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BIM的Revit装配式建筑设计实战,图书配套PPT,请加入QQ群参与讨论:,卫老师环艺教学实验室重磅力作,案例实战教学+同步视频教学,前面已经介绍了装配式建筑中主要的预制构件,如叠合梁、叠合板、剪力墙外墙内叶板、剪力墙内墙、内隔墙等族的制作方法。本章主要讲授将这些构件截入到项目中,并将其精确插入到相应的位置,生成装配式建筑的主体部份。,第8章主体部分的装配,本节中主要介绍在装配式建筑中主要受弯构件叠合梁与叠合板的装配。叠合梁在前面已经介绍过其族的制作方法,本节中只是载入这个族,然后精确插入即可。而叠合板还是要使用Revit中“楼板:结构”命令绘制楼板,与现浇式建筑不同,装配式的叠合板不仅要用命令生成楼梯,还要用“部件”功能对楼板进行二次命名,这是为了施工的便利。,8.1叠合构件,前面已经介绍了建立叠合梁的族,在这里只需要将已经制作好的叠合梁族载入项目文件即可。载入之后需要精确的移动,具体操作如下。,8.1.1叠合梁,(1)进入二层结构平面。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结构平面”“二”选项,如图8.1所示,这样会进入到二层结构平面视图,只有在二层结构平面视图中才能操作绘制二层的叠合梁。,图8.1进入二层结构平面,(2)载入叠合梁族。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载入族”命令,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选择“叠合梁”族,单击“打开”按钮,将已绘制完成的叠合梁族载入到项目中,如图8.2所示。,图8.2载入族,(3)绘制预框梁YKL1。按BM快捷键,发出“梁”命令,注意梁的放置平面为“标高:二层”,结构用途为“自动”,勾选“链”单选框,绘制预框梁YKL1,绘制完成后按的ESC键一次,可以退出梁绘图界面。完成后预框梁YKL1如图8.3所示。,图8.3绘制预框梁YKL1,注意:在装配式建筑中,YKLx是预制梁一般的命名方式。其中Y代表预制,KL代表框架梁,x为梁的编号。YKL1就是编号为1的预制框架梁(在施工中简称“预框梁”)。,(4)编辑预框梁YKL2。按BM快捷键,发出“梁”命令,在“属性”面板中,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名称”对话框中输入“YKL2”字样,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图8.4所示。,图8.4编辑预框梁YKL2,(5)绘制预框梁YKL2。按BM快捷键,发出“梁”命令,注意梁的放置平面为“标高:二层”,结构用途为“自动”,勾选“链”单选框,绘制预框梁YKL2,绘制完成后按的ESC键一次,可以退出梁绘图界面。完成后预框梁YKL2如图8.5所示。,图8.5绘制预框梁YKL2,(6)绘制预框梁YKL4b。按BM快捷键,发出“梁”命令,在“属性”面板中,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名称”对话框中输入“YKL4b”字样,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绘制预框梁YKL4b,绘制完成后按的ESC键一次,可以退出梁绘图界面。完成后预框梁YKL4b如图8.6所示。,图8.6绘制预框梁YKL4b,(7)绘制预框梁YKL4a。按BM快捷键,发出“梁”命令,在“属性”面板中,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名称”对话框中输入“YKL4a”字样,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绘制预框梁YKL4a,绘制完成后按的ESC键一次,可以退出梁绘图界面。完成后预框梁YKL4a如图8.7所示。,图8.7绘制预框梁YKL4a,(8)绘制预框梁YKL9。按BM快捷键,发出“梁”命令,在“属性”面板中,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名称”对话框中输入“YKL9”字样,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绘制预框梁YKL9,绘制完成后按的ESC键一次,可以退出梁绘图界面。完成后预框梁YKL9如图8.8所示。,图8.8绘制预框梁YKL9,在插入完叠合梁(也就是预框梁YKLx)之后,要对梁进行检查。因为梁构件类型比较多,三维检查只是看几何形式对否,而本书是采用BIM技术,要重点检查构件的信息,具体操作如下。,8.1.2检查叠合梁,(1)新建明细表。选择菜单栏中的“视图”“明细表”“明细表/数量”命令,在弹出的“新建明细表”对话框中,在过滤器列表栏选择“结构”专业,在类别栏选择“结构框架”选项,在名称栏输入“预制叠合梁表”,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下一步操作,如图8.18所示。,图8.18新建明细表图,(2)添加明细表字段参数。继续上一步操作,在弹出的“明细表属性”对话框中,在字段栏,将“可用字段”栏中的“类型”、“剪切长度”、“合计”三项,依次添加到“明细表字段”栏中,如图8.19所示。,8.19添加明细表字段参数,(3)修改明细表排序方式。继续上一步操作,在弹出的“明细表属性”对话框中,在“排序/成组”选项卡,将“排序方式”栏切换为“类型”选项,并去掉“逐项列举每个实例”的勾选,如图8.20所示。,图8.3绘制预框梁YKL1,(4)修改“剪切长度”格式。继续上一步操作,在弹出的“明细表属性”对话框中,在“格式”选项卡中,在“字段栏”选中“剪切长度”选项,并将其切换至“计算最大值”选项,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明细表中剪切长度不是所有叠合梁的总长,如图8.21所示。,图8.21修改“剪切长度”格式,(5)修改“合计”格式。