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和各种考试往年的问题免费下载了2万套以上的word文件问题和解答问题,没有答案? 考试合格365,网校名士为你详细答案!问题,没有答案? 考试合格365,网校名士为你详细答案!全国2001年10月机械工程控制基础问题课程代码: 02240第一部分选择题另一方面,个别选题(这个大题一共30小题,每小题一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主题的要求。 请将正确选项前面的字符放在标题后面的括号中。1 .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最本质的区别是()a .开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有控制作用b .开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没有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有控制作用c .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环。 闭环系统有反馈回路d .开环系统中未必有反馈环,闭环系统中也未必有反馈环2 .如有()A.B .C.D3 .已知()A.B .C.D4 .下面的函数用初始值定理求初始值,用最终值定理求最终值的是()A.B .C.D5 .如有()A.B .C.D6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是()a .线性系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非线性系微分方程的系数为时变函数b .线性系统只有一个额外输入,而非线性系统有多个额外输入c .线性系统满足迭代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代原理d .线性系统在实际系统中普遍存在,但实际上不太存在非线性系统7 .系统的框图如图所示,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A.B.C.D.8 .次系统的极性由5表示,系统增益由()表示A.B .C.D9 .如果某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A.B .C.D10 .将二次欠衰减系统的上升时间定义为()a .单位阶跃响应达到稳定值所需的时间b .单位步进响应从稳定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c .单位步进响应从零开始上升到稳定值所需的时间d .单位步进响应达到稳定值50%所需的时间1-1 .系统类型、开环增益对系统稳态误差的影响是()a .系统阶数越高,开环增益k越大,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小b .系统级数越低,开环增益k越大,系统稳态误差越小c .系统级数越高,开环增益k越小,系统稳态误差越小d .系统级数越低,开环增益k越小,系统稳态误差越小1-2 .如果系统的传递函数为真,则系统的时间响应的快速度()关于a.k的关于b.k和t的有关c.t的d .输入信号的大小13 .如果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系统为()A.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8B.I型系统,开环增益为8C.I型系统,开环增益为4D.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41-4 .瞬态响应的性能指示符由哪个输入信号定义瞬态响应()a .单位脉冲函数b .单位阶跃函数c .单位正弦函数d .单位斜坡函数当k增大时,二次系统的传递函数是()a .无衰减的自然频率增大,衰减比增大b .无衰减的自然频率增大,衰减比减小c .无衰减的自然频率减少,衰减比减少d .无衰减的自然频率减少,衰减比增大16 .什么是最小相位系数()a .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都在s平面的左半部分平面b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都在s平面的左半部分的平面上c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都在s平面的右半部分的平面上d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都在s平面的右半部分的平面上17 .一个信道的传递函数的截止频率为()A. 2B.0.5C.5D.1018.1个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将其相位角表示为()A.B .C.D19 .一个系统的传递函数在输入稳态输出的幅度为()A.B .C.2D.420 .延迟过程,其相位-频率特性和幅度-频率特性的变化规律为()A. dBB. dBC. dBD. dB21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open loop transfer )是k增大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a .稳定性下降b .带宽下降c .步进输入误差变大d .步进输入误差变小22 .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Bode图知道,如果其幅度特性是低频倾斜的渐近直线,并且延长线与0dB线之间的交叉点的频率为- 0,则当输入为-时,稳态误差为()A.0.1B.0.2C.0D.0.523 .如果使用奈奎斯特稳定性标准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则其中z表示含义()a .开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左半平面上的个数b .开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c .闭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右半平面上的个数d .闭环特征方程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24 .关于劳斯-赫尔维茨的稳定性标准和奈奎斯特的稳定性标准,以下记述中正确的是()a .劳斯-全维茨标准是代数标准,用于确定开环系统的稳定性b .尼奎斯特标准是几何标准,用于确定闭环系统的稳定性c .奈奎斯特的判断标准是为了判断开环系统的稳定性d .上述陈述均不正确25 .开环系统定义于下一频域性能指标()a .截止频率b .谐振频率和谐振峰值c .