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业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_第1页
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业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_第2页
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业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_第3页
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业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业态 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对安徽省连锁商业和餐饮业发展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2011年12月13日 14:34 来源:安徽统计信息网 作者:胡永进 李欣 字号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内容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连锁经营是当今国际上通行的经营业态,是一种现代化的流通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十一五”以来,我省连锁经营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基本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业态、多种连锁形式并存的局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一、我省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及特点1、总量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本土连锁品牌。“十一五”以来,我省连锁商业和餐饮业经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到2010年底,全省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业企业已有73家,拥有门店个数8306个, 吸纳就业人员9多万人,当年实现销售总额(营业收入)1046.3亿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49%、94.9%、48.6%和2.5倍。目前我省连锁经营企业已覆盖全省10个市。其中,限额以上连锁商业企业66家,拥有门店个数8120个,当年实现销售总额1038.6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50%、92.6%和2.47倍;连锁餐饮业企业7家,拥有门店个数186个,当年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40%、2倍和2.1倍。到2010年,我省拥有百大、商之都、辉隆、家家福、国生、红府、金满楼、蜀王、肥西老母鸡等60多家本土连锁经营企业,连锁经营企业市场辐射力日益增强。2、规模逐步扩大,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从门店数量看,2010年,我省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企业平均拥有门店个数113.8个,比2005年增加26.8个。其中连锁门店个数在10个及以上的企业有44家,比2005年增加15家,实现销售总额1009.03亿元,比2005年增长2.4倍;门店在30个及以上的连锁企业有22家,其门店个数和销售总额分别比2005年增长98.9%和1.2倍。从销售规模看,2010年销售总额(营业收入)在亿元及以上的连锁商业和餐饮业企业有36家,比2005年增加20家,其销售总额(营业收入)为1026.6亿元,占全部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业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高达98.7%。其中,销售总额(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2家,仅这12家企业的销售总额就占全部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企业的90.7%,这说明有九成的销售总额来自连锁龙头企业,充分显示出连锁龙头企业在规模化发展中,经营实力不断增强,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3、加盟店发展迅速,特许经营成为扩张主流。到2010年底,我省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企业直营店3434个,占全省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企业门店总数的41.3%,比2005年下降10.1个百分点;而连锁经营加盟店达到4872个,占全省限上连锁经营门店总数的58.7%,加盟店已成为我省连锁企业经营方式的主体。加盟连锁店迅速扩大,表明特许经营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既为连锁企业提供分销商品、扩大销售的渠道,也为加盟企业提供了获得较低进货价格的机会。4、经营主体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我省连锁企业在发展初期以国有和集体企业为主,现已发展成为国有、股份合作、有限责任公司、私营、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等多种经济形式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经营格局,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截止2010底,在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业企业中,国有经济连锁企业有6家,占8.2%,当年实现销售总额261.1亿元,比2005年增长10.6倍;而非国有制经济连锁企业67家, 所占比重达91.8%,当年实现销售总额785.2亿元,比2005年增长34.1倍,其增速远远高出全部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企业,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5、各种业态齐头并进,专业店占主导地位。商业连锁企业在发展中都改变了原有的传统业态,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百货商店等现代零售业态已成为商业企业发展的趋势。到2010年底,我省限额以上连锁商业企业所属门店最多的是专业店,拥有门店个数达2291个,占全部限额以上连锁商业门店总数的28.2%;当年实现销售总额433.9亿元。与2005年相比,专业店门店个数和销售总额分别增长68.2%和1.2倍,专业店位居各连锁商业业态之首,已成为最具活力的连锁经营方式;其次是超级市场和百货商店连锁企业,分别拥有门店个数1066个和248个,占限额以上连锁商业门店个数的13.1%和3.1%,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55.2%和2.8倍。在餐饮业连锁经营中,正餐拥有门店个数101个,比2005年增长27.8%,占54.3%;快餐门店个数85个,比2005年增长84.8%,占45.7%。二、我省连锁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这些年来我省连锁经营有了长足的进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形式单一,布局集中,规模效益不明显,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特别是与一些发达的省、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1、总量规模差距较大。