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反应器操作-驯化-规程(哈啤类似的工艺)_第1页
ic反应器操作-驯化-规程(哈啤类似的工艺)_第2页
ic反应器操作-驯化-规程(哈啤类似的工艺)_第3页
ic反应器操作-驯化-规程(哈啤类似的工艺)_第4页
ic反应器操作-驯化-规程(哈啤类似的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个uasb叠起来,差不多16-25米高,节省占地,我有一些资料的,回头穿上来IC反应器工作原理及技术优点 3.1 IC反应器工作原理 IC反应器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它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按功能划分,反应器由下而上共分为5个区:混合区、第1厌氧区、第2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 混合区:反应器底部进水、颗粒污泥和气液分离区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区混合。 第1厌氧区: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该区,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反应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而保持着高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 气液分离区: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到最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第2厌氧区:经第1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的都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第2厌氧区。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第1厌氧区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管导入气液分离区,对第2厌氧区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 沉淀区:第2厌氧区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第2厌氧区污泥床。 从IC反应器工作原理中可见,反应器通过2层三相分离器来实现SRTHRT,获得高污泥浓度;通过大量沼气和内循环的剧烈扰动,使泥水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传质效果。 3.2 IC工艺技术优点 IC反应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控制厌氧处理影响因素方面比其它反应器更具有优势。 (1)容积负荷高:IC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内循环,传质效果好,进水有机负荷可超过普通厌氧反应器的3倍以上。 (2)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IC反应器容积负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应器3倍左右,其体积相当于普通反应器的1/41/3左右,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的基建投资5。而且IC反应器高径比很大(一般为48),所以占地面积特别省,非常适合用地紧张的工矿企业。 (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低浓度废水(COD=20003000mg/L)时,反应器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23倍;处理高浓度废水(COD=1000015000mg/L)时,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1020倍5。大量的循环水和进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稀释,大大降低了毒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4)抗低温能力强: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主要是对消化速率的影响。IC反应器由于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和严重。通常IC反应器厌氧消化可在常温条件(2025 )下进行,这样减少了消化保温的困难,节省了能量。 (5)具有缓冲pH的能力:内循环流量相当于第1厌氧区的出水回流,可利用COD转化的碱度,对pH起缓冲作用,使反应器内pH保持最佳状态,同时还可减少进水的投碱量。 (6)内部自动循环,不必外加动力:普通厌氧反应器的回流是通过外部加压实现的,而IC反应器以自身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动力来实现混合液内循环,不必设泵强制循环,节省了动力消耗。简单,找个UASB设计方法一样。就是加一个三相分离器,在加一个内循环管(7)出水稳定性好:利用二级UASB串联分级厌氧处理,可以补偿厌氧过程中K s高产生的不利影响。Van Lier6在1994年证明,反应器分级会降低出水VFA浓度,延长生物停留时间,使反应进行稳定。 (8)启动周期短:IC反应器内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为反应器快速启动提供有利条件。IC反应器启动周期一般为12个月,而普通UASB启动周期长达46个月7。 (9)沼气利用价值高:反应器产生的生物气纯度高,CH4为7080,CO2为2030,其它有机物为15,可作为燃料加以利用8。 4 IC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IC处理技术从问世以来已成功应用于土豆加工、菊苣加工、啤酒、柠檬酸和造纸等废水处理中。1985年荷兰首次应用IC反应器处理土豆加工废水,容积负荷(以COD计)高达3550kg/(m3d),停留时间46 h9;而处理同类废水的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仅有1015 kg/(m3d),停留时间长达十几到几十个小时3。 在啤酒废水处理工艺中,IC技术应用得较多,目前我国已有3家啤酒厂引进了此工艺。从运行结果看,IC工艺容积负荷(以COD计)可达1530 kg/(m3d),停留时间24.2 h,COD去除率COD759;而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仅有47 kg/(m3d),停留时间近10 h3。 对于处理高浓度和高盐度的有机废水,IC反应器也有成功的经验。位于荷兰Roosendaal的一家菊苣加工厂的废水,COD约7900mg/L,SO42为250mg/L,Cl为4200mg/L。采用22m高、1100m3容积的IC反应器,容积负荷(以COD计)达31 kg/(m3d),COD80,平均停留时间仅6.1 h9。 我国无锡罗氏中亚柠檬有限公司的IC厌氧处理系统自1998年12月运行以来一直都很稳定,进水COD一般在8000mg/L以上,pH5.0左右,容积负荷(以COD计)可达30 kg/(m3d),出水COD基本在2000mg/L以下,且每千克COD产沼气0.42m310。1996年IC反应器首次应用于纸浆造纸行业,并迅速获得客户欢迎,至今全世界造纸行业已建造IC反应器23个11。 表1列出了IC反应器和UASB反应器处理典型废水的对照结果,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IC反应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UASB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反应器单位容积的处理容量。 表1 IC反应器与UASB反应器处理相同废水的对比结果1 对比指标 反应器类型 IC UASB 啤酒废水 土豆加工废水 啤酒废水 土豆加工废水 反应器体积(m3) 6162 100 1400 21700 反应器高度(m) 20 15 6.4 5.5 水力停留时间(h) 2.1 4.0 6 30 容积负荷kg/(m3d) 24 48 6.8 10 进水COD(mg/L) 2000 60008000 1700 12000 COD() 80 85 80 95 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高效、节能省地的厌氧反应器越来越受到水处理工作者的青睐。IC反应器的一系列技术优点及其工程成功实践,是现代厌氧反应器的一个突破,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而且由于反应器容积小,生产、运输、安装和维修都十分方便,产业化前景也很乐观。 5 IC反应器存在的几个问题 COD容积负荷大幅度提高,使IC反应器具备很高的处理容量,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 (1)从构造上看,IC反应器内部结构比普通厌氧反应器复杂,设计施工要求高。反应器高径比大,一方面增加了进水泵的动力消耗,提高了运行费用;另一方面加快了水流上升速度,使出水中细微颗粒物比UASB多,加重了后续处理的负担12。另外内循环中泥水混合液的上升还易产生堵塞现象,使内循环瘫痪,处理效果变差。 (2)发酵细菌通过胞外酶作用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机物,再将可溶性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脂肪酸和醇类等,该类细菌水解过程相当缓慢13。IC反应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势必影响不溶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3)在厌氧反应中,有机负荷、产气量和处理程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平衡关系。一般较高的有机负荷可获得较大的产气量,但处理程度会降低13。因此,IC反应器的总体去除效率相比UASB反应器来讲要低些。 (4)缺乏在IC反应器水力条件下培养活性和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关键技术。目前国内引进的IC反应器均采用荷兰进口的颗粒污泥接种2,增加了工程造价。 上述问题有待在对IC厌氧处理技术内部规律进行更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加以克服,使这一新技术更加完善。 我从一本废水处理新技术书上摘抄如下IC反应器内容,供大家参考 内循环( IC)厌氧反应器 近 10 年来,已建造了许多处理工业废水的 UASB 反应器生产装置。实践证明:为了防止升流速度太大使悬浮固 体 大 量 流 失,UASB 反 应 器 在 处 理 中 低 浓 度( 1.5 2.0g COD /L)废水时,反应器的进水容积负荷率一般限制在 5 8kgCOD /(m3d),在此负荷率下,最小 HRT 为 4 5h;在处理 COD 浓度为 5 9g/L 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反应器的进水容积负荷率一般被限制在 10 20kgCOD /(m3d),以免由于产气负荷率太高而增加紊流造成悬浮固体的流失。