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X.XX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行业标准RB/TXXX-2019低碳产品评价方法与要求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Low carbon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hot rolled ribbed steel bars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征求意见稿)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发布北京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 RB/T XXX-2018目次前言I引言II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44 评价要求及评价方法44.1 基本条件44.2 低碳产品排放基准值44.3 核算主体和边界54.4 数据统计期与计算方法55 评价报告6附录A二氧化碳排放计算过程与计算方法7附录B低碳产品评价报告内容要求14附录C相关参数缺省值15 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主要根据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和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低碳产品认证的联合部署要求而制定。本标准用于评价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制造过程碳排放水平,作为低碳产品认证标准。本标准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承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 刚、李春宇、李洪福、林晓川、郦秀萍、周和敏、韩光辉、宫彦岭。 引言钢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钢铁产品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经济性、实用性等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钢铁工业也是我国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行业,发展钢铁低碳制造技术,减少钢铁制造过程和使用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对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重要作用。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评价企业在生产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促进企业增强低碳意识,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发展低碳生产技术,减少钢铁企业制造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标准是钢铁工业低碳产品认证系列标准之一。本标准对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产品在关键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限值、核算边界、核算方法、报告模式等进行了规定,是开展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低碳产品认证的标准。钢铁企业可按照本标准寻求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其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产品进行低碳产品认证,也可在开展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寻求相关方对其符合性的确认时参照本标准。 16低碳产品评价方法与要求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低碳产品评价技术要求,包括产品在钢铁企业长流程制造过程的碳排放限值、核算方法及碳排放水平评价方法;同时规定了低碳产品评价报告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低碳产品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GB/T24025 环境标志和声明 III型环境声明 原则和程序GB/T24040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原则与框架GB/T24044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要求与指南 GB/T24020 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和声明 通用原则GB/T30052 钢铁产品制造生命周期评价技术规范(产品种类规则)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2151.5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5部分 钢铁生产企业GB21256 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22723 天然气能量的测定GB/T223.69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GB/T223.86 钢铁及合金 总碳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4333.10 硅铁化学分析方法 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量GB/T7730.5 锰铁及高炉锰铁化学分析方法 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含量GBlT 8704.1 钒铁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及气体容量法HJ/T126 清洁生产标准 炼焦行业HJ/T426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烧结)HJ/T427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高炉炼铁)HJ/T428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炼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3号)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3 术语和定义GB/T 19001、GB/T 24001、GB/T 24040、GB/T 24044、GB/T30052、GB/T 23331、GB/T 32151.5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评价要求及评价方法4.1 基本条件申请低碳产品认证的企业应确保满足以下基本条件:a) 工艺装备应满足国家产业政策要求;b) 产品质量满足GB 1499.2标准的要求,并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c) 依据GB/T 19001、GB/T 24001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d) 依据GB/T 23331标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对其能源使用实施了有效管理;e) 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符合行业和地方政府规定的能耗限额标准。4.2 低碳产品排放基准值根据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生产工艺,以高炉铁水为分界点,分别设定铁前(含炼铁)排放限定值和钢后(含炼钢)排放基准值。4.2.1 铁前排放限定值依据GB21256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各主要工序的工序能耗先进值和HJ/T126、HJ/T426、HJ/T427、HJ/T428等清洁生产标准的二级水平超过限定值的企业不再进行后续工序的核算与评价。4.2.2 钢后排放基准值在满足铁前限定值的基础上,核算并评价钢后工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GB 1499.2标准确定的牌号和规格,依据GB21256标准和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各主要工序的工序能耗先进值和HJ/T428等清洁生产标准的一级水平,确定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基准值,见表1。表1公称直径(mm)单位产品CO2排放基准值(t/t)6121.9014201.8822501.92钢后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基准值的产品,方可评价为低碳产品。