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_第1页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_第2页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_第3页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_第4页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部位识别表示制度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中患者和手术部位的识别错误。 制定本制度。另一方面,对于有两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在手术侧或部位做标记。二、临床医师应在医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和手术过程管理规范。三、经治医师术前应明确手术切口的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四、手术患者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主治医生应在手术前患者的身体切开位置用蓝色标记标出患者的手术部位,与患者和家属确认、核对。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去医院接患者时,要检查手术前患者的切开位置是否有标志,如无标志,应禁止患者进入手术室。六、麻醉科医师在手术患者麻醉术前要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检查是否显示了控制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检查术前切口的显示是否与患者的手术部位一致。 无标识或标识与手术部位不一致时,麻醉医生拒绝给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到治疗医生标识清楚为止不能进行麻醉。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工作流程图手术病人术前讨论确定手术部位离开病区前主治医生蓝色钢笔“”的标志手术部位手术室护士核对标记缺少“”的id有“”的标记进入手术室麻醉科医师检查入口路标对施麻醉医生的手术病人识别制度为确保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门诊病人识别一、患者持镇医疗保险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公司医疗保险卡就诊时,将挂号牌上的医疗保险或医疗卡号码作为患者的唯一标志进行相关的诊疗活动。二、患者持身份证就诊时,以挂号牌上显示的身份证号码作为患者的唯一标志进行相关诊疗活动。三、患者接受诊察证时无法出示这些证明书的情况下,门诊部的诊察证负责人将患者自己填写的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日、住址、电话号码等作为患者的诊察证信息发行诊察证和诊察证在使用姓名、年龄难以识别患者身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出生年月日、住所、电话号码等补充信息来确认患者。四、医生发现患者使用他人身份信息就诊或使用成年人身份信息就诊未成年人时,应建议使用患者本人信息重新开始就诊,但患者病情严重时,不得影响患者及时就诊。五、对于身份无法确认的无名患者,接受诊察的医务人员根据当时患者的相关状况制作“腕带”卡片,包括患者的信息,明确记入门诊病历,明确身份后重新记入病历。住院患者识别一、住院患者必须确立床卡和住院患者卡。二、医务人员在各种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检查制度,至少应用两种方法(名称、性别、床号等) (禁止仅以房间和床号为识别依据)确认患者的身份,确认没有识别错误后再进行操作。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急诊室、产妇、手术患者病情严重,神志不清,急诊、输血、镇静期间患者语言沟通障碍,对身份无法识别患者的成批救治伤者(2人)感染症、药物过敏等患者使用“腕带”标志,识别患者信息由于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而无法向医务人员说出自己的姓名的患者,如有陪伴者,应由陪伴者提出患者的姓名。四、腕带上填写的信息笔迹清晰、准确。 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编号等信息。 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才能使用,如需更新损坏,需要两人重新核对。五、患者应用腕带舒适,紧张度适中,皮肤未完全破损。六、医疗科和护理部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有记录。七、患者转床、转科时,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和交接规定,及时更新床卡、病历(卡)、住院患者一览卡等信息,认真制作识别和交接记录,进行双人对照,确保患者身份识别的各种信息完整性的急诊科、病房、急诊科和手术室、 手术室和病房、重症监护室和其他科室、分娩室和病房、新生儿室接管患者和新生儿时,必须制定新的“腕带”进行交换。附带:重点环节患者身份认同的方法与过程一、急诊科、病房、手术室、产房之间以及转科患者的身份识别和核对程序1 .患者从急诊科住进病房,由急诊科人员和病房值班护士按照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有关规定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双重签署“送患者登记册”。2、患者进出病房期间,病房护士和别科护士按照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有关规定共同确认患者的身份,双重签署转科移交登记册。3 .患者离开产房进入病房,妇产科两人确认患者身份,在护理记录上签了两人。4 .患者转科时,必须立即更新床卡、病历(卡)、住院患者一览卡等信息,转科转科护士在转科接管登记册上签字,认真制作识别和接管记录。5 .病房与手术室之间相互转移患者:手术前一天,病房的主班护士确认患者的身份,佩戴“腕带”。 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的标记。手术患者对照:根据手术通知书和患者病历,患者名称、性别、年龄、病案编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迎接患者前: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要检查,还要与冷静的患者对话检查,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姓名、手术部位”。进入手术室后,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检查表的要求,及时规范填写相关内容,入病案件保存。手术后,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可以交接病情、药品和物品,填写手术室和病房患者的对接记录,无疑可以离开。6、因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身份无法识别患者等原因而无法向医务人员说出自己的姓名的患者,在接管时除了使用“腕带”来识别接管患者之外,如果有同伴,同伴必须提出患者的姓名,确认患者的身份。二、输血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程序: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编号”和护理人员确认的方法来识别患者的身份。按照医生的指示,输血和血液制品申请书,病房护士应当两人核对患者姓名和病号,与患者核对后采血。输血科将输血申请书和配血样本两人对照,采血日、检查有无凝血块和溶血,检查有无血袋破裂后进行交叉配血。病房护士检查输血单和血袋标签供血者姓名、血型(包括Rh因子)与血量是否一致,检查交叉供血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