继续上一步操作,在弹出的“明细表属性”对话框中,在“格式”选项卡中,“字段”栏选中“合计”选项,并将其切换至“计算总数”选项,如图8.22所示。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明细表中合计是所有叠合梁个数的总数,生成的预制叠合梁表如图8.23所示。,图8.23预制叠合梁表,图8.22修改“合计”格式,(6)修改“剪切长度”名称。在明细表中,将“剪切长度”修改为“跨度(mm)”,这样就更加符合图纸要求了,如图8.24所示。,图8.24修改剪切长度名称,(7)检查错误类型。明细表中预框梁YKL49为错误类型,而应为YKL9,首先选中YKL49,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明细表/数量”“在模型中高亮显示”命令,进入下一步操作,如图8.25所示。,图8.25检查错误类型,注意:在Revit中,模型是带信息量的。所以模型与明细表是联动关系,可以直接在明细表中选择相应的构件,这个方法在检查模型时经常会用到。,(8)修改错误类型。继续上一步操作,打开错误类型所在视图,选中高亮显示的错误类型,在“属性”面板中,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重命名”按钮,在弹出的“名称”对话框中输入“YKL9”字样,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图8.26所示。,图8.26修改错误类型,本小节介绍使用“楼板:结构”命令(快捷键SB)来制作叠合板,注意双向板与单向板略有区别,具体操作如下。,8.1.3叠合板,(1)进入二层结构平面。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结构平面”“二”选项,如图8.29所示,这样会进入到二层结构平面视图,只有在二层结构平面视图中才能操作绘制二层的叠合板。,图8.29进入二层结构平面,(2)生成接缝JF1类型。选择菜单栏中的“结构”“楼板”“楼板:结构”命令,在“属性”面板中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名称”对话框中输入“JF1”字样,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图8.30所示。,图8.30生成JF1类型,(3)生成接缝JF1材质。在“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编辑”按钮,在弹出的“编辑部件”对话框中删掉除“结构【1】”以外的功能选项(“核心边界”为软件保留选项,不能删除),单击按钮,在弹出的“材料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后浇砼”材质,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图8.31所示。,图8.31生成JF1材质,(4)修改接缝JF1厚度。在编辑部件对话框中,依据图纸要求,将楼板厚度修改为140mm,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下一步操作,如图8.32所示。,图8.32修改JF1厚度,(5)绘制JF1。继续上一步操作,在选项板界面,绘制一个长宽分别为3700mm和100mm的矩形,绘制完成后,单击按钮,并去掉“属性”面板中“启用分析模型”的勾选,绘制完成后按的ESC键一次,可以退出楼板绘图界面,如图8.33所示,最后删除软件自动生成的“跨方向”符号(本例采用预制的楼板,不需要现浇板的跨方向符号)。,图8.33绘制JF1,注意:JF1绘制完成后,出现“是否希望将高达此楼层标高的墙附着到此楼层的底部”对话框时,应单击“否”按钮,并且以下所有操作出现此情况时,一律单击“否”按钮。,(6)生成叠合板DBD68-3915类型。按SB快捷键,发出“楼板:结构”命令,在“属性”面板中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名称”对话框中输入“DBD68-3915”字样,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图8.34所示。,图8.34生成叠合板DBD68-3915类型,注意:在叠合板标注DBD68-3915中,DB(第一、第二个字母)指叠合板,D(第三个字母)指单向板,6指位于下部的预制部份厚度为60mm,8指位于上部的后浇部份厚度为80mm,39为板标志性跨度为3900mm,15指板宽为1500mm。,(7)生成叠合板DBD68-3915的“板-预制砼”材质。在“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编辑”按钮,在弹出的“编辑部件”对话框中,单击按钮,在弹出的“材料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AEC”“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材质,右击“混凝土,现场浇筑”材质,选择“复制”命令,将新复制生成的材质重命名为“板-预制砼”,单击“确定”按钮,如图8.35所示。,图8.35生成“板-预制砼”材质,(8)生成叠合板DBD68-3915的“后浇砼”材质。在“编辑部件”对话框中插入“面层1【4】”的功能,单击按钮,在弹出的“材料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后浇砼”材质,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图8.36所示。,图8.36生成“后浇砼”材质,在装配式建筑中,一个房间的楼板是由若干个叠合板(可能包括接缝)组合而成。在Revit中可以使用“部件”功能以房间为单位将叠合板组成一个对象,用DBx命名(x为可变的编号)。这一个部件,就是一个房间楼板的集合。具体操作如下。,8.1.4使用部件拼合叠合板,(1)进入二层结构平面。