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裸裂尻鱼_第1页
拉萨裸裂尻鱼_第2页
拉萨裸裂尻鱼_第3页
拉萨裸裂尻鱼_第4页
拉萨裸裂尻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50B 52备案号:DB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54/ XXXXXXXXX代替DB 拉萨裸裂尻鱼Younghusbands schizothoraci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4/ XXXXXXXXX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学名与分类13.1学名13.2地方名13.3分类位置14主要形态结构特征14.1外部形态特征14.2内部结构特征25生长与繁殖35.1生长35.2繁殖36遗传学特性46.1细胞遗传学特性46.2生化遗传学特性47检测方法57.1抽样57.2性状测定57.3年龄鉴定57.4染色体检测57.5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酶检测58检验规则与结果判定6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长方程、体长与体重关系式7附录B(规范性附录)同工酶各种试剂的配制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厅提出。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四川律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马徐发、覃剑晖、霍斌、段友建、谢从新、尼玛群宗、边巴卓玛、格桑达娃、林少卿、旦增旺久、尼玛次仁、张鑫宬、胡程鹏。本标准为首次制定。9拉萨裸裂尻鱼1 范围本标准给出了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Regan)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性以及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拉萨裸裂尻鱼的种质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654.1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部分:检验规则GB/T 18654.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2部分:抽样方法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GB/T 18654.1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GB/T 18654.1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3部分:同工酶电泳分析3 学名与分类3.1 学名拉萨裸裂尻鱼 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Regan。3.2 地方名土鱼。3.3 分类位置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裸裂尻鱼属(Schizopygopsis)。4 主要形态结构特征4.1 外部形态特征4.1.1 外形体延长,侧扁,头锥形,吻钝圆。口亚下位,弧形。下颌前缘具锐利角质,下唇细窄,分左,右两下叶;唇后沟中断。无须。背鳍位于体中点稍前,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弱,后缘光滑或锯齿不甚明显,十分弱小;胸鳍末端远离腹鳍。腹鳍起点与背鳍第45根分枝鳍条相对,极少有与第3枚分枝鳍条相对的,腹鳍末端不达肛门。臀鳍起点紧邻肛门之后,其末端接近或达尾鳍基。尾鳍叉形。体表除臀鳞外,在肩胛部还有23行不规则鳞片,其它部分裸露无磷;侧线完全,基本平直。鳃耙短小,排列较稀疏。身体背部灰褐色,腹部淡黄,体侧具不规则暗斑,头、背侧明显具有较大的不规则黑点。拉萨裸裂尻鱼的外形见图1。图1 拉萨裸裂尻鱼外形图4.1.2 可数性状4.1.2.1 背鳍鳍式D. iiiii-78。4.1.2.2 臀鳍鳍式A. iii -5。4.1.2.3 第一鳃弓鳃耙数外侧鳃耙数914;内侧鳃耙数1522。4.1.3 可量性状65mm310mm不同体长组个体的可量性状变动值见表1。表1 拉萨裸裂尻鱼不同体长组可量性状比例性状平均值(范围)比例性状平均值(范围)体长/体高4.84(3.705.97)头长/吻长2.92(2.343.72)体长/头长4.50(3.925.46)头长/眼径2.92(2.343.72)体长/尾柄长5.78(4.696.83)头长/眼间距2.92(2.343.72)体长/尾柄高113.35(1.4315.52)尾柄长/尾柄高2.46(2.003.08)4.2 内部结构特征4.2.1 鳔鳔2室,后室长筒形,其长度为前室长的2.3倍3.4倍。4.2.2 下咽齿下咽齿2行,3.4/4.3。咽齿顶端尖有钩曲,咀嚼面凹陷,呈匙状。4.2.3 脊椎骨脊椎骨总数:44枚49枚。4.2.4 腹膜黑色。5 生长与繁殖5.1 生长雌鱼的最大年龄为17龄,雄鱼的最大年龄为12龄。常见年龄组的鱼体长和体重实测值见表2。生长方程和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见附录A。表2 拉萨裸裂尻鱼各年龄组的体长和体重实测值年龄组龄雄鱼雌鱼体长(平均 S.D)mm体重 (平均 S.D)g体长(平均 S.D.)mm体重(平均 S.D)g2103.322.014.17.6106.326.417.412.63162.012.456.616.6174.026.679.545.04224.225.3160.248.1244.232.7209.777.65249.819.3218.149.6272.829.7279.692.86259.124.2229.255.9292.823.4342.085.67258.316.2234.151.3303.823.1377.182.28288.527.1315.088.0314.320.2410.984.79285.320.6363.580.0330.136.3440.297.710280.530.4278.941.2332.030.2520.072.25.2 繁殖5.2.1 成熟年龄雌鱼7龄,雄鱼4龄。