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_第1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_第2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_第3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_第4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第一节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 污水根据其来源一般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初期污染雨水及城镇污水。 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包括物理类,化学类和生物类) 温度:氧在水中的饱和度随水温升高而减少,较高水温加速耗氧,可导致水体缺氧。 色度:将有色污水用蒸馏水稀释后与蒸馏水在比色管中对比,一直稀释直到两个水样没有色差,稀释倍数即色度。 嗅和味: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 固体物质: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悬浮固体(SS)。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要的氧量。生物氧化分解过程主要是:第一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氨;第二阶段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生化需氧量指的是第一阶段,以5天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记为BOD5。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要的氧化计量,需氧量越高说明有机污染物越多。通常采用重铬酸钾法 总有机碳(TOC):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油类污染物:油类污染物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影响大气和水体的热交换。油类污染物进入海洋后会改变海洋的反射率和减少进入海洋表层的日光辐射。大面积油膜可以阻碍大气中的氧进入水体,从而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 酚类污染物:酚类化合物有毒有害。 表面活性剂:主要是软性洗涤剂。 有机酸碱:短链脂肪酸、甲酸乙酸乳酸的;人造橡胶、树脂等有机碱 有机农药和苯类化合物。 PH:天然水一般接近中性,污水处理后PH要在69之间。 植物营养素:氮和磷。 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镍。 无机非金属化合物:总砷、含硫化合物、氰化物 细菌总数:细菌总数不能说明污染物来源。 大肠菌群:可以直接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 病毒:略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 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 化学净化:氧化、分解、还原。 生物净化:微生物对污染物氧化分解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湖泊、水库的贮水量最大,但水流慢,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能力较弱。 海洋有巨大的自净能力,但海湾属于半封闭体,自净能力差。 地下水一旦污染恢复很困难。第三节误入水的出路与排放标准 污水经处理后排放水体,污水的再生利用。 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等:III类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越冬洄游通道、水生养殖区及游泳区;IV类一般工业用水及非人体直接接触娱乐区;V类主要是农业用水区和景观要求水域。 污水排放标准:浓度标准、总量控制标准、国家排放标准和行业标准。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法去处对象是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筛滤截留法筛网、栅格、过滤等重力分离法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气浮池等离心分离法旋流分离器、离心机等 栅格:多数情况下污水厂设置有两道栅格,第一道间隙较粗,通常设定在提升泵的前面;第二道较细,一般设置在污水处理构筑物前面。 栅渣:被栅格截留的物质称为栅渣。 筛网:筛网的去除效果类似于初沉池的作用,采用细筛网或格网代替初次沉淀池既可以节省占地,又可以保留有效地碳源。目前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用于短小纤维回收的筛网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振动筛网和水力筛网。 破碎机:是将污水中较大的悬浮固体破碎成较小的、均匀的碎块,留在污水中随水流进入后续构筑物处理。第二节 沉淀的基础理论 沉淀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沉淀法用于下列4个方面:1、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2、污水处理的初级处理(初沉池)。