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分析_第1页
食品行业分析_第2页
食品行业分析_第3页
食品行业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行业概述:什么是食品?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食品卫生法对食品的法律定义: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1987年,原国家标准局(现已并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GB7635一87),对全国生产的所有工农业产品共设置26个门类,分别以26个英文字母表示,食品分属于A和D两大门类,A类包括农、林、牧、渔业产品;D类包括加工食品、饮料等 绿色食品是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目前西方国家有机食品的消费量已占其食品年消费量的5%左右,许多国家对有机食品的要求量已大大超过本国的生产能力,全球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将迅速提高。二、行业背景2008 年上半年全国食品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08 年5 月,与去年同期相比,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34.47%,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4.44%,利润总额增加了183.05 亿元,累计税金总额增长了28.98%。食品价格上涨20.4%,严重超过国际公认的3%警戒线,全国拉响红色警报,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向全面通货膨胀发展,其中,食用油价格出现新高,食用油战略出现安全隐患。国家出台宏观调控政策以稳定物价。我国政府出台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新的粮油调控政策稳定物价。四川大地震多方面影响食品行业发展:四川是我国食品生产大省,地震影响粮食、生猪产量;但地震对全国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有限。食品原料价格持续高涨,成本压力加大,转基因食品被重新审视。奥运给运动营养品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我国的运动人口将增加至10 亿,2008 年运动营养食品行业总销售额将突破50 亿元,中国运动营养市场增长率将达到国外的2 到3 倍,市场巨大。国家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提高了乳制品行业的门槛,液态奶增速趋缓,国内乳企液态奶独大的产业格局将被打破,奶粉、奶酪等多产品线为支柱的综合性、多元化是我国乳业的一大发展趋势。食品业内并购频繁,行业出现新的整合。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成本压力以及国家政策层面的监管,迫使食品行业加速向产业集中发展,国内食品行业经历着以行业巨头、外资为主的并购潮。三、行业特点当前中国食品工业还是以农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为主,精细加工的程度比较低,正处于成长期。食品行业为完全竞争行业,集中度较低,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将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重任。四、国内外情况分析2008年,在奥运会经济的拉动下,我国食品工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食品需求旺盛,价格上涨幅度大。2008年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景气运行周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这一背景下,折射出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已步入高成长的“黄金时代”,行业产销领域将朝着“多重趋势并存”的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进入高成长的“黄金时代”,食品工业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从商业层面分析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现代零售业迅猛发展,国际零售巨头企业在我国市场快速扩张,加上区域市场零售巨头的崛起,现代零售业在我国城市的主导地位已确定,连锁经营将成为中国城市消费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农村市场将成为发展的潜在市场。预计到2010年国内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500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8%左右。与之配套的食品添加剂行业也将保持较快需求增长态势,预计2010年国内食品添加剂总需求量将达到480万吨,而那时中国食品出口能力也将扩大到120亿美元,顺差可达60亿美元。 目前,中国食品制造业具备“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特点。跨国公司的优势在其管理和品牌方面,而国内企业惟一可以与之抗衡的正是渠道。本土食品企业过分强调渠道制胜,却忽视了品牌建设,是其遭遇品牌困境的症结所在。“十一五”是我国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利于食品产业良性发展的政策,企业应抓住这大好时机,破解难题,开拓创新,冲上世界舞台。我国食品企业至今还没有一家入围世界500强,争取“十一五”期间,我国能够培育出进入世界500强的龙头企业。 