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1页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2页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3页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4页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试题本试卷共8页,共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基础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省识()崔嵬() 荻花() 环珮()B.抚膺()锦瑟() 吮血(yn) 霓裳()C.栈道() 嗟叹() 商贾()钿头()D.朔漠() 惘然(m) 悯然() 江渚()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3下项各项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前,房地产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台,在网上引起广泛争议。房价是继续上涨,还是逐渐回归理性?绝大多数网友表示对此不抱希望。B我仿佛又看到故乡那有着鬈曲飘拂长须的老榕树和时时出现在梦中的潺潺溪水流声。C因拍摄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被烧伤的任家萱,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在全国“粉丝”的热切关注中,出席了记者招待会。D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我们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破解经济增长受资源环境瓶颈制约。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_,_。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_,_,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_。“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A B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祭葬,谥文安。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至,不识碑所识:知道 B赏花赋诗,礼接优渥 渥:深厚C英上疏待罪。宥不问 宥:宽恕 D居二年卒,年七十五 居:居住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帝察其慎密 毋俾前人独专其美B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 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C异日且以为己地 朕且用尔D因问以北伐事 以英奏,复给予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英“慎密”的一组是(3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 师旋,过李陵城沉诸河,还奏 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 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ABC D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英随皇帝北征路过李陵城,被召去查看石碑,王英发现碑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担心日后起争端,就将石碑击碎,沉入河底,受到了皇帝的赞扬。B皇帝询问王英北伐之事,王英认为皇帝亲征,敌人定会远逃,希望皇帝不要穷追。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心。C宣宗之时,天下安定。天子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曾勉励王英,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D王英细致谨慎,端庄稳重,正直宽容,受四位皇帝恩遇。正统十二年,其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事获罪入狱,王英上奏章等待治罪,皇上不问其罪。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英 端 凝 持 重 历 仕 四 朝 在 翰 林 四 十 馀 年 屡 为 会 试 考 官 朝 廷 制 作 多 出 其 手 四 方 求 铭 志 碑 记 者 不 绝 性 直 谅 好 规 人 过 三 杨 皆 不 喜 故 不 得 柄 用(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译文:_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译文:_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3分)(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11名句默写。(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共6分)(1)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李商隐锦瑟)(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 ,_。(李白蜀道难)三、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6分)哲学视野中的艺术柳延延人类最早的知识之树是艺术(仪式)、神话。即便是原始先民,都没有仅仅满足于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和武器的实用功能,而是极力进行装饰和美化,于是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洞穴中的壁画、器具上雕刻的图案。因此,人类这种存在物既有动物性的一面,也有通过艺术、宗教、哲学超越其动物性,追求精神价值的一面。正是这一特点,打破了重复的、千篇一律的常规生活,而与生活的最终本质相联系。如果我们将文化看成是由人的自由的首创精神所创造的,则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的文化的基本功能应该都是双向度的,一个向度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提供日常劳作的规范与程序;另一个向度是超越日常劳作的规范,为人的存在提供意义、价值和美感。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个生活被分解为两个部分事功和闲暇,战争与和平,某种以必然和有用的东西为目的的行为与某种以“美”的东西为目的的行为。确实,我们对世界的态度,首先是实际的。但是人对生活从一开始就有另外的不讲狭隘实用目的态度,在这种时刻,我们对事物和人并没有任何要求,而是作为审美情感的基础,是对世界无私的享受。某种意义上,美,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如果说科学是逐渐发展并不断进步的,那么艺术则不是这样。科学是不断更新的,其成果往往不能经久持年,或迟或早注定要被更好更新的成果所取代。与此相反,由于艺术的特性,其作品则可能永葆青春。关于这一点,1923年毕加索如此评论说:“对我来说,艺术上并无过去和未来之分。如果某件艺术品现在没有永久生命,就根本不要考虑它。