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小抄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里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里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精神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里学:主要探讨个体心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心里特点和规律的学科。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人是陈鹤琴。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西方。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上第一个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心理学思想基础。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因此,普莱尔被尊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霍尔还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身是一本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学的著作。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为标志。前苏联教育心学的发展,主要是在维果斯基带领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客观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论理性原则。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聚合式交叉设计。发展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测验法。观察法: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法。实验法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一些条件。实验法的种类: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立场出发,提出除了,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环境决定论的发展。环境决定论,华生说过:请给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一打婴儿中,我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可以训练成为任何专家,无论是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旗的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医生或一位律师,或一位艺术家,或一位商人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名乞丐或窃贼。华生认为出生的婴儿有三种情绪反映:怕,怒和爱。华生的婴儿教育观: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反对体罚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对幼儿养护的标准,提倡对儿童青少年正确的性教育。(论述)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被子世人公认是他最有代表的著作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7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主要矛盾是繁殖感对停滞感。8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19、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发展认识论的创始人。20、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主要经过4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2前运动阶段(2-7):第一,自我中心主义。第二,直观形象性。第三,不可逆性。第四,知觉的集中性。3具体运动阶段(7-12):第一,守恒性;第二,去自我中心主义;第三,进行群集运算;第四,具体逻辑推理。4形成运算阶段(12岁以后)20、维果斯基是钱苏联心里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21、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1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2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角度。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22、遗传:遗传是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子代在表现的现象。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23、家谱分析法,就是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数目。高斯顿提出“天才是遗传的”观点,这就是著名的遗传决定论。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高斯顿是第一人。24、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身心的成长变化。25、环境: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山川、河流,而且也指胎儿生活的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活条件。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们的生活条件也不同。因此,会导致不同的社会成长的人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狭义的环境主要指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26、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决定性)27、遗传只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社会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28、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个体心理发展上,教育与心理发展是辨证统一的。第一,教育能促进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第二,教育是引起个体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教育必须适合个体心理发展内在需要的变化。29、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既讲内外因相互作用又讲发展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30、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第一,个体的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第二,需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它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第三,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就是个体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是过去反映的结果。31、心理发展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32、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所谓的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心理发展特别迅速。33、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于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印刻”。印刻现象最初由斯波丁于1872年提出。34、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第一,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学习则是如此。第二,印刻是不可逆的。而学习则不会这样。第三,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则需要多次尝试。第四,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35、差异可分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群体差异指的是以热的某种属性相区别的群体之间的差异,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差异等。个体差异指的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又称为个别差异。36、学生在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