4.3 核算主体和边界核算主体应以具体生产线或生产厂为独立核算单位,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其中主要生产系统包括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生产工序,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动力、电力、供水、化验、机修、库房(料场)、运输等。生产工序以高炉铁水为分界点划分为铁前和钢后两段,铁前主要包括烧结、炼焦、炼铁等工序,钢后主要包括炼钢、连铸、热轧等主要工序,如图1所示。炼焦烧结炼铁铁水炼钢热轧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铁前核算工序钢后核算工序连铸图1 核算工序4.4 数据统计期与计算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制造过程碳排放量及相关数据统计应基于可计量的统计期进行统计,统计期应在产品正常和稳定生产基础上,以年为统计期。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碳排放计算过程与计算方法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5 评价报告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评价报告应说明评价主体基本信息、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活动数据及其来源、排放因子及其来源等信息,并经评价主体法人代表确认。报告内容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附 录 A二氧化碳排放计算过程与计算方法A1 识别排放源排放源包括但不限于:a) 燃料燃烧排放钢铁生产中净消耗的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如烧结机、高炉、转炉、加热炉、热处理炉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企业外购的化石燃料,只计算这些化石燃料在本企业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生产这些化石燃料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纳入核算范围;b) 熔剂排放钢铁企业内由于使用石灰石、白云石等熔剂的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c) 固碳排放在烧结、炼铁、炼钢等工序中由于加入其他外购含碳原料和辅料(如生铁、废钢、铁合金、电极等)分解和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如固碳产品不参与化学反应或不属于化学反应的含碳产物,则无需计入;d) 电力、热力、能源介质产生的排放钢铁生产净消耗(购入量与产出量的差值)的电力、热力以及工业气体等能源介质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A2 核算步骤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二氧化碳排放分两步核算。首先核算铁前各工序,得出高炉铁水累积碳排放量,并与限定值比较,若超过限定值,则不再进行钢后工序的核算。若高炉铁水累积碳排放量低于限定值,则进行钢后工序的核算。各工序碳排放按以下步骤核算:a) 识别排放源;b) 收集活动数据;c) 选择和获取排放因子数据;d) 核算各工序燃料燃烧排放、熔剂排放、固碳碳排放等直接排放;e) 核算各工序电力、热力、工业气体等产生的间接排放(电力和热力按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缺省值核定累积排放系数;自备燃煤电厂视同外购电;如有外购热力,按加权平均方法得到自产热力与外购热力的平均二氧化碳累积排放系数);f) 叠加核算各工序的累积排放,直至最终工序。A3 核算方法A3.1直接排放直接排放由燃料燃烧排放、熔剂排放和固碳隐含排放组成,按式(1)计算: (1)式中:核算和报告期内直接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核算和报告期内消耗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核算和报告期内熔剂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核算和报告期内含碳原料或辅料中固碳分解或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A3.1.1 燃料燃烧排放燃料燃烧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核算和报告期内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和,按式(2)计算: (2)式中: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吉焦(GJ);第i种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i消耗燃料的类型。A3.1.2 熔剂排放熔剂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按式(3)计算: (3)式中: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熔剂的消耗量,单位为吨(t);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熔剂的平均纯度,以%表示;第i种熔剂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吨(tCO2/t);i消耗熔剂的种类(白云石、石灰石等)。A3.1.3 固碳排放含碳原料或辅料中固碳分解或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按式(4)计算: (4)式中: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含碳原料或辅料的购入量,单位为吨(t);第i种购入含碳原辅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吨(Tco2/t);i外购含碳原料类型(如生铁、铁合金、电极等)。A3.2 间接排放间接排放由净消耗的电力、热力排放和前道工序带入的间接排放组成,按式(5)计算: (5)核算和报告期内间接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核算和报告期内净消耗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核算和报告期内净消耗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核算和报告期内净消耗能源介质(如工业气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核算和报告期内由前道工序带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A3.2.1 净消耗电力排放净消耗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式(6)计算: (6)式中:核算和报告期内的购入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核算和报告期内的输出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区域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tCO2MWh)。A3.2.2 净消耗热力排放净消耗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式(7)计算: (7)式中:核算和报告期内的购入热量,单位为吉焦(GJ);:核算和报告期内的输出热量,单位为吉焦(GJ);:年平均供热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A3.2.3 能源介质的排放净消耗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式(8)计算: (8)式中:核算和报告期内的购入能源介质,单位为标方(NM3);:核算和报告期内的输出能源介质,单位为标方(NM3);:年平均能源介质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标方(tCO2NM3)。A3.2.4 前道工序带入的排放前道工序带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式(9)计算: (9)式中: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前道工序产品的消耗量,单位为吨(t);第i种前道工序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吨(Tco2/t);i前道工序产品(如烧结矿、焦炭等)。A3.3 累积排放累积排放是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总和,按式(10)计算: (10)A4 活动数据获取A4.1 燃料燃烧燃料燃烧的活动数据是核算和报告期内各种燃料的消耗量与平均低位发热量的乘积,按式(11)计算: (11)式中: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吉焦(GJ);:核算和报告期第i种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吉焦每吨(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吉焦每万标立方米(GJ104Nm3);: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燃料的消耗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标立方米(104Nm3)。