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PPT课件_第1页
明治维新PPT课件_第2页
明治维新PPT课件_第3页
明治维新PPT课件_第4页
明治维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本明治维新,.,2,一明治维新的性质,1、商品经济:是否如同16世纪西欧已发生“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已出现以专业化、分工为特征的织屋;织屋中已存在雇佣劳动商人资本的发展2、资产阶级:阶级不存,革命焉附?下级武士倒幕维新运动的领导力量豪农豪商倒幕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3、农民暴动:突出明治维新的革命色彩,.,3,4、文化上,学术思想流派活跃,朱子学面临严重挑战。(1)古学派:山鹿素行:举起“圣学”旗号,抨击朱子学“诬世惑民”;伊藤仁斋:发现宋儒以佛老曲解孔孟原意,埋头重释孔孟古义,“古义学之父”;荻生徂徕:先王之道仅存于六经中,朱熹解释除论语外,其余过度诠释而失去本义。主张先王之道以安天下为务,应该建法度、衣食足、立制度,削弱儒学道德意义,而发挥其经世致用的作用。,.,4,(2)兰学:德川时代的西洋学,因借助荷兰语学习近代欧洲的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和数理化等自然科学而得名。锁国后保留长期出岛的荷兰馆享保年间(1716-1736),“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解禁西洋图书,为兰学滥觞打开方便之门。1716年制造浑天仪,1744年设立天文台,为兰学发展奠定基础。1774年前野良泽把荷兰文解剖学翻译成解体新书,标志着兰学的正式形成。注意:兰学与汉学的关系,.,5,4、对外关系上:佩利叩关(1853年6月浦贺)重返日本1854年2月神奈川条约(日美亲善条约1854年3月31日)规定: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函馆两港,为美国船只提供粮食、淡水和煤炭等必需品;美国可在此派驻领事并享有最惠国待遇等。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的“锁国”体制开始崩溃。,.,6,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MatthewPerry),.,7,佩利叩关,.,8,丑化的佩利,.,9,佩利,.,10,佩利的“黑船”,.,11,佩利在船上款待日本专员,.,12,佩利把美国总统的信交给日本人,.,13,二、日本的开港过程,1、“和亲条约”阶段(1854.3-1856.8)英俄荷相继与日本签订类似条约,开放范围限制在补充煤炭、淡水、视频和救护遇难海员,建立邦交关系,但未签署正式通商条约2、通商条约阶段(1856.9-1858.9)哈里斯安政五国条约加深了幕府统治危机,使幕府200多年的禁教锁国体制彻底崩溃。3、降低关税阶段(1865.11-1866.5)关税一律定为5%,自由贸易原则在日本畅通无阻,进一步加深了日本的社会矛盾与统治危机,.,14,三开港后国内矛盾的激化,1、条约“敕许”问题老中堀田正睦在1856年请示天皇,自毁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中天皇不许过问政治的规定;大老井伊直弼1858年未得敕许就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加剧幕府与天皇的对立。,.,15,三开港后国内矛盾的激化,2、将军继嗣问题德川家定井伊直弼德川庆福萨摩藩一桥庆喜“安政大狱”(1858-1859)处死横议武士“樱田门外事件”(1860)刺死井伊直弼“公武合体”政策(1860.8)压制攘夷派“坂下门外事件”(1862年)攘夷派反击,幕府温和派安藤信正,中下级武士,幕府强硬派井伊直弼,.,16,四、从尊王攘夷到武力倒幕,“全国大攘夷(下关战争)1863.5-1864.9(萨英战争)1863.7八一八政变1863.8.18(天皇勒令攘夷派离开京都)池田屋事件1864.6(幕府将桀骜不驯的尊攘派扫荡干净)禁门之变1864.7(长州藩报复性讨伐幕府)第一次征长战争1864.7-12长州藩保守派投降第二次征长战争1866.1-12萨长同盟大政奉还1867,孝明天皇,长州藩,德川庆喜,+萨摩藩,.,17,大政奉还,.,18,武力倒幕戊辰战争1868.11869.5,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新政府军与幕府军之间的战争。因发生于1868年(戊辰年),故称。是年1月3日,天皇睦仁宣布王政复古。26日,德川庆喜派幕府军分别在鸟羽和伏见与新政府军激战,幕府军溃败。4月,政府军兵临江户城下,德川庆喜被迫开城投降。此后,政府军继续征讨东北叛乱诸藩,于10月平定了这一地区。次年3月出兵北海道,5月攻陷幕府残部固守的五棱郭。历时一年半的戊辰战争结束,摧毁了幕府势力,巩固了维新后建立的民族统一国家。特点:鲜明的民主主义意识双方均打着“尊王名分论”的旗帜,.,19,鸟羽、伏见战役,日本倒幕运动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1868年1月26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向京都进军,企图推翻新政府。以大久保利通为首的政府军,在京都南郊的鸟羽、伏见两地大败幕府军,德川庆喜逃回江户,不久投降。这次战役中,日本人民支持反幕联盟军,因而政府军才能打败三倍于已的敌人,取得倒幕运动中这次决定性战役的胜利。,.,20,鸟羽、伏见之战,.,21,日本独立前(英国在长崎的领事馆),.,22,日本独立前(法国在长崎的旅馆),.,23,日本港口的美国商船(明治维新前外国商品涌入日本),.,24,五、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1、改革的准备措施(1)五条誓文日本明治政府的政治纲领。(1868年3月14日)“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有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表现出明治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破旧有之陋习”)和积极学习西方(“求知识于世界”)的决心以及建立议会制度的承诺。