3、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沉池)。4、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 沉淀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压缩震点(发生在高浓度悬浮颗粒的沉降过程中)。 沉淀池划分为四个区域:进口区域、沉淀区域、出口区域、污泥区域。第三节 沉砂池 沉砂池的设置目的就是去除污水中泥沙、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设计时的原则和主要参数:1、城镇必须设,分格数不小于两个;工厂视情况而定。2、污水自流进入时按每期的最大流量记;污水提升进入时,按工作泵最大合流记;合流制处理系统中,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3、城镇污水的沉沙量按0、03L/M3,含水率60%,容重1500kg/m3。4、贮砂斗溶剂不应大于两日沉沙量。5、超高不宜小于0.3米。 平流式沉砂池:沉砂池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加宽加深的明渠,由入流渠、沉沙区、出流渠、沉砂斗等主城部分,两端设有闸板以控制水流,沉砂斗下接排沙管。优点是截留无机颗粒无效果较好,构造简单;缺点是流速不易控制、沉砂池中有机性颗粒物含量较高、排沙需要洗砂等。 沉砂池设计参数:最大流速0.3,最小流速0.15;污水停留时间3060s;有效水深不大于1.2m;池底坡度为0.010.02. 曝气沉砂池:沉砂池中含有机物两低于5%;它具有预曝气、脱臭、除泡作用,以及加速污水中有泪和浮渣的奋力作用。 旋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是利用机械力控制水流流态与流速、加速砂粒的沉淀并使有机物随水流带走的沉砂装置第四节 沉淀池 沉淀池是分离悬浮固体的一种常用处理构筑物,可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 沉淀池按水流方向不同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 提高沉淀池沉淀效果的有效途径:增设斜板、对污水进行曝气搅动、回流部分活性污泥。第五节 隔油池 废水中油的存在形态:可浮油,细分散油,乳化油(因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而处于乳化状态),溶解油。 隔油池常见的有平流式和斜板式 平流式隔油池与沉淀池构造相近,隔油池表面一般应设置改版,冬季可保持浮渣的温度,从而保证它的流动性,还可以防火防雨。平流式隔油池的特点是构造简单、便于运行管理、油水分离效果稳定。 乳化油来源:工业生产的乳化油,如冷却液;洗涤剂清洗油质后的乳化油废水;含油废水在管道中与乳化剂废水相混合。 破乳方法:投加换型乳化剂;头家盐类、酸类等物质可使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投加某种本身不能成为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通过剧烈的搅拌、振荡或转动使乳化的油滴相碰撞而合并;如以粉末微乳化剂的乳化液,可用过滤法拦截被固体粉末包围的油滴;改变乳化液的温度来破坏其稳定。第六节 气浮池 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气浮法原理:在水中形成微小气泡形式,是微小气泡雨水中的悬浮颗粒黏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黏附上气泡后形成表面密度小于水的悬浮絮状体,絮状体上浮至表面形成浮渣呗刮除。 气浮法工艺条件:1、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的微小气泡;2、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够形成悬浮状态;3、必须使气泡与悬浮的物质产生黏副作用。 电解曝气法:适用于最弱絮状悬浮物,较难适用于大型生产。 分散空气气浮法:分为微孔曝气和剪切曝气。微孔曝气简单易行,但空气扩散装置易堵塞,气泡过大气浮效果不好;剪切曝气适用于处理量不大、而污染物质浓度较高的废水。 溶解空气气浮法: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让空气溶解在水中,然后减压条件下析出溶解空气,形成微气泡。分为真空气浮法和加压气浮法(最常用)。 加压溶气气浮系统主要有水泵、溶气罐、气浮池、刮渣机等设备组成。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种基本流程:全加压溶气流程、部分加压溶气流程和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 部分加压溶气法要在较高的压力下进行。 部分回流加压法的加压溶气水位气浮处理的澄清水,对溶气及减压释放过程比较有利,故最常用。 混凝剂:不仅可以改变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的亲水性能,还能使废水中的细小颗粒絮凝成较大颗粒,截获气泡,加速颗粒上浮速度。 浮选剂:由极性-非极性分子组成。投加浮选剂后能改变亲水物质为疏水性物质。 助凝剂:助凝剂的作用是提高复选颗粒的表面水密性,以提高颗粒的可浮性。 抑制剂:暂时或永久地一直某些物质的气浮性能,而又不妨碍需要去除的悬浮颗粒上浮。 调节剂:主要调节废水的PH。第十二章第一节 基本概念 活性污泥法本质上与天然水体自净过程类似,都是好氧生物过程,只是活性污泥法净化强度大,有人工的因素在里面。 