带宽d .相位馀量和振幅馀量kg26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时,该系统的稳定k值范围为()A.K0B.K1C.0K-127 .开环频率特性曲线与闭环系统的性能之间的关系在以下描述中不正确()a .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表现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b .中频带表示闭环系统的动态特性c .高频带表示闭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d .低频带的增益必须足够大以保证稳态误差28 .在以下性能指标中,不反映系统响应速度的指标为()a .上升时间b .调整时间c .振幅通过频率d .相位通过频率29 .系统采用串行校准时,如校准环节为,其校准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a .增大开环宽度值的通过频率b .加大稳态误差c .减小稳态误差d .稳态误差不变,响应速度降低30 .作为串行校正的一部分,假设针对关系a和b的正确描述为()如果Gc(s )是超前补正的一环,则AB0Gc(s )为滞后修正循环时,AB0Gc(s )前进-如果是延迟校正的一环,则AB如果Gc(s )是PID校正的一部分,则A=0,B0第二部分非选择问题二、填空问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 .传递函数的定义是线性稳定系统与在以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斯变换的比率:32 .瞬态响应是在激励系统之后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响应过程。33 .判别系统稳定性的起点在于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本是必须的,即系统的所有特征根都必须是系统稳定性的充分条件。34.I型系统是单位步进输入,稳态误差是单位加速度输入,稳态误差是常数。35 .频率响应是系统对的稳态响应,并且频率特性包括两种特性:三、简要答案(共16分)36 .二次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左图中表示系统的特征点在s平面上的位置,在右图中表示单位步长曲线。37 .时域动态绩效指标是什么? 是否反映了系统的性能?38 .简要叙述相位馀量的定义、计算式,用极坐标表现。39 .简述串联相位超前校正的特点。四、算术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4分)40.(7分钟)机械系统如图所示,求出外力f(t )为系统的输入,位移x(t )为系统的输出,m为车的质量,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b为阻尼器的衰减系数,系统的传递函数(忽略车与地面的摩擦)。41.(7分钟)已知的系统配置图、传递函数及42.(7分钟)系统如图所示,作为单位阶跃函数尝试了以下事项1 .系统无衰减比和衰减的自然频率2 .动态性能指标:过调整量Mp和调整时间43.(8点)如图所示的系统,使系统稳定,尝试通过单位灯输入确定k的值。44.(7分钟)开环最小相位系数的对数振幅-频率特性如图中所示。1 .写开环传递函数G(s )的公式2 .简要描绘系统的奈斯特拉斯图。45.(8分钟)知道单位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求出系统的相位馀量和振幅馀量kg全国2001年10月机械工程控制基础问题参考回答课程代码: 02240一、个别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A2.B3.C4.D5.B6.C7.B8.D9.A10.C11.A12.C13.C14.B15.C16.B17.A18.B19.A20.D21.A22.A23.D24.B25.D26.a27.a27.a28.d29.d30.a二、填空问题(本大问题共5小问题,空1分,共10分)31 .初始条件零输入量的拉引转换32 .初始状态最终状态33 .负实根或负实部多个复平面的左半部分的平面34.035 .正弦输入振幅频率和相位频率三、简单解答(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36.37.td延迟时间tr上升时间tp峰值时间Mp超调ts调整时间td、tr、tp、ts反映了系统的高速性Mp反映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38 .定义:开环频率特性的振幅为1时的相对于负实轴的相位差值。 从原点到奈氏图和单位圆的交点的线与负的实轴所成的角度。公式:在极坐标中39 .相位超前校正的特征:增加相位馀量,提高稳定性增加振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法律培训与教育服务合同范本汇编
- 2025年度牛奶加工企业原料奶直供合同
- 2025年度企业财务内部审计与监督合同
- 2025年餐饮行业店铺使用权租赁合同书
- 2025年度地热地板砖供暖系统安装合同模板
- 诺如病毒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公共设施外墙清洁及消毒防疫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催收短信平台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科技园区招商外包及创新创业服务协议
- 2025年度租赁房屋安全责任承诺合同范本
- 基于多源数据的态势融合-洞察及研究
- 中医馆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佛寺院内部管理制度
- 专题18形容词副词比较等级六类高考英语语法知识清单强化训练
- 人教社教学插画课件
- 2025重庆市綦江区东溪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智慧供应链管理》课件
- 湖北省技能高考(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考试必刷题及答案(含往年真题)
- 2025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教案设计
- 2025年下半年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招聘合同制职员63人(第三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蔚来汽车的SWOT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