,.,25,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约,.,26,木户孝允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以“桂小五郎”之名闻名,为尊王攘夷派中心人物。维新后分别担任总裁局顾问、参与、外国官副知事、待诏院出仕、参议(明治3年6月至7年5月)、特命全权副使、文部卿(明治7年1月至同年5月)、兼内务卿、再度担任参议(明治8年3月至9年3月)、宫内省出仕、内阁顾问等职务,为长州阀之统帅代表者。,艺伎几松,明治后改名木户松子,.,27,(2)同年6月发布政体书:将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吸收美国三权分立制,模仿近代政治形式;立法机关不是民选产生,而是行政官吏的合议机构;高级官员每4年互相轮换一次(3)从京都迁都至江户,7月改成东京,9月改年号为明治,并改制为“一世一元”(一代天皇一个年号)(4)1870年定神道为国教,设立宣教使,发布“神佛分离令”,将日本自古以来的神道作为唯一宗教。设立国家祝祭日。(5)岩仓使团访欧1871.111873.948人(另有59名留学生同行)先后考察12个国家,眼界大开,认识到发展工商业、健全法制、改革教育、移风易俗的重要性。,.,28,岩仓使团,.,29,明治维新(派人访欧),.,30,岩仓使团由横滨出发赴欧考察,.,31,大久保利通(1830年9月26日1878年5月14日),幼名正助,号甲东,后改名利通。生于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原为武士,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政治家,号称东洋的俾斯麦。为了改革翻云覆雨,铁血无情,不论敌友,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只能是灰飞烟灭。他最后被民权志士刺杀身亡,但也成就了明治维新的成功。,.,32,2、废除封建制度的措施,(1)废藩置县原因:农民起义的压力;各藩陷入财政困难;各藩统治体制的瓦解过程:1869年,萨、长、土、肥四藩藩主联名申请“奉还版籍”(将领土与藩民交给政府),新政府命令各藩效仿;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全国划分为3府72县,原藩主定居东京,而由中央政府重新任免知事和县令。1888年确定为3府43县。影响: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摧毁各藩的封建割据势力以及藩主与藩士、领主与农民的主从关系,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33,(2)四民平等新政府正式确定了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允许通婚,并后三者在兵役、纳税等方面大体实现“四民平等”。农工商平民,可称姓,有迁移与择业自由旧藩主与旧公家华族,成为新贵族,拥有很大特权。旧武士士族“秽多”“非人”(废除贱民制的残余)“新平民”,但仍残留歧视限制。华族、士族仍给予家禄1873年“家禄奉还制”,俸禄以公债形式一次性偿清1876年废除所有华族、士族公债,以“金禄公债”为代偿,华族每人得64000多日元,士族仅500日元,消灭了武士的经济基础。影响:等级身份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最大影响即造成武士阶层的没落,引起旧武士的不满与反抗。如西乡隆盛的反抗、萨摩藩武士的报复(暗杀大久保力通),.,34,西乡隆盛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萨摩藩出身,生于下级藩士家庭。自幼受严格武士训练。1844年起任下级官吏。1854年成为开明派藩主岛津齐彬(18091858)的亲信扈从,随其住江户(今东京),参与藩政,并为尊王攘夷运动奔走。1858年幕府兴安政大狱,两次被流放,1864年被召回藩,在京都掌握藩的陆海军实权。同年参与镇压尊王攘夷派的第一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1866年3月在京都同长州藩倒幕派领导人木户孝允等人缔结萨长倒幕联盟密约。1868年1月3日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1873年10月,因坚持征韩论遭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1877年1月,发动西南战争。9月24日兵败,死于鹿儿岛城山。,.,35,改革原因:新政府照搬幕府时代的旧地税制度;新政府废藩时也承接了各藩债务,造成财政困难;江户时代确立的土地制度已持续300年,无法继续保存;农民斗争的压力。改革内容:I.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II.1873年7月公布地税改革条例,规定:土地所有者为纳税人;课税标准从原来不定的收获量改为较为稳定的地价,税率为地价的3%;实物缴纳改为货币缴纳。III.政府还按地税的1/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附加税村费。影响: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权,完善了近代地税形式,巩固了国家财政基础。但课税标准的地价远远高于土地的实际价格,政府目的是使土地税收与原来贡租收入相等而任意定价,农民负担没有减轻,引起反抗地税改革的农民斗争。,(3)地税改革,.,36,3、明治政府的建国三大政策,(1)富国强兵明治维新的最高目的改革军制的提出者:山县有朋。建立兵工厂,引进西方新技术发展军工生产。1872年改兵部省为陆军省和海军省,确立近代军事制度;改革旧军制,1873年颁布征兵令,建立近代常备军并不断补充。向军人灌输忠于天皇的封建思想,发布军人训诫,灌输绝对尊崇天皇的思想,提倡“武士道”精神影响:确立了近代军事制度与近代常备军,大大发展了日本的军事力量,但忠于天皇和武士道精神的灌输使好战的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路线。,.,37,山县有朋(18381922),日本军人,政治家。