污泥泥龄: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 活性污泥的组成:有活性的微生物(Ma);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Me);媳妇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无机悬浮固体(Mii)。 活性污泥性状:活性污泥是粒径在2001000m的类似矾花状不定性的絮状物。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指曝气中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它包括(Ma、Me、Mi、Mii)。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是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质量,它包括(Ma、Me、Mi)。 一般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混合液的MLVSS/MLSS在0.70.8. 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两桶测定污泥沉降比。 污泥体积指数(SVI):是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单位之恋干泥形成的是污泥体积,常用单位也mL/g。SVI=沉淀污泥的体积/MLSS。SVI在100150时,污泥沉降性能能娘好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主线是进水曝气池沉淀池出水。分线沉淀池污泥回流至进水处,同时剩余污泥量排出。 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的过程分为:吸附阶段和稳定阶段。 吸附阶段:主要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 稳定阶段:主要是转移到活性污泥上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所利用。 耗氧量可以反映污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耗氧量的下降就是有机物浓度的降低。耗氧量和BOD5下降量相同时说明污水中取出的有机物已经全部被微生物所利用。如果不相等,则两者之差就绪昂党羽尚未被微生物所利用的那部分有机物。第二节 活性污泥的发展 曝气池实质是一个反应器,他的池型与所需的水力特征级反映要求密切相关,主要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封闭环流式和序批式四大类。 推流式曝气池:曝气池推流横断面上各点浓度均匀一致,纵向不存在掺混,第五浓度在进口端最高,沿池长逐渐降低,至池出口端最低。 完全混合曝气池:污水一进入曝气反应池,在曝气搅拌下立即和全池混合,曝气池内个点的底物浓度、微生物浓度、需氧速率完全一致。 封闭环流式反应池:结合了推流和完全混合两种流态的特点,污水进入反应池后,再曝气设备的作用下被迅速、均匀的于反应器中混合液进行混合。 序批式反应池(SBR):属于“注水反应排水”类型的反应器。其过程为: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五个组成。混合液始终留在池中,从而不需要另设沉淀池。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传统推流式、 渐减曝气法:节能提高效率。 阶段曝气法:提高曝气池对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能力。 高负荷曝气法:有机物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但处理效果低。 延时曝气法:稳定性高,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不需要初沉池。 吸附再生法:吸附时间段、吸附池容积小,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到处理效果低于传统。 完全混合法: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特别是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 深层曝气法:节约用地。 纯氧曝气法:提高生物处理速率。第四节 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设备 构成活性污泥法三个基本要素:1、引起吸附和氧化分解的微生物,也就是活性污泥;2、污水中的有机物;3、溶解氧。 气体传递原理:传质过程。 氧转移的影响因素:氧分压、液相中的氧的浓度梯度、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水温、污水的性质、水流的紊流程度等因素都影响着氧的转移速率。 曝气设备:主要分为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两大类。 鼓风曝气:有进风空气过滤器、鼓风机、空气输配管系统和浸没于混合液下的扩散器组成。 机械曝气:鼓风曝气是液下曝气,机械曝气则是通过安装于池面的表面曝气器来实现的。第十三章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发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生物膜法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强,污染去除率较好。目前所采用的生物膜法多数是好氧工艺,主要用于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少数是厌氧的,本章讨论的是好氧生物膜法。