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实心砖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混凝土实心砖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混凝土实心砖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混凝土实心砖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为确保试验人员对有关砖的相关性能检测准确执行,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实心砖。二、引用标准与规范混凝土实心砖 GB/T 21144-2007砌墙砖试验方法 GB/T 2542-2012 3、 仪器设备XZ-SS-18 ZK-1砖用卡尺XZ-LX-11 TYA-2000压力试验机XZ-SS-11 101-3A型鼓风干燥箱XZ-SS-19 JM-BJS30kg电子秤XZ-SS-20 钢直尺四、检测程序1、尺寸偏差1.1测量方法:长度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宽度应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高度应在两个条面的中间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当被测处有缺损或凸出时,可在其旁边测量,但应选择不利的一侧。精确至0.5mm。1.2 结果表示:每一方向尺寸以两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2、外观质量: 2.1缺损2.1.1缺棱掉角在砖上造成的破损程度,以破损部分对长、宽、高三个棱边的投影尺寸来度量,称为破坏尺寸。2.1.2缺损造成的破坏面,是指缺损部分对条、顶面的投影面积,空心砖内壁残缺及肋残缺尺寸,以长度方向的投影尺寸来度量。2.2裂纹2.2.1裂纹分为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三种,以被测方向的投影长度表示。如果裂纹从一个面延伸至其他面上时,则累计其延伸的投影长度。2.2.2多孔砖的孔洞与裂纹相通时,将孔洞包括在内一并测量,以三个方向分别测得的最长裂纹作为测量结果。2.3弯曲2.3.1弯曲分别在大面和条面上测量,测量时将砖用卡尺的两支脚沿棱边两端放置,择其弯曲最大处将垂直尺推至砖面,但不应将因杂质或碰伤造成的凹处计算在内。2.3.2以弯曲中测得的较大者作为测量结果。2.4杂质凸出高度:杂质距砖面的最大距离表示。测量将砖用卡尺的两支脚置于凸出两边的砖平面上,以垂直尺测量。2.5色差:装饰面朝上随机分两排并列,在自然光下距离砖样2m处目测。2.6结果处理:外观测量结果以mm为单位,不足1mm者,按1mm计。3、块体密度3.1试样数量:3块3.2试验步骤:3.2.1根据分类,外形为完整直角六面体的块材,长度在条面的中间、宽度在顶面的中间、高度在顶面的中间测量。每项在对应两面各测一次,取平均值,精确至1mm。3.2.2辅助砌块和异性砌块,长度、宽度和高度应测量块材相应位置的最大尺寸,精确至1mm。特殊标注部位的尺寸也应测量,精确至1mm;块材外形非完全对称时,至少应在块材对立面的两个位置上进行全面的尺寸测量,并草绘或拍下测量位置的图片。3.2.3将试件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1055温度下至少干燥24h,然后每间隔2h称量一次,直至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后一次称量的0.2%为止。3.2.4待试件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冷却至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0后取出,立即称其绝干质量m,精确至0.005kg。3.3结果计算每个试件的密度如下计算,精确至10kg/m3。块体密度以三个试件块体密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0kg/m3。 式中:试件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m试件的绝干质量,单位为千克(kg);V试件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4、抗压强度4.1 试件数量:10块4.2试件制备:4.2.1高度40mm、90mm的混凝土砖试样制备4.2.1.1将试样切断或锯成两个半截砖,断开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90mm,如果不足90mm,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4.2.1.2在试样制备平台上,将已断开的两个半截砖的坐浆面用不滴水的湿抹布擦拭后,以断口相反方向叠放,两者中间抹以厚度不超过5mm、用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净浆粘结,水、灰比不大于0.3,上下两面用厚度不超过3mm的同种水泥浆抹平。制成的试件上下两面须相互平行,并垂直于侧面。4.2.2高度90mm的混凝土砖的试样制备试样制作采用坐浆法操作。即将玻璃板置于试样制备平台上,其上铺一张湿的垫纸,纸上铺一层厚度不超过3mm的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净浆,在将试样的坐浆面用湿抹布湿润后,将受压面平稳地坐放在水泥浆上,在另一受压面上稍加压力,使整个水泥层与砖受压面相互粘结,砖的侧面应垂直于玻璃板。待水泥浆适当凝固后,连同玻璃板翻放在另一铺纸放浆的玻璃板上,再进行坐浆,用水平尺校正好玻璃板的水平。4.3试样养护制成的抹面试样应置于不低于205的不通风室内养护不少于3d再进行试验。4.4试验步骤4.4.1测量每个试样连接面或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4.4.2将试样平放在加压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压面加荷。加荷速度以4kN/S-6kN/S为宜,直至试样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4.5结果计算与评定4.5.1每块试样的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MPa。 式中:R试件的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L受压面长度,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