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伊索寓言教案 教学内容 12伊索寓言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葡萄”“慌”“谎”的读音。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复习学过的寓言故事,进一步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难点:进一步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教学 资源 1.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帮助学生想象故事内容。 2.我读书 我快乐中的内容与课文联系紧密,可以整合起来,重组教学。 3.有关伊索的资料。(见附录) 4.学生经验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牧童和狼这些伊索寓言的短小有趣的故事,学生都很熟悉,也很喜爱,课堂教学中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预习 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每一则故事(读2遍)。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准划到的词语,并认真抄写一遍。 3.通过或查阅其他工具书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无能为力、惊慌失措、戒心、掺杂。 4.完成补充习题一、二部分。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 2.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3.齐读三个题目。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根据自己的了解交流伊索其人以及和他有关的一些内容。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惊慌失措: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无能为力:力量够不上。指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 戒心:戒备之心。 掺杂:混杂。 3.齐读词语。 4. 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5分钟) 【学程单】 1.自读三篇寓言故事,完成下面表格。 课题 地点 人物 故事 2.小组内交流。 3.学习时间:5分钟 1. 学生自主学习。 2. 学生展示。 (1)狐狸和葡萄讲的是狐狸吃不到葡萄,所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牧童和狼讲一个牧童屡次大喊“狼来了”欺骗村民,当“狼真的来了”,谁页没有去帮助他。 蝉和狐狸讲狐狸想吃蝉,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 (2)每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伊索寓言。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两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除了这两则寓言之外,同学们肯定也读过不少寓言故事,能 * 说看,你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2.回忆一下,寓言故事都有哪些特点?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个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分别是: 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4.你发现这三则故事题目共同的特点了吗? 5.题目中的这几位,也就是文章中的主人公。这三则故事都出自一人之手,他的名字叫伊索。板书:伊索【交流、了解伊索其人】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1.出示词语: 狐狸 牧童 蝉 无能为力 惊慌失措 怀有戒心 馋 酸 一贯 掺杂 说谎 葡萄 粪便 喉咙 2.导学 指名朗读词语。 理解词语意思:惊慌失措 无能为力 戒心 掺杂 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补充习题第一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 把你喜欢的一则寓言读给大家听,注意读正确、流畅。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出示学程单】 导学: 1.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填写的表格。 2.再读故事,并想一想这三则故事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故事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习字册的生字部分。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 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2. 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 今天我们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 汇报初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后交流。 2. 小组合作讨论:狐狸会想出哪些办法够葡萄? 3. “白费劲”说明什么?狐狸绞尽脑汁想办法,结果却白费劲。此时此刻,狐狸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就叫什么?无望。 4.默读故事第一、第三小节。想一想两个成熟的不同含义。 5.狐狸本来是想尽办法取够葡萄,结果却没有够到。心里很沮丧。为什么还说:这些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自己安慰自己,其实是自欺欺人。) 6.带着理解读出狐狸的酸葡萄心情。 7.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思考在课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画龙点睛) 8.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9.同学们都说了自己曾经有过的“酸葡萄”的经历。那么学过这则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10.交流。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作业 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第六题。 1.选择课文中一则寓言故事讲给家长听。 2.自己选择几则寓言故事读读。 教学内容 12.伊索寓言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学习三则故事,感悟故事寓意,并从中受到一些启发,进一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一两个喜欢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努力做到绘声绘色。 3.知道谎言总是出于一定的目的,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谎言。 教学 重难点 抓住文中精辟的语句,结合生活实际,读懂篇末的训诫语,从中获得启发和教育。 教学 资源 1.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帮助学生想象故事内容。 2.我读书 我快乐中的内容与课文联系紧密,可以整合起来,重组教学。 