第一节 基本原理 微生物细胞在水环境中,能在适宜的载体表面牢固附着,生长繁殖,细胞胞外多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形状呈纤维状的缠结结构,称之为生物膜。 在生物膜法中生物膜是指:以附着在惰性载体表面上生长的,以微生物为主,包含微生物及其产生的胞外多聚物和附着在微生物表面的无机及有机物等组成,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的结构。 微生物在滤料表面大量繁殖,形成生物膜,污水流过生物膜生长成熟的虑床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 生物膜的组成:细菌与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滤池蝇;藻类 生物膜法的净化过程:是一个吸附、稳定的复杂过程,包括污染物在液相中的紊流扩散、污染物在膜中的扩散传递、氧向生物内部的扩散和吸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过程 影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水底物的组分和浓度、营养物质(BOD5:N:P=100:5:1)、有机负荷及水力负荷、溶解氧、生物膜量、PH、温度、有毒物质。生物膜法水处理特征: 微生物方面的特征:微生物种类丰富,生物的食物链长;存货时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有利于不同功能的优势菌群分段运行。 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合低浓度的污水处理;剩余污泥产量少;运行管理方便。生物膜法反应动力学: 微生物想在体表面的运送:1、主动运送,细菌借助水利动力学作用及浓度扩散向载体表面迁徙;2、被动运送,通过布朗运动、细菌自身运动和沉降等作用实现。 可逆附着过程:微生物被运送到载体表面后,通过各种物理或化学作用使微生物附着与载体表面,最初形成的是可逆附着。 不可逆附着:是可逆过程的延续,不可逆附着过程通常是由微生物分泌的粘性代谢物质如多聚糖所形成 附着微生物生长:经过不可逆过程后,微生物在载体表面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可以利用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养分进一步增长繁殖,逐渐形成成熟的生物膜。第二节 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构造:滤床及池体、布水设备和排水设备。 滤床及池体:滤床由滤料组成,滤料是微生物生长栖息的场所。滤床四周为生物滤池池壁,起围护滤料的作用。 滤料的特性:1、能为微生物附着提供大量的表面积;2、是污水以液膜状态流过生物膜;3、有足够的空隙率,保证通风和是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流出滤池;4、不被微生物分解,也不抑制微生物生长,有良好的生物化学稳定性;5、有一定的机械强度;6、价格低廉。 布水设备:设置布水设备的目的是为了使污水能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滤床表面上。布水设备分两类:旋转布水器和固定布水器系统。 排水设备的作用:1、收集滤床流出的污水与生物膜;2、保证通风;3、支持滤料。 生物滤池法的工艺流程:初沉池、生物滤池、二沉池。 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滤池高度、负荷、回流、供氧。第三节 生物转盘法 生物转盘法处理有机物的机理与生物滤池基本相同,但其构造与生物滤池很不相同。 与生物滤池相比生物转盘发有如下特点:1、不会发生堵塞现象,净化效果好;2、能耗低,管理方便;3、占地面积较大;4、有气味产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生物转盘的构造:由一系列平行的旋转圆盘、转动中心轴、动力及减速装置、氧化槽等组成。 生物转盘法的工艺流程:流入初沉池菌胶团和细菌转盘*2细菌和原生动物转盘*2二沉池消毒流出。 生物转盘的优缺点:优点是动力消耗低、抗冲击能力强、无需回流污泥、管理运行方便;缺点是占地面积达、散发臭气,在寒冷的地区需做保温处理。第四节 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又称浸没式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淹没在污水中,填料上长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所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二者之间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兼有二者的特点,其优点有:1、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2、不需要污泥回流,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3、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4、有机溶剂负荷较高时,其F/M保持在较低水平,污泥产率较低。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平面形状一般采用矩形,进水端应有防止短流措施,出水一般为堰式出水。其构造主要由池体、填料和进水布气装置组成。第十四章第一节 稳定塘 稳定塘,又称氧化塘是一种天然的或经一定人工构筑的污水净化系统。