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结构平面”“二”选项,如图8.71所示,这样会进入到二层结构平面视图,只有在二层结构平面视图中才能操作拼接二层的叠合板。,图8.71进入二层结构平面,(2)拼接叠合板DB1。选中图8.72所示区域的板构件,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楼板”“创建部件”命令,在弹出的“新建部件”对话框中,在类型名称栏输入“DB1”,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图8.73所示。,图8.73新建部件,图8.72选择板构件,(3)拼接叠合板DB2。选中图8.74所示区域的板构件,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楼板”“创建部件”命令,在弹出的“新建部件”对话框中,在类型名称栏输入“DB2”,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图8.75所示。,图8.75新建部件,图8.74复选部件,(4)拼接叠合板DB3。选中图8.76所示区域的板构件,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楼板”“创建部件”命令,在弹出的“新建部件”对话框中,在类型名称栏输入“DB3”,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图8.77所示。,图8.77新建部件,图8.76复选部件,(5)拼接叠合板DB4。选中图8.78所示区域的板构件,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楼板”“创建部件”命令,在弹出的“新建部件”对话框中,在类型名称栏输入“DB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图8.79所示。,图8.79新建部件,图8.78复选部件,(6)拼接叠合板DB5。选中图8.80所示区域的板构件,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楼板”“创建部件”命令,在弹出的“新建部件”对话框中,在类型名称栏输入“DB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如图8.81所示。,图8.81新建部件,图8.80复选部件,(7)复制叠合板DB1。选中已拼接完成的叠合板DB1,按CO快捷键,发出“复制”命令,将叠合板DB1复制到如图8.82所示的另一侧区域。,图8.82复制叠合板DB1,(8)复制其余叠合板。以复制叠合板DB1同样的方法,按CO快捷键,发出“复制”命令,将图中其余叠合板复制完成,绘制完成的叠合板如图8.83所示。按F4键打开三维视图,按住鼠标中键,并配合Shift键,转动三维模型视图至所需查看的视图,如图8.84所示。,图8.83复制叠合板,图8.84部件拼接完成的三维效果图,在Revit中的叠合梁板这二种预制构件,可以使用“按类别标记”命令(快捷键TG)进行自动标记,只不过需要使用本书提供的相关标记族文件,具体操作如下。,8.1.5叠合梁板的标记,(1)进入二层结构平面。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结构平面”“二”选项,如图8.100所示,这样会进入到二层结构平面视图,只有在二层结构平面视图中才能对二层的叠合梁板进行标记。,图8.100进入二层结构平面,(2)载入标记族。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载入族”命令,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配合键盘的Ctrl键,依次选择“标记部件”、“标记梁”两个族文件,如图8.101所示。将其载入到项目中,随时使用。,图8.101载入标记族,(3)标记叠合板DB1。选择菜单栏中的“注释”“按类别标记”命令,注意去掉引线的勾选,按Tab键切换选择,直至选中叠合板DB1,对叠合板DB1进行标记,如图8.1022所示。,图8.102标记叠合板,(4)调整叠合板DB1标记的位置。选中DB1标记,将其拖动到适当位置,这样就是标记在图中更加协调了,如图8.103所示。,图8.103调整叠合板DB1标记的位置,(5)标记其余叠合板。以标记叠合板DB1相同的方法,对剩下的叠合板进行标记,并调整至适当位置,标记完成后如图8.104所示。,图8.104标记其余叠合板,(6)标记预框梁YKL6。以YKL6为例,按TG快捷键,发出“按类别标记”命令,注意去掉引线的勾选,按Tab键切换选择,直至选中YKL6,由于此处YKL6的标记应为竖直方向,故按Space键切换标记方向,再选中YKL6,对YKL6进行标记,如图8.105所示。,图8.105标记预框梁YKL6,(7)调整YKL6标记的位置。选中YKL6标记,将其拖动到适当位置,这样就是标记在图中更加协调了,如图8.106所示。,图8.106调整YKL6标记的位置,(8)标记其余预框梁。以标记YKL6相同的方法,对剩下的预框梁进行标记,并调整至适当位置,标记完成后如图8.107所示。叠合梁板完整标记的大比例图,读者朋友可参看书后附录中的相关图纸。,图8.107标记其余预框梁,注意:“按类别标记”命令可以自动读者构件的类型名称,并将类型名称标记在构件周围。所以要求读者在建族时,族类型取名不能随意,一定要按施工要求取名。,本节中介绍装配式中的三大预制墙体的装配,PC外墙、PC内墙、内隔墙。这三种墙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读者朋友要区别对待,不可混淆。,8.2预制墙体,PC外墙使用的是“PC剪力墙外墙内叶板”这个族文件。外墙外叶板是三明治外挂板,将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介绍。,8.2.1PC外墙,(1)进入二层结构平面。