幼名辰之助,后改小助、小辅。明治维新后改名有朋,号含雪。长洲藩士出身,早年参加“尊王攘夷”活动。历任陆军卿、参军、参谋本部长、内务大臣、农商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首相)。1909年伊藤博文死后,成为日本最有权势的元老,对内阁的交替和重大内政外交问题都有重要影响.他一手打造了现代化的日本“皇军”,开创了日本军部干涉政治的先例,直接参与策划和指挥了对中国清王朝和沙皇俄国的战争并取得胜利。他对日本迅速蹿升为世界军事强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一路狂奔,再不回头,直到毁灭。,.,38,(2)殖产兴业设立官营、半官半商的工厂,大量引进西方机械和科技。1869年首次在东京与横滨间架设电信,使用电报。1871年设立邮政制度代替原来的“飞脚”。1871年制定新货币条令,以日元为单位,采用十进制发布新纸币与新硬币。1872年开设东京到横滨间的官营铁路。1872年以涩泽荣一为中心制定国立银行条例,参照美国国家银行,依靠商人等民间力量,创立国民银行。1877年引进电话。影响: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长足进展,为日本近代化提供雄厚资本;与政府官员关系密切的少数民间企业家如三井等,在金融、贸易、运输等方面获得巨大利益,称为“政商”。,.,39,(3)文明开化它是明治政府推行的学习西方,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运动A.大量吸收西方近代学术与思想,如初年传入穆勒、斯宾塞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后期传入生物进化论、卢梭的天赋人权思想。福泽喻吉明六社B.大力振兴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和实业教育。1872年颁布学制确立近代教育改革体制;C.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历法:采用公历,规定星期日为休息日装束:改穿西装、留短发食品:开始食用猪肉、牛肉等兽肉交通:1869年人力车、双层大型马车取代轿子,1872年火车又取代了人力车和双层马车,方便了旅行礼节:磕头跪拜变成鞠躬礼家居:洋式房间、桌椅、西式餐具被引进,解放了弯曲跪坐的双腿。鹿鸣馆:西化的物质象征,“跳舞内阁”“舞蹈热”,.,40,明治天皇27岁,.,41,明治天皇,.,42,文明开化,.,43,日本明治维新的变化,.,44,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yu)呦:鹿的叫声。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2.苹:藾蒿。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藾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3.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45,文明开化的积极影响:A.这是日本统治者积极进取吸收西方先进科技与文化的主动尝试,它使文化开化的新观念普及于全社会,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与生活,造成改革不可逆转的态势。B.引入西方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想促进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展开;C.法国教改体制的引入也促使了日本教育的飞速发展。消极影响:A.但是文明开化亦使日本出现全面西化的趋向,否定古老的艺术品与艺术价值,造成大量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遭破坏和流失海外;B.教育本身带有浓厚的忠君思想,民主自由精神在教育中受到压制,这种不健全的教育将日本引上军国主义道路;C.鹿鸣馆外交的对于西方文化的简单模仿,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弱国地位。,.,46,明治时期的日本,.,47,日本军官(明治时期),.,48,19世纪70年代日本的纺织业,.,49,1900年日本八幡制铁所的高炉工地,.,50,日本明治维新时的蒸汽机,.,51,六评价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性质:明治维新不是资产阶级革命,理由:过程中没有出现要求给予广大人民参政权利的运动日本资本主义萌芽没有达到直接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程度明治维新的政权具有“雄藩联合”的本质,不代表人民的力量。资产阶级革命要求: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影响,要求颁布宪法、开设国会、资本的自由流通,打破王权的绝对主义统治。,.,52,明治维新只是绝对主义国家的成立过程:背景:封建统治势力衰弱,商人资本崛起手段: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创立官僚制度和常备军队;促进国家统一,集中封建土地所有权;以王权神授作为思想武器地位:封建制度末期出现,是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伴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绝对主义国家面临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挑战。,.,53,明治维新的积极成果是: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开端,结束了江户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摆脱了列强的殖民枷锁,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独立。消极面表现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