污水在塘内经较长时间地停留、储存,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以及向伴随的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过程,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营养素和其他污染物质进行多级转换、降解和去除,从而实现污水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再利用。 稳定塘即可作为二级生物处理,相当于传统的生物处理,也可作为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的“精制”和“深度”处理工艺技术。 生物稳定塘的主要优点有:处理成本低、操作管理容易。 生物稳定塘的主要缺点有:占地面积达,处理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大,处理效率相对较低,可能产生臭味及滋生蚊蝇,不宜设在居住区附近。 稳定塘分类:按反应类型分为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按用途分为深度处理塘、强化塘、储存塘和综合生物塘等。 好氧塘:是一类在有氧状态下净化污水的稳定塘,他完全依靠藻类光合作用和塘表面风力搅动自然富氧供氧。池深不大于1m 好氧塘基本原理:1、细菌降解:有机物+O2+HCO2+H2O+NH4+C5H7O2;2、光合作用106CO2+16NO3+HPO4+122H2O+18HC106H263O110N16P+138O2. 兼性塘:是指在上层有氧、下层无氧的条件下净化污水的稳定塘,是最常用的塘型。池深12米。 兼性塘机理:好氧区与好氧塘一样,厌氧区与一般的厌氧发酵反应相同,其厌氧分解包括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个过程。 兼性塘优点:不仅可以去除一般的有机污染物,还可有效地去除磷、氮等营养物质和某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木质素、有机氯农药、合成洗涤剂等。他不仅用于处理城市污水,还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印染造纸等。 厌氧塘:是一类在无氧状态下净化污水的稳定塘,其有机负荷高、以厌氧反应为主。其有机物的需氧量超过了光合作用的产氧量,该塘处于无氧条件,厌氧细菌大量生长并消耗有机物。厌氧塘多是面积小深度大。 厌氧塘机理:与所有厌氧生物处理设备相同,显示有兼性厌氧产酸菌将复杂的有机物水解、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再有转型厌氧菌将有机酸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厌氧塘的处理效果不搞,出水BOD5浓度仍然很高,不能达到二级出水水平。 曝气塘:通过人工曝气设备向塘中污水供养的稳定塘称为曝气塘。第二节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指利用农田、林地等土壤微生物植物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净化处理的生态工程;他能在处理城镇污水及一些工业废水的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净化原理:1. 悬浮固体(SS)的去除:去除机理为过滤截留作用、沉淀、生物的吸附及作物的阻截作用。2. BOD的去除:BOD进入土壤系统后,在土壤表层区域即通过过滤、媳妇作用被截留下来,然后通过土壤层中生长着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甚至蚯蚓作用将其最后降解。3. 氮的去除:去除机理主要包括作物吸附吸收、生物脱氮以及挥发。4. 磷的去除:磷的去除过程包括植物根吸收、生物作用过程、吸附和沉淀等。5. 金属元素的去除:去除过程很复杂,包括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和螯合等反应。6. 痕量元素的去处:去除主要是通过挥发、光分解、吸附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完成。7. 病原微生物的去处:主要通过过滤、吸附、感化、辐照、生物捕食以及暴露在不利条件下等方式被去除。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公益类型:慢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系统、地表漫流系统、地下渗滤系统。第三节 人工湿地系统 湿地: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人工湿地的优点:1. 处理污水效果稳定、有效、可靠、出水BOD、SS等明显优于生物处理出水,可与污水三级处理相媲美,具有相当的除磷脱氮能力。此外它对污水中还有的重金属及难降解有机物有较高的净化能力。2. 基建投资费用低,为一般生物处理的1/31/4。3. 能耗省,运行费用低,为生物处理的1/51/6.4. 运行操作简单,不许复杂的自控系统进行控制。机械、电气、自控设备少,随之的管理工作量和管理人员也少。5. 对于小流量及间歇排放的污水处理较为适宜,其耐污及水力负荷强,抗冲击力性能好:不仅适用于生活污水治理,对某些工业、农业、矿山污水及液态污泥也具有较好的净化能力。6. 既能净化污水,又能美化景观,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人工湿地的缺点:1. 需要土地面积较大。2. 对恶劣气候条件抵御能力弱。3. 净化能力受作物生长情况的影响大。4. 蚊蝇滋生。 人工湿地的类型:表面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第十五章第一节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早期厌氧处理面对的是固态有机物,在无氧的条件下又兼性厌氧细菌及专性厌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使污泥得到稳定,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甲烷。