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_第1页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_第2页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_第3页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_第4页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科版九年级上卷物理教案第十二章温度和物质状态的变化第一节温度和温度计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 .理解温度的概念2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二、能力目标1 .通过观察、描述温度计的结构、范围、最小尺度值和单位,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现物理知识能力2 .通过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了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培养实验能力三、德育目标1 .通过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知识欲望,使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的道理2 .使用玻璃器具时轻轻放置,培养学生珍惜公共财产的良好品行和正确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教育要点应用温度计准确测量液体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教育难点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教育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探讨法教具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试管、投影仪、插图、热水、冷水、温水、广口瓶、橡胶塞、细玻璃管会话时间表一个小时的课教育过程一、创设情况,引入课题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学会了用火,开始了人类的文明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还缺少热的利用。 在物理学中,与冷和热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从这门课中学习了一些热现象,并开始研究。 大家想知道什么样的内容二、进入新课程什么是温度?生b我们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寒冷、炎热,有可靠的感觉吗?“生丙”用什么仪器测量温度?现在问题提出来了,大家讨论一下,看能不能解决“生甲”我们称物体冷热程度为温度用“生乙”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必须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师既然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可靠,怎么验证呢“生甲”在寒冷的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会感到冷,而从外面进入房间的人会感到温暖我们在实验中也能得到想一想“生丙”我们将左手放入加热水的烧杯中,右手放入加冷水的烧杯中,同时拔出手放入热水烧杯中。 这个时候,左手可以感觉到温暖,右手可以感觉到温暖。同一杯子的双手感觉不一样。 这表明人们的感觉只能粗略地区分温度。 为了准确地确定和测量温度,必须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1 .温度计师我们用桌子上的东西做温度计。 在广口瓶里放入有色的水,加上橡胶塞,在橡胶塞里放入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加热细玻璃管的端部,放出玻璃管内的空气,用橡胶塞压住瓶口。 大家完成后,将广口瓶放入热水中,仔细观察细水柱的位置,放入冷水中观察水柱的位置,得出结论。放入热水中,细管水柱上升生b放入冷水中,细管水柱下降“生丙”或许是因为液体的热膨胀收缩了是的,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膨胀收缩规律制作的。 有些东西含有酒精、煤油和汞。 现在看插图和投影,认出来。 (幻灯片文本图4.13,插图温度计的结构)。教师指导,学生互相讨论在生甲幻灯片中,甲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乙是体温计,丙是寒暑表.温度计的基本结构:玻璃盒、液泡、毛细管(内径细、粗细均匀)、温度计的使用、液体、刻度、符号生c温度计的符号是c,表示摄氏温度生乙甲图范围为-20 110 ,最高温度为110 ,最低温度为-20 ,分度为1 .乙图范围为35 - 42 ,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35,分度值为0.1 .标绘范围为-30 - 50 、最高温度为50、最低温度为- 30、分度为1 .师怎样才能正确读取测得的温度,不破损温度计? 测量的液体温度是否超过微波炉?想一想生甲正确读取测量的温度,必须看范围和分度值如果测得的温度过高,温度就会超过温度计的范围而无法测得,温度计中的液体可能会使温度计膨胀测定的温度过低时,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时,温度无法测定寒暑表测得的最高温度为50 ,最低温度为-30 ,分度为1 ,主要取决于我国许多地区多年的温度范围。体温计测定的最高温度为42 ,最低温度为35 ,分度为0.1 ,由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决定。用实验用温度计测定的最高温度为110 、最低温度为-20 、分度值为1 ,由实验中测定的范围决定师学生们经常回答,学生们也注意到温度计上有c (或),表示摄氏温度,想知道什么? 快交上去,让大家解决!生甲是什么意思?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生丙”用什么符号表示温度?“生丁”怎么读温度?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师请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生甲是摄氏温度单位的符号,读作摄氏生乙温度用符号t表示.摄氏温度通过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分为0 、沸水的温度分为100 、将0 和100 之间分为100等分来规定,分别表示1 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 左右,读作“37度”。北京一月的平均气温为-4.7 ,读作负4.7度或负4.7度师大家回答得很好。 摄氏温度是温度的尺度方法,温度的尺度方法除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所以先研究摄氏温度吧2 .摄氏温度(板书)师我们看看P71考虑议案,考虑能否填补空白沸水的温度是100 生乙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生丙”人的体温是37 生丁我国最低气温为-52.3 (漠河町)鸽子的体温是42 生己南极(1983年)的最低气温为-89.2 生庚火箭燃烧室内气体约3400 生辣液态氮沸点-195.8 师同学们仔细回答,鼓掌鼓励。 我们家庭和医院常用的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仔细看画,思考,提出问题生甲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结构有什么不同?生乙体温计的结构有什么特点?生丙体温计可以读取人体的温度,但实验室用体温计不行。 为什么?为什么在使用“生丁”体温计之前摆动?出了问题,大家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体温计中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细,在玻璃泡和直接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收缩口玻璃管非常细,因此玻璃管内水银稍微膨胀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明显变化,因此更准确读取体温计的显示数据后,离开人体,水银冷却收缩,水银柱被收缩口切断,无法恢复玻璃泡沫,因此指示了原来的温度离开人体的话,水银会冷却收缩,水银柱在收缩口处断裂,不能返回玻璃泡沫,因此使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甩下,使水银再次回到玻璃泡沫中才能使用。 不那样的话,温度是不准确的。3 .体温计板书师同学们对体温计了解很多,被使用着。 一般温度计怎样正确使用? 