其中:根据核算和报告期内各种燃料购入量、外销量、库存变化量以及除钢铁生产之外的其他消耗量来确定各自的消耗量。燃料购入量、外销量采用采购单或销售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库存变化量采用计量工具读数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方法来确定,钢铁生产之外的其他消耗量依据企业能源平衡表获取,采用式(12)计算:(12) 燃料低位发热量的测定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也可采用与相关方结算凭证中提供的检测值。如采用实测,燃料低位发热量检测应遵循GB/T 213、GB/T 384、GBlT 22723等相关标准。其中对煤炭应在每批次燃料入厂时或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测,以燃料入厂量或月消费量加权平均作为该燃料品种的低位发热量;对油品可在每批次燃料入厂时或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测,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油品的低位发热量;对天然气等气体燃料可在每批次燃料入厂时或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取算术平均值作为低位发热量。对于没有条件实测的企业可采用附录C中常见燃料低位发热量推荐值。A4.2熔剂和含碳原辅料熔剂和含碳原辅料的的消耗量比照燃料消耗量的核算方法,采用式(12)计算。A4.3 电力购入和输出的电力的活动数据以电表记录的读数为准。如果没有,可采用电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A4.4 热力购入和输出的热力的活动数据以企业的热力表记录的读数为准,也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热力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以质量单位计量的热水可按式(13)转换为热量单位: (13)式中:热水的热量,单位为吉焦(GJ);:热水的质量,单位为吨(t);:热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4.1868: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以质量单位计量的蒸汽可分别按式(14)转换为热量单位: (14)式中:蒸汽的热量,单位为吉焦(GJ);:蒸汽的质量,单位为吨(t);:蒸汽所对应的温度、压力下每千克蒸汽的热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A4.5 产品产量所评价产品的产量按式(15)计算。产量=销售量+(期末库存量-期初库存量) (15)销售量采用销售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库存变化量采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库存数据或现场实物盘库数据。若采用其他方法,应在报告中说明合理性。A5 排放因子获取A5.1 燃料排放因子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按公式(16)计算。 (16)式中:笫i种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吉焦(Tc/GJ);:第i种燃料的碳氧化率,以%表示;:二氧化碳与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企业可采用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推荐值,参见附录C。A5.2 熔剂、含碳原辅料的排放因子企业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或采用与相关方结算凭证中提供的检测值。企业自身具备检测能力的,也可自行检测,但要满足GB/T 223.69、GB/T 223.86、GB/T 4699.4、GB/T 4333.10、GB/T 7731.10、GB/T 8704.1,YB/T 5339、YB/T 5340等标准的相关规定。部分熔剂和含碳原辅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可采用附录C的推荐值。A5.3 电力排放因子电力排放因子应根据企业生产地址及目前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电网划分,选用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进行计算。A5.4 热力排放因子热力排放因子可取推荐值0.11 Tco2/GJ,也可采用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A6 数据质量要求A6.1 企业现场采集的数据的质量要求现场采集的数据要确保满足以下条件:a) 代表性:现场数据应按照企业生产单元收集所确定范围内的生产统计数据;b) 完整性:各工序中,燃料的所有输入均列出;电力和热力输入输出均须列出;熔剂的输入均须列出;固碳产品列出质量大于原料总量0.1%的项目;c) 准确性:现场数据应该来自于生产单元的实际生产统计记录;d) 一致性:企业现场数据收集时应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规则等。A6.2 排放因子数据的质量要求企业自测的排放因子,应严格按相关测试标准执行。原则上,所有排放因子每年要进行一次测试,若发生设备改造、工艺调整、能源种类和能源结构变化,应重新测试。缺乏自测条件的可采用附录C中的缺省系数。附 录 B 低碳产品评价报告内容要求B1 报告主体基本信息报告主体基本信息应包括报告主体名称、单位性质、报告数据统计期、报告负责人与联系人信息,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线基本情况介绍。B2 单位产品排放量报告主体应报告所评价产品在核算期内的产量,制造过程各工序的直接排放、间接排放、累积排放汇总表,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t)。B3 活动数据及其来源报告主体应报告各工序生产中燃料消耗量、低位发热值、熔剂消耗量、固碳产品的消耗和产出量、净购入的电力与热力等详细清单信息及其来源。B4 排放因子及其来源报告主体应报告采用的各种排放因子及其来源。 附 录 C 相关参数缺省值表C1 常用燃料相关参数缺省值燃料品种计量单位低位发热量(GJ/t,GJ/104Nm3)低位发热量建议值(GJ/t,GJ/104Nm3)单位热值含碳量(tC/TJ)单位热值含碳量建议值(tC/TJ)燃料碳氧化率固体燃料无烟煤t20.30426.7c27.4927.4b94%b烟煤t19.570-26.1826.1b93%b褐煤t14.08011.9c28.0028.0b96%b洗精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阳泉市市属国有企业招聘5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能源集团所属铁法能源公司招聘6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龙岩上杭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慈溪市诚安燃气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宜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省汕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才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动态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热电集团春季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内江汉江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葛洲坝集团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禹州分公司招聘22人(河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课件
- 私密线上招商课件
- 2025年高考真题-政治(湖南卷) 含答案
- SB-T 11238-2023 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
- 福建省莆田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大班幼儿随访电访记录表内有内容
- 干细胞精品课件
- 太阳能路灯说明书完整版
-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潜藏价值(中英)
-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ppt-115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