希腊、埃及和以往伟大画家们的艺术并不是往昔的艺术;恐怕现在它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富于活力。”艺术与整个文明的进程有很大的关系,真正的艺术最先感到时代的特征,因此,要想理解我们的历史和时代,到艺术作品中去寻找是不会错的。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的发展开始加速,且其转化为技术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技术对人的统治开始全面侵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技术日渐发挥主宰性作用的同时,传统人文知识则相对衰落了。许多人对20世纪以来出现的现代艺术感到不能理解,可是我们不要忘记,每一个时代都会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形象投射到这一时代的艺术之中。在当代方兴未艾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毫不含糊地捕捉到一种心灵趋于瓦解、破坏冲动抬头的倾向,它表现为蔑视传统,破坏一切,而代之以标新立异和歇斯底里。既然今天是科学理性方式统领着一切,为什么现代艺术和现代哲学却呈现出强烈的非理性或关注非理性的特征?在这方面存在主义提出了生存的荒诞性,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的“物化”和“异化”本质,其实所有这一切恰恰都是当代真正的思想家、艺术家对抗这种统领一切的技术理性思想方式的努力。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这种努力是我们的出路吗?有人说,现代人已被自己创造的技术牢笼所囚禁。这种背景下,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使人们脱离困境的力量?如何使人文价值成为科学的内在基础,是当代哲学和一切理论探讨的重大使命。现代艺术家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吗?里尔克将诗人的工作阐释为“我赞美”,这也许可看成是对今天的艺术家的恳求:别忘了“文学、艺术、绘画的使命是呈现无法显示的东西崇高”。1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正因为人对世界的态度首先是实际的,所以原始先民装饰其工具、美化其武器。B技术对人的统治全面侵入社会生活使传统人文知识衰落,科技进步无益于艺术创造。C与科学成果往往会被更新不同,具有价值的伟大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D在作者看来,呈现非理性特征的现代艺术创作正是现代人冲破技术牢笼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方式。E作者认为,呈现崇高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使我们摆脱“异化”,摆脱被技术理性所囚禁的困境。13下列表述不属于“人类需要艺术”的理由一项是(3分)()A人类具有通过艺术超越其动物性,追求精神价值的需求。B人类具有超越日常劳作规范,寻求意义、价值和美感的需求。C人类具有超越狭隘实用目的,无私享用世界的审美需求。D人类具有维持人的生命存在,实现文化双向度功能的审美需求。14“现代主义艺术作品”出现的原因及其特征是什么?请据文意加以说明。(4分)15根据文意,请分条陈述“艺术”的特点。(4分)四、本大题的两组试题为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日月行色杨闻宇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出众的女子,你咋就”“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谁说的?”“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多,我信老人的话。”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我郑重地点点头。“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个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垭,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16、结合原文,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4分)17、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5分)18、本文在构思上具有欲扬先抑的特点,请结合原文说明“欲扬先抑”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并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春天里”的文化风暴裹挟了谁单士兵依靠翻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的“旭日阳刚”音乐组合,现在回看过去,会发现他们与曾经扶他们上马走上一程的人春天里词曲作者兼原唱者汪峰,渐行渐远。因为汪峰近日明确告知旭日阳刚今后不能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从当初凌乱局促的出租屋唱上了“星光大道”,随后唱进央视春晚,旭日阳刚经过一条别样的途径,完成了从草根到明星的重大转身。这段成功过程,绕不开汪峰的扶持。比如,汪峰邀请旭日阳刚参加自己的演唱会,特别是一再授权他们直到在春晚演唱春天里,最后才完成了对这对草根歌手命运的根本转变。就像每个父母懂得自己的孩子一样,汪峰自然明白春天里的价值,也明白这种翻唱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对背后的文化与市场的秩序又意味着什么。当汪峰不让旭日阳刚演唱这首歌,自然带来各种争议。而这些争议也在被围观与评价。文化冲突的风暴生成了。被这种风暴裹挟的,不仅是汪峰与旭日阳刚,还有更多人。文化差异越大,参与人群越多,风暴就越激烈。旭日阳刚曾经的生存状态,作为这个时代的一种通象,自然容易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旭日阳刚对音乐介入现实生活无疑也作出了贡献。但是,这又绝不是消解春天里作品本身的文化价值的理由。面对这些复杂错位的社会文化元素,当事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围观者也面对着文化价值判断的博弈。而这些价值阐述与文化博弈,本身何尝又不是一种财富?当然,汪峰给予过旭日阳刚最大的帮扶。当旭日阳刚以大量商演冲击特定版权秩序,客观形成对汪峰及其团队利益冲击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汪峰选择拒绝赐予,并不承担道德责任,也具有一定的法律理性。他在这起事件中展示的文化包容与秩序守护,应该得到尊重、理解,甚至是激赏。央视主持人将汪峰维护版权行为称做是“危机公关”,认为应该以“开阔的心胸”这样的道德境界面对问题,从中也不难发现法律意识的淡薄。诚然,对弱者的宽容与同情是应有品质,但弱者从来也不应该具有天然的道德优势,更不能因为是弱者就可免于担当法律责任。如果不尊重这些文化常识,恐怕会远比这事件本身更悲哀。如果不能通过理性的文化对话,真正形成对文明与秩序的普遍坚守,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到精神与权利的剥夺。就像现在汪峰被裹挟于“春天里”文化冲突的风暴中。也就是说,通过对这起事件的围观与梳理,让人们形成更多的文化认同,懂得去遵守秩序底线,那样才能避免更多人被裹挟在文化风暴中,而不至于产生太多的盲从与迷失。19具体说说“春天里的文化风暴”是指什么。(4分)20对引起这场文化风暴的双方,作者有什么看法?(5分)21结合文章内容,探究应该怎样对待和避免这样的文化风暴。(6分)五、语言表达(12分)22阅读下面的这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6分)京沪高铁于6月30日15时正式开通运营。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贯通“三市四省”。