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李鸿翔)定稿_第1页
开题报告(李鸿翔)定稿_第2页
开题报告(李鸿翔)定稿_第3页
开题报告(李鸿翔)定稿_第4页
开题报告(李鸿翔)定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主题:试论王德童话的悲剧色彩姓名:李鸿翔学位:教育学院:人文学院专业班:汉语文学专业2009级二班指导教师:张晓丽讲师毕节学院教务处制一、选题依据(包括选题背景、选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选题背景:奥斯卡王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英国着名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家。 他一生只有九篇童话作品,都很经典。 典雅杂志把他和安徒生联系起来了。 虽然被称为童话故事,但是被指责或担心孩子不适合阅读。 但是,没有一定的社会考验,就不能真正理解美丽故事背后的曲折和残酷。 “真正美丽的东西令人悲伤”这句话,是在让自己的儿子流下自私的巨人的眼泪后王德先生说的。 作为唯美主义的忠实信徒,王德对现实生活抱有不满,童话中他对社会道德的评价,同时,现实总是显示出束缚他,随着这种束缚,美丽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消失,他的童话中充满悲剧的色彩。选题研究的理论:王德童话的悲剧色彩,无论是浅淡还是浓厚,作者对美的追求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追求在作者所在的时代和环境中必然与作者生活的现实环境发生冲突。 这种冲突的发生和结果,通过作者的幻想触摸的再现,构筑了童话人物的悲剧命运。 从悲剧故事与悲剧冲突中,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分析了童话中人物幸福王子、汉斯、南丁格尔、矮人等发生的悲剧冲突与悲剧意义。 从悲剧快感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生追求与现实冲突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和社会性,这种冲突代表了巨大对比的心理冲击和这种心理冲击审美意义,以及这种冲击在人生道路的指导意义、社会发展中净化人心的意义。实践意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变得非常丰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随之产生了精神极度空虚,个人的追求被物质社会束缚,随之妥协、毁灭。 关于王德童话的研究,在真实幻想的故事中,照亮了现实,折射了人生,表达了感情,净化了心灵,警告了社会,激发了社会的活力,终于得到了美好的体验。二、选题研究的现状(包括目前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选题研究情况:王德童话诞生以来,对其作品的研究大致有几个方向:1.王德的作品是一部美丽、纯粹的童话模型作品。 那部作品富于社会道德批判。 3 .反映基督教的教义。 4 .王德本人同性爱心的表现。 5 .王德的爱尔兰民族立场。 近年来,王德童话的研究取得了新的发展,研究者不仅可以从基督教教义开始,也可以从像王尔德童话的宗教原型解析那样符合王德童话人物形象的宗教原型(包括弥赛亚原型和圣人原型)开始,分析宗教观和唯美主义理论的深刻含义的死亡观点来分析王德的思想感情,还可以从悲剧的观点来分析王德童话的思想感情。 找出人物性格所显示的悲剧美的原因,以发现童话大衣下隐藏的残酷的某种感情和感觉体验为中心,分析作者对感情和美学的追求。 从文学比较的角度出发,与有着相似感情的安徒生童话进行比较研究等。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主要通过分析悲剧的情节,揭示人物悲剧背后的心理和悲剧原因。 悲剧与喜剧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王德童话对悲剧意义的认识。 分析了童话文体的性质,表现出王德童话与一般童话不同的悲剧背景下的美与忧。 在人生的追求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表现出悲伤和这种冲突给个人带来的意义,以及对社会的警告等作用。 用更多的手段和方法,从更多的层面,从更深的层面分析和理解不同视角的王德童话,不仅是作品和作者自己,更多地展示了王德童话的另一个方面,更多地说明了他人对人生道路的指导意义和社会范围内的精神洗礼。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王德童话概要(一)作品1、王德童话的悲剧场面(一)悲剧因果关系;快乐王子忠诚的朋友夜莺与玫瑰西班牙公主的生日3010等五篇作品,其中角色的心灵历史,如人物在其经验中支付的(财富、情感、灵魂等),得到的(忽略、心碎、死亡),这些支付所得的价值、意义、影响等。(2)王德童话的悲剧结局童话悲剧的结局、意义与异同比较。 这些不同结局的悲剧快感。2、童话人物(一)悲剧背景下角色心理变化的历史与特质;王子、燕子、汉斯、粉屋主、南丁格尔、青年、小人、渔夫等角色对外界的认知、认知方式、出发点、关注点等性格特质、性格成因、行为模式。(2)角色行为特征的比较人物性格与心理的比较包括认知模型、性格特质、性格核心与外在行为模型、各种性格与悲剧的结局、性格与结局的关系等异同。 这些比较的目的是从悲剧快感的角度来说明角色经验对读者的意义。二、从悲剧与喜剧的不同审美快感,比较王德的所有童话作品(1)王德童话各作品的悲喜定义分析了九篇童话中各自的悲喜情绪、情节,从悲剧和喜剧两个角度比较了王德九篇童话。(2)王德童话角色的性格和行为模式;王德九篇童话悲喜情感具体分析后,比较其中不同情感环境下角色的基本内容包括角色性格属性、性格核心、认知模型和外在行为模型等。(3)王德童话的审美快感悲剧快感,喜剧情感,共同审美体验。三、比较一般童话和王德童话的感情色彩和悲喜性质(1)一般童话情景模型中的情感特征童话情感特征、情感内涵与核心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结局模式。 从以上内容中得到的审美快感。(二)比较一般童话和王德童话情感的悲喜性质总结王德童话的特点,主要是情感性质、核心思想和作用的结局模式等几个方面。 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得到这种王德童话的悲剧审美快感和这种悲剧快感的价值、意义。四、结语王德童话的研究也旨在从幻想故事中分析和发现王德童话的悲剧快感及其审美体验对社会的意义。 参照现实,折射人生,表达感情,净化心灵,警告社会,激发社会活力,终于获得美好的体验。研究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实例论证、心理研究等多种方法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相关内容,挖掘王德童话的悲剧内涵和悲剧审美,通过比较加深这种内涵的悲剧快感。四、研究的主要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使我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查阅资料,深刻理解悲剧的内涵,深刻理解狂野童话的思想内涵,阅读许多相关论着,具有分析悲剧和童话的能力,通过比较等各种方法,理解了狂野童话悲剧的色彩和不同的悲剧童话。客观条件:本课题研究的资料来源主要由学校图书馆和贵州数字图书馆提供。 为了充分深入研究被选中的课题,在学校图书馆里翻阅了很多关于悲剧的理论作品。 此外,我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查阅了许多关于王德作品的评论和论文,与许多同志的网友讨论,有一些不同的新想法。五、研究进度安排开题报告书写作: 2012年中下旬,必须在12月31日前完成开题报告书的指导和执笔。写初稿: 2013年1月,2月修正: 2013年3月4月稿件: 2013年4月5月初论文答辩: 2013年5月中旬六.主要参考文献1亚里士多德.诗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蒋风.儿童文学概论M .湖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彭斯远.儿童文学散论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朱克玲.悲剧和喜剧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朱立元主编.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奥斯卡王德、苏福忠、张敏.快乐王子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8蔡晓玉.关于王德童话的特点及其创作动因D .上海师范大学,20069孙加.王德童话中关于唯美苦难D .华东师范大学,2008 .10论刘紫萱.王德童话的悲观色彩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邵小花卉.王德童话渔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