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食品加工业占农产品产值的比例还很低,仅为105,而美国为127,日本为122。中国居民食品消费中,食品制成品的比例只有30,距50的目标还很远。这个指标是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发展状况的标志。五、中国十大食品品牌排行榜1 伊利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2 蒙牛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3 雀巢 (世界品牌,国家免检产品)4 康师傅 (国家免检产品)5 统一 (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6 旺旺 (大型企业集团,来自台湾)7 喜之郎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8 海天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9 双汇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10 雅客yake (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世界十大食品公司排名榜根据最新统计结果,世界食品加工行业十大公司去年的排名和销售额如下(不包括含生产、含酒精类饮料的制造商): 第一名 瑞士雀巢集团 年销售额 441.43亿美元 第二名 美国菲利普 莫利斯集团 年销售额 350.65亿美元 第三名 美国优尼来福(UNLEVER )集团 年销售额 327亿美元 第四名 美国百事可乐 集团 年销售额 203.67亿美元 第五名 美国可口可乐 集团 年销售额 190.15亿美元 第六名 美国康纳格拉(CONAG RA )集团 年销售额 190.15 亿美元 第七名 美国马氏(MARS )集团 年销售额153 亿美元 第八名 法国达能(DANO NE )集团 年销售额 130.15亿美元 第九名 美国萨拉李(SARALEE )集团 年销售额 106.06亿美元 第十名 日本雪印集团 年销售额 97.94亿美元六、我国食品行业六大趋势分析趋势一:功能化 2006年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营养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功能食品和营养素及营养强化剂产品在高位运行。这说明:营养、功能食品是食品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 从目前食品市场上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食品如糖果、饮料、乳制品、方便食品、食用油、面粉、酱油、醋等企业,开发出许多功能性的产品,并将产品的功能作为营销的利基点进行宣传和推广。目前市场上功能食品的销售也十分看好。中国人一向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的功能食品是众心所想,食品功能化是食品业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趋势。趋势二:时尚化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着消费观念发生很大转变。对食品的消费需求从吃饱吃好到吃着玩、吃着“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消费方式上开始追求前卫、另类和个性化。在他们看来,非时尚不生活他们认为喝咖啡是一种时尚、嚼口香糖是时尚、早晨吃面包再来一包酸酸乳也是一种时尚。如今的食品市场,时尚无处不在。尤其是休闲食品,过去,茶几上的消遣品多是瓜子、花生等一些炒货,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休闲食品的时尚化、健康化,尤其是标注“野生”、“地方特产”等字样和包装奇特新颖的食品更受青睐。 2007年食品营销仍会朝着休闲、时尚的方向发展。趋势三:娱乐化 时尚化与娱乐化是一对双胞兄弟。由于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食品成为时尚化、情趣化和娱乐化的载体,在物质消费的同时,也享受着娱乐带来的心灵满足。以年轻人和少年儿童为消费群体的食品,是娱乐化的舞台,食品不仅好吃而且要好玩,所以这种娱乐化营销已形成明显趋势。趋势四:运动化 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使举国上下都在为其加油喝彩,此举也为企业将运动元素融入食品营销提供了大背景。食品是以感性消费为主消费,需要更多感性诉求和引导,所以,运动元素很容易作为一种诱因和导向的元素被运用到食品的营销之中。 乳品老大伊利和可口可乐等企业对奥运提供赞助,将运动元素始终贯穿品牌营销推广之中,他们分别聘请刘翔为形象代言,尤其是可口可乐最近推出的分享篇广告片,将运动和娱乐的元素完美结合,起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与此同时,运动食品、饮料也在不断出现。2007年之后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食品营销方式将朝着运动化趋势发展。趋势五:细分化 食品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激烈,食品市场也由大众消费时代进入分众消费时代,消费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这就要求企业在营销上更要有针对性,根据市场细分提供专一化的产品,打造某一类或某一人群市场专家和老大,抢先占据消费者心中有限的心智资源,从而做强做大。 洽洽企业从瓜子做起,在瓜子类产品中树立老大的地位;今麦郎从弹面品类进行切割,从而跻身方便面行业的老二地位;五谷道场从非油炸这一品类做起,从而树立非油炸方便面的第一品牌;汇源推出他她饮料,首次对饮料市场按性别进行细分,别具一格地提出饮料也分男女,轰动了饮料市场近年一些成长较快的食品企业多数是在某一类细分市场领域开始运作,从而逐步壮大。趋势六:品牌化七、以上资料分析八、案例分析 (网站的颜色、版面搭配、细节效果运用、用户体验,详细讲解两个以上)0 2008年11月27日 1 中企动力广州设计制作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