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结构平面”“二”选项,如图8.108所示,这样会进入到二层结构平面视图,只有在二层结构平面视图中才能放置二层的PC外墙构件。,图8.108进入二层结构平面,(2)载入“PC剪力墙外墙内叶板”族文件。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载入族”命令,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选择“PC剪力墙外墙内叶板.rfa”族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将其载入到项目中,如图8.109所示。,图8.109载入“PC剪力墙外墙内叶板”族文件,(3)放置构件YWQ1。选择菜单栏中的“建筑”“构件”“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YWQ1,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放置构件”“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命令,并按Space键调整构件的放置方向,将YWQ1放置到图中,如图8.110所示。,图8.110放置构件YWQ1,(4)调整YWQ1的位置。选中已放置的YWQ1,按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将YWQ1移动至对应位置,如图8.111所示。,图8.111调整YWQ1的位置,(5)放置构件YWQ2。按CM快捷键,发出“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YWQ2,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放置构件”“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命令,按Space键调整构件的放置方向,将YWQ2放置到图中,如图8.112所示。,图8.112放置构件YWQ2,(6)调整YWQ2的位置。选中已放置的YWQ2,按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将YWQ2移动至对应位置,如图8.113所示。,图8.113调整YWQ2的位置,(7)放置构件YWQ3。按CM快捷键,发出“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YWQ3,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放置构件”“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命令,按Space键调整构件的放置方向,将YWQ3放置到图中,如图8.114所示。,图8.114放置构件YWQ3,(8)调整YWQ3的位置。选中已放置的YWQ3,按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将YWQ3移动至对应位置,如图8.115所示。,图8.115调整YWQ3的位置,PC内墙的功能与PC外墙略有区别,PC内墙是不附加外叶板的,只是起承重与分隔空间的作用。而不需要墙体保温,具体操作如下。,8.2.2PC内墙,(1)进入二层结构平面。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结构平面”“二”选项,如图8.120所示,这样会进入到二层结构平面视图,只有在二层结构平面视图中才能放置二层的PC内墙构件。,图8.120进入二层结构平面,(2)载入“PC剪力墙内墙板”族文件。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载入族”命令,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选择“PC剪力墙内墙板.rfa”族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将其载入到项目中,如图8.121所示。,图8.121载入“PC剪力墙内墙板”族文件,(3)放置构件YNQ2。选择菜单栏中的“建筑”“构件”“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YNQ2,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放置构件”“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命令,按Space键调整构件的放置方向,将YNQ2放置到图中,注意装修面在左侧,如图8.122所示。,图8.122放置构件YNQ2,(4)调整YNQ2的位置。选中已放置的YNQ2,按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将YNQ2移动至对应位置,如图8.123所示。,图8.123调整YNQ2的位置,注意:上图中黑色的三角就是“装配面”的标识符号。内墙与外墙不同,外墙只有一个面可以用于装配(另一个面位于建筑外,是悬空状态),所以不需要标识;而内墙有二个面可用于装配,因此设计师要指定其中一个面为装配面,在这个面上进行墙体装配的操作。,(5)放置构件YNQ3。选择菜单栏中的“建筑”“构件”“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YNQ3,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放置构件”“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命令,按Space键调整构件的放置方向,将YNQ3放置到图中,注意装修面在左侧,如图8.124所示。