网民热烈祝贺京沪高铁的开通,认为京沪高铁是我国高铁技术发展的象征和集大成者,它将打造中国经济发展黄金走廊。不少乘坐京沪高铁的网民反映京沪高铁快捷、舒适、更具人性化。答:_23请按语境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6分)读一本好书,如同结交了一位益友,寻得了一位良师。读史记,我知道了即使忍辱负重也要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读 ,我明白了 ;读 ,我懂得了 。六、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痕 迹约翰罗斯金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暂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也为你的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回想起来,有的令人愉悦,有的让人怅惘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又有什么感悟呢?请以“痕迹”为标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语文模拟一答案1C 2D 解析:“此时无声胜有声”本身的意思与语境不合。3.C解析:A项“对此”,表意不明。B项搭配不当, “看到”与“水声”。D项,成分残缺,在“制约”后加“的难题” 。4. C。解析:句“前两者”承接上句“贫二代”“拼二代”,照应上句“富二代”;紧接“误解”“偏见”转入改变对“富二代”的看法之必要;句中“也”照应第句。5.D解析:“居”,意思是“停留、过了”。6.C。解析:C项,都是副词,将要;A项,代词,他;代词,那些。B项,介词,和,跟,同;动词,赐予,给予;D项,介词,拿;连词,因为。7. 解析:选B。此题可用排除法。“慎密”,为认真细致谨慎之意。在所给的六个句子中,讲述北征的部队凯旋,经过李陵城,与王英无关;是皇帝对王英的勉励和期望;讲述王英到南镇祝祭的奇遇,与他的“慎密”无关。8.选D。解析:A项,错误比较多,“北征路过”应为“北征凯旋,经过李陵城”,“担心日后起争端”的是皇帝而不是王英,“将石碑击碎”是皇帝的命令,原文只说“帝喜”,没说到“受到了皇帝的赞扬”;B项,“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心”,原文没有“讥讽”之意,亦没有“怀恨在心”;C项,“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原文无此意。9.(1)解析:断句的前提是准确理解文意,找出表示语句停顿的关键词,使每个分句都句意完整。答案: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2) 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出”,露出;“发”,挖出来;“乃”,表判断。“过”,过错;“与”,给;“相聚泣”应补写出主语。答案:然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发现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不要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参考译文: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读书。皇上考察发现他办事缜密,令他与王直抄写机密文件。他参与修撰太祖实录,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进升侍读。永乐二十年(1422),他随从皇上北征。部队凯旋时,经过李陵城。皇上听说城中有石碑,召王英前往查看。王英到后,不知道石碑在哪里。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发现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碑的背面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王英回来把情况详细地上奏皇上。皇上说:“碑上有蒙古名,将来会说是他们的土地,引起争端。”便命王英再去把碑击碎,王英还把它沉入河中。回来汇报时,皇上很高兴他这么细心,说:“你是二十八人中读书的人,我将任用你。”便问他北伐的事。王英说:“皇帝亲征,他们一定远逃,希望不要穷追。”皇上笑道:“秀才是说朕黩武吗?”便对他说道:“军中有什么动静,听到了你立刻告诉我。”还传谕宦官不要阻拦。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不要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因王英上奏后,才又给予他们。仁宗即位后,王英累升为右春坊大学士,请求省亲归家。宣宗即位后,王英回朝。这时海内平安,天子雅好文章,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对他们的礼遇非常优厚。皇上曾对王英说:“洪武年间,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年,则有解缙、胡广。你要自勉,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太宗和仁宗实录修成后,王英被进升为少詹事,被赐给麒麟带。母亲去世时,皇上特给予祭葬,遣宦官护送归乡。不久命他回来任职。正统元年(1436),命他侍奉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升为礼部侍郎。正统八年命他处理礼部事务。浙江百姓染上瘟病,皇上派他到南镇祝祭。当时久旱,王英到后,下起大雨,百姓欢呼称侍郎雨。他七十岁时,一再请求退休,皇上不许。正统十二年,王英的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犯罪入狱,王英上疏待罪,皇上宽恕不问。第二年升他为南京礼部尚书,使他能有闲逸。过了两年,他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赐给祭葬,谥号文安。王英端庄稳重,历仕四朝。他在翰林院四十余年,多次担任会试考官,朝廷制度多出于其手,四方来向他求铭文碑记的不断。他个性诚信正直,也好规劝别人的过失,三杨都不喜欢他,所以他不能掌大权。王裕后来积功升官为四川按察使。10诗歌鉴赏(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风、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2分)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1分)(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三四句既显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形势,也表现主将刚毅果敢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2分)11.默写:每空1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3)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4)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12. CE解析:A项,原始先民装饰其工具、美化其武器是以“美”为目的的行为。B项,科技进步无益于艺术创造的说法绝对而片面。D项,“卓有成效”错,程度不当。13.D解析:“人类需要艺术”不是为维持人的生命存在,而是为人的存在提供意义、价值和美感。14.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从文章内容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在文章的第4自然段中。答案:原因:每一个时代都会把生活于其中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