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知识点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2、力有(大小)和(方向)。3、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4、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 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9、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弓箭)等。1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5、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16、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3、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地推论。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依据: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1、力在哪里?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硬果壳为什么会裂开?(2)、静止不动的棋子靠什么移动?(3)、飞机为什么会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怎样才能停下来?答:(1)、硬果壳承受了钳子的压力变形后裂开。(2)、橡皮筋的弹力使静止不动的棋子移动。(3)、飞机靠自身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及空气的浮力飞上蓝天。(4)、运动中的自行车靠刹车产生的阻力才能停下来。2:要使这个弹子滚动起来,滚得快一点或停下来,或让它拐弯,该怎么办?答:用手指弹弹子,可以使弹子滚动起来,弹力越大,滚动得越快;用手挡住弹子,可以使弹子停下来;从侧面等不同角度弹,可以使弹子拐弯。3:力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答:力可以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等状态。4:拿一小团橡皮泥或面粉,朝不同的方向用力,你发现了什么?答:我发现在不同方向的作用下,橡皮泥及面粉团的形状正发生着改变。5:怎么比较力的大小?答:可以使用弹簧秤精确测量力的大小,再进行比较。6: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运动中的帆船受到哪些方向力的作用?答: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受到向前的推力、向下的重力、向后的阻力三种方向力的作用。运动中的帆船能受到了向前的风力、向后的阻力、向下的重力三种方向力的作用。7:箱子后面的人如果推或拉,箱子的移动可能会怎样?答:如果推,箱子会向前移动;如果拉,箱子会向后移动8:门为什么没动?答:这是因为门受到了里外的推力,两种力大小相同、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了。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比较拉动、拎物体时用力的大小。实验材料:弹簧秤、铅笔盒(或其它物体)实验方法:1、先检查弹簧秤指针是否在“0”处。2、试试被测铅笔盒是否在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以内。用弹簧秤拉动铅笔盒,读出用力的数值,为 牛顿,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拎起铅笔盒,读出用力的数值为 牛顿。实验结论:拎起物体比拉动物体用力大。 2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1: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去掉所用的力,你有什么发现?答:压弹簧、拉橡皮筋、弯尺子、捏海绵时都能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当撤除外力时,这些物体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2:上面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答:由于中间的硬币受到外力后瞬间形变,产生的力使右币弹了出去,说明有的物体的形变是用肉眼观察不到的。3: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的长度有什么变化?其中的规律是什么?答:弹簧拉伸的长度会伸长。其中的规律是: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拉伸得越长。4:根据弹簧受力与拉伸长度的变化规律,推想一下,挂4个钩码时,弹簧拉伸的长度会是多少?挂6个钩码呢?答:挂4个钩码时,弹簧拉伸的长度会是挂1个钩码时的四倍,挂6个钩码时,弹簧拉抻的长度会是挂1个钩码时的6倍。5: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怎样?答: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的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将钩码摘下去后,弹簧就没法恢复原来的形状了。6: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弹性的?答:生产、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很多,如射箭、拍球、撑杆跳高、玩跳跳球等。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实验材料:标准弹簧4根,钩码10个尺子、实验数据记录表,固定在黑板上的横杆或铁丝实验过程:1、将4根弹簧分别挂在横杆或铁丝上,用粉笔在弹簧底部黑板上做个记号;2、分别在4根弹簧上挂1个、2个、3个、4个钩码,用尺子从记号处量起,它们伸长的长度分别为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3、比较数据,可以发现,挂2个、3个、4个钩码的弹簧伸长的长度分别是挂1个钩码伸长长度的2倍、3倍、4倍。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拉力越大,弹簧拉伸长度就越大,弹簧拉力越小,弹簧拉伸长度就越短,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成正比关系。 3课苹果为什么落地1:苹果熟了,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答:因为地球引力使苹果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它总是落向地面。2:你能猜到第二个解释是怎么回事吗?答:由于月球环绕地球以很大的速度运转的缘故,地球引力试图要把它拉过来,但月球的速度平衡了它。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实验材料:一桶水、绳子实验方法:紧紧握住系着一桶水的绳子,然后使劲地旋转水桶,当水桶旋转到一定速度时,水就一滴也不会洒出来了。实验结论:月亮就像这桶水,人就像地球,地球引力试图把月亮拉过来,但月亮的速度平衡了地球引力,所以月亮掉不下来。4、摩擦力的秘密1:你认为哪些是摩擦力的“功”,哪些是摩擦力的“过”?答:摩擦力的“功”:例如汽车在路上运动需要一定的摩擦力,手拿物体时靠指纹增大摩擦力,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及用砂纸磨铁钉都离不开摩擦力。摩擦力的“过”:如划龙舟时遇到水的阻力很费力,生锈的锁很难打开,机器轴承磨损快等都是由摩擦力造成的。2: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是否有利于克服阻力?答:是的。3: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磨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磨擦力?答:在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少链条衔接处的摩擦力,轮胎上的条纹是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轴承是用钢珠的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在肥皂液中取玉镯是为了减小皮肤与玉镯间的摩擦力,车轮上加防滑链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潜艇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即与水的摩擦力。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研究如何送减小摩擦力实验材料:铅笔盒、圆杆铅笔6支、测力计、线绳、玻璃板一块实验过程:1、在桌面上,用测力计牵引铅笔盒移动60厘米,记下所需力的大小为 牛顿。2、将6根圆杆铅笔均匀垫在铅笔盒下,用测力计再次拉动60厘米,记下所需力的大小为 牛顿,比第一次移动用力小,说明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3、将玻璃板垫在铅笔盒下,用测力计再将拉动60厘米,记下所需力的大小为 牛顿,比第一次移动的用力小,说明玻璃面比桌面光滑,使接触光滑可以减小摩擦力。实验结论: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光滑可以减小摩擦力。5课降落伞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答:降落伞在降落过程中因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产生了向下的重力,又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作用,还受到其他一些力的影响,如风力、地面上升气流的托举力等。实验与制作制作名称:制作降落伞。制作材料:方手帕一块,四段同样长的线,金属子制作方法:1、剪四段线,每段约50厘米长,将线系在手帕的四个角上。2、将四段线捋直后,下端系在一起,打个结。3、用一个金属夹子夹在结上。4、拎住手帕顶端,现横向对折两次,放进夹子,在纵向对折两次。5、将做好的降落伞抛向空中,观察下落现象。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1:昆虫的特征?答: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2:三代人童年家庭使用的燃料的变化答:(1)环境污染小了 (2) 使用更安全更方便3:分析19892004年某城镇居民食物摄入中营养比例的变迁。答:脂肪摄入量逐年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逐渐递减,比例失调。 1:生活中的预测经验答:(1)傍晚狗纠缠主人:出去散步以解决“方便”的问题(2)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炸裂(3)炉子上的油冒青烟了,继续加热,油可能会燃烧(4)乌云从天边飘过来,天气可能要下雨2:猫的表现答:(1)准备尝试美味(2)发现猎物准备扑上去或者感到惊恐不知如何是好3:粉笔落地的实验答:充气袋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