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快乐识字-小学低段生活化识字教学初探_第1页
走进生活快乐识字-小学低段生活化识字教学初探_第2页
走进生活快乐识字-小学低段生活化识字教学初探_第3页
走进生活快乐识字-小学低段生活化识字教学初探_第4页
走进生活快乐识字-小学低段生活化识字教学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生活、快乐识字小学低段生活化识字教学初探摘 要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就寓于生活中。生活化识字教学要求寓识字教学于认识校园、家园及周边环境中,于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于学生游戏活动中及亲子活动中等。 关键词 识字教学 生活化 新课程 小学低段 正文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一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识字量大,识字速度快,强调多读少写的新课程新目标,给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高效地进行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呢? 从新课程角度,反思传统意义上的识字教学,虽然过去提倡“在环境中识字”,但这一定义是狭义的。识字教学仅仅局限在“一间教室、一套桌椅、一本课本”的框架内,识字成了语文课特有的任务,教识字成了语文教师的专利。这种狭隘的认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课程下“大语文”、“生活语文”的新形势。其实,数学、音乐、美术、品德等各门学科哪一门能脱离汉字?报刊、图书、影视、广告哪里缺得了汉字?学校各任课教师、学生的家长、同学亲邻,哪一个不是汉字的“拥有者”和“教育者”?因此,现实生活是识字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生活化识字教学是完全可能的,也是绝不可忽视的。 一、寓识字教学于课堂识字中 课堂是学生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学生生活的重要方式。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识字关,利用不同活动方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除了按教材中识字编排的三种形式外: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在语文园地中识字;三是单独的识字课。我在识字教学中总结出如下做法。 1.做游戏识字。小学生爱玩,爱在玩中表现自己,因此,在学习某些生字时,我采用了做游戏的方法。常用的游戏有“组字游戏”、“摘苹果游戏”、“我当小老师游戏”。如“组字游戏”,课前布置学生制作独体字的卡片(如“精”,需制作“米”和“青”的卡片),课上让学生找朋友,找对了,一起读组成的生字,并练习组词、领读。我认为这种游戏既培养了学生从小动手、动脑、预习新课的习惯,又快乐地识记了字。 2.变魔术识字。中国的汉字千变万化,利用学生对魔术充满神秘感的心理,对学生说:“有的字会变,你们相信吗?”学生听后陡生疑问。这时我利用自制的课件“会变的字”进行教学。如在“口”字上加一竖变成“中”;加一横变成“日”;在“日”字上添一笔会变成“由、甲、田、白、目”等。另外,我还将三个相同的字重叠,变成另一个字,如三个“人”在一起,说明人多,变成了“众”;两个“木”即成“林”,说明树多。这样学生不仅认记了字,而且懂得了字义。 3.编顺口溜识字。在学生识记了很多部首及独体字的基础上,可启发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合体字。如“团”,大口里边一个“才”;“相”,心字离开,木目相伴;“雪”,雨。会几个顺口溜之后,就利用这种方法自学合体字,既简便又有趣。 4.猜谜语识字。小学生天真、活泼,善于表现自己的聪明,教学生字时,我抓住学生的心理,将要认记的字编成谜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如白儿左边虫无脚(貌);重心靠边戴草帽(懂);己见反文尾巴小(改);大王头上有一人(全)等。这样做,既在生动、有趣的气氛中识了字,又激发了学生自编谜语识字的兴趣。 5.儿歌识字。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一年级孩子有着无穷魅力。把一些字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如教学“青”时,我就编了一首儿歌:“山青青,水清清,太阳出来天气晴。有心就有情,有米精神好。看东西用眼睛,说话嘴边常带请。把“清、青、请、情、晴、睛”都编了进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一组形声字,还能根据部首辨析字义,还渗透礼貌教育,妙趣横生。 二、寓识字教学于学生游戏、课外活动中 游戏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学生喜爱游戏活动,对游戏他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引导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游戏活动中认识一些字词,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识字的好办法。 1.编字谜、猜字谜。如:比兄弟两个在一起,一个弯来一个提。非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 2.接龙组词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谁组的词又多又快又准。如:学:学生生活活动动作作业校:校长长大大学学生生命 3.“比一比,赛一赛”。可结合体育游戏,如“添砖加瓦”、“找朋友”、“配对子”、“串珠子”等。 4.“画字”。汉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特别是象形字。因此,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放飞想象,在画简笔画中认识汉字。 5.排队组字。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写在卡片上并打乱,发给每人一张,再让他们组成要求的汉字,哪队快即可得小奖品。 三、寓识字教学于“亲子活动”中 家长对低年级子女的识字教学往往热情极高,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普通话的推广,家长有能力开展识字教学。因此,对这一宝贵的识字资源,只要教师稍做引导,家长即可不增加子女的学习负担,多开展一些亲子活动,促进家长子女间的双向互动,一定能收到家长、子女、教师三者皆大欢喜的奇效。 1.家长与子女间的各类识字合作活动。完成后署上大名,带到班里,定期展示交流,如“合作写话”,即家长、子女合作写一句或一段、几段话,学生能写的自己写,不能写的家长写,学生能认读的涂上颜色或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又如家长协助,建立家庭档案。示例:张明6岁喜欢熊猫,爸爸张平34岁喜欢电脑,妈妈李娜32岁喜欢游泳,爷爷张大保65岁喜欢读报,奶奶罗美华喜欢听戏,外公李生63岁喜欢书法,外婆刘小玉60喜欢看电视。再如“奇思妙想一周集锦”,由家长记录子女在记忆汉字中的独特之处,鼓励子女发现创造识字的方法,充分肯定和赏识子女的聪明智慧,可以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也可以预习课本中的生字。 2.亲子阅读。低年级学生大多喜欢听故事或讲故事,并且在幼儿园已经积累了数量不菲的故事资本。到小学时许多同学仍然津津乐道。为此,教师可引导家长利用这一资本,重新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把原来多以声音形式存在的故事,通过家长和子女的共同参与,转化成文字形式。具体要求是:首先反复听故事到会讲的程度;然后大胆地、有感情地讲故事,这一过程就是吸收、积累规范的书面语言的过程;接着自己指着字读故事,这一过程担负着识字任务,所以要求强化认字;最后提取障碍字,共同想办法认记。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家长子女能否从中感受到识字和亲子间活动的愉悦,而不在于识字的数量和速度。 四、寓识字教学于校园文化,阅读内容中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著的。如开学初,我利用班队课,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认字(认识校园里的告示牌),还利用升旗、集合、体育课等场合引导学生认识“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等标语。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自主识字有机融为一体,又能够将浓郁的爱校情与主动识字的强烈求知欲相互渗透,还能够让低段学生很快树立主人翁意识。另外,教室的班训、名人名言、学校的广播站、黑板报等,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应该是低段学生识字的大好舞台。 总之,要想大幅度提高原本就处于弱势的低段学生的识字量,就必须想方设法将低段学生置于这样一个由学校、社会、家庭形成的立体网络之下:以课堂教学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主渠道,以课外阅读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有效途径,以互帮互助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必要补充,以实践活动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重要舞台。只有将低段学生处在这样一个时时刻刻学习、处处都要讲求识字的氛围中,才会迫使其积极、主动地阅读、识字。【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