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教学设计_第1页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_第2页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_第3页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_第4页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张艳 使用时间:2014年9月 授课类型:省优质课【教学目标】1. 观看视频,结合课前微课的学习,让学生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气候特征作为探究重点,学会描述一个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并通过分析气候特征的成因,明确高原地形对气候特征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势高,树立整体性的观念;2. 评价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让学生认识到高寒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河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教会学生辩证统一地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建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的思想,;3. 借助青藏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以青海矿产资源和西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让学生深切体会到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走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4. 以青藏地区为例,教会学生掌握复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面向高考,注重学生答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并及时进行课堂学习的反馈,自评、组内互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补充,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河谷农业发展的条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光照强与气温低的原因【课堂探究】【导入新课】让学生品尝青稞酥、牦牛干,导入青藏地区【考情展示】列出2008-2014年高考考查情况一、自然地理特征雪域高原【知识回顾】观看视频,结合微课所学知识,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个方面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承转】突出高寒特征,重点探究气候特征及成因。【学生活动】依据图示资料描述拉萨的气候特征,注重答题思路的指导。图2 拉萨与杭州的气温降水分布图图1 中国年太阳能分布图图3 藏民服饰地面辐射地面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削弱作用大气上界大气逆辐射图4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学生活动】运用“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青藏地区相比于同纬度地区,光照强与气温低的形成原因。(播放微课予以指导)【归纳提升】构建青藏地区地形、气候与水文、生物、土壤特征的联系【学生评价】自评【承转】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大,看一下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状况。二、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河谷农业图5 青藏地区地形图【学生活动】在图上指出青稞、牦牛两种农产品的分布地区,并说明理由。【小结】强调河谷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热量。图5 青藏地区地形图【学生活动】创设情境,走进雅鲁藏布江谷地,通过两道高考题,重点分析河谷农业的发展条件。图6 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图7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示意图(1)(2013年江苏卷)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 (2)(2013年海南卷)西藏年楚河河谷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归纳提升】注意答题思路的点拨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强调青藏地区发展的高寒牧业与河谷农业都是由高寒环境所决定的,体现了“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思想,同时,劣势也可以变优势,形成辩证的思维。【学生评价】组内互评【承转】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深受高寒环境的影响,那么其它产业的发展呢?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材料一,归纳1995-2013年,青海与西藏产业变化的不同点。材料一图8 青海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图9 西藏自治区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材料三一2. 结合材料,评价目前西藏、青海两省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材料二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2007年西藏旅游业直接创收48.52亿元,比2006年增长75.1%。2013年,西藏旅游创造经济收入165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0.5%,成为西藏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图10 2013年青海省主要工业构成示意图【归纳提升】强调青藏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开发资源带动建设,这是因地制宜的表现。但是因为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所以,一切发展都应该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只要这样区域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学生评价】小组互评【课堂总结】以青藏地区为例,总结区域复习的一般方法:在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因地制宜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在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 【课后基础练习区】右图为雅鲁藏布江地区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其等值线的数值cba,读图回答1-2题。1等值线不可能反映的是( )A海拔 B气压 C降水量 D气温2峡谷附近的察隅有“西藏江南”的美称,原因是( )A地势低,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B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终年多雨C大西洋西南气流带来大量的水汽D近年来“温室效应增强的结果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3-4题。 3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4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5.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2)西宁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等自然因素的影响。(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课后能力提升区】拉萨河流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右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12题。1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2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 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防治湿地退化 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AB CD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右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