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世高《广州反入城》.ppt_第1页
程世高《广州反入城》.ppt_第2页
程世高《广州反入城》.ppt_第3页
程世高《广州反入城》.ppt_第4页
程世高《广州反入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说:程世高,广州反入城斗争,什么是广州反入城斗争?,广州反入城斗争又称“广州入城问题”。它是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排外情绪在广州转化为广州绅民长时期的反对英国人入城的一系列英勇斗争,以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为结局,历时长达15年之久。,补充:什么是绅民?,绅民包括士绅和下层民众士绅主要是指在野的并享有一定政治和经济特权的知识群体,包括科举功名之士和退居乡里的官员。下层民众对英人入城的态度是始终一致的,一、反入城的原因:,1、现实原因:由于战时英军侵略行径及战后部分英国人无礼傲慢行为对国人的刺激和伤害,令国人极度地反感与敌视。(刺激抵制)2、心理原因:深植于中国绅民心灵深处的根深蒂固的“华夷”观念,更是极大地左右并影响了民众在英国人入城问题上的态度。(本能抵制),二、反入城的过程,1、1843年,英国特使璞鼎查要求进入广州城的消息传开后,广州舆论大哗,钦差大臣耆英只得以“民情仍复猜嫌未释”为由,拒绝了璞鼎查的进城要求。,2、1845年,英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德庇时借英人马尔丁、杰克逊等人被广州民众围攻殴打一事,重新提出进城要求,并以不交还舟山、动用武力相威胁。道光帝认为南京条约并没有进城的条款乃令者英将粤省民情向英人详析开导,寄希望于“该夷知其无益有害,妄念顿消”德庇时虽经着英屡次晓示,仍坚执进城。在外国侵略者的压力下,耆英只好“顺夷情”而行。于1846年1月张贴告示禁止广州绅民阻挠英人进城。耆英的妥协退让,立即遭到人民的反对,绅民行动起来声势浩大地公开反对。耆英上折道光帝,于是坚持“英人进城既非条约所有”,且“民情不顺”,要英人“不宜别生事端”。德庇时只得表示暂缓入城。,3、1847年,德庇时以佛山群众殴打英人为借口,率兵船余艘载兵千余,以武力进行外交讹诈,要求入广州城。耆英在侵略者咄咄逼人之下答应两年后允许其入城。广州人民掀起了反入城斗争的高潮。粤秀、越华、羊城三大书院行动起来,制定章程,组织起10万之众的街约团勇。,三、对广州反入城斗争的认识,【1】对清政府的认识:纵观广州入城问题的对外交涉过程,可以看到清政府并作始终奉行屈膝投的外交路线,而是在维系和局的方针下希冀存国体,避边衅,根据形势的发展,在“顺夷情”和“匝奥情”中进行反复选择。,【2】对英军的认识:贪得无厌,蓄意闹事(不做展开),【3】对广州绅民斗争的认识,一方面,广州绅民这种勇敢抗击外来入侵者的不屈不挠、决不妥协、屈服的斗志,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与爱国激情。,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再加上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广州绅民只能以传统的华夷观念作为思想武器,希望通过构筑中外严格的大防体制,来重新关闭被迫打开的国门,拒“夷”于门外,从而求得国家的和平与安宁。这种做法虽然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是却不能彻底驱逐、战胜侵略者。,总的来说,广州绅民这种防范外夷的传统思想策略,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传统的社会秩序、以谋求“天朝上国”的和平安定,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民众对于“逼近榻前,益增心患”将“成为百姓之大害,国家之大忧”的西方扩张者的担忧与恐惧。这种根植于夷夏冲突政治土壤上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强烈排他意识,体现了广州绅民浓重的华夷观念。鸦片战争的惨败在广州人民心中留下的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