,图8.124放置构件YNQ3,(6)调整YNQ3的位置。选中已放置的YNQ3,按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将YNQ3移动至对应位置,如图8.125所示。,图8.125调整YNQ3的位置,(7)放置构件YNQ1。选择菜单栏中的“建筑”“构件”“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YNQ1,选择菜单栏中的“修改”“放置构件”“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命令,按Space键调整构件的放置方向,将YNQ1放置到图中,注意装修面在上侧,如图8.126所示。,图8.126放置构件YNQ1,(8)调整YNQ1的位置。选中已放置的YNQ1,按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将YNQ1移动至对应位置,如图8.127所示。,图8.127调整YNQ1的位置,本例中的ALC内隔墙均为100mm厚,作用仅为分隔建筑内容空间。内隔墙的族为四个RFA族文件,请读者朋友在配套下载资源中找到并载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8.2.3预制ALC内墙,(1)进入二层结构平面。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结构平面”“二”选项,如图8.134所示,这样会进入到二层结构平面视图,只有在二层结构平面视图中才能放置二层的ALC内墙构件。,图8.134进入二层结构平面,(2)载入ALC内墙族。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载入族”命令,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配合键盘的Ctrl键,依次选择“GQM1边洞墙.rfa”、“GQM2双洞墙.rfa”、“GQM中洞墙.rfa”、“GQ无洞墙(插入86暗盒).rfa”四个族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如图8.135所示,将其载入到项目中,随时使用。,图8.135载入ALC内墙族,注意:内隔墙NGQ与PC墙建族的方案不一样,是因为其复杂程度决定。本例采用了四个RFA族文件去表达,每一个族文件代表了一个内隔墙的类型。这个内容在本书前面介绍过,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参阅。,(3)放置构件NGQ1。选择菜单栏中的“建筑”“构件”“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NGQ1,按Space键调整构件的放置方向,将NGQ1放置到图中,并调整至对应位置,如图8.136所示。,图8.136放置构件NGQ1,(4)放置构件NGQ11。按CM快捷键,发出“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NGQ11,按Space键调整构件的放置方向,将NGQ11放置到图中,并调整至对应位置,如图8.137所示。,图8.137放置构件NGQ11,(5)放置构件NGQ6。按CM快捷键,发出“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NGQ6,按Space键调整构件的放置方向,将NGQ6放置到图中,并调整至对应位置,如图8.138所示。,图8.138放置构件NGQ6,(6)放置构件NGQ7。按CM快捷键,发出“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NGQ7,按Space键调整构件的放置方向,将NGQ7放置到图中,并调整至对应位置,如图8.139所示。,图8.139放置构件NGQ7,(7)放置构件NGQ8。按CM快捷键,发出“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NGQ8,按Space键调整构件的放置方向,将NGQ8放置到图中,并调整至对应位置,如图8.140所示。,图8.140放置构件NGQ8,(8)放置构件NGQ2。按CM快捷键,发出“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NGQ2,按Spa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收购合同与收购协议
- 湿地鱼池承包协议书模板
- 股东实物作价入股协议书
- 股东利润分成协议书模板
- 灯箱合作合同协议书模板
- 私人暖气模板合同协议书
- 村集体大楼租赁合同范本
- 项目签合同前的居间协议
- 长沙离婚协议补充协议书
- 碧桂园转让酒店合同范本
- 同等学力申硕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历年真题题库-上(A1题)
- 2025 秋外研英语八上单元重点知识清单Unit 1
-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课件
- DB13-T 1545-2025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 《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课件》
- 生态修复中的环境保护监理措施
- 宁夏固原公开招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含答案2024年
- 企业财务人员防诈课件
- 开封市事业单位联考招聘笔试真题2024
- TCECS24-202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 危大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