请大家一起看图考虑议案想一想生甲首图的错误是将温度计玻璃泡沫放在容器底部第二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的泡沫位于容器侧壁.第三图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泡浸入液体中.在生丁中,如果不等待温度计显示数稳定,则也有可能发生读取错误.读生戊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使用温度计时可能发生的错误是,即使读取温度计的显示数,眼睛也看不见师我知道使用温度计是常见的错误,怎么正确使用温度计呢?生甲应识别温度计的范围、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测定时温度计玻璃的泡沫全部浸在被测定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的底部或容器的壁面.温度计的玻璃泡泡浸入被检液后,请等一会儿。 温度计的显示数量稳定后读取读了“生丁”,玻璃泡留在被检液中,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上面平行三、总结在本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结构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本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希望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四、部署工作p13阅读科学世界p14手动脑学物理: 1、2、3、4手动脑学物理练习题的参考解答1 .寻找温度单位的错误说法,不仅限于电视和报纸,还有各种书籍和大人们在各种公开场合的发言。 比如,今天的气温是18度2 .提示:关于地球表面的最低、最高温度和地点、时间问题,不一定限于地理书的回答,既可以是学生调查的最新资料,也可以与地理书的其他说法不同3 .科学家们把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 以t表示,单位为开尔文,简称为k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关系为T=t 273.15 K4 .请参阅本章参考资料5五、板书设计1 .温度计2 .摄氏温度3 .体温计第二节熔融凝固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 .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 .了解物质的固体和液体之间可以转化3 .了解熔融、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与非晶质的区别4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能力目标1 .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凝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 .通过探索固体溶解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来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3、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像、利用图像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 .通过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注,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感情2、通过实验培养克服学生实践和勇敢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教育要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凝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实验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教育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分析总结,总结固体融解时温度变化规律,用图像表示教育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探讨法教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两根、波浪、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会话时间表一个小时的课教育过程一、创设情况,提出问题,引进新课程师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成了水。 炎热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消失了。 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从这个课学习。 在你的小学自然常识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自然界的物质始终以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形态存在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生丙”的物质状态不一定。 物体温度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变化大家都回答得很好。 的确,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通常是固体的铝、铜、铁等金属,即使在高温下也是液体,变成气体通常是气体的氧气、氮气、氢气等,温度低的话是液体,变成固体。 水变成冰,冰融化变成水是什么过程?“生甲”物质从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熔融(melting )冰融化,水融化的过程“生丙”物质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生丁水结冰是凝固过程师我们在这个课程中研究物质的熔融和凝固与什么样的要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 .熔融和凝固(板书)物质从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熔融(melting ),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称为凝固(solidification )。固体溶解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师在不同物质由固体变为液体的熔融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吗?“生甲”应该不同生乙固体的铝、铜、铁等金属在高温下变成液体。 冰融化成水的温度不太高“生丙”在高温和低温下变成液体,也需要加热物质吗?在“生丁”的溶解过程中必须加热,物质必须吸收热量生戊在熔融中加热物质,温度会上升还是不会变化?师现提出固体融化时温度如何变化的问题,相互讨论,利用桌上仪器通过研究实验解决。 首先制定了计划和方案。提案1将几个放入波浪的试管放入放入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烧杯和水通过波浪缓慢加热,搅拌。 如教科书的图4.21所示,观察温度计的测定值和波的状态变化,温度达到40 时,每1 min记录一次温度,波完全熔化后记录45次。 填表建议2将石蜡放入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将石蜡均匀缓慢加热。 教科书图4.21这样的装置中,观察了温度计的测定值和石蜡的状态变化。 温度达到40 后,每1 min记录一次温度,石蜡完全熔化后记录45次。 填表师两个方案都可以,都可以实行。 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方案进行实验。 让我们先看看挂图。 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看完后,开始分组实验,发表说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让学生们根据波浪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验,分析波浪和石蜡的熔融过程有什么特点。 你能从中找到什么法则?“生甲”对波进行加热,波的温度持续上升,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融,熔融的过程中还在继续加热,波的温度保持48 ,完全熔融后温度持续上升。生乙加热石蜡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