为了克服这些限制,荷兰 PaquesBV 公司开发了一种内循环(internalcirculation,IC)反应器,IC 反应器在处理中低浓度废水时,反应器的进水容积负荷率可提高至 20 24kgCOD /(m3d);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进水容积负荷率可提高到35 50kg/(m3d)。这是对现代高效反应器的一个突破,有着重大的 理 论 意 义 和 实 用IC 反应器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如图 17-1 所示。IC 反应器的构造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 4 8,反应器的高度可达 16 25m。所以在外形上看,IC 反应器实际上是个厌氧生化反应塔。由图 17-1 可知,进水通过泵由反应器底部进入第一反应室,与该室内的厌氧颗粒污泥均匀混合。废水中所含的大部分有机物在这里被转化成沼气,所产生的沼气被第一反应室的集气罩收集,沼气将沿着提升管上升。沼气上升的同时,把第一反应室的混合液提升至设在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被分离出的沼气由气液分离器顶部的沼气排出管排走。分离出的泥水混合液将沿着回流管回到第一反应室的底部,并与底部的颗粒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第一反应室混合液的内部循环。IC 反应器的命名由此得来。内循环的结果是,第一反应室不仅有很高的生物量、很长的污泥龄,并具有很大的升流速度,使该室内的颗粒污泥完全达到流化状态,有很高的传质速率,使生化反应速率提高,从而大大提高第一反应室的去除有机物能力。经过第一反应室处理过的废水,会自动地进入第二反应室继续处理。废水中的剩余有机物可被第二反应室内的厌氧颗粒污泥进一步降解,使废水得到更好的净化,提高出水水质。产生的沼气由第二反应室的集气罩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第二反应室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处理过的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下来的污泥可自动返回第二反应室。这样,废水就完成了在 IC 反应器内处理的全过程。综上所述可以看出,IC 反应器实际上是由两个上下重叠的 UASB 反应器串联组成的。由下面第一个 UASB 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内动力,使升流管与回流管的混合液产生密度差,实现下部混合液的内循环,使废水获得强化预处理。上面的第二个UASB 反应器对废水继续进行后处理(或称精处理),使出水达到预期的处理要求。IC 反应器的运行特性 J.H.F.Pereboom 和 T.L.F.M .Vereijken 详细进行了 IC 反应器与 UASB 反应器生产性装置各项运行参数的测定和比较,如表 17-1 所示。下面从几方面进行分析。IC 反应器的运行特性 J.H.F.Pereboom 和 T.L.F.M .Vereijken 详细进行了 IC 反应器与 UASB 反应器生产性装置各项运行参数的测定和比较,如表 17-1 所示。下面从几方面进行分析。 反应器的处理效能 前已述及,与 UASB 反应器相比,在获得相同处理效率的条件下,IC 反应器具有更高的进水容积负荷率和污泥负荷率,IC 反应器的平均升流速度可达处理同类废水 UASB 反应器的 20 倍左右。在处理低浓度废水时,HRT 可缩短至 2.0 2.5h,使反应器的容积更加小型化。由表 17-1 可知,在处理同类废水时,IC 反应器的高度为 UASB 反应器的 3 4 倍,进水容积负荷率为 UASB 反应器的 4 倍左右,污泥负荷率为 UASB 反应器的 3 9 倍。由此可见,IC 反应器是一种非常高效能的厌氧反应器。 污泥性质 . 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由表 17-1 可知,IC 反应器颗粒的平均直径在 0.66 0.87mm,略大于 UASB 反应器颗粒的平均直径 0.51 0.83mm;IC 反应器最大颗粒直径为 3.14 3.57mm,UASB 反应器颗粒的最大直径 3.38 3.43mm;IC 反应器颗粒密度为 1.041 1.057g/cm3,与 UASB 反应器颗粒的密度 1.039 1.065g/cm3较为接近。但是 IC 反应器颗粒相对剪切强度比UASB 颗粒的强度差,如以 UASB 颗粒的相对强度为 100% ,则 IC 颗粒为 32% 53% ,这是由于 IC 反应器的污泥负荷率大大高于 UASB 反应器的污泥负荷率之故。IC 颗粒污泥的灰分占 0.13 0.15,低于 UASB 颗粒污泥的灰分 0.2 0.26,这说明 IC颗粒污泥中有机成分含量更高,污泥的活性更高。 . 颗粒大小的分布Pareboom 和 Vereijken 比较了 IC 反应器与 UASB 反应器污泥样品颗粒大小尺寸的分布,见图 17-2。图 17-2( a)和(b)分别给出了 UASB 和 IC 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和土豆加工废水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比较的结果表明,IC 反应器颗粒尺寸较粗和分布较宽,这是由于 IC 反应器升流速度较大,使细小颗粒更易于被冲刷从而反应器内小颗粒比例减小,而留在反应器内的颗粒获得更充分的营养,在长期滞留情况下颗粒长得更大,因此 IC 反应器内颗粒大小的分布范围比 UASB 反应器更宽,且 IC 反应器的平均粒径 Da和 Sauter平均直径 D32均大于 UASB 反应器。. 颗粒沉降速度UASB 和 IC 反 应 器 内 颗 粒 的 沉 降 速 度 一 般 都 高 于 液 体 升 流 速 度。IC 颗 粒( 粒径 0.5mm)的沉降速度仅略高于液体的升流速度(2.6mm /s)。