5.2.2 产卵类型性腺一年成熟一次,一次产出。5.2.3 繁殖期繁殖期为3月4月,高峰期为3月。5.2.4 怀卵量不同年龄组个体怀卵量见表3。表3 拉萨裸裂尻鱼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怀卵量年龄组龄体重范围g绝对怀卵量粒/尾相对怀卵量粒/g4149.7 366.95712.219190.266.112.25122.5 323.06577.0 20374.7 66.111.16205.9 425.18224.0 19578.8 57.516.1 7310.8 603.89207.4 30504.0 49.312.6 8278.2 606.911076.346764.3 58.218.2 9295.2 730.8 12906.8 34244.0 53.014.6 10386.3 839.4 19110.4 44411.1 65.95.16 遗传学特性6.1 细胞遗传学特性肾细胞染色体数:2n=94。核型公式:36m+20sm+16st+22t;臂数(NF):150。染色体核型见图2。图2 拉萨裸裂尻鱼核型图6.2 生化遗传学特性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和扫描图见图3。图3 拉萨裸裂尻鱼血清组织乳酸脱氢酶酶带扫描图7 检测方法7.1 抽样按GB/T 18654.2的规定执行。7.2 性状测定按GB/T 18654.3的规定执行。7.3 年龄鉴定采用耳石鉴定年龄。方法按SC 1037的规定执行。7.4 染色体检测按GB/T 18654.12的规定执行。7.5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酶检测7.5.1 试剂及配制方法同工酶各种试剂的配制见附录A。7.5.2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血清制备,从尾静脉抽取2ml血,于4、1000r/min离心6min,取上清备用。7.5.3 制胶先将混匀的6.5%分离胶液倒入模板约3/4高度,小心在上面注入双蒸水,置于36左右30min。待凝胶聚合好以后,倒掉上面的水,将混匀的3.0%浓缩胶倒入模板,插好梳子,置于36左右30min,待凝胶聚合好以后,置于冰箱中备用。7.5.4 点样点样量为20L。吸取20L样与2L3L加样指示剂混匀,一起加到样孔中。7.5.5 电泳分离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分离胶浓度6.5%,浓缩胶浓度3.0%。2) 电极缓冲液:pH为8.3的Tris-甘氨酸。3) 电泳:稳压280 V(起始电流约1824mA)电泳0.5h后,将电压调到220v,继续电泳5 h6h(溴酚蓝跑出胶后2h以上)。4) 染色:电泳结束后,放入预先配好并在37恒温箱中保温的同工酶染色液中染色。8 检验规则与结果判定按GB/T 18654.1的规定执行。AA附录A (资料性附录)生长方程、体长与体重关系式A.1 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雌性和雄性群体的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分别见式(A.1)、(A.2)、(A.3)和(A.4):雌鱼:Lt=433.91- e-0.194(t-0.397) (A.1) Wt=1050.191-e-0.194(t-0.397)2.923(A.2)雄鱼:Lt=338.41- e-0.233(t-0.403)(A.3) Wt=525.921-e-0.233(t-0.403)3.023(A.4)式中:Ltt龄时鱼体体长,mm;Wtt龄时鱼体体重,g;e自然对数;t鱼的年龄。A.2 体长与体重关系式雌性和雄性群体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式见(A.5)和(A.6):雌鱼:W=2.05210-5L2.923(A.5)雄鱼:W=1.18710-5L3.023(A.6)式中:W鱼体体重,g;L鱼体体长,mm。BB附录B (规范性附录)同工酶各种试剂的配制B.1 凝胶制备B.1.1 凝胶制备溶液配制各种凝胶制备溶液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见表B.1。表B.1 各种凝胶制备溶液配方溶 液配 制 方 法凝胶缓冲液取Tris 56.75g加200mL蒸馏水,用浓盐酸调pH为8.9,加蒸馏水到250mL。4贮存。凝胶储液取丙烯酰胺33.3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9g,四甲基乙二胺(TEMED )338L溶于蒸馏水中定容到150mL。4贮存。AP取过硫酸铵1.5mg溶解到100mL蒸馏水水中。4贮存。B.1.2 分离胶和浓缩胶的制备用6.5%分离胶和3.0%浓缩胶制成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该凝胶液配方见表B.2。表B.2 凝胶制备配方6.5% 分离胶3.0浓缩胶凝胶缓冲液, mL1.5凝胶缓冲液,mL0.5凝胶储液,mL7.3凝胶储液,mL1.2AP, mL1.5AP, mL0.5TEMED,LTEMED, L4.0纯水,mL14.7纯水,mL6.8总体积,mL25总体积,mL9.0凝胶缓冲液, mL1.5凝胶缓冲液,mL0.5凝胶储液,mL7.3凝胶储液,mL1.2B.2 加样指示剂0.15溴酚蓝-50甘油:称取0.15g溴酚蓝溶于50mL蒸馏水,再加50mL甘油混匀。B.3 电极缓冲液取甘氨酸28.80g溶于800 mL水,用约4.00g的Tris调pH至8.3,加蒸馏水到1000mL。电泳时稀释10倍使用。B.4 染色液的配制B.4.1 染色用各溶液配制染色用各溶液配制见表B.3。表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