从连锁企业个数看,我省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业不仅总店和所属门店少,且以加盟店为主,连锁经营企业发展水平不仅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且也落后中部地区湖北和河南。2010年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分别有连锁零售企业230家、172家、116家和125家,与其相比,我省分别少164家、106家、50家和59家。在中部地区,我省也分别比河南、湖北和湖南省少87家、33家和24家。从销售规模看,2010年,我省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营业收入)707.3亿元,而同期江苏、上海、山东和浙江分别实现商品销售总额(营业收入)4392.6亿元、3071.7亿元、2098.5亿元和1700.5亿元,我省分别比他们少3685.3亿元、2364.4亿元、1391.2亿元和993.2亿元。目前,我省销售总额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是合肥百大集团,其2010年销售总额为249亿元,与全国商业连锁第一的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相比,为其销售总额的33.9%。2、向省外扩张能力亟待提高。我省的连锁经营大多仅局限于省内连锁,跨区域(省外)经营的企业太少,向外扩张力不强。2010年,我省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业企业跨区域(省外)经营的企业仅有3家,在省外8个省市区设有门店69个,分别占全省限额以上连锁经营企业总量的4.1%和0.8%;而江苏、福建在外省分别设有门店1657个和381个,占全省的11%和15%。山东省有131个连锁总店,连锁企业已覆盖全国18个省市(区)。辉隆农资集团作为我省在外省开设分店最多的连锁企业,在外省也仅设有15个门店,仅占其全部门店总数的0.7%。3、规范化程度及统一配送率不高。规范管理是连锁经营的核心,离开了规范化经营管理,连锁经营很难健康发展。目前我省只有少数企业在各连锁店实现了EOS(电子订货)及POS(销售信息管理),其余大部分企业只是做到了统一店面及标识,而经营管理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特别是总部在采购配送、经营指导、市场开发、促销策划、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职能不完善,有的连最基本的统一配送也做不到,而从我国大型的连锁企业经营情况看,都有自己的配送中心,这是企业供货枢纽。2010年,我省连锁经营企业中有多个配送中心的有4家,有1个配送中心的有29家,另有40家没有配送中心。我省连锁经营企业统一配送率为74.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的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山东省市分别低11.4个、20.7个、17个、7.1个和5.6个百分点。一些建立配送的企业,也因范围不大和配送效率低,没有完全发挥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规范服务,连锁经营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4、国内知名连锁品牌企业较少。国际上早于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出现,我国一些先进的连锁零售企业也在创建自己的品牌、创设自己的形象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江苏省在全国有众多知名的连锁经营品牌企业,如苏果超市、苏宁电器、五星电器、时代超市、宏图三胞科技和苏农农资等知名连锁经营企业;上海也培育了一批全国有名的连锁经营品牌企业,如上海华联综超、联华超市、上海农工商等等,他们都实现了从采购、运输、分销和售后一条龙服务。而我省目前除了百大集团、商之都、辉隆农资集团、农家福等为数不多的连锁经营企业有自己的品牌外,其他连锁企业尚未创立自有品牌,经营特色不突出。由于缺乏特色和品牌效应,企业竞争往往在价格上做文章,导致销价竞争,不利于企业自身利润的实现和市场的健康发展。5、分布不合理,各地发展存在差异。目前,我省连锁经营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连锁企业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等地区。2010年底,全省17个市中仅有10个市有限额以上连锁商业和餐饮业企业。其中,合肥市有33家,拥有门店个数达到7114个,分别占全省的45.2%和85.6%;实现销售额916.1亿元,占全省的87.5%。而其他40家分布在芜湖、蚌埠、马鞍山、安庆、阜阳、铜陵、滁州、巢湖和亳州9个市,拥有门店个数1192个,分别占全省的54.8%和14.4%;实现销售总额130.2亿元,占全省的12.5%。其他7个市均为空白。这说明我省限额以上连锁企业的辐射面还相当狭窄,各商家主要的竞争地点主要还集中在省会城市,造成局部地区竞争激烈,而其他更广阔的市场则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三、加快发展我省连锁经营的对策和建议1、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提高竞争能力。针对我省一些知名度高、资金雄厚、市场运营机制比较完善的连锁企业,一方面要实行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企业改制和兼并等优惠政策,将同一业态的小型企业通过联合、资产重组、参股控股等方式建立直营连锁集团;另一方面通过输出商标、商号和经营管理技术等发展加盟连锁经营网络,尽快形成实力强、管理规范的连锁集团,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2、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为连锁经营拓展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结合我省实际,积极鼓励有实力的连锁经营企业打破区域、行业间限制,通过各种连锁经营方式组建产、供、销相结合的大型商贸集团进军农村市场,并以供销合作社和“万村千乡工程”为依托,以农村集镇为网点,以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和农副产品进城为主对农村连锁网络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城乡联动,扩大销售规模。3、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我省自有品牌。当前正处于中部地区奋力崛起的有利时机,我们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扶持本省连锁企业积极开发设计自主品牌产品,积极实施品牌化战略,发挥零售企业贴近消费者,了解消费需求的独特优势,将我省连锁品牌做大做强。连锁企业在开发自有品牌产品时,要注意商品类别的选择,准确地吃透消费者的需求点,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全面质量监督和管理,维护自有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使自有品牌的开发产生更大的效益。4、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发展连锁一要靠资金,二要有规模,三要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重点体现在核心技术上,包括集中采购、集中配送、前后台的信息管理和促销营销技术等。我省连锁企业在发展中,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大力开发流通领域的人才资源,广泛应用各种计算机、现代通讯等信息技术,包括条形码管理系统、POS系统、商业MIS系统、信息网络等软硬件设备和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