在 IC 反应器的第二反应室,由于气体负荷率较低,创造了一个较为平稳的沉淀条件,有利于细小颗粒的滞留。 . 污泥的活性IC 反应器污泥的活性远高于 UASB 反应器的污泥活性。这是由于 IC 反应器的污泥颗粒完全趋于流化状态,传质的限制因素小,UASB 反应器污泥床局部地方的污泥浓度很高,甚至存在死区,传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IC 反应器的平均污泥去除负荷率远高于UASB 反应器的污泥去除负荷率(见表 17-1)。沿反应器不同高度污泥浓度的变化 Pereboom 和 Vereijken 分别测定了处理啤酒废水和土豆废水的 IC 反应器不同高度处污泥浓度及颗粒 大 小 分 布 变 化 的 情 况。得 出 了 不 同 高 度 的 颗 粒 尺 寸 的 分 布 图( 见图 17-3),并画出了颗粒尺寸大小、生物量浓度和灰分沿 IC 反应器高度的变化图,见图17-4。由图 17-3 和图 17-4 可知,IC 反应器的第一段污泥床混合良好,污泥床以上和出水中固体的灰分大大高于污泥床。由此可得出结论,IC 反应器具有很高的紊流和上升流速,有助于无机物的有效去除。 反应器的启动及颗粒污泥的培养 由于目前已经建了许多生产性 UASB 装置,所以可采用 UASB 反应器的颗粒污泥作为 IC 反应器启动时的接种污泥。当采用 UASB 反应器的颗粒污泥作为 IC 反应器的种泥时,UASB 反应器颗粒污泥演变为 IC 反应器的颗粒污泥,一般要经过一至两个月才能完成启动过程。Peredoom 和 Vereijken 将代码为 IND 的处理造纸废水 UASB 反应器的颗粒接种到代码为 ICP 的处理啤酒废水的 IC 反应器中,并测定了不同运行期 IC 反应器污泥颗粒的分布,测定的结果见图 17-5。由图 17-5 可知,IC 反应器用 UASB 反应器颗粒污泥接种后,由于 IC 反应器的剪切力较大,接种的大颗粒被剪切成小颗粒,所以小颗粒数量增加,反应器生物量并没有随时间减少,在第 2 周进行泥样分析,开始显示出颗粒大小分布较宽的 IC 颗粒分布特征。由于IC 反应器的污泥负荷率和容积负荷率高,污泥的生长速率很快,颗粒的培养在接种后 2个月即可完成。如果没有颗粒污泥接种而采用絮体污泥接种,则启动初期只能采用低负荷运行,待自行培养出颗粒污泥后,再逐步提高负荷,这样启动时间会大大延长。目前荷兰 PaquesBV 公司的 IC 反应器均采用 UASB 反应器的颗粒污泥接种。作者认为,如果采用处理相同废水的 IC 反应器污泥接种则更为理想,可缩短启动时间。IC反应器流体循环流量的计算 IC 反应器流体是沼气、悬浮固体和水液体三种流体的混合物,悬浮固体和水溶液组成的混合液的提升和循环的能量是以沼气升流为动力的,流态十分复杂,目前尚未见到有关 IC 反应器流体循环水力计算的试验报道。目前计算 IC 反应器的循环流量是依据空气提升器原理,借用对空气提升器计算升流管液体升流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一定修正后得到IC 反应器升流管的液体升流速度的计算公式。IC 反应器的工作原理与空气提升液体循环反应器(Chisti等,1988)十分相似,沼气提升混合液体内循环的原理可简化为如图 17-6 所示。这与空气提升反应器的液体循环情况基本相似。沼气提升内循环回路的能量平衡可用下式表达: 沼气气泡绝热膨胀产生的能量 = 循环系统的能量消耗接上上式便是沼气提升 IC 反应器在简化条件下升流管内混合液液体表面升流速度的一般表达式。必须指出:上式不能直接用于 IC 反应器的水力计算,应结合 IC 反应器的实际情况(如图 17-1)对上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表面液体流速 uLr表达式为:(公式在下面) 由上式的结果也可以看出,液体回流循环的驱动力是升流管和回流管内持气率差(r-d)引起的。由于升流管内沼气容纳量多使混合液密度小,回流管内沼气容纳量少而混合液的密度大,二者产生一个密度差,使流体产生了内循环。采用式(17-14),读者就可以进行 IC 反应器内循环量的初步计算。 反应器的技术优点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知道,IC 反应器具有很多优点。 (1)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率由于 IC 反应器存在着内循环,第一反应室有很高的升流速度,传质效果很好,污泥活性很高,因而其有机容积负荷率比普通 UASB 反应器高许多,一般高出 3 倍以上。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土豆加工废水,当 COD 为 10000 15000mg/L 时,进水容积负荷率可达30 40kgCOD /(m3d)。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如啤酒废水,当 COD 为 2000 3000mg/L时,进水容积负荷率可达 20 50kgCOD /(m3d),HRT 仅 2 3h,COD 去除率可达 80%左右。 (2)节省基建投资和占地面积由于 IC 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率大大高于 UASB 反应器,IC 反应器的有效体积仅为UASB 反应器的 1/4 1/3,所以可显著降低反应器的基建投资。由于 IC 反应器不仅体积小,而且有很大的高径比,所以占地面积特别省,非常适用于占地面积紧张的厂矿企业。小型的 IC 反应器可以工厂预制,大型的可在现场制作,施工工期短,安装简便,且 IC 反应器的土方量很小,可节省施工费用。 (3)靠沼气提升实现内循环的,不必外加动力厌氧流化床和膨胀颗粒污泥床的流化是通过出水回流由泵加压实现强制循环的,因此必须消耗一部分动力。而 IC 反应器是以自身产生的沼气通过绝热膨胀做功为动力实现混合液的内循环的,不必另设泵进行强制内循环,从而可节省能耗。 (4)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由于 IC 反应器实现了内循环,处理低浓度水(如啤酒废水)时,循环流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