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局部修订)-国家标准_第1页
GB 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局部修订)-国家标准_第2页
GB 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局部修订)-国家标准_第3页
GB 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局部修订)-国家标准_第4页
GB 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局部修订)-国家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第50325-2001号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工业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版)2001-11-26发布2002-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联合发布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2006年版)主编:河南省建设厅审批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2002年1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北京市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 范建标2001263号的通知根据我部关于发布010303的通知的要求由河南省建设厅和有关部门联合编制,已被有关部门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252001。 它将于2002年1月1日生效。其中,1。0.5、3.1.1、3.1.2、3.2.1、4.1.1、4.1.2、4.2.4、4.2.5、4.2.6、4.3.1、4.3.3、4.3.10、4.3.11、5.1.2、5.2.1、5.2。3、5.2.5、5.2.6、5.3.3、5.3.6、6.0.3、6.0.4、6.0.18、6.0.20是强制性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部负责本规范强制性条文的管理和解释,河南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本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年1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在2001年11月26日前表示,本规范是按照建设部2001年第87号文件的要求编制的。具体由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苏州市卫生监督中心、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苏州市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编制。2001年11月26日,建设部批准了建标2001263号文件,并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在编写过程中,编写小组在大量国内外标准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验证研究,并提出了征求意见稿。经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由河南省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定稿。为了控制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本规范对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选择、调查、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任务和工程试验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依据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施工阶段。在编制本规范的过程中,考虑了中国建筑业目前的发展水平、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新世纪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及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本规范分为六章和六个附录。顺序是:一般原则、术语、材料、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验收和附录。在实施本规范的过程中,希望各单位在工作实践中注意积累数据和总结经验。如有任何修改或补充,请将您的意见及相关材料发送至河南省建筑学会国家标准管理小组本规范主编、主编、主要起草人:主编:河南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所、苏州市卫生监督中心、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主要起草人;王希元、刘鸿逵、潘虹、熊伟、韩华凤、沈、巴松涛、马、朱、裴、戴书贵、周中平木子1总则2术语3材料3.1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和装饰材料3.2人造木板和人造装饰木板3.3涂料3.4胶粘剂3.5水性处理剂4工程勘察设计4.1总则4.2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调查和防氡材料选择4.3工程施工5.1材料进场检验5.3施工要求6验收附录A环境试验箱方法材料中游离甲醛排放的测定附录B室内空气中苯的测定附录C溶剂型涂料,溶剂型粘合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溶剂型涂料中苯含量的测定,溶剂型粘合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溶剂型胶粘剂中苯含量的测定附录d土壤中氡浓度和土壤表面氡析出率的测定附录e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附录:总则1总则1.0.11.0.1为了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保护公众健康,维护公众利益,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定本规范。 1.0.2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建筑工程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工程、仓储建筑工程、有特殊净化和卫生要求的建筑物和房间。注:本规定所称室内环境污染物是指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民用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后,非建筑装饰材料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不属于本规范的控制范围。1.0.31.0.3本规范控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包括氡(Rn-222)、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1.0.4 1.0.4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分为以下两类:11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二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宾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场、公共交通候车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1.0.5民用建筑工程选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必须符合本规范的规定。1.0.5民用建筑工程选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必须符合本规范的规定。1.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以及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本规范所称民用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的统称。2.0.2模拟室内环境测试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污染物释放的环境试验箱设备。2.0.3单位面积(m2)和单位时间(S)氡析出的土壤表面活性(Bq)的氡析出率。2.0.4内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指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66的放射性比活度除以本法规中规定的200的限值。2.0.5外照射指数外照射指数指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66、钍的比活度I r=CRa/370 CTh/260 CK/4200,其中:CRa、CTh和CK-分别是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66、钍-232和钾-40的比活度,单位为贝克勒尔/千克(Bq/千克)。2.0.6氡浓度氡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氡含量的实际测量。2.0.7人造板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制成的板材,通过机械加工将其分离成各种形状的单元材料,然后用粘合剂进行组合和压制,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2.0.8装饰人造板,以人造木材为基材,用各种装饰材料涂覆或复合。2.0.9用水作为稀释剂的水性涂料。2.0.10水基粘合剂用水作为稀释剂的粘合剂。2.0.11水基处理剂以水为稀释剂,可以浸泡在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中,提高其阻燃、防水和防腐性能。2.0.12溶剂稀释涂料使用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的涂料。2.0.13溶剂稀释粘合剂溶剂-使用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的粘合剂。2.0.14释放甲醛的游离甲醛释放量在环境试验箱法或干燥器法的试验条件下,材料释放的游离甲醛量。2.0.15游离甲醛含量在穿孔法的试验条件下,材料的单位质量包含游离甲醛的量。3 3材料3.1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及装饰材料和装饰材料3.1.1对于砂、石、砖、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砖、水泥、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新型墙体材料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如土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土壤预制构件和新型墙体材料,放射性指数限值应符合表3.1.1的规定。的规定。表3.1.1无机非金属建筑主要材料放射性指数限值无机非金属建筑主要材料放射性指数限值测量项目限值测量项目限值内照射指数一内照射指数一Ra 1.0外照射指数一外照射指数一r1.0 3 . 1 . 2民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无机非金属装饰材料,包括石材、建筑卫生陶瓷、石膏板、吊顶材料。 民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无机瓷砖粘合剂和其他无机非金属装饰材料,包括石材、建筑卫生陶瓷、石膏板、天花板材料、无机瓷砖粘合剂等。 分类时,放射性指数限值应符合表的规定,分类时,放射性指数限值应符合表3.1.2的规定。的规定。表3.1.2无机非金属装饰材料的放射性指标限值;无机非金属装饰材料的放射性指标限值;项目甲乙内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的确定 1.0 1.3外照射指数(外照射指数)1.31.9 3 . 1 . 3空心率(空隙率)大于25%的建筑材料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比活度应满足内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不大于1.0和外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不大于1的要求3.1.4主要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放射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 000 至二 00 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 计划 GB6566。3.2人造板材和装饰性人造板材人造板材和装饰性人造板材3.2.1民用建筑工程中室内使用的人造板材和装饰性人造板材必须进行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的测试。民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人造木板和单板人造木板必须进行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的测试。3.2.2人造板和单板人造板应根据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限值分为E1和E2类。3.2.3使用环境试验箱法测量游离甲醛释放量并据此对人造板进行分类时,限值应符合表3.2.3的规定。表3.2.3用环境试验箱法测定游离甲醛释放极限表3.2.3用环境试验箱法测定游离甲醛释放极限类别限值(mg/m3) E1 0.12 3.2.4当用穿孔法测定游离甲醛释放并按顺序对人造木板进行分类时,限值应符合表3.2.4的规定。表3.2.4用打孔法测定游离甲醛释放量限值表3.2.4用打孔法测定游离甲醛释放量限值类别限值(mg/100g,干燥材料)E1 9.0 E2 9.0且30.0 3.2.5当用干燥法测定游离甲醛释放量并据此对人造板进行分类时,限值应符合表3.3.4的规定。表3.2.5干燥法测定游离甲醛释放极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