025年商铺租赁合同范本涵盖租赁期限及租金调整机制
- T-CITSA 57-2025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主数据标准
- 住院病人防止走失课件
- 2025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45767-2025氮化硅陶瓷基片
- 202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及答案
- 《化工安全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主持人妆 男主持人上镜妆
- 安全伴我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2423.18-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 医院总务设备科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