所以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也称之为污泥生物稳定过程。 布莱恩特三阶段理论:水解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产甲烷阶段。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PH(6.87.2);温度(3538C也可5255C);生物固体停留时间;搅拌和混合(充分混合,低速搅拌);营养物C/N(C/N比达到1020:1为宜);有毒物质(重金属使酶的作用消失,H2S降低消化气质量,NH4太高消化受抑制)。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化粪池:出水不能直接排入水体。常在率低下设深水系统,排除化粪池出水。 厌氧生物滤池:优点是处理能力较高,池内能保持较高微生物浓度。不需另设泥水分离设备,出水SS较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是滤料费用较贵,滤料容易堵塞,生物膜很厚,得瑟后没有简单有效的清洗方法。因此悬浮固体高的污水不适合用此法。 厌氧接触法:队友悬浮个体较高的有机污水,可以采用厌氧接触法。接触池中的污泥浓度要求很高,污泥回流量很大,一般是污水流量的23倍。 厌氧接触法的是知识厌氧活性污泥法,不需要曝气而需要脱气。 厌氧接触法的优点:由于污泥回流,艳阳反映其内能有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大大降低了水力停留时间,并使反映其具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厌氧接触法的缺点:从严氧反应器排除的混合液中的污泥由于附着大量气泡,在沉淀池中易于上浮到水面而被水带走。沉淀池的污泥中还会有甲烷菌活动,产生沼气是污泥上翻,固液分离不理想。 针对缺点采取的措施:1、反应器和沉淀池之间设脱气器,排除沼气。2、反应器与沉淀池之间设冷却器,抑制甲烷菌活动。3、投加混凝剂,提高沉淀效果。4、用滤膜代替沉淀池。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分段厌氧处理法 艳阳膨胀床和厌氧硫化床 厌氧生物转盘 两相厌氧法第十六章第一节 中和法 中和法的原理是:用间或酸性物质中和酸性废水或碱性废水时,把废水的pH调到7左右。 显投加法:酸性废水投药中和法常用的药剂是石灰、电石渣、石灰石和白云石等,有时也采用可行那和碳酸钠。 过滤法:用水时或白云石做中和剂时,常用过滤法,而将它们作为滤料。第二节 化学混凝法 化学混凝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的微小悬浮固体和胶体杂质。 混凝剂:无机盐类混凝剂目前应用最广的是铝盐和铁盐。高分子有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等。 助凝剂:当单用混凝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时,可投加某些辅助药剂以提高混凝效果,这种辅助要即成为混凝剂。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1、水温(水解是吸热反应,水温低时水解困难);2、PH;3、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4、水利条件(混合阶段要求药剂迅速扩散到全部水中,反应阶段的搅拌速度应随着絮凝提的结大而降低)。 化学混凝设备包括:混凝剂的溶解配置和投加设备、混合设备和反应设备。第三节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向肺水肿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与废水中的一些例子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而从水中析出,地达到降低水中溶解污染物的目的。第四节 氧化还原法 氧化法,举例说明:电镀废水中的CN-,可加氯氧化为N2和CO2. 化学式为:CN+2OH+CL2CNO-+2CL+H2O;2CNO+4OH+3CL22CO2+N2+6CL+2H2O。 高级氧化技术:羟基自由基是最具有活性的氧化剂之一,在高级氧化工艺中起主要作用。 高级氧化工艺的特点:高氧化性;反应速率快;提高可生物降解性,减少三卤甲烷(THMs)和溴酸盐的生成。 还原法,举例说明:废水污染物中的六价铬用二价铁还原 化学式为:Cr2O7+6Fe+14H2Cr+6Fe3+7H2O;CrO4+3Fe+8HCr+3Fe+4H2O;Cr+3OHCr(OH)3;Fe+3(OH)-Fe(OH)3。第五节 吸附法 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式,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伏击的过程称为吸附。吸附的作用力有两种一种是范德华力,另一种是化学力。 影响吸附的因素:1、溶质的性质(溶质和溶剂之间的作用力,溶质分子的大小,电离的极性);二、吸附剂的性质,比表面积;3溶液的性质(PH,温度,共存物质)。 吸附剂:1、活性白土,漂白土、硅藻土等天然矿物质,主要成分是SiO2、AL2O3、Fe2O3;2、活性炭;3硅胶;4、活性氧化铝;5、沸石分子筛;6、吸附树脂;7、腐植酸类吸附剂。 吸附三步骤:1、流体与固体吸附剂进行充分接触,使流体中的吸附质被吸附在吸附剂上;2、将已经吸附吸附质的吸附剂与流体分离;3、进行吸附剂的在生活着更换新的吸附剂。 吸附装置:混合接触式吸附装置、固定床吸附装置、移动床吸附装置、流化床吸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