预习 设计 1. 熟读三则寓言故事。 2.自己揣摩寓言的最后一句训诫语。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 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羊、蝉和狐狸 2. “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牧童在放羊的时候,好几次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狐狸想吃蝉,所以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 3.这三句话都是谎话。 第二板块:细读寓言,领会寓意。(34分钟) 【学程单】 1. 默读课文,画出具体的词句,能够说明他们说谎的原因,在旁边写上你读后的感受。 2.小组内交流。 3.学习时间:5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交流狐狸和葡萄 1.学生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回答。 2. 馋得直流口水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4.展开想象,学生交流。 5.学生各抒己见。 6.朗读,注意语气。 7.学生接读第二自然段。 8. 不对,因为狐狸已经无能为力(无计可施、无可奈何)了。 9.学生朗读。 10.联系生活说说“狐狸现象”。 11.齐读最后一段。 12.学生齐读名言。 13.学生交流。 交流牧童和狼。 1.他觉得好玩。 2. 第一次大叫,说着玩,骗骗大家。(只是叫,不慌张) 第二次大叫,真的求救,惊慌害怕。 3. 被骗了好几次,不再相信他。 4.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如果一贯使用欺骗的手段对待别人,人们就会对你缺失了诚信。即使你说的是真话也没人能相信你的。 5.学生朗读。 交流蝉和狐狸 1.狐狸想吃蝉。他想让蝉从树上下来,以便他捕食。 2.学生练读狐狸的话。 3. 聪明,善于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怀有戒心。 4.乌鸦在狐狸的花言巧语下最终失去了警觉,因而上当受骗。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课文中有三个故事,分别是 2.故事中的狐狸、牧童、狐狸分别说了什么呢? 3.读一读,想一想,他们几个说的话虽然内容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知道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板书:谎话】 第二板块:细读寓言,感悟寓意。 过渡:他们为什么要说谎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揭开谎言背后的秘密。 【出示学程单】 导学: 交流狐狸和葡萄 1.狐狸为什么说谎呢?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找出描写狐狸馋相的一个词。 【板书:馋得直流口水】 (2)他看到了什么?指名描述成熟的葡萄诱人的姿态。 【只见几串成熟的葡萄 】 (3)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训练。 看到眼前的景象,狐狸是怎样的神情呢?它心里会怎么想?嘴里怎么说?还会怎么做?【板书:想尽办法】 (4)狐狸想了哪些办法?结果如何? 【板书:白费劲】 (5)指导朗读,注意体会狐狸从兴奋喜悦到失望无助的变化。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引读: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 (2)【出示: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思考:你觉得狐狸说的对吗?为什么?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 (3)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联系生活说说“狐狸现象”。 (2)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3)补充相关名言:吃不到葡萄的人说葡萄酸。 (4)如果请你对狐狸、对生活中的这些人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交流牧童和狼。 1.牧童为什么说谎?(玩) 2.思考:课文中,出现两次牧童大叫,这两次大叫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4.联系实际,明白寓意。 (1)如果这个牧童现在还在你的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出示文章最后一段,朗读理解。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他是咎由自取。同学们再读这个故事的时候,要把牧童两次大叫读好。 交流蝉和狐狸 1.狐狸为什么说谎?他的圈套是什么? 2.所以,他赞美蝉的时候,一定是极力表演的真诚,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第二小节狐狸的话。 3.为什么蝉没有受骗呢?(抓住两个要点,一是试探,而是语言) 4.读了这个故事,忽然想到了我们曾经学过的一个故事狐狸和乌鸦,乌鸦为什么会受骗呢?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二、三部分。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 二、预习检测 1.指名读寓言,相机正音. 2.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细读寓言,感悟寓意。 1.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村民好几次上当受骗后会怎么想,怎样说? 3.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这两段?尤其要读出牧童喊两次“狼来了”前后不同的心态。 4.你觉得牧童是个怎样的人? 5.牧童说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6.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见过听过这样的例子吗? 7.朗读最后一句话。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如果一贯使用欺骗的手段对待别人,人们就会对你缺失了诚信。即使你说的是真话也没人能相信你的。 四、读蝉和狐狸 1.学生自由朗读。 2.小组讨论交流,相互启示。 3.了解学生自主感悟、互相交流的收获。 (1)这是只怎样的狐狸?从哪看出? “圈套”在这一课中是什么意思。 他用的是什么计谋呢? (指狐狸想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它所用的计谋。) 狐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理财规划与投资组合管理工作方案
- 延安近期核酸检测通知书
- 建瓯提前开学通知书
- 建设工程直接发包通知书
- 开封疫情马路封闭通知书
- 开福家里停电通知书
- 张湾区疫情退费通知书
- 彝良高速收费降价通知书
- 征兵目测体检通知书
- 徐州中学学生开学通知书
- 电力现场抢修知识培训课件
- “错题本”+升级计划+-+从+“错”+到+“会”+的复盘法则+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
- 2025年托育岗位技能考核预测题
- 合作推广数字化营销项目协议
- 湖北省潜江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企业合规管理岗位实战演练题库
- 医学检验技术入门课件
- 医院常用消毒剂使用规范
-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饲料产品-征求意见稿
- 血透患者用药健康宣教
- 大众零部件库存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