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人教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人教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人教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人教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人教版) 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情景,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南国风光。(一)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段落和语句体会“鸟的天堂”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风光的美丽,积累、运用语言。(二)教学难点:抓住重点段落和语句体会“鸟的天堂”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学习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搜集鸟的天堂的图片资料,在百度中搜索鸟的天堂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鸟的天堂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三、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边读边想象鸟的天堂的画面,感受南国风光,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惊醒描写的表达方法四、 教学方法课文的语言优美。非常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开展拓展性活动,让学生真正融入文本中。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1.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天堂应该是什么样子?交流,那鸟的天堂呢?你想象一下鸟在那里会怎样生活?今天,老师带带大家去鸟的天堂游览一番,好吗?2. 交流自己查找的资料3. (出示图片)4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鸟多 自由)二、 教学过程(一) 检查预习1. 小组检查课文朗读情况2. 小组检查生字词语认读3. 读得正确流利的组长画星4. 教师检查预习,看看这些生词你会读了吗?(出示课件)5.读得很好,那么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解决。(二) 初读课文,理清顺序。1.把这些词语放在课文中你还会读吗?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跟我一起听他读,看他们字音读得准不准?边听边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课文第6、7、8段的有关段落(三) 品读课文,感受特点1.认真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小鸟是怎样在天堂里生活的? 边读边划出有关的句子,认真读一读,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生汇报。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2.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教师读,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齐读。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四)看图片指导朗读过渡:是啊,正因为这棵枝干茂盛的大榕树,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同时,这里的人们与鸟儿和谐相处,所以,这里成为了鸟的天堂。那小鸟在这里怎样生活的?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体会到的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5.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再回到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再次指导读6、7、8自然段(五) 交流 朗读感悟过渡:是呀,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 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好?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读一读你自己喜欢的部分。指导感情朗读,并体会领悟作者在表达中饱含的感情(2)走近作家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六)拓展阅读鸟的天堂田汉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这首诗,是著名的剧作家田汉同志1962年到新会,游览鸟的天堂时即兴而作。(七)巩固检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 )。( 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对大榕树的称呼。2.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教学总结】鸟的天堂一课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副其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前,我深挖课文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明确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原因:其一,是因为生态环境好(榕树很大,很茂盛,周围是河流,气候适宜。);其二,是因为这儿的人好(农民不许人捉它们。)同时生态环境好又有人为的因素。在教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一、课前查找资料,初步感知生态美。课前查找资料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变其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巴金先生写作的鸟的天堂原文,鸟的天堂所在地,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形成的时间,老百姓是怎样保护它的,以及作为保护区和游览胜地,鸟的天堂的现在的情景。同学们对鸟的天堂了解地越多就越喜欢这鸟的天堂,这就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情感基础。同学们所查找的资料不是独自享用,而是和其他小伙伴交流分享,这样他们的知识宝库又有了新的内容,头脑中初步建立了这样的概念:鸟的天堂是美的,这美是人为的创造出来,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创造生态美。二、课中品读体味,深入感受生态美。鸟的天堂一文内容写的非常美,语言也非常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然而这一切的美的根源是来自于生态环境的美!为让这美的生态图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